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山莨菪碱穴位封闭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50例疗效观察

蓝春艳

关键词:山莨菪碱, 穴位封闭治疗, 婴幼儿秋季腹泻, 综合治疗, 肠蠕动, 疗效, 分泌, 大便, 肠壁
摘要:婴幼儿秋季腹泻多采用综合治疗.山莨菪碱(654-2)能减少肠壁分泌和肠蠕动,从而在较短时间内减少大便次数.笔者用山莨菪碱穴位封闭治疗秋季腹泻50例,取得较好疗效.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护理体会

    胸腰段脊柱骨折常伴有脊髓或神经根损伤,易导致病人不同程度残疾.严密的观察,正确有效的护理,有助于防治各种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降低病后致残率.现将我院1995~2000年收治的86例此类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吴婷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降低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临床探讨

    目的:观察单用雷尼替丁抗酸治疗与合用果胶铋、阿莫西林、甲硝唑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对消化性溃疡(PU)的近期疗效.方法:将56例PU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给予雷尼替丁150mg,每日2次,疗程4周,同时加用果胶铋100mg,每日3次,阿莫西林500mg,每日2次,甲硝唑400mg,每日2次,连用2周;对照组27例,单用雷尼替丁150mg,每日2次,疗程4周.观察对比两组近期愈合率及1年复发率情况.结果:治疗组近期愈合率为86.21%,对照组为77.78%,两组间比较无差异;治疗组1年复发率为19.23%,对照组为66.67%,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采用根除HP疗法可显著降低溃疡病复发率.

    作者:黄桂荣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成熟障碍型急性粒细胞缺乏症八例的形态学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8例成熟障碍型急性粒细胞缺乏症(LD)形态学分析,以探讨其临床诊断.方法:收集完整的临床资料,参照<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起病情况,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小于0.5×109/L者,符合LD诊断.结果:8例中原始粒细胞体增高不突出,高为6%,且形态规则,无异形性改变,早幼粒细胞一般增高明显,可与异常早幼粒细胞鉴别.结论:临床上有药物、毒物、放射线接触史、无出血倾向;白细胞显著减少,中性粒细胞极度低下;细胞形态规则,无异形性和畸形恶性倾向,大多伴有毒性颗粒,可诊断为LD.

    作者:林筱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卡托普利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2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治疗肺源性心脏病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片12.5mg~25mg,每天3次;对照组同样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10mg加入5%葡萄糖250ml静滴,每日1次,3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卡托普利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有良好疗效.

    作者:甘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多巴胺、速尿、酚妥拉明治疗链球菌感染后肾炎并急性肾功能衰竭

    目的:观察联合使用肾剂量多巴胺、大剂量速尿、酚妥拉明联合治疗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血尿素氮(或血清肌酐)恢复至正常值时间,尿蛋白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两组血尿素氮恢复至正常时间,尿蛋白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分别为10±4(日)与13±4(日),13±5(日)与17±5(日),20±7(日)与25±8(日);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2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巴胺、速尿、酚妥拉明联合治疗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效果满意.

    作者:陆日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早产低体重婴儿的护理体会

    凡是孕期不满37周,出生体重低于2500克或身长不足45厘米,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的婴儿,称早产低体重婴儿.由于早产低体重婴儿的身体各器官发育较差,功能不全,生活能力低下,体温调节能力差,呼吸消化功能不健全,死亡率高,所以要给予相应特别护理以提高早产低体重婴儿的存活率.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童燕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48例小儿蚕豆病的观察和护理

    蚕豆病是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陷患者进食蚕豆及其制品后所致的急性溶血性贫血.该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一旦发病,多数患儿贫血严重,黄疸显著,伴有血红蛋白尿.重症患者并发酸中毒及氮质潴留,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如不及时抢救,常危及生命.

    作者:甘廷先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50例分析

    目的:观察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后出血情况及分娩期处理.方法:选择2000年1月~11月在我院分娩的血小板减少症50例进行分析.结果:妊娠期有出血症状12例,12例分娩期有大出血,产后出血率为24%,分娩期出血量与血小板数值呈负相关.结论:妊娠期当血小板<50×109/L,伴出血症状时,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输血、输浓缩血小板等治疗,以减少分娩期并发症.分娩方式以适当放宽手术指征为宜.

    作者:曹桂荣;原玮;刘永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苎麻根液加去甲肾上腺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38例疗效观察

    我院内科于1995年5月至1998年8月共收治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引起的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除外)7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采用胃管注入苎麻根液加去甲肾上腺素;对照组38例静脉滴注甲氰咪胍,经疗效观察,治疗组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令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与转运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院前急救与转运的佳途径.方法:缓解疼痛,持续给氧,建立静脉通道,进行心电图监测;转运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应急准备.结果:25例在发病后30~45分钟得到救治,成功抢救23例,占92%.结论:院前及时、正确、有效的救护,是挽救病人生命的关键;在转运病人途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情况及时处理,对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蔓玲;黄丽霞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护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简称LC),具有创伤小、痛苦轻、疤痕小、进食早、疗程短、恢复快等优点.我院引进了该项先进技术,自2000年3月~7月应用德国狼牌(WOLF)电视腹腔镜整套技术设备和器械作胆囊切除5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春兰;苏燕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53例紧急经口气管内插管术的配合与护理体会

    紧急经口气管内插管术是抢救急危重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抢救中医护相互配合,为抢救病人赢得时间,是救治成功的关键.我科1998年5月至1999年12月为53例患者紧急施行经口气管内插管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辉翠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误食生蓖麻子致群体中毒的抢救与治疗体会

    通过对64例误食生蓖麻子致群体中毒的抢救,全部病例治愈.总结认为,及时组织采取综合措施彻底清除胃肠内的毒物,应用药物解毒和促进毒物排泄,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尽早保护肾、肝、心、脑等重要脏器功能,加强对各个环节的护理,是抢救获得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文国;叶德志;农玉娥;曾敏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附30例报告)

    目的:探索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安全有效的治疗新途径.方法:经尿流改道和充分术前准备后,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UVP)治疗.结果:均能安全有效的解除前列腺尿道的梗阻,排尿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TUVP损伤小,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尤其适用于有严重并发症的高危患者的治疗.

    作者:林芝;谢昌林;李成山;潘正故;黎承杨;韦艳梅;韦永鲜;覃丽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鼻腔分泌物中sIgA测定在变应性鼻炎脱敏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进行鼻腔局部特异脱敏治疗前后,鼻腔分泌物中sIgA的变化.方法:分别采集病人鼻腔分泌物和血清标本,采用快速率比浊法测定血清IgA和鼻腔分泌物中的sIgA,并观察其变化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前sIgA值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而血清IgA值略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结论:测定鼻腔分泌物中的sIgA可有效观察脱敏治疗的疗效.

    作者:张芸;文怡;祁沁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小儿中毒性菌痢的抢救与护理

    小儿中毒性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肠道传染病,占急性菌痢的1.5%左右.以夏秋季节发病率高,临床发病急、病势凶险变化快,有高热、抽搐、昏迷,易发生循环衰竭和呼吸衰竭为特点,故及时的抢救与护理十分重要.

    作者:廖春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氯胺酮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能否有效加强异丙酚对初孕妇行人流术的镇痛作用.方法:180例病例随机等分为Ⅰ、Ⅱ两组,Ⅰ组单纯采用异丙酚诱导和维持麻醉;Ⅱ组先静脉给予0.1mg@kg-1氯胺酮,再给予异丙酚诱导和维持麻醉.观察两组病例麻醉诱导的异丙酚用量、术中的疼痛反应、清醒和离院时间、清醒后下腹坠痛发生情况、子宫回缩及出血情况.结果:两组比较,Ⅱ组异丙酚麻醉诱导用量较Ⅰ组减少约20%(P<0.01);Ⅱ组镇痛效果显著优于Ⅰ组,术中躯体反应轻微,尤其在行扩宫阶段镇痛优势显著;Ⅱ组清醒时间略有延长,平均延长不到1min,清醒后离院时间两组无显著差异;清醒后下腹坠痛发生情况Ⅰ组多于Ⅱ组,而且Ⅱ组疼痛程度较轻;子宫回缩及出血情况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小剂量氯胺酮能有效地加强异丙酚在初孕妇行无痛人流术中的镇痛作用,可减少异丙酚麻醉诱导用量,又不增加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陈少云;廖义清;易翠兰;汤炎芬;孔慧贞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糖尿病人血小板各项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附113例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小板PLT、MPV、PDW值变化与微血管病变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用仪器测定113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PLT、MPV、PDW值.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血小板MPV、PDW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血小板MPV、PDW值增大是血栓形成前的一个标志.

    作者:黄瑞勇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卵巢巨大性海绵状血管瘤一例

    患者18岁,未婚,农民,住院号47102,因发现下腹部包块9个月,包块增大迅速、伴下腹胀痛2个月,于2000年9月6日来院就诊,以巨大卵巢肿瘤收住院.平素月经3~5/28~30天,量中等,色暗红,无明显痛经.入院检查:

    作者:许兰青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150例末梢血与静脉血12项血液参数结果报告

    手指末梢血与静脉血的血细胞检查结果是否存在差异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对150例门诊患者的手指末梢血与静脉血12项血细胞参数与静脉血进行比较并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林祖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