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身免疫性肝炎广西首例病例报告

蓝梅;林金盈;李永敢;韦美秋;任咏薇

关键词:免疫性肝炎, 广西, 首例, 自身抗体, 免疫反应, 丙球蛋白, 易误诊, 炎症性, 血症, 血清, 特征, 漏诊, 临床, 基础, 患者, 肝脏, 病变, 报告
摘要: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mmune hepatitis,AIH)是一类以自身免疫反应为基础,以高丙球蛋白血症、高血清自身抗体为特征的肝脏炎症性病变.临床上AIH不少见,但人们对之认识不足,导致容易误诊、漏诊.现将我院收治的广西第一例AIH患者报告如下.
广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以急性缺血性脊髓病变为首发症状的多动脉缺血1例报告

    在神经系统血管性疾病中,急性缺血性脊髓病变的发病率不高.而以急性缺血性脊髓病变为首发症状的多动脉缺血就更为少见.我科2005年10月收治1例以急性缺血性脊髓病变为首发症状的多动脉缺血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卫;莫英绪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剖宫产术后罗哌卡因复合吗啡硬膜外镇痛对泌乳素的影响

    目的 观察剖宫产术后病人硬膜外连续注射罗哌卡因与吗啡对泌乳素的影响.方法 60例健康足月初产妇,择期在联合椎管内麻醉下施行剖宫产术.术毕随机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各30例:镇痛组行硬膜外镇痛,注入0.075%罗哌卡因和0.009%吗啡复合液(2 ml/h)持续48 h镇痛;对照组术毕拔出硬膜外导管.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泌乳素(PRL),视觉模拟评分(VAS)估计镇痛效果.结果 镇痛组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镇痛组术后PRL较术前升高(P<0.05),术后24~48 h镇痛组PRL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镇痛组初乳时间较对照组提前(P<0.01),镇痛组肠蠕动恢复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1),术后生命征平稳,无恶心、呕吐、头痛、肢体麻木发生.结论 剖宫产术后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吗啡持续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切安全,能促进PRL分泌,初乳时间提前,加快肠蠕动恢复.

    作者:郑剑秋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CT导引下经皮锥颅血肿穿刺抽吸加尿激酶溶解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3例

    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采用CT导引下经皮锥颅血肿穿刺抽吸+尿激酶溶解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3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松年;李奋强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15 例主动脉夹层非手术治疗的急救及护理

    主动脉夹层是各种原因导致主动脉内膜破裂,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破裂口沿内膜与中外层之间纵行剥离形成壁内血肿,又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如果瘤体继续扩大,会引起破裂出血.一旦破裂,病死率极高,是心血管病中少见的急危重症.现对我科2000年4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15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严密病情观察,及时抢救,有效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潘美成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276 例门诊病人退药情况分析

    药品是防病治病的特殊商品,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因此,卫生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第二十七条中明确规定,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但由于各种原因,如病人转科、转院、药物使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医生的不合理用药等等,不得不给病人退药.现对我院门诊药房2004年的276张退药处方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曾小连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连续环形撕囊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应用

    晶状体前囊连续环形撕囊术(continuous circular capsulorhexis,CCC)以获得一个边缘完整、连续、圆滑的前囊切口,避免前囊放射状撕裂的发生和有利于后房型人工晶体准确植入囊袋内为特点.此法已广泛应用于白内障手术中,我们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中应用连续环形撕囊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经河;钟燕梅;冯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带腓肠神经滋养血管蒂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足踝部及小腿下段是常见的损伤部位,局部软组织少,一旦出现软组织缺损,临床处理相当棘手.笔者2000年11月至2005年11月应用带腓肠神经滋养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小腿下段软组织缺损3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世茂;岑文广;谢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美味猕猴桃提取物对D-半乳糖胺诱导的肝损伤的影响

    目的 研究美味猕猴桃根提取物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D-半乳糖胺为化学毒物制成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采用赖氏法测定各组动物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并测定肝匀浆MDA含量.结果 模型组小鼠的血清ALT和AST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 MDA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表明D-半乳糖胺造模成功.血清AST美味猕猴桃根提取物中剂量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肝脏MDA含量(P<0.01和P<0.05),ALT、AST活性和MDA含量低剂量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 美味猕猴桃根提取物对小鼠急性肝损伤有预防作用.

    作者:李丽;梁洁;甄汉深;王乃平;王冬梅;张兴燊;冉秀彪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颅脑损伤病人院内感染的分析及护理对策

    医院感染是重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经常导致严重后果.颅脑损伤病人发生院内感染较为常见.我院2002年1月至2005年10月收治颅脑损伤病人435例,现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颅脑损伤病人在院内感染流行病学及有效的防治措施.

    作者:韦凤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初产年龄、产次与骨密度关系的探讨

    目的 探讨初产年龄、产次对妇女骨代谢、骨密度影响.方法 采用统一问卷表方式调查问卷,早晨8:00~10:00取空腹血和第二次晨尿,尿钙(Ca)、肌酐(Cr)、血碱性磷酸酶(ALP)均采用酶法测定,采用GE公司提供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结果 初产年龄小于25岁组骨形成指标血、ALP骨吸收指标、尿Ca/Cr值高于大于25岁组(P<0.05),产次大于3次组各部位骨密度低于产次3次及以下组(P<0.05),两组骨代谢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女性初产年龄越年轻,产次越多,骨量丢失越多,骨密度越低,越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作者:莫凤媚;蒋凤艳;劳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基因启动子变异与血清HBeAg及病毒载量关系的探讨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核心基因启动子(BCP)变异与e抗原(HBeAg)及病毒载量的关系.方法 (1)研究对象为176例HBV慢性感染者(轻、中、重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炎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和原发性肝癌).(2)研究方法 :①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结合ELISA检测显示技术,对患者血清进行检测HBV BCP区核苷酸(nt)1762碱基A→T和1764G→A联合突变.②采用PCR结合荧光探针检测技术,检测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含量.③采用ELISA检测技术,检测患者血清HBV标志物(HBsAg、HBeAg、抗-HBs、抗-Hbe及抗-HBc).结果 (1)在176例HBV慢性感染者中检出HBV BCP区T1762A1764变异者73例,HBV BCP变异的阳性率为41.5%.HBV BCP变异在HBeAg阴性病例的阳性率为49.4%(44/89),显著高于HBeAg阳性病例的阳性率33.3%(29/87)(P=0.03).(2)HBV BCP变异阳性组的HBV DNA含量显著高于HBV BCP变异阴性组的含量(P=0.000).BCP阳性组HBV DNA含量在HBeAg阳性病例及HBeAg阴性病例中均较BCP阴性组高(P=0.000).结论 (1)HBV BCP变异可引起HBV感染者的HBeAg阴转.(2)HBV BCP变异可使HBV致病力增强,病毒复制水平提高.(3)对HBsAg阳性/HBeAg阴性患者需要进一步检测HBV DNA,以免由于基因变异导致将HBeAg阴性者误认为病毒的免疫清除或静息而延误抗病毒治疗时机.

    作者:玉艳红;黄力毅;宣伟军;庞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广西南宁市蔬菜铅镉污染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南宁市蔬菜铅镉污染情况,探讨污染来源,为政府治理蔬菜重金属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严格的质量控制下,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对在南宁市销售的蔬菜进行监测.结果 共监测111件蔬菜,获得170个有效监测数据.其中铅污染监测蔬菜59件,铅污染总体超标率49.1%,超标高的是白萝卜,高超标倍数为9.4倍,其次是大白菜;镉污染监测蔬菜111件,镉污染总体超标率为24.3%;同时发现京白大、白萝卜、胡萝卜、四季豆等共9份蔬菜铅、镉同时超标,双重超标率达到15.2%(9/59).结论 应加强综合治理,减少环境污染;污染主要来源与施用污坭、垃圾坭、生活废水、工业三废排放和食品加工中的二次污染有关.

    作者:覃志英;唐振柱;吴祖军;黄兆勇;陈广林;杨娟;梁江明;谢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伊痛舒用于门诊疼痛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门诊病人用纯中药针剂伊痛舒对疼痛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或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的病例,选择ASAⅡ~Ⅲ级2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用伊痛舒针剂2 ml、醋酸强的松龙25 mg、维生素B120.5 mg、维生素B6100 mg、2%利多卡因3~5 ml,用生理盐水稀释至8~12 ml.将混合药物直接注射患处的神经丛(根)、滑膜、腱鞘或周围神经及组织.对照组100例,除不用伊痛舒外,药物及治疗方法 同观察组.首次注药后,每隔3d注药1次,3次为一疗程,注药后观察镇痛效果和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疼痛缓解效率为42%,高于对照组的21%,(P<0.05);副反应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的17%,(P<0.01).结论 伊痛舒针剂有镇痛、消炎、解毒、解痉、活血化瘀等效果,对门诊疼痛病人有一定的镇痛效果,副反应少.

    作者:罗洁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2005~2006年广西临床血细胞计数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目的 掌握广西临床血细胞计数室间质量评价活动情况,为提高广西临床血细胞计数检测水平和质量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方法 对2005~2006年连续三次广西临床血细胞计数室间质量评价活动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广西临床血细胞计数室间质评成绩总体上是满意的,但也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结论 仪器与试剂配套使用、校准品与仪器的校准、正确对待室间质评成绩、坚持做好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是提高临床血细胞计数检验质量的保证.

    作者:刘晓春;陈松锋;黄作群;易菲;黄钧;覃桂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老年糖尿病肾衰动静脉内瘘手术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手术方法 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 对28例糖尿病慢性肾衰患者行动静脉内搂术:选择前臂桡动脉在无明显钙化处切断,用肝素盐水稍加压后冲洗后,与头静脉4点式垂直外翻缝合.结果 25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成功率89.3%.术后血液透析中的平均血流量为232 ml/min,3例术后8 h动静脉内瘘处形成血栓、2例行二次手术探查重新吻合,1例因表浅头静脉过细血管无法吻合,改用桡动脉肘正中静脉吻合.手术后内瘘平均启用时间为术后28 d,血液透析效果满意.结论 垂直外翻缝合不易发生吻合口血管壁内翻,有效减小吻合口血栓形成.用肝素盐水稍加压冲洗可以扩大管腔,4点式垂直外翻缝合动静脉内瘘术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唐际存;辛桂桐;姚新德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腹腔镜辅助经阴道子宫切除术 86 例报告

    传统的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手术方向是单向的即由远端而及近端,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与传统的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相比,在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assisted vaginal hysterectomy,LAYH)更安全,更精细,手术适应证更广泛,逐渐显示其优势.我科2004年5月至2006年3月共施行术LAVH 8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志坚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草酸铂联合5-氟脲嘧啶和亚叶酸钙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草酸铂(OXA)联合5-氟脲嘧啶(5-FU)和亚叶酸钙(C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 21例无法手术或既往治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接受OXA联合方案化疗:第1至第4天OXA 35 mg/m2,第1~4 d CF 200 mg/m2 ,第1~4天5-FU 500 mg/m2,21 d为1周期.结果 16例初治患者有效率43.8%,5例复治患者无缓解.全部患者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6.0个月,中位生存期(MST)10个月,1年生存率(OS) 28.6%,2年预期OS 14.3%.初治患者中位TTP 8.0个月,MST11个月,1年OS 37.5%,2年预期OS 18.75%.化疗主要毒性为呕吐、腹泻、骨髓抑制及周围神经炎,大多较轻,耐受性良好.结论 OXA联合5-FU及CF方案对初治晚期胃癌疗效肯定,毒副反应轻,值得进一步探索.

    作者:黄鼎智;刘志辉;谭晓虹;岑洪;胡晓桦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血 HBsAg 阳性产妇乳汁中 HBV 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HBsAg阳性的产妇是否适宜母乳喂养.方法 对132例HBsAg阳性的产妇乳汁进行HBV-M及HBV DNA的检测.结果 132例HBsAg阳性的产妇乳汁中HBV-M及HBV DNA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3.9%及30.3%,其中HBeAg阳性的产妇乳汁中HBV-M及HBV DNA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9.6%和68.8%,而HBeAg阴性者分别为16.9%和6.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汁中HBeAg阳性者HBV DNA阳性检出率为71.7%,乳汁中HBeAg阴性者为8.1%,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将乳汁中HBV DNA的检测结果作为HBsAg阳性的产妇是否适宜母乳喂养的指标,在没有条件进行HBV DNA检测时,应将乳汁中HBeAg的检测结果作为HBsAg阳性的产妇是否适宜母乳喂养的指标.

    作者:李钰;吴昊;李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前列腺癌的 CT 诊断与临床价值

    目的 分析前列腺癌的CT表现.方法 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前列腺癌40例,采用盆腔、前列腺范围CT平扫与增强扫描,层厚、层距各5 mm.结果 40例中CT诊断34例(85%).CT表现:①癌灶:平扫示前列腺不匀称增大31例,肿物密度比正常略低33例,等密度7例,肿物内钙化6例.增强后呈结节状中等强化但仍比正常低36例,4例呈等密度.②转移灶:邻近膀胱壁局部增厚12例,精囊肿大、密度不均8例,直肠前壁增厚5例,盆腔肿物、淋巴结肿大、骨盆溶骨性破坏各2例.结论 CT平扫和增强扫描是前列腺癌诊断的有效方法 之一.

    作者:罗凤荣;李雁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木瓜蛋白酶-抗痛素技术在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木瓜蛋白酶-抗痛素法在受血者不规则抗体筛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盐水法、木瓜蛋白酶-抗痛素法对2016例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和鉴定,并对阳性血清用凝聚胺法、经典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予以确证.结果 不规则抗体的阳性检出率为0.25%,检出的5例均为Rh血型免疫性抗体,其中抗-E 2例、抗-C 1例、抗-Ce 2例.结论 采用木瓜蛋白酶-抗痛素法检测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灵敏度高、价廉、快速,易于开展,适合各级医院开展,可作为输血前受血者不规则抗体的常规检测技术.

    作者:黎海澜;焦伟;伍焕秀;申卫东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广西医学杂志

广西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