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曲唑酮治疗睡眠障碍29例临床观察

茹淑静;段宏秋;及惠玉

关键词:曲唑酮, 睡眠障碍
摘要:目的:观察盐酸曲唑酮(每素玉)对患者睡眠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某精神科有睡眠障碍的患者28例在原有治疗不变的情况下加用每素玉,观察睡眠改善情况,共观察8周.结果:治疗2周后,入睡困难分和睡眠不深分均显著下降,治疗8周后入睡困难分(0.67±0.5)与入组时入睡困难分(1.89±0.33)相比、8周后睡眠不深分(0.33±0.50)与入组时睡眠不深分(1.33±0.50)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盐酸曲唑酮对睡眠障碍尤其是入睡困难及睡眠不深的患者都有改善,不良反应轻.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术后处理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的术后处理 .方法:总结近年142例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的术后临床资料.结果:142例中,137例存活,5例术后死亡,24例术后有早期并发症.结论: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的术后处理,补足容量、心功能维护及呼吸道管理.

    作者:董卫欣;姜妮;方爱玲;刘志红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抑郁症对冠心病的影响及治疗策略

    抑郁症和冠心病(CHD)作为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两大疾病已引起全社会尤其是医务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已有很多文献报道了抑郁症作为CHD的独立危险因素不但增加CHD的发病率,而且对CHD的预后产生不良影响[1,2],且与传统的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胆固醇血症等对CHD的影响程度相同[3];

    作者:吕同华;金春霞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护理病历质量缺陷的表现与控制

    目的:以湖南省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及管理规定为标准,提高护理病历的书写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减少医疗纠纷,保护护理人员自身的利益.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06年逢双月的出院病历480份,对照标准,找出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缺陷明显,原因集中在重视思想不够,时间紧、任务重,业务素质欠缺,质控力度不够等四个方面.结论: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法律意识和业务素质,加强质量监控、科学配置人力资源是提高护理病历书写质量的主要措施.

    作者:李喜春;刘志芳;朱晓凤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脑瘫患儿父母亲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目的:主要研究脑瘫患儿的父亲和母亲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和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对53个脑瘫患儿家庭的父亲和母亲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脑瘫患儿父亲和母亲在SDS的标准总分、抑郁症发生例数、发生率等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脑瘫患儿的母亲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和精神病性等因子得分均高于脑瘫患儿的父亲(P<0.05~ 0.01).结论:脑瘫患儿母亲的心理健康更容易受到影响.

    作者:黄宏亮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社区恢复期精神病患者自杀的原因及其防护

    精神病患者在急性发作期需要住院治疗,而更长期的康复期是处在家庭和社会当中.这类患者病情稳定后内心活动隐蔽复杂,而家庭成员对患者的病情过于乐观,疏于关心,估计不足.

    作者:孔惠敏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硝苯地平对氟乙酰胺中毒患者脑电图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硝苯地平对恢复期氟乙酰胺中毒患者的脑电图的影响.方法:将氟乙酰胺中毒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都使用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治疗组病例在中毒1周后给予硝苯地平治疗.在使用硝苯地平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分别对两组病例均作脑电图检查.结果:使用硝苯地平治疗4周后,治疗组脑电图恢复快于对照组,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硝苯地平是治疗恢复期氟乙酰胺中毒患者的有效手段,可使其脑损害得到尽快修复,改善脑功能,使异常的脑电图尽早恢复正常或好转.

    作者:张体云;赵龙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七年制医学生心电图课堂教学体会

    在以往医学生的课堂教学中,心电图教学一向被认为是一个难点.教师认真备课,将教科书上的心电图知识完整地教授给学生之后发现学生在面对一份新的心电图时仍然非常茫然,甚至将教科书上的原图重新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时候,有时学生也并不能正确诊断出来.结果,学生在提到心电图时多数都认为其非常难,学不会.对心电图不能发生浓厚的兴趣.本人将在近4年的七年制医学生心电图课堂教学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进行了总结,希望与同仁分享,共同提高心电图课堂教学的质量.

    作者:王吉云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辛伐他汀对68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舒降之)对冠心病(CHD)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中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68例CHD并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用药(对照)组(地高辛、氢氯噻嗪、硝酸异山梨酯)34例,常规用药加辛伐他汀(联用)组34例,并附正常人组34例.NO测定用Greiss法,放射性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后血中CGRP和ET的水平.结果:CHD并CHF患者中NO和CGRP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组(P<0.01),ET显著高于正常人组(P<0.01),治疗后均显著改善(P<0.01),且以常规用药加辛伐他汀组改善更为显著,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P<0.05.结论:常规用药加辛伐他汀能显著改善CHD合并CHF患者的NO、CGRP和ET的代谢失衡.

    作者:朱瑞明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杜仲叶醇提物预防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研究杜仲叶醇对骨密度和血清雌激素、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切除雌性Wistar大鼠双侧卵巢建立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给予杜仲叶醇灌胃,治疗12周后,检测大鼠骨密度、血清雌激素、IL-6水平.结果:去势后大鼠骨密度降低,采用杜仲叶醇治疗后骨密度、血清雌二醇(E2)含量显著升高(P<0.05),IL-6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杜仲叶醇可显著提高去势大鼠骨密度和血清雌激素水平,对血清IL-6水平有抑制作用.

    作者:白立炜;翁孝刚;索新华;张清贵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北濠社区高血压的社区护理干预体会

    目的:通过对南通市北濠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规范化管理与个体化健康行为指导, 提高人群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摸索出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方法:以2005年至2006年北濠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中筛选出的65名高血压患者进行了为期1年的护理干预,在干预前后分别调查干预对象高血压知识、态度、行为等方面情况并测量体重指数、血压、空腹血糖、血脂等.结果:经过护理干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下降显著(P<0.01),其生活方式(遵医行为、合理饮食、不饮酒或少饮酒、不吸烟,控制体重,适量运动)均有明显改进.结论:规范定期的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提高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改进高血压患者的不良习惯,是社区高血压病防治的一项重要措施.

    作者:陈小芳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29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氯吡格雷组149例)和常规组147例,氯吡格雷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氯吡格雷75 mg,每日一次,连续观察4周.结果:治疗一周内,治疗组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周内心脏事件发生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明显提高疗效,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性好.

    作者:林瑞芳;胡凤梅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误诊为分裂样精神病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男,39岁,农民,6天前于田间劳动中,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头晕,胸部闷胀,逐渐加重,数分钟后呼之不应,出现昏迷.

    作者:董会芹;王志荣;周振华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乌司他丁应用于循环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注射粉针剂治疗急性循环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所选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分别观察2组患者在相同时间内血压、心率的变化及死亡率,进行对照.结果:乌司他丁对纠正急性循环衰竭,所用的时间短、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乌司他丁能在短时间内有效纠正循环衰竭,降低死亡率.

    作者:岳晓玲;扈雪琴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对住院精神病患者藏药行为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调查住院精神病患者藏药行为的原因和方式,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以护理记录和护理交班本为线索,调查我院自2006年3月至2007年2月在精神科病房住院的精神病患者的藏药行为.结果:藏药的原因主要为无自知力50例(46.73%),药物不良反应30例(28.037%),被害妄想14例(13.08%),担心药物引起肥胖或刺激7例(6.48%),藏药企图自杀4例(3.74%);藏药的方式主要为直接拒绝服药24例(22.43%);巧用手段藏药83例(77.57%),包括①将药片吐在水杯中18例(21.69%),②舌下,两面颊,龉齿洞内27例(32.53%),③藏于手指缝中12例(14.46%),④衣袋裤袋内11例(13.25%),⑤滑入袖口内8例(9.64%),⑥存于咽喉部到厕所洗刷间又吐出7例(8.43%).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藏药行为原因是多方面的,手段繁多,临床护理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作者:陈明慧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人血浆氯沙坦浓度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氯沙坦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方法:以β-萘酚为内标,血浆用乙酸乙酯提取处理;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柱温:20 ℃;流动相:乙腈-0.05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49:51(V/V);流速:1.0 ml·min-1;荧光检测激发波长:308 nm,发射波长:380 nm.结果:血浆内源性杂质对样品测定无干扰,氯沙坦低定量浓度为5 ng·mL-1,在5~200 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氯沙坦的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15%,样品多次冻融及提取后稳定性好.结论:该法准确、快速、灵敏、简便,可作为人血浆氯沙坦浓度的测定方法.

    作者:李烈权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浅谈断指再植术的护理措施

    断指再植术即使在指动、静脉均吻合的情况下,术后由于环境温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有时也会发生血管阻塞,使再植指缺血坏死.特别是严重的末节断指,因为静脉细小、表浅、壁薄、压力低很难吻合,如仅吻合指动脉就必须采取持续有效的循环措施,否则,必然导致手术失败[1].所以,断指再植无论是指动、静脉均吻合还是仅吻合指动脉均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我院2003年至2005年对66例72指进行了断指吻合术,现将有关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王惠兰;刘来珍;严芬;郦萍萍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密闭式吸痰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密闭式吸痰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血氧饱和度及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影响.方法:选择48例重型颅脑外伤并应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的危重病人,随机分为密闭式吸痰(CS)组和开放式吸痰(OS)组各24例,比较两组患者吸痰前及吸痰后10 min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及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结果:OS组SpO2吸痰后与吸痰前比较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CS 组SpO2吸痰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OS组与CS组SpO2吸痰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吸痰后OS组低于CS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CS组低于OS组,但差异无显著性 (P>0.05) .结论:密闭式吸痰不影响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氧合作用,可能降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

    作者:贵艳玲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人性化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精神疾病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结果:护理2个月后,两组患者BPRS和IPRO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是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命质量的有效途径.

    作者:刘锡英;王任昌;蒋瑛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133例住院优抚精神病患者健康状况监测分析

    目的:监测优抚精神病患者在长期(住院)治疗中躯体健康变化情况为康复指导提供依据.方法: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健康普查,建立健康档案,每月进行一次心电图、三大常规等专项监测.结果:经4年的连续监测结果发现:患者在随着年龄增长、长期用药和长期住院生活中,易出现高血压(9.77%),心脑血管疾病(6.77%),糖尿病(4.51%),心电图异常(18.05%),高甘油三脂并胆固醇升高(17.29%),高血糖(7.52%),脂肪肝(6.72%),总患病率为42.10%.结论:患者的躯体异常变化除少数与年龄有关外,大部分与长期用抗精神病药物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及长期住院生活相关.

    作者:田凤香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86例急性脑梗死与Hs-CRP检测水平变化的关系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变化及其在脑梗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6例脑梗死患者,检测其急性期和恢复期hs-CRP水平变化,并与40例健康对照组做比较.结果: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hs-CRP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病情重者升高更明显.结论:hs-CRP水平升高可作为脑梗死急性期的诊断预测指标.

    作者:杨秀珍;张卫群;王莉莉 刊期: 2008年第15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