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杓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特点

潘征;陆克兴;潘兴寿;谭志辉;黄显南

关键词:非杓型, 高血压, 动态血压
摘要:目的 分析非杓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各项指标的特点,探讨高血压的治疗策略.方法 选择非杓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例(非杓型组),杓型30例(杓型组),比较两组24小时动态血压各项指标.结果 两组24小时平均血压、血压负荷、高血压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非杓型组血压变异性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杓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变异性较大,这可能是其靶器官损害发生率较高,且严重的重要原因,提示在高血压的治疗策略上除应控制血压水平外,还要重视对血压昼夜节律和血压变异性的调控.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米索前列醇置阴道与宫颈插管的人工流产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阴道置米索前列醇和宫颈插管术两种方法的人工流产效果及对孕妇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自愿行人工流产的204例孕妇分为两组.观察组106例于人流手术前3 h 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400 μg.对照组98例手术前12 h置14~16号导尿管至宫颈管内.观察宫颈松弛程度、手术时间、术中疼痛情况、术中出血量等.结果 观察组宫颈软化扩张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腹痛,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经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可使子宫颈变软,宫口扩张,减轻术中疼痛,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

    作者:冯玉珠;罗琳雪;张萍;黄秀菊;黄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新式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7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新式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的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73例术中胎头娩出困难的原因,并与同期未发生娩头困难的429例孕妇进行对比,筛选出娩头困难的影响因素.结果 胎头娩出困难患者中以胎头高浮为主要原因,占35.62%(26/73),其次为胎头深嵌、胎儿过大、麻醉不满意、腹壁肥厚等多种因素所致.结论 行新式剖宫产术前要全面详细检查产妇及胎儿情况,充分估计各种娩头困难的原因和熟悉其处理方法,避免剖宫产术中取头困难所造成的新生儿窒息及子宫切口撕裂等并发症.

    作者:吕清秀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影响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在眼部的主要并发症,病变以视网膜反复出血为特点,对视力影响极大,是世界范围内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

    作者:莫小勤;黄丽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东莞市室外采血献血反应与外界气温关系的探讨

    目的 了解东莞市室外采血献血反应与外界气温关系,探求解决的具体办法,保护献血者的安全.方法 记录外界气温≤30℃和>30℃的不同条件下东莞市区室外采血点及血站采血点的献血反应,统计发生率并进行比较,对其诱发献血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外界气温>30℃时,室外献血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站内献血(P<0.01);对于室外献血,外界气温>30℃时,献血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外界气温≤30℃时(P<0.01).结论 当外界气温>30℃时,大量汗液蒸发散热,造成机体体液丢失;血液黏滞度高,献血时间延长;室外采血献血后难以充分休息,造成献血反应发生频率明显增加,对夏季室外无偿献血工作应采取积极防范措施.

    作者:曾雅静;邹文涛;陈金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30例疗效分析

    2002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30例,并与对照组30例进行疗效比较,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海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侧脑室切开清除血肿加尿激酶灌洗治疗脑室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先侧脑室切开清除血肿再尿激酶灌洗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先作小骨窗开颅切开侧脑室额角直视下清除侧脑室内血块并止血,再尿激酶灌洗治疗脑室出血的20例作为观察组,以传统的单纯侧脑室穿刺体外引流术加尿激酶灌洗治疗脑室出血的2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术后第1周和3个月后,观察组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先侧脑室切开清除血肿再尿激酶灌洗治疗脑室出血,具有直视下操作、术后疗效好等优点,是脑室出血较佳的外科治疗方法.

    作者:成旺兴;汪方正;王大方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影像科进修生培养和管理问题的探讨

    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技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这就要求医学技术人员必须更新知识,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的医学继续教育,是医务人员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手段,而进修培训是继续教育的及管理模式更新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临床教学医院,不但要做好各种层次医学生的影像教学和实习,还要承担来自基层医院进修医生的培养.

    作者:王立学;钟秋红;李保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输注淋巴细胞防治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白血病复发的观察

    目前能治愈白血病的有效方法仍然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但对于移植后复发的病例,过去只能采用二次移植,其疗效多数都不理想.自从1995年Kolb[1]等报道了异基因骨髓移植(all-BMT)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复发,经过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后再次获得血液学和细胞遗传学缓解以来,许多研究报告已经肯定DLI对治疗和预防各类白血病Allo-HSCT后复发有很好的疗效.我院于2004年3月至2007年1月应用DLI治疗10例Allo-HSCT后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家斌;丁邦和;陈侃侃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手术室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体会

    感染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将会给病人造成极大痛苦和经济损失.我院自1996年4月~2007年3月,共行髋关节置换手术86例.经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采取积极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术后感染的发生.现将护理过程报告如下.

    作者:区凌冰;何柳;梁丽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外耳道胆脂瘤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外耳道胆脂瘤(EACC)常易误诊,应予以重视.为探讨EACC的临床特征,提高其诊治水平,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1986年6月~2005年6月诊治17例19耳外耳道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现将治疗结果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覃继新;班春隆;耿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微创脑室穿刺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全脑室血肿68例

    全脑室血肿临床表现重,预后差,病死率高.如何对该病进行有效的治疗,一直是临床大夫探讨的热点.我院于2005年2月至2007年6月进行了微创侧脑室穿刺,同时行腰大池置管外引流治疗全脑室血肿68例,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黎文欢;岑茂良;蔡文强;杨永海;刘显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无创辅助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观察

    目前无创辅助通气(NIPPV)已成为呼吸衰竭的一线有效治疗方法[1].其操作简单,无创伤性,痛苦少等优点,易被患者和家属接受.我科自2005年10月起应用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患者,效果满意,现将护理过程报告如下.

    作者:谭耀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694例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探讨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 定量检测在鉴别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376例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细菌感染组)、318例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病毒感染组)的血清CRP水平,并与105例正常小儿进行对照.结果 细菌感染组CRP水平为22.13±47.18 mg/L,病毒感染组 CRP水平为5.01±4.07 mg/L,对照组CRP水平为4.17±3.14 mg/L,细菌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病毒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康复前后细菌感染组CRP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病毒感染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检测患儿CRP水平对鉴别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与急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和抗生素疗效观察均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作者:吕志伟;陈春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AF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49例

    自2000年以来,我院应用AF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49例,经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邱述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早期充分复苏治疗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影响的探讨

    目的 探讨早期充分复苏治疗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将117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于休克早期(6 h 内)即开始进行充分的复苏治疗(早期目标导向治疗),对照组57例按传统方法进行循环与容量支持等常规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再次复苏率、病死率、脏器功能损害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重要脏器功能好转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观察组的再次复苏率、MODS的发生率、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早期充分复苏治疗可明显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预后.

    作者:谭利辉;唐春仕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改良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中宫缩乏力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改良B-lynch缝合术在治疗剖宫产中宫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中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剖宫产中发生难治性宫缩乏力的69例分为改良缝合组(38例)和未用改良缝合组(31例),比较两种不同处理方法的效果. 结果未采用改良缝合组有13例行子宫切除,术中出血量≥1000 ml 15例;改良缝合组38例,有5例子宫切除,术中失血量≥1000 ml 6例.二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改良B-lynch缝合术是处理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比较好的方法.

    作者:刘桂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阴道镜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159例分析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宫颈浸润癌演变发展过程中的癌前期病变阶段,此阶段持续时间相当长,对CIN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防治宫颈癌关键的环节.本文就CIN的阴道镜检出率,阴道镜图像的特征及与宫颈糜烂程度关系等问题总结如下.

    作者:许敏;赵淑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新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的治疗管理现状调查及分析

    为了解新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及其治疗管理现状,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及原因,制订和落实进一步提高涂阳病人发现率和治愈率的方法和措施,我们于2006年7月对全县2005年发现并登记治疗管理的新发现的涂阳肺结核病人,对其就诊延迟及监督治疗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蔡琰;万坚;徐国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激活全血凝固时间监测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激活全血凝固时间测定(ACT)监测肝素水平能准确有效地提供临床数据,使体外循环手术得以顺利进行,是心内直视手术全身肝素化的重要监测手段,简便易行,已被广泛应用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我院近几年来进行65例体外循环手术,均用ACT监测指导肝素的用量,获得很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有关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何柳;区凌冰;周小青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股骨近端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粗隆下骨折的疗效分析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交通暴力所致的粗隆下骨折也越来越多.1996年AO/ASIF开发了股骨近端钉(PFN)作为治疗不稳定性粗隆间、粗隆下骨折的髓内固定器械.2007年1月至2007年5月,我们骨科收治并行PFN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35例,粗隆下骨折3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春;戈涛;杨运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