学术投稿

自体心包纵隔胸膜带瓣补片在法洛四联症根治术中的应用分析

甘耐炎;陈军;吕凯;陈波;梁运宁

关键词:法洛四联症, 右心室流出道重建, 心包纵隔胸膜, 带瓣补片
摘要:目的 探讨自体心包纵隔胸膜带瓣补片在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右心室流出道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1例法洛四联症根治术患者(试验组)用患者自体心包及纵隔胸膜制作单瓣补片,行跨肺动脉瓣环补片重建右心室流出道;另外30例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对照组),只用心包跨环补片重建右心室流出道.术中停体外循环后分别检测中心静脉压、右心室收缩压、右室-肺动脉压差、右心室/左心室压力,术后行心脏超声检查肺动脉瓣反流情况,对比分析主要临床指标.结果 两组均无死亡,试验组术中中心静脉压、右心室收缩压、右心室-肺动脉压差、右心室收缩压/左心室收缩压,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肺动脉瓣反流,试验组少于对照组.随访24~36个月,人工肺动脉瓣无钙化、梗阻,瓣膜功能良好.结论 自体心包纵隔胸膜带瓣补片用于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右心室流出道重建,可起到有效抗反流作用,近中期疗效满意,但远期疗效有待随访观察.
广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神经梅毒1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神经梅毒的临床特点、治疗时机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15例神经梅毒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神经梅毒患者首诊均误诊,其中麻痹性痴呆型梅毒5例,脑血管型梅毒7例,脑膜型梅毒3例.均给予大剂量青霉素治疗,5例麻痹性痴呆型梅毒死亡2例,好转3例;7例脑血管型梅毒及3例脑膜型梅毒患者均好转.结论 神经梅毒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血清、脑脊液梅毒抗体阳性是确诊依据,神经梅毒早诊断、早治疗预后好.

    作者:何奇檀;黄云旗;钟盛武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手术室专科护理小组的设置与应用

    目的 探讨手术室专科护理小组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手术室护士分为10个专科小组,每个专科组设置专科组长1名,组员5~6名,对专科小组成员进行专科化培训.结果 设置专科护理小组后护理人员的专业成就感评分、理论知识和操作考核成绩明显提高(P<0.01);专科医生的满意度由原来的71.2%提高到98.6%,患者的满意度由原来的80.4%提高到96.4%.结论 手术室专科护理小组的有效运作,有利于培养高度专业化的现代手术室护士,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作者:李英;雷琳;陈焕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脾切除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2例

    目的 观察脾切除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22例ITP患者术前均为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或皮质激素依赖,采用开腹脾切除术3例,腹腔镜下脾切除术19例.结果 22例患者获随访6~60个月.术后半年显效18例,良效1例,进步3例,总有效率为86.4%(19/22).术后1年20例获随访,显效11例,良效5例,进步4例,总有效率为80.0%(16/20);随访2年以上者16例,显效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62.5%(10/16).结论 对激素治疗无效或激素依赖的ITP患者,行脾切除术安全有效,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韦夙;黄锦雄;叶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住院患者潜伏梅毒检出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潜伏梅毒在住院患者中的感染情况及其特征.方法 对309例合并潜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潜伏梅毒患者在性别上无差异,男、女比例为1 ∶1.07;年龄18~84岁,其中31~80岁276例;潜伏梅毒分布在所有的临床科室,骨科占20.06%居首位;患者血清RPR滴度较低,<1 ∶4占82.20%.结论 潜伏梅毒好发中老年;在住院患者中分布很广,有一定的流行病学特征.

    作者:卢斌珠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Hunt综合征33例的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Hunt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Hunt综合征患者33例,均用糖皮质激素、抗病毒、营养神经及扩张血管等治疗.结果 治愈21例(63.6%);好转10例(30.3%),无效2例(6.1%).结论 临床医师应提高对Hunt综合征的认识,减少误诊,尽早给予合理治疗,提高治愈率.

    作者:胡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数字化成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31例

    目的 观察数字化成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37例颅骨缺损患者均采用数字化成形钛网修补,术后随访6个月,评估疗效.结果 37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无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神经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患者自觉满意度100%.结论 数字化成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疗效满意,有推广价值.

    作者:卢科;姚洁民;张英鹏;朱晟;谢华;魏风;陈俭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广西田东县农村壮族居民高血压抽样调查

    目的 了解广西田东县农村壮族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21 985名≥18岁农村壮族居民进行血压、年龄、性别、婚姻、吸烟、饮酒、血压知晓及治疗情况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田东县农村壮族居民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为13.70%,男性15.37%,女性11.90%,男性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女性(P<0.01).农村壮族居民高血压标化患病率明显低于2002年全国调查的18.8%,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均低于全国水平.结论 广西田东县农村壮族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低于年全国水平,患病率与年龄、吸烟、饮酒因素呈正相关.

    作者:辛荣保;蒙光意;何龙;陆嘉;黄伟毅;叶丽兰;李振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碘甘油联合弹性硅胶管压迫治疗习惯性直肠脱垂11例

    目的 观察碘甘油喷射、手法复位、肛门置入弹性硅胶管治疗习惯性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 11例习惯性直肠脱垂患者采用碘甘油喷射脱出的直肠黏膜后再用手法复位,并将弹性硅胶管置入肛门至直肠中段,术后常规抗感染、高锰酸钾溶液坐盆.结果 11例患者术后均治愈.随访10个月,无复发、感染、出血、大便失禁等并发症.结论 碘甘油喷射联合弹性硅胶管置入直肠治疗习惯于性直肠脱垂,手术简便、安全、可靠,治愈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成端辉;柳逸斌;黄恒良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动力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52例

    目的 观察动力髋钢板(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采用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52例,分析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术期合并症处理、DHS适应证、术中操作要点.结果 52例随访12~22个月,平均17个月,临床疗效优35例,良10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为86.5%.结论 术前、术后控制合并症,把握适应证,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满意.

    作者:梁乃广;赵德海;黄展华;黄柏鑫;粟汝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Tei指数评价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右心室功能的研究

    目的 探讨Tei指数评价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右心室功能的意义.方法 伴有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的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29例,正常人33例.运用组织多普勒方法计算右室Tei指数.通过三尖瓣反流检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肺动脉压力.结果 伴有肺动脉高压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右室Tei指数高于正常对照组,且与肺动脉收缩压呈正相关(P<0.05).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成功施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后1~2 d右室Tei指数及肺动脉压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结论 伴肺动脉高压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右室功能不同程度降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成功施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后肺动脉压力明显降低,右心室功能明显改善.由组织多普勒测得的右室Tei指数简便、易行、准确性高,能较全面准确地评价右心综合功能情况.

    作者:徐丽芳;吴棘;朱尚勇;郭盛兰;张棣;陈敏华;罗银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高频超声对放射性白内障并发玻璃体混浊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放射性白内障并发玻璃体混浊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高频超声诊断仪对18例36只眼放射性白内障患者的玻璃体进行检查,观察玻璃体形态及內部回声的改变,并同时进行裂隙灯检查,以裂隙灯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计算高频超声对放射性白内障并发玻璃体混浊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 高频超声检出放射性白内障并发玻璃体混浊的灵敏度为100.0%、特异度为78.6%、准确度为83.3%.结论 高频超声对放射性白内障并发玻璃体混浊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为放射性白内障并发玻璃体混浊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黎丹倩;朱林平;梁梅;杨艳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两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 评价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9例,随机分为两组,27例采用切开复位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32例采用DHS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疗效.结果 解剖型锁定钢板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DHS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DH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两组疗效、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和动力髋螺钉两种内固定均适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均为有效、安全的方法,但解剖型锁定钢板操作更简便、适应证更广、术中出血更少且骨折愈合时间更短.

    作者:黄滨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痰热清联合阿昔洛韦治疗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痰热清联合阿昔洛韦治疗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疗效.方法 手足口病患儿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治疗,疗程3 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热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口腔溃疡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痰热清联合阿昔洛韦治疗手足口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王美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多烯磷脂酰胆碱及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防治紫杉醇顺铂方案肝损害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防治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所致肝功能损伤的效果.方法 肺腺癌患者40例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化疗,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用多烯磷脂酰胆碱、B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防治肝损伤,观察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的变化.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18/20)、85.0%(17/2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降低胆红素有更好疗效(P<0.05).结论 多烯磷脂酰胆碱、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所致的肝功能损害均有显著疗效,但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降低胆红素效果较明显.

    作者:陈文晟;邹青峰;马磊;刘晓燕;金川;李志彪;李卫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组织病理学与快速尿素酶检测幽门螺杆菌的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消化系统疾病幽门螺杆菌的组织病理学与快速尿素酶检测结果.方法 行电子胃镜检查500例,并同对比组织病理学与快速尿素酶实验检测幽门螺杆菌的结果.结果 500例患者中,两法诊断结果一致377例(75.4%),不一致123例(24.6%).结论 单独应用组织病理学或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易受到患者用药史、胃镜下取材部位、实验条件等影响,二者联合可大大提高阳性诊断率.

    作者:韦宗萍;张勇;梁志海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循证护理在直肠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直肠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中的应用.方法 150例直肠癌术后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概念和实施步骤制定措施,并进行具体指导,预防DVT发生.结果 通过循证护理的干预,本组有3例患者发生DVT,发生率为2.0%.结论 对直肠癌术后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作者:叶向柳;李桂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补中益气汤加味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老年人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味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老年人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老年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服用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组加用补中益气汤加味口服,并使用康复新液保留灌肠.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6%,治疗组疗效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中益气汤加味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老年人溃疡性结肠炎可明显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天智;黎琮毅;黄宁生;梁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门静脉高压症手术治疗的效果评价

    目的 总结手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经验.方法 手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22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评估.结果 急诊断流术组、择期断流术组、联合分流术组手术后再出血率分别为27.8%(10/36)、9.7%(10/103)、4.4(1/23),术后病死率分别为36.1%(13/36)、13.6%(14/103)、8.7%(2/23).肝功能Child A+B级组5年生存率为72.6%(45/62),Child C级组为31.3%(5/16).结论 有出血史的患者预后取决于肝功能状况,肝功能差的尽量待好转后再行手术治疗.分断流联合术和择期断流手术预防和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效果满意.

    作者:洪士开;陆云飞;黄源;韦录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对超声乳化术后泪膜的影响

    目的 观察超声乳化术后早期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EGF)对泪膜的影响.方法 94例94眼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7例.A组术后仅用典必殊眼液,B组术后联合使用EGF,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 d、7 d、14 d、30 d,分别进行角膜染色评分(CFS)、泪膜破裂试验(BUT)和泪液分泌量试验(SIt).结果 术后1 d,A、B两组BUT时间较术前缩短,泪液分泌量增多,角膜染色评分增加,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术后7 d、14 d、30 d,B组BUT时间均长于A组,角膜染色评分少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两组泪液分泌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早期使用EGF滴眼液,可以加速角膜上皮的修复,从而促进泪膜稳定性.

    作者:毕苏欣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NAH个体化方案治疗高血压1511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氢氯噻嗪、阿替洛尔、硝苯地平小剂量联合用药(NAH)个体化方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NAH治疗方案治疗高血压病1 511例,对所有病例进行血压动态监测,观察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1 511例患者中,显效536例占35.5%,有效862例占57.0%,总有效率92.5%,无效113例占7.4%.结论 NAH个体化治疗方案能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及控制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姜喜;姜春怡;赵英艺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广西医学杂志

广西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