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梓明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0%、82.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4.00%,对照组复发率为16.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下腹痛及腰骶酸痛症状明显少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治疗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冯月儿;陈高燕;叶辉;刘益金;林美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随着鼻内镜手术(ESS)的广泛开展,如何降低手术并发症已成为鼻科医生们关注的焦点[1].我市地处少数民族地区,目前随着农村合作医疗体制日益完善,各级医院相继开展ESS手术,但由于主观客观条件的限制,技能不到位,手术并发症的问题显得较为突出.现对本地区及周边地区12年来鼻窦内镜手术致严重并发症6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并报道如下,以吸取经验教训,供同道参考.
作者:龙红兵;覃继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性猝死预防(SCD)的关键环节.方法 回顾56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性猝死患者的病历及随访资料,分析其原因或诱因、发病季节与发病时间、溶栓治疗与SCD的关系、致命性心律失常与SCD的相关性与预后等.结果严重心律失常为SCD的主要诱因,冬秋季多于春夏季,白天多于晚上,上午多于下午;住院治疗1周后、出院1周后为SCD的高发期,血钾偏低者多见,前壁多于下壁,未溶栓及溶栓未再通者SCD死亡率高.结论 综合分析患者病例资料,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对关键环节的管理,对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李永新;黄达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湿热病是为常见的一种病证,临床研究发现,湿热症在普通人群中其患病率为10.55%[1],症见头晕、头昏、头痛、胸闷心跳、四肢乏力、浑身肌肉灼热烦疼不适等,客于肾即见腰烦疼,客于关节即见关节疼痛等临床表现,治法以清热解毒,通利气机为主.笔者以张锡纯所创的清解汤和凉解汤为基本方,在临床上随症加味治疗264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作者简介>=黄茂隆(1956-),男,广西田阳县人,中医大夫.
作者:黄茂隆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腹部手术患儿体温变化并探讨其保温措施.方法将60例经腹部手术患儿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不采用保温措施;观察组采用术中补液、冲洗液均加温至37℃,使用充气式保温毯等综合性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各时段体温变化.结果 两组在手术开始前及术中、术后体温均较入室时明显下降(P<0.01),但对照组下降得更明显(P<0.01),且观察组术中体温相对恒定(P>0.05),而对照组仍持续下降(P<0.01).结论腹部手术患儿术中体温会显著降低,采用相应的保温措施有利于保持体温正常水平,减少术中低体温状态对患儿的影响.
作者:黄海媚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中医外治和内治法联合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症的疗效.方法将150例门诊确诊为腰椎骨质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50例采用拔罐法和内服中成药治疗,并与50例单用拔罐法外治(对照A组)和50例单用口服中成药内治(对照B组)比较.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A组、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治疗组病程≤1年者的治愈率显著高于病程>1年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拔罐法并口服六味地黄丸及丹参片法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症疗效较好,且病程越短,疗效越佳.
作者:邓肖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小儿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和病毒性肺炎中的变化.方法选择明确诊断为肺炎的120例小儿患者,根据病因分为细菌性肺炎组、支原体肺炎组和病毒性肺炎组(分别简称细菌组、支原体组和病毒组),每组40例,进行血清C-反应蛋白的测定,观察其浓度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入院时细菌组与支原体组、病毒组血清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毒组与支原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细菌组CRP较入院时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CRP在小儿肺炎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晓晖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中IL-6的表达水平,阐明其在MM肾损伤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对80例MM肾损伤患者(32例肾功能不全不可逆者,28例肾功能不全可逆者和20例肾功能正常者)以及4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的IL-6表达量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IL-6在肾功能不全不可逆者表达明显升高,与肾功能不全可逆者、MM肾功能正常者以及40例健康体检者IL-6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功能不全可逆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不全可逆者与MM肾功能正常者比较,MM肾功能正常者与正常对照组IL-6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患者不同分期IL-6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L-6检测可作为MM患者肾功能不全病变程度诊断指标,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吐尔逊江·司拉木;麦麦提热夏提·沙吾提;杜春辉;田刚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抗抑郁药的应用对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对筛选出的60例冠心病合并抑郁情绪的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进行冠心病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加用抗抑郁药,对照组只进行常规药物治疗,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各进行一次心电图检查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定,两组于治疗4周后再行一次SDS的测定,将所有的检查、测定结果列表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心电图症状的改变、SDS的评分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抗抑郁药配合常规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冠心病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中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静脉输液是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一项技术操作,静脉输液过程中,药物溶液渗出到正常血管通路以外的周围组织称为静脉输液外渗.静脉输液外渗是临床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一旦发生,不但增加患儿痛苦和感染机会,而且增加科室的成本和护士工作量[1].因此,我院门诊部对2010年7月~2010年12月538例门诊患儿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进行认真分析,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对策,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温兰;陈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痔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在肛门直肠疾病中其发病率占首位.对于病程长、反复发作,合并感染、出血的患者,经保守治疗不理想的则采用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治疗是痔核切除,术后容易出现出血且疼痛剧烈.吻合器痔上黏膜环状切除术(PPH)是近年来治疗重度脱垂性痔一种新的手术方法.
作者:宋丽萍;刘应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随着体外循环设备、灌注技术及心脏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不良反应已明显减少,安全性有所提高.但体外循环术后心肌损害、心功能减退等仍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轻者仅有一过性表现,重症则可能造成心功能衰竭甚至死亡,而对心肌损害机制及心肌保护的研究至今仍是热点,本文就近年来体外循环下心肌损伤机制和心肌保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作者简介>=陆升(1975-),男,广西横县人,主治医师.
作者:陆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随着社会进步和公民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医护人员在出诊救护过程中稍有不注意,极易诱发医疗纠纷.结合我院急诊科近年来发生的出诊急救纠纷情况,谈谈急诊科护士出诊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防范的对策.
作者:蒋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上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少部分为细菌感染,发病率高,俗称“感冒”,是门急诊常见的疾病.主要症状是鼻塞、流涕、打喷嚏、咽痒、咽痛、低热、头痛、全身不适,婴幼儿还常常出现腹痛、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尤其以鼻塞、流涕、打喷嚏为为常见,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支气管炎、肺炎,以往常规治疗不理想[1],给患者工作、生活、休息带来严重影响.
作者:莫殿全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仫佬族地区家长对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未通过需行复筛的依从性现状,提出提高复筛依从性的针对性措施.方法对初筛未通过的167例患儿家属进行电话访视追踪观察,督促其及时回院复筛.结果仫佬族地区大部分家长对新生儿听力复筛的依从性较好,及时回院复筛118例,到院外复筛9例,电话反复催促后复筛3例,共计复筛130例,复筛率为77.84%,37例初筛未通过者不依从回院复筛,漏复筛率为22.16%.结论 电话访视跟踪及免费复筛,做好健康教育及筛查后告知,可提高复筛依从性,建议利用三级妇幼保健网推行县乡村共管,村级妇幼人员跟踪人户督促,提高初筛未通过新生儿的复筛率.
作者:莫暖姣;刘爱芳;韦联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子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女性肿瘤中居第二位,占妇科癌症患者人数的15%,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手术治疗是早期宫颈癌首选治疗手段,也是晚期宫颈癌不可缺少的治疗措施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健康意识的提高,其对生存质量要求也随之提高.近年来,腹腔镜技术飞速发展,妇科手术适应证不断得到拓展,日渐广泛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
作者:杨桂彩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高血压需要长期以至终身服药治疗,单靠医生的作用是远远不够的.对于高血压患者的管理,越来越强调非药物和自我管理措施,强调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在医务人员的协助下,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这样才能达到有效保护靶器官,防止和减少心脑血管及肾脏的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和病残率的目的.
作者:王彩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鸡胚地龙膏对兔急性软组织损伤血清及组织液中疼痛指标的影响.方法 以105只新西兰白兔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出21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剩余84只新西兰白兔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组、鸡胚地龙膏低剂量组和鸡胚地龙膏高剂量组,每组21只动物.模型组不作任何处理,自然恢复愈合,阳性药物组采用奇正消痛膏治疗(0.75 g/kg),鸡胚地龙膏低剂量组和鸡胚地龙膏高剂量组采用鸡胚地龙膏治疗,药物剂量分别为0.15 g/kg和0.75 g/kg.阳性药物组、鸡胚地龙膏低剂量组和鸡胚地龙膏高剂量组药膏涂布面积以超过受损区面积1/2以上为度,外用特制胶布及卫生胶布固定、包扎,每天换药1次,共给药8天.各组分别于损伤前,损伤后即刻,损伤后第1、2、3、6、8天抽取5 ml静脉血后,处死动物,留取损伤部位组织,制作组织液.采用酶联免疫法分别测定不同时间血液和组织液中前列腺素E2 (PGE2)、5-羟色胺(5-HT)和组织胺(HIS)的含量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鸡胚地龙膏高剂量组从损伤后第2天开始血清及组织液中PGE2、5-HT、HIS逐渐降低,其血清及组织液中PGE2、5-HT、HIS含量水平低于鸡胚地龙膏低剂量组和阳性药物组(P<0.01).伤后3天鸡胚地龙膏高剂量组血清及组织液中PGE2、5-HT恢复到损伤前水平,较鸡胚地龙膏低剂量组和阳性药物组提前5天恢复到损伤前的正常水平.而HIS含量伤后6天恢复正常,较鸡胚地龙膏低剂量组和阳性药物组提前2天.结论鸡胚地龙膏可有效降低兔急性软组织损伤后的血清和组织液中PGE2、5-HT和HIS等疼痛因子的含量水平,减轻损伤后疼痛程度.
作者:李溥;黄月娜;杨丽;罗海燕;赵苏萍;常智玲;胡建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HELLP综合征(Hemolysis,Elevated LiverEnzymes,and Low Platelets Syndrome,HELLP)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并发症,以溶血、肝酶升高、血小板减少为特点[1].其发生率占重度妊高征的18.9%,患者的病死率达24.0%[2],对母婴危害较大.我科2009年4月~2011年6月共收治6例产后HELLP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入院后立即采取血浆置换联合连续性血液滤过,经过精心的治疗及护理,患者胆红素和肝酶降至正常,肾功能恢复正常,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韦丽芳;黄色丹;赖珍琼;黄花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颅内出血是新生儿常见的严重疾病,也是造成围生期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室管膜下、脑室内出血常见.临床早期常表现为拒奶、嗜睡、反应低下、肌张力低下、拥抱反射消失等,晚期可出现惊厥及昏迷.检查常可见面色苍白、前囟膨隆、双跟凝视、瞳孔不等大或散大固定、光反射消失.缺氧和产伤是引起颅内出血主要的两个因素[1],少数病例是因维生素K缺乏、颅内血管瘤破裂和快速静注碳酸氢钠或扩容剂等的医源性出血所引起.
作者:潘瑜;卢清;黄艳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