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晖;苏毅;马欣
目的 通过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探讨IL-2和IL-6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发病机制和作用.方法 实验分为对照组(NC组)与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IL-2和IL-6水平.结果 AMI组IL-2和IL-6明显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MI组中IL-2和IL-6之间呈正相关(r=0.733,P<0.05),在NC组中IL-2和IL-6之间无统计学关联(P>0.05).结论IL-2和IL-6可能参与了急性心肌梗死的炎性反应,炎性反应有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之一.
作者:赵晖;苏毅;马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黄秋葵提取液对小鼠胃排空和小肠推进作用的影响.方法 将80只小鼠随机分为黄秋葵低剂量组(1.5 g/kg)、黄秋葵中剂量组(3.0 g/kg)、黄秋葵高剂量组(6.0 g/kg)、阿托品组(5.0 mg/kg)、阿托品+黄秋葵低剂量组、阿托品+黄秋葵中剂量组、阿托品+黄秋葵高剂量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小鼠.黄秋葵采用灌胃,阿托品采用肌内注射,正常对照组灌胃蒸馏水,各组按相应药液和给药方法给予相应的药物一次,采用灌碳末悬液实验方法,测量并计算小鼠胃残留率和小肠推进率.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黄秋葵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可明显促进小肠推进(P<0.05或0.01),且高剂量组小肠推进率高于低剂量组(P<0.05);与阿托品组比较,阿托品+黄秋葵中剂量组、阿托品+黄秋葵高剂量组小肠推进率均显著升高(P<0.01),且高剂量组高于低剂量组(P<0.05),而阿托品+黄秋葵高剂量组胃残留率低于阿托品组(P<0.05).结论 黄秋葵能促进小肠运动,其机制可能与拟胆碱样作用有关.
作者:陈椿;李舒婷;黄景珠;卢棉;梁寻杰;方晓燕;黄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女性不孕症相关病因及分布情况,为早期预防、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分析1834例女性不孕症的相关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女性不孕病因中,输卵管因素占第一位(29.06%),排卵因素占第二位(21.05%),子宫因素居第三位(18.97%),阴道疾病居第四位(12.60%),而宫颈因素、免疫因素、不明原因所占的比例均较小,依次为5.56%、7.09%和5.67%.原发性和继发性病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062,P<0.001),继发性病因占比例大.结论 女性不孕症发病病因复杂多样,输卵管阻塞是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临床应详细诊疗、理清主次采用针对性治疗措施,在进行盆腔、宫腔手术操作的时候也应积极早期预防,以降低女性不孕症的发病率.
作者:罗小琼;凌燕兰;罗小花;李小妹;韦敬锡;覃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及人们认知程度的提升,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 )在临床推广的程度不断扩大, ERCP 术后常见、危险的并发症是ERCP 术后胰腺炎( post-ERCP pancreatitis, PEP ).PEP在低危人群的发生率为2%~4%,高危人群高达8%~40%,总发生率为2%~10%[1]. 因此,分析PEP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对于预防 ERCP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ERCP 诊断治疗水平及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笔者就此进行综述.
作者:尹毅霞;黄赞松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颅内动脉瘤( intracranial aneurysm,IA)是临床常见的、危险性较大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发病仅次于高血压性脑出血和脑梗死,致病率为3.6%~6%,且多好发于女性,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1]. 目前,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血管内栓塞( intravascu-lar embolization, IE )和开颅夹闭术( microsurgical clipping,MC)两种. 随着栓塞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栓塞材料的改良,IE使颅内动脉瘤的治疗由巨创到微创,由难治到易治,变不可治为可治,与开颅手术夹闭术相辅相成,成为不可或缺的治疗方式. 现将IE治疗IA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黄华东;黄海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同CO2气腹压对腹腔镜老年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下肢静脉回流的影响,为老年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老年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63例,根据不同气腹压将患者分为:低气腹压组(8 mmHg CO2)20例、中气腹压组(12 mmHg CO2)24例、高气腹压组(16 mmHg CO2)19例.比较各组气腹建立前(T1)、气腹设定压力14 mmHg并维持20分钟时(T2)、气腹消除后20分钟时(T3)的股静脉直径、血管血流、血流量及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 T2时,中气腹压组、高气腹压组股静脉直径较低气腹压组增大,血流速度、血流量较低气腹压组降低(P<0.05);高气腹压组股静脉直径较中气腹压组增大,血流速度、血流量较中气腹压组降低(P<0.05).T3时,高气腹压组股静脉直径较低气腹压组、中气腹压组增大,血流速度、血流量较低气腹压组、中气腹压组降低(P<0.05).结论 在确保手术术野清晰,不影响手术操作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CO2气腹压,而维持气腹压在12 mmHg较为合适.
作者:王坤;张新伟;王培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中老年腹型肥胖患者血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 以参加REACTION研究(广西部分)回访的腹型肥胖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有完整的问卷调查、体检和血清学检查资料.比较不同尿酸水平代谢综合征患病率的差异,并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尿酸水平与MS患病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 对入选的379例腹型肥胖患者进行分析,男141例,女238例,年龄43.1~86.1岁,平均(62.3±9.7)岁.超重/肥胖(BMI≥25 kg/m2)患者272名,占总人数的71.77%(272/379).高尿酸血症总体患病率为28.23%(107/379),其中男性患病率为47.52%(67/141),女性患病率为16.81%(40/238),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χ2=41.216,P<0.001).MS总体患病率为59.10%(224/379),其中男性患病率为66.67%(94/141),女性患病率为54.62%(130/238),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χ2=5.314,P=0.021).男性患者按尿酸水平四分位分组,MS患病率分别为60%、71.42%、62.85%、72.22%,各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按尿酸水平四分位分组,MS患病率分别为36%、58.33%、56.66%、66.67%,第1四分位与第2、3、4四分位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3、0.021、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经校正年龄后,男性患者尿酸水平与MS患病率无统计学关联(P=0.609);女性患者尿酸水平和MS呈正相关(OR值1.045,P=0.005).女性患者尿酸处于第2四分位(291.2~332.0μmol/L)、第3四分位(332.0~395.3μmol/L)和第4四分位(>395.3μmol/L)MS患病率是第1四分位(<291.2μmol/L)的2.3、2.2、3.2倍(P值分别为0.034、0.046、0.003).结论 尿酸水平与MS在腹型肥胖患者中存在性别差异,女性患者尿酸水平与MS患病率密切相关.
作者:韦庆臣;谭茹尹;杨海燕;李励;梁杏欢;秦映芬;罗佐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高龄与适龄孕产妇围生期糖脂代谢及血液流变学的差异,为高龄孕产妇围生期管理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收集高龄孕产妇483例,纳入高龄组,同时选择相同时期的适龄孕产妇476例,纳入适龄组.分别测定孕12周内、30~34周、37~41周及产后24~72 h时间段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BV)、血浆黏度(PV)、红细胞压积(HCT)及红细胞沉降率(ESR)].记录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 高龄组在<12周、30~34周、37~41周、产后24~72 h时的FBG、HDL-C水平较适龄组明显升高(P<0.001);在37~41周、产后24~72 h时的TG水平较适龄组升高(P<0.001);在30~34周、37~41周、产后24~72 h时的TC水平较适龄组升高(P<0.001),两组LDL-C水平在不同时间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时间段的HCT、ES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在<12周、30~34周、37~41周、产后24~72 h时的BV、PV较适龄组相同时间段升高(P<0.001).高龄组孕产妇的GDM、妊高征、子宫肌瘤、前置胎盘发生率高于适龄组(P<0.001).高龄组孕产妇的胎儿窘迫、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适龄组(P<0.05或0.01).结论 高龄孕产妇存在血脂血糖代谢紊乱及血液流变学改变可能,应加强此类孕产妇的围生期管理,密切监控相关指标,以降低产科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叶新红;王利晓;许艳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观察Wistar大鼠在高铝暴露环境下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变化情况,探讨高铝暴露对大鼠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Wistar大鼠60只分为两组,高铝暴露组造模,对照组则以生理盐水尾静脉注射,同步实验,7天后于空腹抽取大鼠静脉血,使用己糖激酶法测定血糖,比较两组的FBG的变化.结果 实验前对照组与高铝暴露组FB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实验前比较,实验后对照组FBG水平变化不大(P>0.05),而高铝暴露组FBG水平则明显升高(P<0.001);实验后高铝暴露组FBG水平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高铝暴露可导致大鼠血糖升高,引发糖代谢异常.
作者:杨大伟;吴标良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癫痫致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9月入住神经内科的80例癫痫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同期体检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选用美国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评估,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观察组时间定向、空间定向、文字指令等各方面评分及MMSE总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与认知功能障碍无相关性(P>0.05),而起病年龄、用药种类、癫痫类型、文化水平、发作频次均与认知功能存在明显相关性(P<0.001);尤以起病年龄、癫痫类型、发作频次影响明显.结论 与健康正常人比较,癫痫患者认知功能明显下降,而起病年龄、发作频率、发作类型、用药种类均与认知功能障碍呈明显相关性.
作者:黄灵;李雪斌;黄建敏;蒙兰青;黄瑞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鸡蛋花水提液对家兔离体小肠平滑肌收缩活动的影响.方法 采用小肠平滑肌离体灌流实验方法,观察鸡蛋花水提液对正常、抑制剂(阿托品)诱导的离体小肠平滑肌收缩幅度和频率的影响.结果 低、中、高三个剂量组的鸡蛋花水提液均对正常家兔离体十二指肠平滑肌收缩幅度和频率有明显的兴奋作用,低、中两个剂量均对正常家兔离体空肠收缩幅度和频率有明显的兴奋作用,低、中、高三个剂量均对正常家兔离体回肠收缩幅度和频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鸡蛋花水提液对阿托品诱导的舒张十二指肠、空肠平滑肌收缩幅度和频率各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同时能协同阿托品抑制回肠平滑肌收缩幅度和频率.结论 鸡蛋花水提液能兴奋十二指肠、空肠平滑肌收缩幅度和频率,抑制回肠平滑肌收缩幅度和频率,其机制可能与M胆碱受体有关,此外,也可能与肾上腺素能α或β受体有关.
作者:杨文林;张航;陆秋娜;齐梁煜;黄月维;毛丽雪;黄彦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17A(IL-17A)基因rs3748067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在广西人群中的分布特点,比较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不同种族、地区人群间的分布差异.方法 用SNaPshot SNP分型技术和DNA测序法检测443例广西人群rs3748067位点SNPs,分析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Haplotype map,HapMap)计划公布的北京汉族人群(HapMap-CHB)、日本人群(HapMap-JPT)、非洲人群(HapMap-YRI)和印度人群(HapMap-GIH)间的差异.结果 广西人群rs3748067位点存在GG、GA和AA三种基因型,其频率分别为82.2%、17.4%和0.4%,G和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0.9%和9.1%.广西人群IL-17A基因rs3748067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同一种族不同性别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广西人群IL-17A基因rs3748067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HapMap-CHB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与HapMap-JPT、HapMap-YRI和HapMap-GIH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广西人群存在IL-17A基因rs3748067位点多态性,与其他种族、地区人群比较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是导致IL-17A基因相关疾病在不同种族、地区人群间临床表现和发病率存在较大差异的因素之一.
作者:黄华佗;王荣;陆玉兰;覃海媚;向阳;郭静;王春芳;韦叶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一期乳房再造术中应用背阔肌肌皮瓣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单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观察组术后行一期背阔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评估观察组乳房美容效果,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乳房美容优良率为95.56%,对照组患侧乳房完全缺失.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一期乳房再造术中应用背阔肌肌皮瓣安全可行,操作相对简单,乳房美容效果较佳.
作者:梁帮强;陈剑英;王光连;胡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 pseudohypertrophic muscular dystrophy,PMD)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中常见,也是小儿时期常见、严重的一型,且无种族或地域差异,是源于横纹肌的一种X连锁致死性隐性遗传性疾病,一般是男性患病,女性携带突变基因,进行性加重的对称性肌无力、肌萎缩和小腿腓肠肌假性肥大是典型的临床特征,在活产男性婴儿中的发病率为1/3500,主要有两种类型发生在学龄前和学龄期,即Duchenne和Becker肌营养不良( Duchenne/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 DMD/BMD). 近期我们诊治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玛丽;蔡旭龙;李东秀;冯巍巍;林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结直肠癌是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 目前,结直肠癌广泛采用以手术治疗为主、放化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手术后并发症较常见,如肠黏连、肠梗阻、术后感染等. 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发生率为7%~29%,成人结肠梗阻中有20%~55%是由结直肠癌引起. 结直肠癌致结肠梗阻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明显高于非梗阻患者( 3%~23%vs10%~50%) [1~2] ,常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二次手术和病死率升高. 吻合口瘘是结肠癌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发生于术后4~9 天,左半结肠由于血运较差,粪便中含有较多量细菌,术后吻合口瘘多见,右侧结肠切除相对少见,如不及时处理,病死率极高[3~4]. 因此,术前积极有效评估和必要预防对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诊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前国内采用较多的评分系统为APACHE-Ⅱ评分、POSSUM评分、结直肠漏评分和营养风险筛查2002评分系统,这些评分系统各有优劣,笔者就评分系统的应用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作者:韦昭懿;刘锦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为了进一步提高期刊办刊水平、确保稿件质量、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净化学术研究环境,《右江医学》编辑部从即日起将正式启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 AMLC)》.AMLC是经新闻出版总署、科技部、全国科研诚信管理委员会等单位指导,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研制开发. 该系统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全文对比数据库,可有效检测来稿是否存在抄袭、一稿多投、不当署名、伪造、篡改等多种学术不端行为. 可检测所有来稿和已发表的文献.
作者:《右江医学》编辑部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后佩戴软性角膜接触镜的效果.方法 以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96例(103眼)翼状胬肉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各48例.甲组在术后佩戴软性角膜接触镜,术后5d取下软性角膜接触镜,乙组不佩戴软性角膜接触镜,观察术后2h、1d、2d、3d、5d两组患者疼痛情况以及角膜上皮愈合程度.结果 术后2h、1d、2d、3d、5d不同时间段甲乙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甲组分别为(4.13±0.14)分、(3.71±0.28)分、(3.42±0.18)分、(2.23±0.02)分、(1.29±0.01)分,乙组分别为(4.68±0.21)分、(4.53±0.26)分、(4.07±0.28)分、(3.38±0.25)分、(2.95±0.15)分,甲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用角膜上皮荧光素对甲乙两组进行检测,甲组的角膜创口恢复情况优于乙组.结论 应用软性角膜接触镜能有效缓解翼状胬肉术后患者的疼痛,促进角膜上皮愈合,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作者:覃和平;黄芳;韦日章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血糖、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分成两组,每组3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并对患者干预前后的抑郁状态、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干预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1).两组干预后SD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1).两组干预后SF-36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1),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1).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血糖状况,减轻抑郁程度,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翟婉春;蓝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首诊患者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淋球菌(NG)、梅毒螺旋体(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感染检出情况,为规范化性病门诊的干预和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4年6月1日至2016年8月1日期间590份以泌尿生殖道症状为主诉的首诊患者泌尿生殖道标本的病原学检测及血清TP抗体、HIV抗体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描述与分析.结果 对590名患者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标本进行UU、CT和NG检测,采集血液标本进行TP抗体、HIV抗体检测,共检出阳性标本300份(阳性检出率50.85%).其中泌尿生殖道感染阳性标本293份(占49.66%),TP阳性6例(占1.02%),HIV为1例(占0.17%).三种病原体(UU、CT、NG)阳性病例中单一感染275例(占46.61%),其中UU、CT和NG检出率分别为39.83%、4.58%和2.20%,三者结果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混合感染18例(占3.05%),其中UU+CT、UU+NG、CT+NG以及UU+CT+NG的阳性率分别为1.86%、0.51%、0.34%和0.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病原体(UU、CT、NG)的单一感染检出率比三种病原体混合感染检出率高(P<0.05).女性病原体总阳性率为66.00%,高于男性的4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泌尿生殖道UU感染检出率在三种病原体中高,有必要进行常规检查;单一感染模式病原体检出率显著高于混合感染模式;女性在三种病原体总体传播过程中相比男性更容易感染.对泌尿生殖道症状首诊患者应同时进行多项病原体、血清TP抗体及HIV抗体检测,尽早实施规范化性病门诊对性传播疾病的防治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钟永军;韦海鹏;陈镇;陈国英;张娟华;苏腾良;黄慧嫦;曾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