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春玲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结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曲美他嗪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结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不良反应发生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阿托伐他汀结合曲美他嗪能够安全、有效地治疗冠心病,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刘建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医院消毒隔离、传染病疫情报告和控制、医疗废物管理等一直是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的主要内容,其中消毒隔离工作是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手段,也是传染病防治日常卫生监督执法的重点.2014年张家口市卫生监督所按照?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对市区一级以上医疗机构进行督导检查,并对其中30所一级医院进行医院消毒隔离及相关措施落实情况的现况调查,现就本次调查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相应对策简述如下。
作者:马建雄;吉水 刊期: 2014年第15期
浅静脉留置针以其操作简单。安全。创作小。能在血管内保留较长时间且不易穿破血管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心内科病大多起病急。病情变化快。应用药物的种类多且住院时间长,更适合使。笔者经过10年的心内科护理工作得出一些应用浅静脉留置针的经验,现分别就应用浅静脉留置针的操作前准备,操作中要点,操作后注意事项及可能引起的并发症等四方面综述如下。
作者:武剑英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与 GnRH-a 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02年8月至2013年2月我院诊断为子宫肌瘤进行手术治疗患者240例进行药物治疗,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和亮丙瑞林组,米非司酮组:12.5mg 于月经1-3天口服,每日1次,连服3个月;亮丙瑞林组:1.88mg 皮下注射,每周4次,连续3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取肌瘤组织,测量表皮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转化生长因子β;结果:米非司酮未复发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治疗后低于亮丙瑞林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亮丙瑞林未复发组转化生长因子β治疗后低于米非司酮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检测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及细胞因子,对预后有指导意义.
作者:曹娜 刊期: 2014年第15期
药品是医院运行中不可或缺的物品,药品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护理工作。但是如今的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部门药品的进购、销售以及存放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针对现今医院的一些药品管理问题进行探讨,而后对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也提出了更好的药品进、销、存环节进行管理的措施以对相关管理人员提供帮助。
作者:季学敏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小儿脑瘫患者在电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电脑中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4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小儿脑瘫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其中50了患者采用单纯电针治疗为对照组,5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电脑中频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在治疗后其智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6个疗程的治疗,其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8%、92%,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其智力评价比较p<0.05,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在电针治疗小儿脑瘫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电脑中频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智力发育,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娟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研究探讨临床检验中发生溶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体检的正常人65例,抽取65例正常人的血液10毫升/每人,将每份血液分成两份,每份5毫升,将每人的两份血液随机的进行分组: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的血液是正常的血液,观察组的血液是经过溶血处理的血液;对正常的血液及溶血后血液的生化指标进行比较,观察溶血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对正常的血液及溶血后的血液的生化指标进行比较,得到溶血后的检测结果中的酸性磷酸酶及血糖的水平显著地降低,甘油三酯、碱性磷酸酶、尿酸、谷草转氨酶、总蛋白、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的水平较未溶血的标本水平显著地增高,正常血液与溶血的血液的临床生化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临床检验是一种诊断疾病的重要的辅助手段,能对相应的疾病提供血液学理论上的依据,在该病的诊断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溶血会使结果严重的偏离实际情况,因此在临床检验工作中,要做好血液标本的保存工作,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王淑杰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对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在2011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50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采用心宝丸针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针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对照组患者达到了80%的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达到了96%的总有效率,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而言,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要优,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针对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采用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房凌海;黄海荣;孙伟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总结甲状腺术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科在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280例行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甲状腺术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方法。结果:本组患者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护理方法,术后无一例发生出血并发症,未出现死亡病例,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引流不畅、血管结扎不牢固、凝血功能障碍等均是甲状腺术后出血的常见原因,临床上应做好术前准备,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手术,术后严密监测病情变化,以预防术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国玉红;张志澜 刊期: 2014年第15期
高位复杂性肛瘘是一种难治性疾病,有多个瘘口和瘘管「1」。临床表现是肛周外口反复流脓,严重时出现全身中毒症状。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种种不便与折磨,精神伤害大。临床男性高于女性,发病年龄高峰20~40岁。「2」作为我国传统疗法的挂线疗法对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挂线疗法可分为:切割挂线和引流挂线。在国内外均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重要方法「3」。然而术后创面的修复是一个更为复杂的过程,通过对患者术前心理护理。肠道准备。瘘管定位,术后病情观察。创面评估。营养支持。。换药技术。完善的出院指导等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体会如下。
作者:彭晓荣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分析膀胱全切回肠代新膀胱术的临床效果与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5月-2014年7月期间实施膀胱全切回肠代新膀胱术治疗的85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效果,同时根据患者的护理方法的差异将其分为试验组(45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病情观察、并发症护理等综合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满意度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试验组中有4名患者出现并发症,包括2例尿瘘、1例输尿管末端狭窄和1例消化道应急性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8.89%,对照组中有8名患者出现并发症,包括3例尿瘘、2例输尿管末端狭窄和3例消化道应急性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20.0%,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试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膀胱全切回肠代新膀胱术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而手术过程中配合以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病情观察、并发症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赵海霞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抚触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黄疸新生儿6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专科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儿在进行常规专科护理的基础上加入新生儿抚触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和血清胆红素水平和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患儿;观察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二者间数据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抚触护理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推广.
作者:桑李叶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评估整体护理干预对腰椎术后尿潴留发生的影响,为预防术后尿潴留提供可行的护理措施.方法:随机将行腰椎术患者174例,分为实验组(96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展开全程整体护理干预,尤其注重心理护理、床上排尿训练、术后排尿环境及诱尿措施等.结果:实验组末次排尿时间1.53±1.88)( min 较首次5.83±4.78)( min 显著缩短 P <0.05)(;术后首次排尿时间实验组2.58±4.72) min 较对照组14.63±7.22)( min 显著缩短 P <0.05)(;尿潴留发生率和导尿率实验组均显著少于对照组 P 均<0.05)(.结论:对行腰椎术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尿潴留的发生率和导尿率.
作者:刘军;刘维维;梁玉焕;王媛媛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利用普查,提前发现并治疗吉林白城儿童的斜弱视眼病,防止发生盲和低视力现象.方法:笔者调查了吉林省白城地区的20家幼儿园2680名儿童,对儿童的视力、屈光、眼位、眼前节、眼底进行了检查.结果:在2680名儿童中发现屈光不正疾病发生率为6%,2%的儿童患有弱视眼病,0.3%的儿童患有斜视眼病,弱视儿童中81%的儿童属于远视,主动进入医院进行治疗的占4%.结论:在检查幼儿园儿童的视力时,可以应用主观检查法和客观检查法小瞳检影,初步确诊后可以进行进一步治疗和检查.在幼儿提前进行眼科普查具有重要意义,特别对于偏远山区和农村这一工作更为重要.
作者:邹莹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针对产后出血治疗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的临床疗效对比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可能出现产后出血的高危产妇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缩宫素同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记录产妇活动性出血症状消失时间、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妇活动性出血症状消失时间、出血量显著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显效率为90.00%,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显效率75.00%,总有效率为89.53%,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对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疗效显著,有理想的缩宫止血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都娜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通过观察观察对比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在血液透析治疗抗凝中的治疗效果,评估两种药物的疗效和治疗安全性,探讨血液透析临床治疗中的有效抗凝药物.方法:选取80例血液净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均分为两个治疗小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取普通肝素(UFH)抗凝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采取低分子肝素(LMWH)抗凝治疗.观察治疗效果.主要观察指标为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管路动脉压、静脉压变化;两组患者穿刺点平均压迫时间和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穿刺点平均压迫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次数明显少于观察组,两组间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低分子肝素在血液透析治疗中的抗凝效果比较明显,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出血,拥有良好的治疗安全性,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李薇 刊期: 2014年第15期
探讨关于住院西药房实施全面质量控制的作用分析,为防止病人用药存在的不合理用药,以及用药的安全隐患。将药房准则贯通与所有环节,对于住院药房实施全面的质量控制管理。充分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以下是笔者详细介绍。
作者:何春玲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血塞通、银杏达莫静脉点滴配合口服辛伐他汀联合治疗对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采用通用电气公司(GE)生产的LOGIQ3彩色超声诊断仪,在全国脑卒中筛查中筛选出86例患者,其中男59例,女27例,年龄41-65岁,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治疗组给予血塞通、银杏达莫静滴2个疗程(每疗程10天),同时口服辛伐他汀,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彩超检查随访,并对治疗后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数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斑块数量减少,对照组斑块数量增加,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斑块总数及每位患者平均斑块数量,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 ﹤0.05).结论:血塞通、银杏达莫静脉点滴治疗2个疗程,配合口服辛伐他汀联合治疗[1],可减小颈动脉斑块的数量,降低颈动脉斑块发生率.
作者:王梅;刘海艳;刘晓郁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与标准化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4年3月之间我院收治的肝衰竭患者100例,均采用血液净化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标准化的护理措施与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经过血液净化治疗与治疗前准备,治疗中的护理、监测和治疗后护理等标准化护理措施,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皮肤瘙痒、腹胀、呕吐、乏力、意识障碍等症状明显好转,明显改善了患者的各项实验室指标。结论:对肝衰竭患者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并给予全程的标准化护理,能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罗丽敏;凌丽萍;黑小杰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中医浴足疗法对原发性高血压伴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伴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口服常规西药降压的同时采用中医方法中药浴足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方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时血压较入院时明显下降。结论:中医疗法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血压,而且可以改善患者失眠焦虑的症状。
作者:贾春红 刊期: 2014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