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仪
目的 研究尾型同源框转录因子-2 (CDX2)、核因子-κB (NF-κB)和粘蛋白-2(MUC2)在Barrett食管(BE)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法比较普通白光内镜及NBI模式下活检BE并肠化(IM)的检出率.选取BE(经NBI筛选)、正常食管黏膜及食管腺癌(EAC)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X2、NF-κB和MUC2的表达.结果 NBI组BE并IM的检出率为65.8% (25/38),显著高于普通内镜的34.2% (13/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黏膜组、BE组和EAC组CDX2阳性率分别为0、73.3% (22/30)、33.3% (10/30);NF-κB阳性率依次为6.7% (2/30)、66.7%(20/30)、40.0%(12/30);MUC2阳性率依次为0、60.0% (18/30)、26.7% (8/30).三组CDX2、NF-κB、MUC2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X2阳性率与NF-κB、MUC2阳性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69、0.820.结论 NBI能有效提高BE并IM的病理检出率.CDX2、NF-κB、MUC2的激活可能导致BE肠上皮化生及后续恶变.
作者:蒋丽;张桂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护理清单在关节镜术后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6名大专护理专业学生随机分成试验组(n=33)和对照组(n=33),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试验组学生采用护理清单结合病例的教学法.通过理论考试评价学习效果,以及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两种教学模式的态度.结果 在理论知识考试方面,试验组学生成绩为(93.17 +8.14)分,对照组学生成绩为(84.62±7.72)分,试验组学生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后,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兴趣、查询文献资料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团队精神、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得到明显提高,试验组学生持肯定态度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种教学方法下,学生的沟通能力均得到提高,两组学生在该项目上的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结论 护理清单渗透的教学方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满意,且更具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徐筱清;成江容;莫琼珍;陈卯珍;彭薏颖;闫观丽;何晓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联合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ISR)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7例未侵犯肛门括约肌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施行经腹腔镜TME联合ISR手术,观察术后临床疗效.结果 3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均未出现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输尿管及邻近器官损伤等并发症.2例分别于术后5个月及9个月出现吻合口局部复发而改行Miles手术治疗,至今存活.1例在术后9个月出现肝转移行综合治疗10个月死亡.未发现trocar切口种植转移,未出现肛门狭窄及大便失禁等远期并发症.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患者排便功能优良率分别为56.8%、70.3%、97.3%.结论 经腹腔镜TME+ ISR手术是超低位直肠癌治疗的有效方法,且安全、有效,具有良好的根治性,并能保留较好的肛门功能,患者对治疗效果较为满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苏雪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经阴道联合经腹超声在瘢痕妊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08例瘢痕妊娠进行回顾性分析,超声提示孕囊大小、位置、孕囊与宫颈内口及子宫瘢痕的关系,以及子宫下段瘢痕处子宫肌层厚度,以便临床医生选择治疗方案.分析总结比较经阴道及经腹超声两种方法单独使用及联合使用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108例瘢痕妊娠中孕囊型98例(90.74%),其中孕囊部分位于宫腔有33例,混合包块型10例(9.26%).单独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98例(90.74%),单独经腹超声检查诊断84例(77.78%),联合使用经阴道经腹超声检查诊断105例(97.22%).联合使用经阴道经腹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单独经腹部和经阴道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使用经阴道经腹超声检查是一种有效的早期诊断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方法.经阴道超声观察瘢痕妊娠的回声结构、血流情况、肌壁厚度等均优于经腹超声,经腹超声在整体观察瘢痕妊娠位置、与子宫下段的关系及子宫体、宫颈情况时更有优势,两者联合使用可获取更全面清晰的超声图像.
作者:庞光连;韦舒静;林丽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外泌体(EXOs)在胃癌细胞间耐药信息传递的作用.方法 选用胃癌敏感细胞株(SGC-7901)及其阿霉素耐药株(SGC-7901/VCR)为模型,用CCK-8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计算细胞倍增时间;用超速离心法提取SGC-7901/VCR外泌体(VCR/EXO);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鉴定细胞外泌体形态;运用CCK-8法检测VCR/EXO与SGC-7901细胞共培养后对长春新碱(VCR)的IC50的影响.结果 SGC-7901、SGC-7901/VCR和SGC-7901/VCR/EXO细胞倍增时间分别是(31.54±1.37)h、(47.21±1.65)h和(42.89±1.73)h;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外泌体呈现典型的圆形或椭圆形杯口状结构,直径为40~100hm;与VCR/EXO共培养后敏感细胞株SGC-7901对长春新碱的IC50耐药性升高2.29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外泌体可能具有传递耐药信息的作用,耐药细胞外泌体能够使敏感细胞获得一定的耐药性.虽然外泌体通过细胞间通讯的具体机制仍不清楚,但抑制外泌体的形成和释放,可能会为胃癌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作者:李鑫;王震;邓雅;赵昆;陈俊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对比分析经脐单孔腹腔镜脾脏切除术与传统多孔腹腔镜脾脏切除术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今开展的18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脾脏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及同期行传统五孔法腹腔镜脾脏切除术的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均在原定术式下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经相关治疗均顺利康复出院,均未出现围术期严重并发症.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天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积累有一定腹腔镜手术经验的单位开展经脐单孔腹腔镜脾脏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尤其对于脾脏大小正常或轻中度肿大的非肥胖患者.经脐单孔腹腔镜脾脏切除术较传统多孔腹腔镜脾脏切除术创伤更小,具有更好的美容效果,能够进一步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李磊;蔡小勇;黄俊;姚明;赵波;赖永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应用人工真皮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避免或减轻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带来的供区损伤.方法 应用人工真皮修复57例手部外伤性组织缺损及再植术后坏死组织切除后手部缺损的患者,对手部创面缺损治疗后的手部功能恢复情况及创面重建情况进行随访,观察其临床疗效及临床价值.结果 57例患者手部创面修复后效果满意,手部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应用人工真皮修复手部组织缺损,可避免或者减轻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带来的供区损伤,尤其在手指末节缺损治疗方面疗效显著,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秦小勇;张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ETN)和微创经皮接骨板内固定(MIPPO)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58例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交锁髓内钉组(ETN组)和微创经皮接骨板内固定组(MIPPO组),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 ~ 28个月,平均13.6个月.ETN组骨折愈合时间少于MIPP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治疗,交锁髓内钉和微创经皮接骨板均具有微创、固定效果好、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根据骨折类型、软组织条件、术者操作的熟练程度、器械设备情况等因素做出个性化治疗方案.
作者:许真;徐楠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IL-37、IL-39在维族草药恰玛古超声热透入、肠道微生物移植(FMT)联合曲妥珠单抗治疗兔晚期胃癌及评估生存时间中的意义.方法 将85只晚期胃癌腹水兔随机分为实验组(45只)和对照组(40只),在两组基础灌肠、姑息治疗相同的情况下,实验组使用维族草药恰玛古超声热透入、FMT联合曲妥珠单抗治疗,而对照组采用DDP腹腔热化疗联合曲妥珠单抗.观测两组血清及腹水IL-37、IL-39、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排便等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以及生存时间.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前后腹围差在48 h、72 h、96 h及120 h时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清及腹水IL-37、IL-39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肛门初次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族草药恰玛古超声热透入、FMT联合曲妥珠单抗治疗兔晚期胃癌腹水,疗效显著,明显延长生存时间;血清及腹水IL-37、IL-39可作为兔晚期胃癌治疗效果、评估生存时间的预测指标.
作者:戴小敏;项涛;雷慧;黄志明;林土坤;谭绮琼;莫凤清;胡波;项天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分析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40例为观察对象,均进行关节镜手术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并分析患者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结果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有效率为85.00% (34/40).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疼痛组年龄、有关节软骨损伤、术后开始负重时间<7d、术后未冷敷的比例均明显高于术后无痛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有关节软骨损伤、术后开始负重时间<7d、术后未冷敷均是患者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疗效较好,为预防术后疼痛影响预后,可根据年龄、关节软骨损伤等危险因素给予个性化干预措施.
作者:王立生;沙周;谢小东;吴小华;陈红林;李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对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TED)与开放手术(OS)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效果作系统评价.方法 计算机检索建库至2017年7月Cochrane Library、PubMed、Medline、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等数据库文献,同时辅以手工检索,收集关于PTED和OS治疗LSS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后,应用Revman 5.3软件对各项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8篇文献共770例观察对象被纳入,其中PTED组389例,开放手术组381例.结果分析显示,PTED组与OS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VAS评分和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等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的开放手术相比,FTED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具有出血量少、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疗效好等优点.
作者:陈科;潘汉升;周先明;刘万祥;温永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术后运用道地通管汤结肠透析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 将21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70例.A组给予腹腔镜+结肠透析+道地通管汤保留灌肠;B组给予腹腔镜+道地通管汤保留灌肠;C组仅进行单纯腹腔镜下输卵管修复整形术.比较三组的受孕率、输卵管通畅率、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两年内,A组宫内妊娠率为60.00% (42/70),明显高于B组的38.57% (27/70)和C组的27.14% (1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一年半后,三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82.86%和55.71%,其中A组与C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后,A组未妊娠患者输卵管通畅率为67.11%(51/76),B组为43.56% (44/101),C组为32.14% (36/112),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术后运用道地通管汤联合结肠透析可起协同作用,且近期疗效稳定,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媛媛;罗志娟;周英惠;黄琼;韦林;许小清;齐伟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行微创治疗上尿路结石后并发生感染性休克的护理经验.方法 行微创治疗上尿路结石并且术后发生感染性休克的16例患者,护士严密观察病情,及早识别休克并积极救治,同时做好体温的监测和管道护理.结果 本组观察抢救及时,无死亡病例,抢救成功率100%,血压在24~ 96 h内逐渐恢复正常,1例患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症,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术后3d病情稳定拔管.1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严密观察病情,早期识别休克,熟知碎石术后感染性休克的抢救流程,积极预防和抢救休克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Ⅰ期肺癌患者行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分析经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的52例Ⅰ期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天数、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无围术期死亡,手术时间65~ 210 min,平均125 min,术中出血量150~ 200 mL,平均80 mL,术后引流天数2~10d,平均4d,术后住院时间4~14 d,平均6d.术后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好,适用于Ⅰ期肺癌患者.
作者:杨勇;袁光达;谢宏亚;魏腾腾;朱栋麟;朱一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恩再适对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80例应用含奥沙利铂方案联合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其中使用恩再适治疗的150例患者为治疗组,未使用恩再适治疗的13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周围神经毒性的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奥沙利铂神经毒性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再适对奥沙利铂所致的周围神经毒性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作者:原春玲;梁嵘;林燕;黎倩;张玉梅;梁超勇;李永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鼻窦手术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将120例鼻内镜鼻窦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出血量、血压、心率、心理异常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心理异常情况和血压、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护理相比,围术期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不良情绪,减少出血,血压、心率异常的情况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雪云;王丽爱;李思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介入器材异常脱落或断裂致异位栓塞的常见原因及处理策略.方法 对7例介入器材异常脱落或断裂致异位栓塞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出现原因,找寻预防及处理办法.结果 7例中有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死亡,其余通过处理后未出现严重不良后果.结论 规范操作、详细的术前评估是预防此类事件的关键,取出异位栓塞材料或改变其栓塞位置是避免恶性事件发生的重要手段.
作者:程献杰;许顺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新型小切口微创缝合技术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效果.方法 选取80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为受试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分为小切口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放式缝合术,小切口组则予以新型小切口微创缝合术.比较两组围术期基本情况(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6个月时治疗效果及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小切口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时,小切口组治疗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内,小切口组切口感染或皮缘坏死、延迟愈合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两组患者跟腱粘连、腓肠神经损伤、再断裂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新型小切口微创缝合技术应用于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对患者预后恢复有利.
作者:李志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异氟醚为常用的吸入麻醉药,在小儿手术中经常使用.吸入性麻醉药对新生儿神经发育的影响是患儿家长及医生们所担心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对人类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新生儿期或婴儿期接受全身麻醉和手术的患者,成年以后可能会出现学习或记忆功能障碍,提示人类发育不成熟的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可能会受全身麻醉和(或)手术的影响.而神经元胞浆内钙浓度的变化可影响异氟醚对海马神经元树突的发育,但其量效关系如何,目前未有相关的研究报道.本文就钙振荡在异氟醚对海马神经元树突脊中发育影响的研究现状作一阐述.
作者:何二宁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在腹腔镜手术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手术时间.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6.7% (3/45),低于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22.2% (10/4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腹腔镜手术中实施风险管理措施临床效果显著,能提高护理质量和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手术时间较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