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鹤
肿瘤患者在接受化疗药物治疗过程中,常因长期输液,反复静脉穿刺及应用化疗药物,使皮肤静脉出现静脉炎,静脉萎缩、变细、脆性增加、弹性下降,浅静脉受到破坏,如操作不慎可使化疗药物外漏导致局部组织坏死.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能有效地避免了外周静脉保留时间短,不易固定,易损伤血管,输液速度慢以及反复穿刺引起的痛苦;同时锁骨下静脉血流快,化疗时药物迅速被稀释,明显减少静脉炎的发生,而且有利于危重病人抢救时能及时用药、抽血检验等,减轻了护理工作量.通过对121例肿瘤病人化疗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年娇;席曙桂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由腹腔内化疗肿瘤的启发,我院于1997年11月~2000年9月对阑尾炎、胆囊炎、肠系膜淋巴结炎、盆腔炎等腹腔内感染,采用腹腔内抗生素滴注治疗,并与对照组比较,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海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比较足月臀位几种处理方式对围产儿的影响.方法:对66例足月臀位围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臀位发生率为7.81%,围产儿死亡率为3.03%;四种处理方式中,臀位牵引围产儿死亡率较高(25.00%),而臀位分娩、臀位助产、剖宫产术均无一例围产儿死亡.结论:对于臀位,产前行外倒转后应根据产妇和胎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其处理方式,以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刘青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儿童慢性鼻窦炎治疗比较困难,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2年1月间,应用中成药鼻渊丸治疗儿童Ⅰ型慢性鼻窦炎,取得较理想疗效,现将资料完整、定期随访的50例报告如下.
作者:何秀田;覃文格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复杂性肾结石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38例复杂性肾结石分别采取肾盂切开、肾窦内肾盂切开、肾盂肾后唇联合切开、Brodel线切开和肾切除等方法取石.结果:术后残余结石2例,术后复发性结石3例,均经ESWL治疗后而愈,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取石术式才能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杨斌;陆奇男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在基层医院,经常会遇到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病例.重度中毒危险性大,病死率高.我院从1998~2000年共收治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30例,经迅速、有效地救治,除2例死亡外,其余均痊愈,现总结如下.
作者:盛艳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方法:选择20例出血性脑梗死病例,均经头颅CT确诊为梗死后再出血,对其病因、病理、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例病人中既往患风湿性心脏病8例,高血压心脏病2例,主动脉瓣钙化3例,合并有心房纤维颤动14例,病情恶化死亡3例.结论:出血性脑梗死绝大多数由栓塞引起,对风湿性心脏病等心瓣膜有病变的合并心房纤颤的病人,发生脑梗死后3天~2周内出现病情加重,需高度怀疑发生脑出血的可能,及时诊断和治疗对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洪迎胜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为了验证鸡骨草胶囊治疗急性肝炎的疗效.方法:根据病情的纳入标准,选择12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0例进行临床观察.治疗组口服鸡骨草胶囊,每日3次,每次4粒,20天为一疗程,并同时进行对症治疗,对照组只进行对症治疗.两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13例,显效24例,有效2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38%;对照组临床痊愈7例,显效20例,有效2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3.33%.结论:临床使用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疗效满意,是目前治疗急性肝炎比较理想的药物,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睢凤英;赵铁山;蒋小红;江肖明;陈丽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病人在正常手术前后,血液凝血时间长短变化规律.方法:19例体外循环病人手术前后不同时间段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实验,同时测定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结果:体外循环术后各时间段PT、APTT、TT均高于术前水平,PT、APTT直至术后24小时仍未恢复到术前水平.PLT、FIB较术前均降低,FIB至术后24小时恢复正常.结论:CPB术后早期凝血功能异常是导致PT、APTT和TT延长的原因.
作者:芮刚;张杰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采用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牵引治疗方法简单易行,无痛苦,患者容易接受.但牵引治疗期间的护理问题往往容易被忽视,而治疗期间的护理对牵引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我科自2000年3月以来对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切实加强护理,实施健康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就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见的护理问题总结如下:
作者:李小娥;陆艳霞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和X线表现.方法:用螺旋CT对脑梗死病人进行扫描,采用早期及日后复查的方法作出脑梗死的诊断.结果:在24小时内仅3例有早期改变,72小时后复查,都得到明确诊断.结论:大面积脑梗死早期X线表现不明显,需结合临床表现作出早期诊断;而72小时后X线表现明显,诊断明确.
作者:赵马根;段伯良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倍他乐克加开搏通治疗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在吸氧、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治感染、营养心肌等的基础上应用倍他乐克和开搏通,用药4~6周后观察疗效.结果:38例中显效18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81.6%.结论:两药合用可以纠正给常规治疗无效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作者:王世杰;史兰康;李凤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缺锌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复感儿)的关系及锌剂对复感儿的疗效.方法:对符合复感儿诊断的患儿测血清锌,低于1.0μg/ml者122例,随机分为锌剂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给锌剂,剂量以元素锌0.5~1mg/(kg*d),3个月为一个疗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一疗程后对比两组呼吸道感染发作次数的差异.结果:随访1年,治疗组发作次数为4.61±1.21次,对照组为7.11±1.32次,t=13.15,P<0.01,治疗后治疗组发作次数较B组明显减少.结论:缺锌与复感儿关系密切,补锌可防治.
作者:王晓光;马常亭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基层医院抢救严重多发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41例严重多发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经正确处理后,134例多发伤病人治愈出院,7例死亡.结论:基层医院应充分利用早期接诊病人诊治的优势,尽早判断伤情并复苏;多发伤的处理应真正做到先重后轻、先急后缓.
作者:杜丹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丹参与刺五加都是中药制剂,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液粘稠度,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冠脉血流量的作用.基于这两种药物的功能与作用,笔者于治疗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32例,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具有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燕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我科自1996~2001年应用经皮三枚克氏针品字排列固定治疗小儿股骨中上段骨折2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献伟;孙华伟;赵国红;孙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重点总结后腹腔巨大肿瘤手术切除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2例后腹腔巨大肿瘤的手术切除及围手术处理要点.结果:完全切除肿瘤者7例,大部分切除者5例,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术可使部分病人获得治疗,但是必须作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手术中仔细操作并防止大出血的发生是关键.
作者:刘庆全;谢昌林;黄权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对24例稽留流产的病例,给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并与己烯雌酚组对比观察疗效.结果:米非司酮组在妊娠物自然排出率、钳刮率、清宫率及出血量与己烯雌酚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且并发症相对较少.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疗效可靠,远期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青翔;李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分次或单次给药治疗轻中度哮喘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将63例轻中度哮喘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给予舒弗美.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都保800μg qm,连用6周,强的松30mg qm,连用1周.C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都保200μg qid,连用6周,强的松10mg tid,连用1周.三组均给予适量抗生素,必要时给予舒喘灵喷雾剂.结果:A组显效率为38%,B、C组显效率为95.2%.A组与B、C组显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B、C组肺功能治疗后则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0.01).结论:糖皮质激素分次或单次给药治疗轻中度哮喘均有显著的疗效,肺功能明显改善.单次给药方便,合乎于人体生理浓度的波动,疗效肯定,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李松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与脱位的内固定治疗和手术方法及手术对患肢功能恢复的重要性.方法:对收治的43例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进行手术切开复位、K针螺丝钉内固定及辅以石膏外固定.结果: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4~12个月,平均7.8个月,功能恢复优良率达95%.结论:踝关节骨折、脱位采用正确的内固定手术治疗,同时配合外固定及规范的功能锻炼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其治疗重点是可靠的固定及早期功能恢复.
作者:黄少峰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