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锦荣
目的:探讨硬膜外联合全麻对手术患者心血管功能及血糖的影响.方法:将手术病人30例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A组)和硬膜外联合全麻组(B组),比较观察两组在手术麻醉过程中心血管功能及血糖的变化.结果:两组的收缩血压下降,心率加快,血糖升高,尤其A组变化幅度较大.结论:硬膜外联合全麻对手术患者的心血管功能及血糖的影响比单纯全麻轻微,全麻用药减少,病人苏醒快,实施术后镇痛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由于交通事故及意外伤害致颅骨缺损病人的增多,我科于1998年~2001年7月共收治颅骨缺损病人31例.针对本组病人均有第一次手术史,而对二次手术非常恐惧的心理特点,重视伤口修补后的早期护理,对减少术后伤口渗血、皮下血肿、积液至关重要;加强修补后恢复期的心理护理,消除紧张情绪,使患者处于佳的心理状态,增强对手术的信心,能够愉快地接受手术,对减少术后伤口并发症是非常必要的.现就31例颅骨修补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马仙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病毒性肝炎与血清抗白蛋白抗体(AAA)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对流免疫电泳法测定正常对照组100例及肝炎组187例的血清AAA,并研究其结果与病毒性肝炎的关系.结果: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抗白蛋白抗体检测阳性率为81.8%(153/187).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且AAA阳性率与转氨酶(AST、ALT)的升高程度呈相关倾向(r=0.7843).结论:检测血清抗白蛋白抗体对肝炎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解伟伟;张运斌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Ⅱ型糖尿病无血管并发症及30例Ⅱ型糖尿病伴血管并发症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高压氧治疗.检测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Ⅱ型糖尿病患者存在高粘滞血症,高压氧治疗后高粘滞血症显著降低.结论:高压氧治疗有助于防治糖尿病的血管并发症.
作者:刘玉春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未产妇孕13~14周引产的效果,以减轻受术者的痛苦.方法:对47例孕13~14周未产妇要求终止妊娠者序贯应用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胎儿排出后行清宫术钳出胎盘,不能自行排出胎儿者于应用米索前列醇6小时后实施钳刮术.结果:47例胎儿自然排出44例,占93.6%,行钳刮术3例.术中宫颈扩张充分,组织易于钳出,出血少,术时短,病人安静,术后月经按期恢复.结论:二药配合钳刮术用于未产妇孕13~14周终止妊娠简便、安全,效果良好,无远期并发症.
作者:于扣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尖锐湿疣是常见的性病之一,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所引的,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医师正在不断地探索佳治疗方法,近年来我们采用微波热凝固治疗尖锐湿疣,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鹦茹;夏惠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洛赛克和善得定联合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 .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 (39例) 和对照组 (45例) ,治疗组以洛赛克和善得定联合应用 ,对照组单用善得定 .结果 :治疗组止血时间比对照组止血时间明显缩短 ( P < 0.01).结论:洛赛克和善得定联合应用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能降低门静脉压力和治疗胃及十二指肠、胃粘膜病变出血,可提高止血效果.
作者:邱俊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比较电视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和开腹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经临床确诊为未破裂输卵管妊娠97例,随机分成腹腔镜手术组49例和开腹手术组48例.记录术前病史、阳性体征、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术后恢复情况、术后门诊复查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与开腹手术组无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高体温、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与开腹手术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需使用镇痛剂两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电视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住院时间短,疼痛轻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春燕;向红云;肖长凤;李力成;申桂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针对人们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病人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护理纠纷呈上升趋势的现象,文章分析了容易引起护理纠纷的因素,提出了增强服务意识、转变服务观念、尊重患者、换位思考的观点,从而建立起新型的护患关系以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余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需要手术治疗的婴幼儿,常伴有呼吸循环障碍或水及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脱水及其他并发症,如治疗、护理及观察病情不当易发生并发症或死亡,因此术中护理得当是度过手术难关的重要环节.我们护理了日龄不同、病种不同、病情不同的22例婴幼患儿,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江志刘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抗凝治疗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预防和治疗措施日益受到关注.急性脑梗死抗凝治疗的理论基础是防止血栓的扩展及由此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的加重,防止脑血管意外的再发.抗凝药物能够干扰血栓形成过程,从而为重要侧枝循环的建立及减慢脑缺血的过程争取了时间.本文就急性脑梗死抗凝治疗的适应证、时机、药物剂量与用法及并发症作一综述.
作者:蒋柳结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病例介绍患儿,女,3岁,系双胞胎之大,以发热半天、抽搐1次于2002年元月30日入本院治疗.患儿因发病当天早上8点左右在当地预防保健所注射流感及流脑疫苗,中午12点开始发热,体温为39℃,在当地肌注退热药(药名不详)后体温有所下降,下午3点半左右突然出现抽搐,口吐泡沫,两眼凝视,神志不清,呈持续状态,于3点40分来本院就诊.
作者:杨永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乳腺增生病是育龄妇女的多发病,至今为止,其治疗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作者采用三苯氧胺为主药,在门诊治疗本病118例,分析如下.
作者:张德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血栓性静脉炎是指静脉内腔的炎症,同时伴有血栓形成,以出现疼痛、肢体肿胀、浅表静脉曲张、皮下可扪及条索状肿物为主要临床表现.近四年来,笔者运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血栓性静脉炎49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志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阴茎折断伤诊治的佳方法.方法:对19例阴茎折断伤患者的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中,彩超确诊18例(94.7%),阴茎海绵体造影1例;8例采用传统的冠状沟近侧环状切口,11例采用改良的阴茎折断处半环形切口.1例(5.3%)形成纤维瘢痕,导致阴茎勃起时疼痛,经局部封闭治愈.结论:彩超检查是诊断阴茎折断伤简单、可靠、无创的方法,早期手术治疗是减少阴茎折断伤并发症的佳治疗选择,而改良术式优于传统术式.
作者:李绍棠;彭浩;娄斌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与透明质酸(HA)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免法测定3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并进行治疗前后的HA检测.结果:经统计分析,高胆红素血症治疗前HA含量较治疗后明显增高,也较对照组高P<0.01.结论:高胆红素血症与HA有关,感染越重,肝功能受损越重,HA越高,可作为该疾病诊断的一参考指标.
作者:朱余德;秦亚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常见的疾病,其病情严重,变化多样,死亡率高.现谈谈64例新生儿肺炎的护理体会.
作者:赵洁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肺炎性假瘤的X线、体层、CT表现及其特征.方法:对3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肺的炎性假瘤病人进行胸部X线片、体层及CT扫描,对其影像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假瘤稳定阶段时,多数肿块包膜完整,边界光滑呈球形,病灶急性阶段时,灶周有炎性浸润,无包膜形成,病灶多呈团块状.肿块内空洞坏死,胸膜粘连,长毛刺等征象,对假瘤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结论:认为炎性假瘤术前诊断不能仅靠临床资料,应以X线及CT检查为主,综合分析.
作者:张富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脐带脱垂时间长短与围生儿情况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脐带脱垂58例的发生原因,脱垂时间的长短及围生儿窒息、死亡的关系.结果:脐带脱垂时间越短新生儿预后越好,脱垂时间越长新生儿窒息、死亡率越高.结论:脐带脱垂与围生儿死亡率有密切的关系,胎儿生存和窒息情况取决于脐带受压的程度,对有可能发生脐带脱垂,应及时予以有效的处理.
作者:刘小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是一种以超声波为治疗源治疗肿瘤的非侵入性的新的局部治疗方法.该方法是利用超声波所具有的组织穿透性和可聚焦性等物理特征,将体外低能量(<3W/cm2)超声波聚焦在体内特定靶区,通过聚焦处高能量(>1000W/cm2)超声波产生瞬态高温效应、空化效应,杀死肿瘤细胞(1).由于属新开展项目,无系统的护理经验,笔者通过对36例原发性肝癌(HCC)患者HIFU治疗的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的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陆美林;周薇;邝敬宜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