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胆道蛔虫症156例疗效观察

唐余金;王贤;张海华

关键词:胆道蛔虫症, 中西医结合, 小儿
摘要:胆道蛔虫症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小儿发病率较高,尤其在基层医院更为常见.我院1995年1月至2006年1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蛔虫症156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病理学教学体会

    高职高专教育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而医学类教育,就是要培养出具备医学综合职业能力的技术应用型医学生,在城乡基层医疗单位用得上、留得住的医学人才.

    作者:张安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亚低温脑神经保护的研究进展

    人类应用低温治疗疾病的历史源远流长.据记载古埃及人在两千多年以前就知道冷敷可以止痛.早期的低温医学多侧重于研究冻伤以及其救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冻伤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德国人在Dachau的集中营对囚犯进行了低温冷水浸泡实验.

    作者:黄云旗;李德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无肝素血液透析在肾衰合并高危出血83例中的临床分析

    血液透析一般采用肝素抗凝,但对高危出血的病人用肝素会加重出血[1].我院自1998年开始对83例合并出血的病人进行无肝素透析426人次,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雪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弥漫性轴索损伤42例临床分析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d injury,DAI)是剪应力作用于头部致脑内神经轴索损伤.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典型的病理变化为神经轴索断裂和轴缩球[1].DAI占重型颅脑损伤的20%,在因颅脑损伤死亡病人中占29%~43%,仅次于硬膜下血肿,是颅脑损伤中的一种特殊类型.

    作者:谢一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A、C-IV及LN含量与肝纤维化分期的关系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A、C-IV、LN的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S)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7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5例急性肝炎、48例肝硬化和28例正常人,检测各组血清中HA、C-IV、LN的含量,并作肝组织活检.结果 肝组织肝纤维化程度越高,血清中HA、C-IV、LN的含量增加越明显,呈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3项指标含量分别是肝硬化组>慢性肝炎组>急性肝炎组>正常人组,相互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 联合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A、C-IV及LN的水平是判断肝纤维化程度及药物疗效的敏感而有价值的指标.

    作者:吴亚平;刘兴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盐酸戊乙奎醚治疗硬膜外麻醉期间寒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戊乙奎醚用于硬膜外麻醉合并寒战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75例在硬膜外麻醉期间发生寒战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25例,予生理盐水5 ml静注,B组25例,予东莨菪碱0.01 mg/kg静注,C组25例,予盐酸戊乙奎醚0.01 mg/kg静注,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后寒战减轻程度、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结果 与A组比较,B组和C组治疗寒战效果显著(P均<0.01);寒战消除后SpO2均明显改善(P<0.01).B组分别与A、C组比较, 治疗后HR明显增快(P<0.01).C组麻醉后2 h之内寒战无复发,而B组有10例(40%)复发(P<0.01).结论 盐酸戊乙奎醚用于治疗硬膜外麻醉期间发生的寒战,作用强, 持续时间长, 不引起心率增快,对寒战治疗更为有利.

    作者:韦克;陆晓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纳络酮联合大剂量安定治疗重症新生儿破伤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纳络酮联合大剂量安定对重症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5例重症新生儿破伤风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安定+苯巴比妥钠的传统方法 治疗,治疗组采用纳络酮联合大剂量安定微泵持续静滴,两组疗程均为15天,观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每日呼吸暂停,痉挛性窒息,惊厥次数等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的24 h抽搐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愈好转率较对照组高(P<0.01).结论 纳络酮联合大剂量安定微泵持续输入治疗重症新生儿破伤风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作者:黄月艳;钟京梓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三维超声在产科诊断的临床应用现状

    自70年代中期[1],人们已开始探索发展三维超声成像技术,早期被试用于胎儿重量的估计,颈动脉及其粥样硬化斑块的显示和心室容积的测量等,从8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计算机和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三维超声成像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一些实用的系统已进入临床应用.

    作者:杨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纤支镜沐舒坦灌洗治疗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经纤支镜注入沐舒坦(盐酸氨溴索)治疗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6例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经纤支镜引导注入沐舒坦反复灌洗后再注入沐舒坦于患侧;对照组58例仅经纤支镜引导用生理盐水反复灌洗、抽吸.每周2次,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6.2%,对照组有效率为51.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6.11,P<0.01).结论 经纤支镜引导注入沐舒坦治疗重症肺炎疗效肯定,副作用少.

    作者:林常青;陈中红;周仲志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胆道蛔虫症156例疗效观察

    胆道蛔虫症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小儿发病率较高,尤其在基层医院更为常见.我院1995年1月至2006年1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蛔虫症156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余金;王贤;张海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硝酸甘油复合美托洛尔控制性降压用于鼻内窥镜手术

    目的 探讨硝酸甘油复合美托洛尔控制性降压技术在鼻内窥镜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择60例拟行鼻内窥镜手术患者,ASAI~Ⅱ级.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在单纯静脉麻醉下,A组不加用降压药,B组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C组予硝酸甘油复合美托洛尔控制性降压,比较各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平均动脉压、心率及手术医生对手术视野的满意度.结果 C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A、B组(P均<0.01),B、C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A组(P均<0.01),B组术中心率显著快于A、C组(P均<0.01),B、C组平均动脉压显著低于A组(P<0.01),C组的手术视野满意率显著高于A、B组(P<0.05或<0.01).结论 硝酸甘油复合美托洛尔控制性降压技术是鼻内窥镜手术的理想降压技术.

    作者:谭宗池;张兴;谢寒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及电话回访与高血压病治疗依从性的关系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我国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有所增加.目前,我国心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呈年轻化[1],针对人群中的知晓率低、治疗率低及控制率低,我院开展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出院后电话回访,普及高血压的相关健康知识,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提高服药率,提高治疗效果,从而降低心、脑、肾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组从2004年6月~2005年6月对出院后的6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电话回访,实施全面完整的健康教育,并于健康教育前后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跟踪评估,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秀华;潘艳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闭合性腹部外伤并小肠破裂22例诊治体会

    闭合性腹部外伤并小肠破裂是腹部受到直接或间接暴力所引起的一种腹内空腔脏器破裂伤.其诊断及治疗虽较容易,但仍有延误诊断及处理不当而酿成严重后果者.我院2000年5月~2005年11月共诊治外伤性小肠破裂22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卓礼先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小檗碱对人鼻咽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目的 观察小檗碱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的抗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 以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作体外试验,以MTT法检测小檗碱对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生长抑制作用.结果 在体外抗癌细胞增殖试验中,小檗碱对CNE2的浓度分别为600 μg/ml、400 μg/ml、200 μg/ml、100 μg/ml,作用72 h后以MTT法进行检测,对CNE2增殖抑制率分别为85.0%、74.4%、67.3%、59.0%.结论 小檗碱对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有生长抑制作用,与药物浓度有依赖性.

    作者:罗彪;韦启后;梁谨;黄世庆;黄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倍他乐克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1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和比较静脉注射倍他乐克、心律平控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室率的即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52 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采用随机方式分两组, 观察组31例予倍他乐克静脉注射治疗,对照组21例予心律平注射治疗.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控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快速心室率总有效率分别为90.3% 、 61.9%,平均起效时间分别为6.0±3.5分钟和17.3±7.5分钟.两组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及平均起效时间均好于对照组(P<0.05或<0.01).观察组未见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2 例可耐受性低血压,1例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1例窦性心动过缓.结论 静脉注射倍他乐克较心律平更能迅速、安全、有效地控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快速心室率.

    作者:王素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优化儿科学课堂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儿科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提高小儿身心健康水平和疾病防治质量的临床医学的重要学科,它的服务对象是体格、智能和心理均处于不断生长发育及成熟过程中的小儿.随着临床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儿科临床医学教育面临一些新的问题,面对新的形势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和途径来培养高质量的儿科医学人才,是儿科医学教育界十分关注的问题.为提高儿科学的教学质量,适应社会对儿科医师的需求,我们以优化课堂设计为突破口,在教学改革中进行一些探索.

    作者:李强;潘红飞;凌赛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福尔马林固定尸体后刺激性气味消除方法的研究

    目的 消除福尔马林固定尸体后刺激性气味.方法 选用经福尔马林固定1年~1年半的尸体标本,采用高悬瓶灌注或大号注射器直接注射氨水混合液.结果 灌注后,标本色泽良好,消除了福尔马林刺激性气味,并可闻到芳香性气味.结论 采用此法处理尸体后,福尔马林被中和,减少对人体的毒副作用,操作室不再充满呛人的刺激性气味,代替的是清淡芳香性气息.

    作者:夏佳华;王湘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血清胰岛素与C反应蛋白在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和临床缓解期的表达

    目的 探讨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和临床缓解期的血清胰岛素和C反应蛋白浓度对急性发作期的前瞻性诊断价值.方法 测定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和临床缓解期各45例的血清胰岛素浓度和C反应蛋白水平,并与45例同龄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肺心病患者的血清胰岛素浓度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0.01),急性发作期高于临床缓解期(P<0.05).结论 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和临床缓解期的血清胰岛素和C反应蛋白浓度逐渐降低,测定肺心病患者血清胰岛素浓度和C反应蛋白水平,对预防和诊断急性发作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农汉军;罗维贵;唐贞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煤油对作业人员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煤油对作业工人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391名煤油作业工人(接触组)和368名无职业危害因素接触史的健康工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了解其神经系统的症状、体征;测试其神经行为功能,并对其结果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结果 接触组的阳性症状、体征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神经行为功能显著差于对照组(P<0.01).结论 长期接触煤油者不仅神经系统症状、体征有改变,对神经行为功能也有影响.

    作者:尤庆伟;李爱钦;宋秀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病理学》考试模式改革探索

    考试是检验教学质量、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对教与学起重要的导向作用.中专<病理学>融合了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的基础知识,理论性与实践性都比较强,传统应试教育下的考试模式不利于新时期中等职业(简称中职)卫生教育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目标的实现.围绕中职卫生教育的目标,借鉴其他课程教学改革的经验,我们在<病理学>的课程教学中对传统的考试进行了改革,探索对病理教学与评价方式的有效改革途径.

    作者:黄小英;黄超志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