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在基层医院的开展效果

刘圣桂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基层医院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急性心肌梗死(AMI)已严重地威胁人们的生活,是冠心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初期病死率较高,而再灌注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关键,选择正确的再灌注策略才能达到佳的治疗效果,急诊直接冠脉介入治疗可有效地开通梗死相关血管,尽快恢复心肌的灌注,抢救濒死心肌,防止心梗面积的扩大,保护心功能,从而降低病死率、再梗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存率和改善生活质量.众多的临床随机试验证明,急诊PCI能够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存率及长期预后.本文通过对2005年2月至2009年10月间接受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68例AMI患者进行观察和随访,对急诊PCI治疗结果进行了描述及分析,现报告如下.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孕产期宣教干预对产后抑郁症发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孕产期宣教干预对产后抑郁症发病的影响.方法 将在产科行产前检查且住院分娩的初产妇6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20例,观察组3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孕产期保健和护理, 观察组给予联合孕产期宣教.对比观察产后6周内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8.82%,对照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14.38%,观察组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强孕产期宣教,可改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负性心理,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促进产妇心理、生理康复,且不会对母婴带来危害,成本低,切实有效.

    作者:张润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药学专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与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通常反映了社会的人才需求和高校的教学水平与社会声誉.医药行业被誉为新世纪的朝阳产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为了解我院药学系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近年来学院在药学人才培养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不足,客观评价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加强用人单位对学院教育工作的信息反馈,为药学的招生、教学和就业等方面进行改革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1],笔者对我院药学专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包括就业方向、就业地区、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进行了调查、统计与分析[2].报告如下.

    作者:杨凤莲;王俊利;许小林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急性出血性胰腺炎56例护理体会

    急性胰腺炎是常见急腹症之一[1],按病理分类,可分为单纯性(水肿性)和出血坏死性(重症)胰腺炎.其中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病情发展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达20%~40%.早期加强护理,预防全身并发症发生,做好相关脏器的支持治疗,给予恰当的心理护理是治疗的关键[2],因此手术患者的术前及术后评估至关重要.我院自2001年至2008年共收治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56例,治疗效果满意,其中护理在康复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雪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治疗的护理对策

    骨折是常见的骨损伤性疾病之一,骨伤科治疗的终目标是功能康复[1],因此,骨伤科护理在治疗过程中作用重大,特别对骨科合并有其它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护理工作尤为重要,我科自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骨折合并糖尿病55例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护理在其康复过程中作用巨大,现就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海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美托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扩张型心肌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利尿剂、洋地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硝酸盐制剂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由小剂量每次6.25 mg,2次/d开始,1周左右剂量加倍,达50~100 mg/d,同时加螺内酯20 mg,2次/d,长期服用6个月以上,使静息心率不低于55次/min,收缩压≥90 mmHg.分别于治疗前、治疗 6个月后行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测两组患者左室缩短分数(FS)、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收缩期末内径 (LVESD)、心率(HR),观察两组心功能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的FS、LVDD、LVESD和HR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两组LVEF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在减慢心率、改善FS、降低 LVDD 和LVESD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能显著改善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的心功能及抑制心肌重构.

    作者:陆海灵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老年脑卒中早期与晚期康复训练对偏瘫预后的影响

    目的 观察老年脑卒中患者介入康复时间与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 对120例脑卒中患者根据康复训练开始时间分为发病后15 d内(早期组)60 例和发病后≥15 d(晚期组)60 例,两组一般治疗与康复治疗方法均相同,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2个月时分别进行FIM评定.结果 治疗前两组评定FIM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康复治疗1个月时,早期组有6例患者功能独立,晚期组为0例;治疗2 个月后,FIM评定早期组显著优于晚期组(P<0.05).结论 康复训练可以改善患者运动障碍功能,早期介入康复训练功能恢复较好.

    作者:梁连锦;梁爱秋;甘俭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营养支持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不同途径营养支持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呼吸内科住院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7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n=43)和静脉营养组(n=44),分别给予相同热量和氮量的肠内或肠外营养制剂.对比营养指标变化、病死率、不良反应等. 结果两组间的营养指标(白蛋白、前白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肠内营养组血红蛋白较静脉营养组增高,病死率较静脉营养组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如胃肠道功能完整首选肠内营养支持,可明显改善危重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治疗的综合效果.

    作者:黄维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后失败8例临床分析

    1996~2006年,我院采用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318例,失败8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病例318例,失败8例,失败率为2.5%,其中高位肛周脓肿56例,失败5例,失败率为8.9%,低位肛周脓肿262例,失败3例,失败率为1.1%.失败病例中,男7例,女1例,年龄3个月~62岁.内口处理不当5例,切口引流不畅1例,换药不当2例.失败病例表现:再次脓肿形成2例,继发肛瘘6例.

    作者:冯金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甲强龙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甲强龙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5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两组均予以吸氧、抗感染、止咳祛痰、平喘及支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甲强龙40 mg,静滴,1次/d,疗程5~7天,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症状、体征缓解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体征缓解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P<0.01).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甲强龙治疗AECOPD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方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全麻与表麻下食管异物取出术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观察全麻与表麻下食管异物取出术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食管异物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全麻组50例予咪唑安定、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铵复合麻醉,表麻组70例行1%地卡因口咽部黏膜表面麻醉,观察两组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全麻组发生并发症11例,发生率为22.0%,表麻组发生并发症41例,发生率为82.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5.89,P<0.01),全麻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结论 全麻下食管异物取出术,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业武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人工鼻在人工气道中应用的护理进展

    危重患者常需建立人工气道,对吸入气体进行人工加温、加湿,以保护呼吸道黏膜的纤毛及腺体功能正常发挥.近年来,人工鼻以其高效的温化、湿化等优点广泛运用于危重症患者气道管理,是一种轻而柔软的人工替代上呼吸道功能的湿热交换器,由数层吸水材料及亲水化合物制成的细孔网纱、双层瓦椤纸样[1]的过滤装置.它能模拟鼻的功能,将呼出气体中的热和水气收集并保留下来,吸气时气体经过人工鼻,以温热、湿化的状态带入气道内,保证气道获得有效、适当的湿化,同时对细菌有一定的过滤作用,能降低管路被细菌污染的危险性[2].人工鼻已逐步代替了传统的湿化方法,现将人工鼻在人工气道中应用的护理综述如下.

    作者:马惠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剖宫产术后自控镇痛泵对产妇早期泌乳及肠蠕动的影响

    目的 观察剖宫产术后自控镇痛泵对产妇早期泌乳及肠蠕动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剖宫产术毕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术后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镇痛,对照组术后疼痛时采取肌肉注射哌替啶进行镇痛,观察两组产妇镇痛效果,泌乳始动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作为肠蠕动恢复指标).结果 观察组术后12、24、48 h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或 0.01).观察组初乳分泌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1).结论 剖宫产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能有效解决术后疼痛,促进早期泌乳,促进胃肠功能早恢复,有利于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有利于术后康复.

    作者:莫怡芬;韦树梅;唐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环形间断缝扎术在剖宫产术中的止血效果

    目的 探讨环形间断缝扎术在剖宫产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 将130例剖宫产术中出血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8例采用环形间断缝扎术止血,对照组62例行宫腔内8字缝扎止血,对比两种止血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止血时间短,止血成功率高,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出血量少(P<0.01),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环形间断缝扎止血法简单易行,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止血效果可靠,不留后遗症,无严重并发症,是控制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作者:周华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非外伤性玻璃体积血的病因分析

    目的 探讨非外伤性玻璃体积血的病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24例136眼非外伤性玻璃体积血病例的资料,统计玻璃体积血的病因.结果 在124例136眼玻璃体积血患者中,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多,为53例61眼(44.85% ),视网膜静脉阻塞29眼(21.32% ),视网膜裂孔18眼(13.24%),其他少见的原因分别为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视网膜静脉周围炎、Terson综合征、玻璃体后脱离等.结论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裂孔是引起玻璃体积血的常见原因.

    作者:沈孝军;彭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弹筋拨络手法治疗菱形肌损伤80例疗效观察

    菱形肌位于斜方肌的深面,在肩胛肌的内下方.它起自颈椎6~7和胸椎1~4的棘突,肌束斜行向外下,止于肩胛骨的脊椎缘[1].菱形肌的损伤也叫菱形肌紊乱,是引起肩背疼痛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因肩挑、长时期的背负,较大重量的手提,及上肢用力不当,都可以造成菱形肌超量负荷,从而造成菱形肌的劳损.此外,一次超大重量的负荷或在耸肩情况下受到暴力打击,也常能导致菱形肌急性损伤性疾病.笔者运用中医骨伤科的弹筋拨络手法治疗此症,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忠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的康复治疗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 对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观察治疗6个月后体重、BMI、FVC、FEV1%的改变情况;随访1年,统计治疗前1年内和治疗后1年内的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结果 经治疗后患者体重、FVC、FEV1%明显增加,治疗后1年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费用显著减少(P<0.05或<0.01).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治疗经济上投入较少,并且能达到较满意效果;是延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吕卓江;邓盈军;邓超蓝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急诊低钠血症病因探讨及救治

    本文对我院近年来急诊救治的危重患者并发低钠血症4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危重病并发低钠血症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救治原则,以便能早期发现,早期处理,提高原发病抢救成功率.

    作者:覃华宏;陈世德;木丽阳;钟在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神经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护理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医疗设备与诊疗技术不断更新,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日趋严重,已经成为当今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而近年来,多重耐药菌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我科对凡是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人全部进行隔离治疗和护理,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避免了院内交叉感染,保障了其他患者的安全,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锋;蔡月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霉菌性阴道炎患者血清及阴道灌洗液IL-2、IL-8、IL-10及TNF-α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血清及阴道灌洗液IL-2、IL-8、IL-10和TNF-α水平,以探讨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85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分别留取血清及阴道灌洗液,-20℃冻存,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IL-2、IL-8、IL-10及TNF-α并与80例健康体检的妇女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霉菌性阴道炎患者血清及阴道灌洗液中IL-8、IL-10和TNF-α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 细胞因子IL-2、IL-8、IL-10和TNF-α参与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病,其中TNF-α可能直接参与并介导免疫损伤.

    作者:赵苏萍;黄月娜;韦艳萍;李文莲;李远珺;潘晓菊;董必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左归丸联合艾灸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左归丸联合艾灸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9例采用左归丸联合艾灸治疗,对照组63例采用西药激素治疗,治疗1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改善情况.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50%,对照组为68.25%,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好(P<0.05).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41%,对照组为66.67%,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好(P<0.01).治疗组无一例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8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左归丸具有调节卵巢功能,治疗卵巢早衰的功效,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韦艳萍;赵苏萍;李远珺;潘晓菊;董必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