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洛赛克与法莫替丁加羟氨苄青霉素治疗小儿十二指肠溃疡的近期疗效比较

莫晓荣

关键词:洛赛克法莫替丁羟氨苄青霉素十二指肠溃疡儿童
摘要:目的:观察含洛赛克的二联疗法对小儿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方法:62例小儿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服用洛赛克10mg~20mg,每日1次,对照组服用法莫替丁0.4~0.8mg@kg-1@d-1,分2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4周,在疗程前2周均加用羟氨苄青霉素50~100mg@kg-1@d-1,分2次口服.结果:治疗组溃疡愈合率为91.4%,高于对照组的66.7%,有显著性差异(P<0.05),1、3、7天内疼痛缓解率治疗组分别为45.7%、94.3%、100%,高于对照组的18.5%、66.7%、88.9%,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洛赛克联用羟氨苄青霉素,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少的优点,是治疗小儿十二指肠溃疡的有效药物.
广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总结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传统后路术后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方法:分析1995年1月至1998年12月采用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19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结果:穿刺成功率100%,术后随访10~32月,平均21月,优11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4.2%.结论:在具有再次开放手术适应症的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初次手术行单节段半椎板、全椎板切除和开窗术者中一侧单间隙膨隆型、后外侧突出型和滑动脱出型均可采用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进行治疗.

    作者:林兆华;杨安礼;黄强;樊天佑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应用彩色多谱勒成像术对正常人眼血流力学研究

    目的:应用彩色多谱勒成像(CDI)技术对正常人眼部血流动力学研究.方法:用美国400AU全身多谱勒血流图诊断仪,测量53例(106眼)正常人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睫状后动脉(PCA)的血流参数,经统计学处理取得其正常值范围,并对相关影响因数进行分析.结果:CRA、PCA、OA收缩期峰值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及阻力指数(RI)分别为:11.50±4.69,4.30±1.34,0.63±0.12;19.92±8.82,7.97±3.96,0.59±0.06;34.12±8.19;11.68±3.34,0.66±0.05.各血流参数与性别、眼别及正常范围眼压无显著差异(P>0.05),OA及PCA的PSV与年龄负相关,CRA的RI与年龄正相关.结论:应用CDI可了解眼血流力学情况,为临床一些眼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麦丹;陆华文;朱伟强;徐燕萍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静脉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在术后病人自控镇痛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静脉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在术后病人自控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98例术后病人按日期随机分成三组,分别经静脉注射芬太尼-咪唑安定溶液(A组)、芬太尼-氟哌啶溶液(B组)、芬太尼溶液(C组)进行病人自控镇痛48小时.记录镇痛后4h、8h、12h、24h、36h、48h各时间点的疼痛及镇静评分,监测HR、RR、SBP、DBP及SpO2,记录不良反应并计算各病例芬太尼用量.结果:A组、B组、C组镇痛优良率分别为94.8%、80.4%、72.7%,轻中度镇静率分别为93.8%、70.6%、74.7%,A组与B、C组比较P<0.05;恶心呕吐、尿潴留、皮肤搔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肛门排气时间三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静脉自控镇痛可明显减少芬太尼用量,镇痛、镇静效果良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霞;刘振德;蒙元劲;陈素兰;黄贤相;王湘东;卢建华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高危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机制、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3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82例,其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35例(19.2%).结果: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是丘脑下部及脑干自主神经中枢功能改变,神经体液系统失调引起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高危因素主要是伤情、电解质紊乱、低血压和低氧血症.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应针对颅脑原发损伤及继发性病理生理改变,采取综合措施.

    作者:邱勇龙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爱尔卡因表麻下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表麻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可行性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方法:随机选择手术病例共115例117只眼进行表麻下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但除外儿童、复杂白内障及不合作者.观察麻醉效果、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前术后视力对照等.结果:117只眼表麻成功率97.4%,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Phaco参数等均与常规麻醉无大差异.结论:表麻是白内障手术一大进步,其优点是安全性高、操作简便、适应症广、手术快捷、视力恢复快等.娴熟的手术技巧以及因人而异选择病例是表麻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张家麟;雷进民;唐彦慧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小鼠固化瘤苗诱发的抗肿瘤免疫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高温固化瘤苗诱发的抗肿瘤效应,为其治疗肿瘤患者提供依据.方法:用65℃/15min处理S180肿瘤细胞并制备成固化瘤苗,应用小鼠为实验对象,通过TCR-STV(固化瘤苗)-MHC三分子复合体实验,观察其在体外诱导淋巴细胞杀伤活性;通过免疫预防接种和免疫治疗荷瘤实验,观察其在小鼠体内诱发的抗瘤效应.结果:固化瘤苗体外诱发淋巴细胞杀伤活性为78.8%;用其免疫小鼠可使小鼠获得对随后接种同源细胞攻击,有免疫保护作用(免疫保护率达80%),并产生免疫记忆;对照组小鼠未产生免疫保护作用,用其治疗荷瘤小鼠时,也明显抑制肿瘤生长(抑制率为86.02%,P<0.001).结论:65℃/15min处理S180肿瘤细胞制成瘤苗能激活宿主免疫系统,抑制肿瘤生长,有希望成为一种辅助的生物治疗方法.

    作者:张康;郭伟鹏;李俊云;林青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止咳定喘片的薄层鉴别

    目的:对止咳定喘片中隔山香、罗汉果进行定性鉴别.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结果:定性方法可行,分离效果和重复性较好.结论:建立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产品的质量,可作为制定质量控制标准的参考.

    作者:冯枫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创伤性休克的护理进展

    近年来,意外伤害频增,创伤性休克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其发生率与创伤部位、程度密切相关.其中以出血性损伤为高(1~3)(48.7~80.18%不等).据统计,在40岁以下的人群中,死于创伤者占首位(4),而创伤性休克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创伤性休克是一类极其常见的危急综合征.其病情凶险,变化快,抢救稍不及时或措施不力,极易导致死亡.因此,争分夺秒,抓住时机,为抢救做好全面、细致、周到的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任务,现将有关创伤性休克护理中的若干问题作一综述.

    作者:陈小君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月见草油与硫氮革酮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探索月见草油与硫氮革酮联合用药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择确诊者予月见草油丸1.5g/次、硫氮酮30mg/次,口服,tid,疗程4周.动态观察用药前后心绞痛症状、心率、血压、心电图的变化,并监测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I-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心绞痛症状缓解总有效率90.9%,心电图恢复总有效率95.4%,TC、TG、LDL-C均显著下降.结论:月见草油联合硫氮革酮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刘海华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前尿道延伸术一期矫治阴茎型尿道下裂(附22例报告)

    目的:探讨阴茎型尿道下裂的理想术式.方法:采用前尿道延伸术一期矫治阴茎下曲及修复尿道下裂22例.结果:可使前尿道延伸长度达2.5~3.5cm,手术操作简易、出血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随访2~5年,疗效满意.结论:前尿道延伸术是治疗阴茎型尿道下裂较为理想术式.

    作者:刘勇刚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形状记忆合金网状支架治疗前列腺增生症63例临床观察

    目的:了解形状记忆合金网状支架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效果.方法:采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网状支架治疗BPH63例.结果:随访4~24个月,能正常排尿59例(93.65%),总有效率为98.41%.结论:认为本疗法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操作简便,是治疗BPH引起排尿困难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作者:傅国;谢小平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严重烧伤后内分泌功能改变和防治

    严重烧伤后,机体继发性地出现一系列的应激反应,将导致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如高代谢等,并释放出多种应激性激素如:儿茶酚胺(CA)、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糖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抗利尿激素(ADH),细胞因子、NO等也有改变;而胰岛素分泌则减少等改变.同时这些内分泌功能的改变是由植物神经系统和神经一内分泌反应来调节[1].其中应激性激素的不同程度的消耗,可以导致机体内分泌功能的紊乱,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和功能受到抑制,这些改变已被证实和肯定与严重烧伤后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2].近年来,在探讨严重烧伤后的内分泌功能和多种应激性激素的改变规律,以及积极寻找防治内分泌功能紊乱的措施已经广泛受到重视,现就有关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梁自乾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nm23、CD44V在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和RNA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了41例卵巢恶性肿瘤,20例卵巢良性肿瘤和21例正常卵巢组织nm23、CD44V蛋白的表达,以探讨nm23、CD44V基因在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结果:(1)卵巢恶性肿瘤组织nm23,CD44V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P<0.01).(2)Ⅰ~Ⅱ期患者nm23阳性表达高于Ⅲ~Ⅳ期患者(P<0.01),CD44V阳性表达率则是Ⅰ~Ⅱ期低于Ⅲ~Ⅳ期患者(P<0.01).(3)原发灶nm2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转移灶,而CD44V则是转移灶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原发灶(P<0.01).(4)nm23,CD44V阳性表达与病理分级及病理类型无显著性差异(P>0.05).(5)nm23阳性表达,CD44V阴性表达的患者近期疗效好(P<0.05).结果提示:nm23、CD44V阳性表达与卵巢恶性肿瘤转移、浸润以及近期疗效有关,对它的检测有助于判断预后.

    作者:赵仁峰;李力;姚德生;张洁清;唐步坚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现状

    医学的发展使脑卒中的诊断和抢救水平明显提高,但致残率仍很高,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为使患者大限度地恢复各部位的功能,生活自理或重返社会,早期诊断治疗是基础,做好各时期的康复护理是关键,后遗症者的康复需患者、家属、医务人员三位一体,才能使康复的效果处于佳水平.在语言和肢体训练中,耐心是基础,鼓励、诱导树立信心是关键,训练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制定训练方案,由简到繁,活动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反复进行(2).

    作者:韦旭生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影响Steffee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的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Steffee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的原因.方法:通过对46例术前术后X线片进行Cobb's角、钉杆角及X线片和CT片椎管矢径的测量.结果:38例椎体后凸Cobb's角矫正良好.全部病人经手术固定椎管容积增大,骨折脱位复位满意.结论:螺钉的位置和钉杆角是椎体复位的关键,α角+β角≥180°对后凸畸形Cobb角矫正明显(P<0.01).对骨折椎体前柱的复位单靠器械杠杆的力量是不足的,还应依靠术中俯卧位胸腰椎段背伸牵引力量.Steffee手术固定可使椎管容积增大.术中有效植骨对维持手术效果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汝专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无结膜切口小梁切除术42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减少抗青光眼术后滤过泡的瘢痕形成,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42例(42眼)青光眼施行无结膜切口小梁切除术,同期进行的常规小梁切除术76例对照.结果:经6~36月随访,眼压控制率达94.74%,对照组眼压控制率77.42%,两者差异有显著性(X2=4.05,0.05>P>0.01).结论:无结膜切口小梁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青光眼手术.

    作者:吴伟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诊治进展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诊治的研究迄今已有30余年的历史⑴,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及诊治水平的不断进步,对该疾患的认识有较大的提高,目前的研究提示OSAS是常见并具有一定潜在危险的疾患,除导致或加重呼吸衰竭外,还是脑血管意外、心肌梗塞、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需要及时预防和治疗,尽早合理的诊治,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2,3).本文综合近年来发表的有关文献,对OSAS的诊治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世强;袁弘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FITC—PSA荧光标记法在检测人精子顶体结构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FITC-PSA荧光标记法在检测人精子顶体结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络合异硫氰酸荧光素的碗豆凝集素(FITC-PSA)进行精子顶体荧光标记,分别测定58例不育患者及46例正常生育男子的精液标本,比较两组间精子顶体完整率的差异.结果:正常生育组的精子顶体完整率显著高于不育组(P<0.01).结论:FITC-PSA荧光标记法操作简单,技术结果可靠,特异性强,可作为评价人精子授精能力的一项有效指标.

    作者:王晓平;李志斌;李兰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妊高征母亲早产儿IL-6和GM-CSF检测的意义

    目的:探讨妊高征母亲早产儿的IL-6和GM-CSF变化.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11例妊高征母亲娩出早产儿的IL-6和GM-CSF并与11例正常新生儿对照组比较.结果:妊高征母亲早产儿的IL-6(1084±113pg/m1)和GM-CSF(144士20.1pg/ml)均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1).结论:IL-6和GM-CSF可能在妊高征及早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刘悠南;刘义;李幕军;陈悦;秦雪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培养学科带头人是医院人才开发的关键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医院竞争的日趋激烈,人力资源及与之相适应的人力资源开发问题越来越引起医院管理者的普遍重视.作为知识拥有和创造者,人和由其形成的人力资源将成为现代经济持续发展关键,成为超出物质之上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源的素质,结构和创造力必然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力量.正因为如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学科带头人与技术带头人的培养,努力创造条件,使优秀人才尤其是中青年人才能脱颖而出.培养学科带头人问题,不仅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而且已确实成为医院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问题.

    作者:李祀松 刊期: 2000年第05期

广西医学杂志

广西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