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肾炎尿毒症11例的护理体会

龙雪银

关键词:慢性肾炎, 尿毒症, 治疗效果, 全身性水肿, 电解质紊乱, 大量蛋白尿, 治疗过程, 肾脏疾病, 免疫功能, 临床表现, 结合调整, 护理体会, 护理工作, 中西医, 中青年, 酸中毒, 缓解率, 低蛋白, 药物, 血浆
摘要:慢性肾炎尿毒症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多数病例起病缓慢,病程冗长,以中青年发病多,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其主要临床表现有大量蛋白尿,血浆低蛋白,全身性水肿及尿少,SCr增多、血BUN增高,伴有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等.我科今年收治11例慢性肾炎尿毒症病人,采用中西医辩证结合调整免疫功能药物进行治疗,收到较好疗效,缓解率达81.8%.在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是关系到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合作性学习与中等医学教育-学科教学的团队效应

    传统教学早已不能顺应当今世界的发展,积极变革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将先进的现代教育理论运用于学科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班级、小组的团队效应,是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的需要.

    作者:洪雪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在实践中学习心电图的教学探讨

    目的:探讨在实践中学习心电图(ECG)的效果.方法:在心内科4周实习中,第1周由心内科主治医生教会实习生操作ECG机,第2周至第4周由主任讲课,并要求实习生学会打ECG报告.结果:第1周322位实习医生均学会了ECG操作;第4周末全部实习医生都会打ECG报告.结论:在实践中学习ECG是好的办法.

    作者:夏明凯;李绍清;蔡凯;刘可权;薛志强;黄超龙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透明质酸检测及分析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与透明质酸(HA)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免法测定3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并进行治疗前后的HA检测.结果:经统计分析,高胆红素血症治疗前HA含量较治疗后明显增高,也较对照组高P<0.01.结论:高胆红素血症与HA有关,感染越重,肝功能受损越重,HA越高,可作为该疾病诊断的一参考指标.

    作者:朱余德;秦亚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建筑材料天然放射性水平及所致外照射剂量监测

    住房内的辐射水平与肺癌发病率之间的关系已引起人们的重视,而住房内辐射水平的高低与建筑中天然放射性核素的含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解南宁市建材成品放射性核素水平,掌握放射性核素在各类建材的分布规律,我们对粘土砖、混合土制品、水泥、煤渣砖等建材进行放射性监测,现将监测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林树旺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血栓性静脉炎49例

    血栓性静脉炎是指静脉内腔的炎症,同时伴有血栓形成,以出现疼痛、肢体肿胀、浅表静脉曲张、皮下可扪及条索状肿物为主要临床表现.近四年来,笔者运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血栓性静脉炎49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志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阴茎折断伤的诊断与治疗(附19例报告)

    目的:探讨阴茎折断伤诊治的佳方法.方法:对19例阴茎折断伤患者的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中,彩超确诊18例(94.7%),阴茎海绵体造影1例;8例采用传统的冠状沟近侧环状切口,11例采用改良的阴茎折断处半环形切口.1例(5.3%)形成纤维瘢痕,导致阴茎勃起时疼痛,经局部封闭治愈.结论:彩超检查是诊断阴茎折断伤简单、可靠、无创的方法,早期手术治疗是减少阴茎折断伤并发症的佳治疗选择,而改良术式优于传统术式.

    作者:李绍棠;彭浩;娄斌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含补金片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和评价含补金片化疗方案,在治疗耐多药肺结核(MDR-TB)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配对分组法将59例MDR-TB患者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化疗用补金片+力克肺疾+丙硫异烟胺+氟嗪酸+利福喷丁;对照组不使用补金片,其它药物同治疗组.结果:治疗9个月,治疗组痰菌阴转率83.9%.病灶吸收好转率90.3%.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含补金片方案治疗MDR-TB有助于痰菌阴转和病灶吸收好转,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万坚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降纤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临床观察与护理

    脑梗死病情严重,临床治疗效果不佳,致残率高.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2年4月,采用国产降纤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4例,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丽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117例急性脑血管病血清NSE和IL-6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化酶(NSE)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放射分析(IRMA)法测定血清NSE含量和应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法测定血清IL-6含量.结果: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病3日内血清NSE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两周时(P<0.01);血清IL-6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两周时接近正常(P>0.05);二者呈正相关(P<0.01).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早期血清NSE和IL-6的水平变化与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表现关系密切.

    作者:祁金友;吕天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老年急性阑尾炎诊治体会

    老年急性阑尾炎是较少见的外科急腹症,症状不典型,进展快,容易发生坏死、穿孔,并发症多,易误诊,有时并发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死亡.笔者医院3年来共收治273例急性阑尾炎,其中老年人15例(5.5%).现结合文献分析如下.

    作者:梁丰战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中晚期肝癌病人疼痛的护理体会

    肝癌患者进入中晚期常伴有难忍的疼痛.据文献报道,疼痛发生率为80%[1],做好肝癌患者的疼痛护理是临床护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对265例中晚期病人出现的疼痛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作者:丁亚香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微波治疗尖锐湿疣76例疗效观察

    尖锐湿疣是常见的性病之一,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所引的,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医师正在不断地探索佳治疗方法,近年来我们采用微波热凝固治疗尖锐湿疣,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鹦茹;夏惠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肺炎性假瘤的影像学诊断(附33例分析)

    目的:探讨肺炎性假瘤的X线、体层、CT表现及其特征.方法:对3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肺的炎性假瘤病人进行胸部X线片、体层及CT扫描,对其影像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假瘤稳定阶段时,多数肿块包膜完整,边界光滑呈球形,病灶急性阶段时,灶周有炎性浸润,无包膜形成,病灶多呈团块状.肿块内空洞坏死,胸膜粘连,长毛刺等征象,对假瘤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结论:认为炎性假瘤术前诊断不能仅靠临床资料,应以X线及CT检查为主,综合分析.

    作者:张富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盆腔腹膜后肿瘤二例报告

    腹膜后肿瘤临床上较少见,位于盆腔腹膜后容易误诊为卵巢肿瘤,笔者近年来收治盆腔腹膜后肿瘤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素婷;王安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小板参数与病情发展关系的探讨

    目的:研究血小板参数与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检测急性轻型胰腺炎和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急性轻型胰腺炎患者血小板参数发病时无明显变化,1周后PLT亦无升高,而MPV和PDW显著性升高(P<0.05);急性重胰腺炎患者发病时PLT显著性降低(P<0.05),MPV和PDW显著性升高(P<0.05),1周后PLT显著性高,但MPV和PDW无明显变化.结论:急性轻型胰腺炎和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明显不同,能反映病情的发展,可帮助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

    作者:郭锐;蒋浩波;孙星光;陈兴祥;徐庆雷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损伤性脑脊液漏与气颅86例护理体会

    损伤性脑脊液漏与气颅是指颅脑损伤后脑脊液经脑蛛网膜和硬脑膜破损处漏到硬脑膜外,通常表现为耳、鼻漏并可有气体进入颅内(即颅内积气),是颅底骨折常见的并发症(1).自CT应用临床后对气颅的诊断率明显增高(2).进入颅内气体位于硬脑膜外、硬脑膜下、蛛网膜下腔、脑室内,也可位于脑实质或血肿内.临床若处理不当和护理不妥,极易发生逆行颅内感染,张力性气颅易发生颅内压增高,导致脑疝危及生命.我院1999年元月~2001年12月收治颅底骨折248例,其中脑脊液漏与气颅86例,占34.68%.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秀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选择性急症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分析

    目的:探讨急症胃大部切除术在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中的作用.方法:在48例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中选择采用急症胃大部切除术4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在选择性采用急症胃大部切除术的40例中,无死亡,亦无术后大出血、残端瘘、吻合口瘘及输入、输出袢梗阻、倾倒综合症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仅有4例切口感染.经随访1年至5年,有3例碱性返流性胃炎,经保守治疗明显好转,无溃疡复发者,无再入院手术者.结论:对拟诊为消化性溃疡穿孔的患者,在尽量完善术前检查及准备的基础上,选择性采用急症胃大部切除术,疗效确切,并不增加手术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沈业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恶性疟原虫和弓形体混合感染一例报告

    恶性疟原虫(P.Falciparum)和弓形体(Toxoplasma gondiil)同属医学原虫,同时感染未见报道,本实验室从一持续高热、畏寒、伴进行性贫血病人标本检出恶性疟原虫和弓形体,现报告如下,以引起同行注意.

    作者:黄泽亮;田江玲;张在友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急性脑梗死的抗凝治疗概况

    抗凝治疗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预防和治疗措施日益受到关注.急性脑梗死抗凝治疗的理论基础是防止血栓的扩展及由此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的加重,防止脑血管意外的再发.抗凝药物能够干扰血栓形成过程,从而为重要侧枝循环的建立及减慢脑缺血的过程争取了时间.本文就急性脑梗死抗凝治疗的适应证、时机、药物剂量与用法及并发症作一综述.

    作者:蒋柳结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脐带脱垂58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脐带脱垂时间长短与围生儿情况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脐带脱垂58例的发生原因,脱垂时间的长短及围生儿窒息、死亡的关系.结果:脐带脱垂时间越短新生儿预后越好,脱垂时间越长新生儿窒息、死亡率越高.结论:脐带脱垂与围生儿死亡率有密切的关系,胎儿生存和窒息情况取决于脐带受压的程度,对有可能发生脐带脱垂,应及时予以有效的处理.

    作者:刘小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