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部手术后结肠癌误诊临床分析

刘松

关键词:结肠癌, 慢性肠梗阻, 腹部手术
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发生结肠癌误诊的原因.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有腹部手术史的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本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方法、诊断结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均误诊为不完全性粘连性肠梗阻,后经手术剖腹探查及病理检查确诊为结肠癌.36例行右半结肠切除+回横结肠吻合术,19例行横结肠切除吻合术,5例行肿瘤切除造瘘术.3例在术后发生肠道霉菌感染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终死亡,12例出现吻合口瘘,积极进行换药、引流及支持治疗30d 后,肠瘘痊愈,其余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对于有腹部手术史者,在发生慢性肠梗阻症状后,要警惕发生了结肠癌,临床上要引起高度重视,结合 B 超、X 线片、大便常规、隐血试验等辅助检查确诊,以降低误诊率.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中的研究和应用

    目的::针对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于临床上肢手术的疗效进行较深入地探讨.方法:收集急诊或择期实施上肢手术的2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超声引导组(甲组)和传统解剖定位组(乙组),两组患者都合并应用神经刺激器,采用0.5%罗哌卡因作为局麻药,甲组采用30毫升,乙组采用40毫升.对两组患者麻醉操作完成、感觉及运动阻滞起效、感觉及运动恢复时间进行观察.结果:在麻醉操作完成、感觉阻滞及运动起效时间上甲组比乙组患者短(P<0.05).结论:超声引导与神经刺激器合并实施臂丛神经阻滞能够使麻醉完成时间有效缩短,局麻药用量减少,麻醉作用时间延长,降低产生并发症的机会.

    作者:付强;刘景森;陆金彪;李晓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交通静脉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交通静脉功能不全引起的大隐静脉曲张的诊断及定位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下肢浅深静脉及交通静脉的二维、彩色及频谱多普勒的血流特点,部分与健侧静脉对比分析。结果:126例154条大隐静脉曲张中,广泛性大隐静脉曲张伴有交通静脉功能不全65条;局限性大隐静脉曲张伴交通静脉功能不全22条。结论:彩超对交通静脉关闭功能不全能作出精确的定位诊断。

    作者:刘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雌激素治疗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雌激素治疗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就诊因流产后阴道出血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60)患者予以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和抗生素进行治疗,观察组(n=60)患者予以肌注苯甲酸雌二醇针进行治疗,观察雌激素治疗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阴道停止出血天数为3-7d,平均天数为4.2±0.8d,治愈率为68.33%,观察组患者的阴道停止出血天数为2-5d,平均天数为3.2±0.6d,治愈率为86.67%,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X2=0.016,P<0.05),观察组患者的阴道停止出血平均天数短于对照组患者(X2=4.472,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雌激素治疗流产后阴道出血效果显著,能有效缩短阴道停止出血的时间,值得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应用.

    作者:刘艳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病理诊断分析

    目的::讨论肺硬化血管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治疗的10例肺硬化性血管瘤患者,回顾性的对全部患者的免疫组织染色切片、影像特点、临床资料与病理组织 HE 等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肺硬化性血管瘤存在着两种细胞成分,且由出血、乳头状、实性与硬化性等结构区组成,偶尔可以出现胆固醇裂隙、黄色瘤细胞区与砂砾体等结构。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是一种非常少见的肿瘤,其常见与女性,存在着低度恶性潜能,其中 CT 扫描与免疫表型等可以有效的对此疾病进行诊断。

    作者:徐文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充血性心力衰竭应用超声检查在评价心脏非同步化运动的效果分析

    目的::重点探索充血性心力衰竭应用超声检查在评价心脏非同步化运动的效果.方法:挑选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02月01日至2014年02月 01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3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将患者分成甲组、乙组、丙组,评价不同 QRS 波时限和心脏同步运动的关系.结果:三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Ts2、Ts1、SPWMD、LRVPEI、左室舒张充盈时间/R-R 间期等各项指标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充血性心力衰竭应用超声检查在评价心脏非同步化运动的效果良好,通过超声心电图相关指标和 QRS波时限进行评估,有利于提高总体评估效果.

    作者:刘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下颈椎损伤并发脊髓损伤手术治疗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下颈椎损伤并发脊髓损伤手术治疗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0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下颈椎损伤并发脊髓损伤的患者80例,对治疗前后所有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并总结可对预后产生影响的因素.结果:治疗后患者 ASIA 评分、椎间高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患者 Franke1分级中 D—E 级所占比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可使脊髓损伤预后受到影响的因素主要为就诊时间、椎管侵占率、手术时机伤后8h 内激素使用情况;手术治疗下颈椎损伤并发脊髓损伤可有效改善脊髓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勇;张艳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在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运用初探

    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在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运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标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给予不同护理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及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给予优质护理的观察组在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及医护人员满意度显著优于传统护理的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白内障患者其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患者满意度及医护人员满意度较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作者:杨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艾司西酞普兰合并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对丙戊酸镁缓释片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60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按时间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合并丙戊酸镁和单一用药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2,4,8周进行 HAMD 评分比较。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HAMD 评分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合并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明显优于单一用药艾司西酞普兰组。

    作者:薛僖峰;姜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糖皮质激素联合白介素--11治疗免疫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

    目的:评价糖皮质激素联合白介素———11治疗免疫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及患者的不良反应.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血液科住院,明确诊断为 ITP 初发的患者30人,入院后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白介素———11治疗,方法:强的松给予0.5-2mg/kg/d 白介素———113mg 日一次皮下注射,直到血小板数升高(30-50x109/L),患者平均在7———10天血小板可到达质量目标.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白介素--11 是治疗免疫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有效方法,治疗时间与单纯应用糖皮质激素

    作者:韩俊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夏季防治哮喘病58例疗效分析

    目的::;运用针灸及卡介苗多糖核酸防治哮喘病,方法:通过对58例哮喘病患者采用穴位针刺,配合卡介苗多糖核酸的双项作用,来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防治结合。结果:治愈28例、显效24例、无效6例,总有效达89%。结论:针灸配合卡介苗多糖核酸,副反应小,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寒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股骨远端(C3型)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 C3型骨折内固定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0—2014年我科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股骨远端 C3型骨折共5例,(男性4例,女性1例)的临床效果.结果:5例患者均获得临床随访,骨折均正常愈合,4例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达到优良率,活动度伸膝150°—180°,屈膝80°—90°.1例患者因损伤严重,合并髌骨骨折、髌腱断裂,术后不能及时进行膝功能锻炼,导致膝关节僵直.结论: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 C3型骨折,采用双侧柱同时固定,较单侧柱钢板内固定,能够大大增强骨折局部的力学稳定性,增加骨折端的牢固性,为骨折术后的早期功能锻炼、骨折愈合提供了保障.避免单侧固定不可靠,影响早期功能锻炼及早期功能锻炼而导致内置物松动、拔出,甚至断裂等并发症,能够确保膝关节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大大提高骨折愈合的治愈率,有效地恢复膝关节功能及伤肢,降低肢体伤残率.从而达到骨折治疗的终目的.

    作者:杨磊;高殿勇;杜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重症冠心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重症冠心病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100例重症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死亡率以及并发症的情况,并且记录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均有所好转,但是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的死亡率、并发症情况、肺部感染率、循环稳定率以及对治疗满意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重症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安全可行,治疗效果好.

    作者:陈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采供血机构检验工作的质量管理

    采供血机构检验工作是血液安全的重要环节,必须按照?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要求,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血液检测的准确性,给临床提供合格的血液。

    作者:王英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P 和 GP 方案治疗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GP)及异长春花碱联合顺铂方案(NP)治疗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7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5例采用 GP 方案,38例采用NP 方案,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GP 组与 NP 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5.8%、52.6%;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5和9.9个月,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主要的毒副反应为血液毒性.结论:GP 和 NP 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肯定且相似,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尹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卵巢黄体破裂5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卵巢黄体囊肿破裂的诱因。临床症状。鉴别诊断。治疗方案。方法:对56例卵巢黄体囊肿破裂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黄体囊肿破裂与腹腔压力骤增有关,常见症状为急性下腹痛。诊断时需注意其与不全流产。宫内早早孕。异位妊娠合并时不易及时明确诊断。根据病情可选保守与手术治疗。结论:卵巢黄体囊肿破裂多发于外力作用后,偶为无诱因,需与盆腔炎症,异位妊娠等鉴别,早期妊娠流产后合并卵巢黄体囊肿破裂易误诊为异位妊娠,尤需注意鉴别。

    作者:于慧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5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实施甲状腺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实施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对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上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值得临床应用级推广。

    作者:荣为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76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8例,治疗组患者行胺碘酮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利多卡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梅光艳;李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口腔溃疡治疗采用云南白药、维生素 C 与西咪替丁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对患有口腔溃疡的患者进行使用云南白药、维生素 C 联合西咪替丁联合治疗,观察其疗效.方法:将2014年2月至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口腔溃疡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云南白药、维生素 C 联合西咪替丁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云南白药进行治疗,记录患者一周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明显较对照组患者恢复情况好,(P<0.

    作者:王秀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桡骨远端骨折复位后的综合护理措施及对愈合的影响分析

    桡骨远端骨折是目前临床上的一种常见骨折,约占所有骨折的10%左右,并且桡骨远端骨折多见于中老年妇女。对于青壮年患者而言,主要是由于外伤暴力而造成的骨折。挠骨远端骨折主要是指发生在挠骨远端2-3cm 的骨折,并且在桡骨远端骨折发生后经常伴有桡腕关节及下齿桡关节的损坏。本文讨论了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复位后的综合护理影响。

    作者:王晓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Mipo 技术结合锁定钛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

    目的::研究胫骨下段骨折采用 Mipo 技术与锁定钛板相结合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2012年之间的34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有关资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治疗组患者采用 Mipo 技术与锁定钛板相结合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方法,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相对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手术、伤口愈合、骨痂形成及骨折愈合时间都明显缩短,以及术后关节功能及发生并发症情况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术后关节功能及产生的并发症都不存在明显差别,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王利臣;吴志国;安欣;张博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