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32例

徐刚

关键词:髓内钉治疗, 胫骨多段骨折, 现报道如下, 交通意外伤, 临床资料, 坠落伤, 开放型, 闭合型, 年龄
摘要:2012年10月至2015年1月,我们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多段骨折3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2例中男24例,女8例;年龄21~62岁,平均35.8岁;病程4~11天,平均6天;交通意外伤22例,跌摔伤7例,坠落伤3例;闭合型骨折28例,开放型骨折4例。
实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痰热腑实型76例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痰热腑实型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降颅内压、降血压治疗,治疗组联合安宫牛黄丸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意识障碍、神经功能缺损改善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意识障碍和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痰热腑实型效果良好。

    作者:余帮蝉;柴平;杨隆奎;崔炳琴;刘远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综合疗法治疗偏头痛50例观察

    偏头痛以头痛剧烈为主要症状,发作时可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或潮红,心率加快或变慢等症状[1]。笔者用毫针针刺董氏奇穴,配合毫刃针松解颈部肌肉筋膜及龙氏正骨手法整复错位的颈椎小关节联合治疗偏头痛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医正骨配合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正骨配合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手术治疗,观察组先行中医正骨治疗后再接受与对照组相同的手术治疗。结果:术后1年随访,总合格率观察组100%、对照组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功能、活动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正骨配合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疗效显著,预后良好。

    作者:陈燕斌;许钻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接受宣肺通腑法联合西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3.55%、对照组77.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aO2、FEV1、FEV1/FVC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效果较好,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作者:刘彤;黎民希;郑伟玉;柯锦运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西药合用治疗COPD稳定期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6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均吸入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组加服健脾补气中药六君子汤加减,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4个月后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肺功能、BODE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5.29%、对照组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FEV1%、BMI、FEV1、6min步行距离、mMRC及BODE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1)。治疗后对照组FEV1%、6min步行距离、mMRC及BODE评分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或P<0.01)。结论:COPD稳定期肺脾气虚型中西药合用治疗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杨德义;郭蕾蕾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当归芍药散配合苦参汤治疗慢性湿疹体会

    慢性湿疹具有血虚、血瘀兼湿邪内著的病机特点,治疗应养血与除湿同顾,化瘀与祛风止痒共调。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内服外用,标本兼顾,是慢性湿疹治疗的重要思路。

    作者:黄延芳;何晓铭;谭剑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继发脑梗死60例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继发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复脉利脑饮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83.3%、对照组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神经功能治疗后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继发脑梗死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李晓波;李振刚;郝占峰;杜空;魏英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皿治林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皿治林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用皿治林单独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皿治林治疗。结果:观察组皮肤瘙痒及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改善更好(P<0.05)。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观察组分别为96.92%、7.69%,对照组分别为82.54%、20.63%,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皿治林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王晓燕;丘新凤;陈家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7例。两组均给予康力龙、环孢霉素A治疗,治疗组加用健脾滋肾汤方,服3~6个月。结果:两组外周血WB C、Hb、PLT治疗后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Hb、PL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有较好临床疗效,能改善外周血象。

    作者:贺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胸腰椎骨折保守治疗中医护理总结

    胸腰椎骨折多为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所致,以高处坠落,足臀部着地而产生屈曲性损伤多见,也可因弯腰工作重物打击、背肩部,使脊柱突然屈曲而致伤,导致不同程度的肿痛和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疼痛多剧烈且不能站立,翻身困难,搬动时常感疼痛增剧。我们在治疗中行中医护理效果较好,总结如下。

    作者:张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药灌肠配合海特光治疗慢性盆腔炎56例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配合海特光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用中药灌肠配合海特光治疗仪照射下腹部区域治疗。结果:痊愈41例,显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86%。结论:中药灌肠配合海特光治疗慢性盆腔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龙弥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解痉汤治疗面肌痉挛40例

    目的:观察解痉汤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给予解痉汤加减治疗,2周为一疗程。结果:治愈30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结论:解痉汤治疗湿热蕴肝型面肌痉挛疗效显著。

    作者:刘璇;徐向青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西药合用治疗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观察

    目的:观察如意金黄散联合地塞米松湿敷治疗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54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8例用如意金黄散联合地塞米松湿敷,对照组26例用50%硫酸镁湿敷。结果:治愈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疗效起效时间实验组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如意金黄散联合地塞米松湿敷治疗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效果较好。

    作者:陈越;刘韧;余涛;郑瑞红;于士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急性脑栓塞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急性脑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予控制血压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红花黄色素治疗,对照组加用尤瑞克林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显效率和有效率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与BI指数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治疗急性脑栓塞效果明显,且能减少致残率。

    作者:员晋锋;邵毓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晋献春应用经方验案举隅

    晋献春教授为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擅治疑难杂症,现将晋师临床应用经方验案介绍如下。1哮喘陈某,女、46岁,2006年7月12日初诊。支气管哮喘反复20年。受凉后经常反复发作,每年发作多次,近几年发作频繁,发作时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吸入可立即缓解。诊见体胖,满月脸,脸色暗,发作时、睡觉时、喉中有痰鸣、张口抬肩,痰清稀,口不干,舌淡红苔白如粉,脉略沉弦。诊断为哮喘。辨证为寒饮。治以化痰除饮,止哮平喘。方用小青龙汤。药用麻黄6g,桂枝10g,白芍15g,五味子10g,干姜6g,细辛6g,法半夏15g,炙甘草6g。10剂,水煎,1日1剂,服3次。服10剂后哮喘发作缓解,痰鸣减轻,舌质淡红苔白腻,脉略沉。效不更方,仍服前方,少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前方继服10剂后,症状进一步缓解,偶尔发作,但鼻干,痰黏、舌红苔白,脉沉。改用定喘汤加射干。药用射干15g,麻黄6g,杏仁12g,桑白皮15g,黄芩10g,半夏12g,苏子15g,款冬花15g,白果15g,甘草6g。10剂,日1剂,水煎分3次服。又诊脸小,脸色不暗,痰黏减轻,痰少,鼻不干,近未发作,舌红苔白,脉沉,仍服前方5剂,症状消除痊愈。

    作者:龚贵川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欧阳作理以清为主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经验

    欧阳作理主任医师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行医50余载,尤其擅长诊治小儿肺系疾病。现将欧阳老师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经验总结如下。1病因病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稚阴稚阳之体,肺脾肾常不足。其中肺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尤为明显。肺为娇脏,主一身之气,开窍于鼻,司呼吸,外合皮毛。小儿肺脏娇嫩不足,卫外功能不固,对环境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以及被外感邪毒侵袭后的抗御能力均较差。加之小儿寒热不能自调、家长护养常有不当,故外感内伤诸多因素,均可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致咳嗽。

    作者:张玉;欧阳晓西;欧阳作理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观察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发展至失代偿期的主要表现之一,常伴有腹胀、乏力、纳呆、尿少、双下肢浮肿、黄疸等,属中医“膨胀”范畴,我们采用活血利水法治疗肝硬化腹水取得很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祝玉清;梁宝慧;林鹃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眼睑下垂验案

    患者,男,62岁,2015年7月9日初诊。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闭合无力,次日左眼睑下垂,未行任何治疗,近2天症状明显加重,来我科就诊。现症见左上眼睑下垂,不能抬起,以致左眼视物困难,复视,觉眼中有异物感,伴有流泪。神疲纳呆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专科检查右眼正常,左眼活动度正常,唯上眼睑下垂,遮盖下睑缘。头部核磁、脑血管造影检查无异常。全身检查排除糖尿病、重症肌无力等。西医诊断为左眼麻痹性上睑下垂。中医诊断为睑废(脾胃气虚,升阳无力)。治以健脾益气,升阳举陷。予以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针刺穴位均采用托尼牌0.25mm×40mm一次性毫针,穴位常规消毒。患者仰卧位,取患侧攒竹、睛明、阳白、鱼腰、太阳、承泣、四白、百会;双侧外关、三阴交、申脉、照海。针刺时,患侧攒竹透睛明,从眉头陷中以15°左右平刺目眦内侧3mm;鱼腰透针阳白,四白透承泣。均左手捏起针刺部位,右手持针以15°左右平刺20mm;百会平刺,三阴交向胫骨后缘斜刺,太阳、外关、申脉、照海均采用常规直刺法。针刺得气,留针30min,每日1次。针刺结束后,每次交替取双侧足三里、手三里穴,严格消毒后,予注射用甲钻胺(国药准字H20050352)0.5mg×2支用2mL注射用水稀释后穴位注射,选用一次性2mL无菌注射器(针头规格0.45mm×16mm,RW-LB),每穴注射1mL,刺入有酸胀感后,回抽无血时注射。隔日1次,每周3次。穴位注射部位不按揉、不热敷,让药物自然吸收。1周为一疗程。治疗期间注意休息和保暖。治疗1个疗程后,左上眼睑可大幅度抬起,复视减轻。治疗2个疗程后,左上眼睑功能明显好转,眼睑抬举基本正常。治疗3个疗程后,左上眼睑抬举完全正常,左右睑裂等宽,左眼睑开合自如,左上睑提肌功能完全恢复,复视消失。3个月后随访未复发。

    作者:孟迪;张永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西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对照观察

    目的:比较中西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根据辨证论治给予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给予抑制胃酸分泌药物治疗。均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3.33%,对照组8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复发率和平均医疗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略优于西医,但可显著降低复发率和医疗费用,并发症较少。

    作者:莫小琴;陈慧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药面膜配合指压穴位治疗黄褐斑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面膜配合指压穴位治疗黄褐斑的效果。方法:122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维甲酸外涂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药面膜配合指压穴位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72%、对照组75.41%,随访6个月复发率治疗组3.28%、对照组8.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面膜配合指压穴位治疗黄褐斑疗效确切,且复发率低,安全性高。

    作者:林绍光;刘娟;官喜红;张琳玲;罗伟杰;麦卫平;麦爱芬;郑秀芯;黄丽娟;潘爱嫦;李燕珊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实用中医药杂志

实用中医药杂志

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