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芳;高彩云;陈广莉;戴如星
目的 总结全胸腔镜二尖瓣成形术在心脏外科应用的临床经验,并评价其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20例二尖瓣疾病患者接受全胸腔镜二尖瓣成形术治疗,记录患者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等手术情况,及随访19个月的死亡、心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正中开胸.18例一次成形成功,2例首次成形效果欠佳,再次阻断后重新成形成功.术中所有患者均使用成形环,其余成形方法包括瓣叶折叠(4例)、交界缝合(3例)、人工腱索(10例)、心包补片(2例);同期行房缺或卵圆孔修补6例、三尖瓣成形10例、右上肺静脉异位引流矫治1例、左房黏液瘤切除3例、二尖瓣赘生物清除1例.患者手术时间(259.50±48.88)min,体外循环时间(148.15±41.17) min,主动脉阻断(85.15±20.74) min,术中失血量(132.50±56.84)mL,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106.50±102.10) mL,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2.75±0.79)d,总输血量(206.00±202.70) mL.1例心包致密粘连患者术后引流量偏多,输入较多库血;另有1例术后并发严重肺部感染、感染性休克,经联合抗感染后治愈.患者术后呼吸机辅助(7.15±5.17)h,术后ICU停留(26.50±9.62)h,术后住院(9.70±4.51)d.全部患者无死亡,出院前复查心脏彩超提示二尖瓣未见明显狭窄或返流.全组随访(10.30±4.88)个月,无死亡,心功能恢复至Ⅰ级19例,Ⅱ级1例,较术前改善(P<0.05);随访心脏彩超提示二尖瓣轻度关闭不全1例,左心房内径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比术前缩小(P<0.05).结论 全胸腔镜二尖瓣成形术已日趋成熟,创伤小,出血和输血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安全可靠,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胜中;谭今;向波;蒋露;魏大闯;曾富春;张晓慎;于涛;黄克力;左明良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处于相当高的水平.宫颈癌始于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反映了宫颈癌发生发展的连续过程.而阴道镜是目前临床筛查宫颈疾病常用的方法,其使用方法和诊断效果已有统一的认识.阴道镜筛查宫颈疾病的检出率及与初诊的符合率较高,尤其阴道镜下活检在对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筛查及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电子阴道镜检查可安全、方便、准确地诊断各种宫颈疾病,起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重要作用.
作者:沈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自1987年Philippe Mouret成功开展世界第一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以来,腹腔镜手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被广泛运用于胃肠、肝胆、妇科等手术中.在胰腺外科领域,目前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也成为远端胰腺肿瘤切除的“金标准”.然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因其切除范围大、吻合口多、术后并发症多,一直被认为很难在腹腔镜下开展.因此,相较于传统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open pancreaticoduodenectomy,OPD),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LPD)被誉为腹部外科手术领域皇冠上的明珠,成为众多外科医生渴望征服的对象.
作者:田毅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口腔诊疗操作多为侵入性操作,常伴有唾液、飞沫和气溶胶的产生,极易将污物和口腔内原有细菌通过血液传播、空气传播、接触传播等方式造成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感染,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医院感染管理已成为口腔专科医院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作者:陈桂英;覃迪生;文学锦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局部清创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糖尿病足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例.对照组接受封闭负压引流术,观察组接受局部清创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其他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抗生素应用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细菌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严重感染病例,对照组发生严重感染4例(17.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21例(91.30%),对照组创面愈合17例(73.9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清创联合封闭负压引流用于治疗糖尿病足可以加快患者治愈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痛苦.
作者:赖青孙;罗佐杰;王承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腹腔镜手术因具有术后切口小、瘢痕小、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已成为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微创手术.腹胀是腹腔镜手术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了手术治疗效果和患者术后的康复及生活质量.中西医结合、穴位的运用以及低频脉冲电刺激对调节肠道节律及肠道高敏性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缓解术后患者的腹胀、腹痛,同时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
作者:林海燕;张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为改革临床教学模式,培养临床思维与操作技能兼具的口腔颌面外科人才,将对以研究生为主导的病例讨论式教学法引入口腔颌面外科研究生的临床教学中.学生以临床实际为出发点,发现问题,查阅书籍、文献,并汇总汇报,全科讨论解决问题.结果发现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临床思维及操作技能均得到显著提高.以研究生为主导病例讨论式教学,是口腔颌面外科研究生临床培养的有效方法.
作者:江献芳;谢庆条;黄旋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分析宁养胃肠道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宁养胃肠道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肿瘤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宁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9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访至2013年6月30日(或患者死亡),用Kaplan-Meier法计算中位生存期和生存率,log-rank法比较生存率差异,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宁养胃肠道肿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4.2个月,平均生存期为22.7个月,1年累积生存率为(59.5±3.6)%,3年累积生存率为(19.8±2.9)%.生存分析显示,患者是否接受过手术治疗、化疗、出现癌性疼痛的时间和疼痛治疗史是与患者生存预后相关的主要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是否接受过手术治疗、出现癌性疼痛的时间和疼痛治疗史是影响宁养胃肠道肿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影响宁养胃肠道肿瘤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既往相关手术史、出现癌性疼痛的时间和疼痛治疗史.疾病早期诊断、接受积极有效的手术治疗并进行适当的辅助化疗,同时尽早进行有效的疼痛治疗对于延长宁养胃肠道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覃怡;杨一兰;陈静;利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引导下肺活检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以及不同肺肿瘤增强模式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 以胸部CT检查且二维超声能清楚显示的42例(42个)肺周围型占位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CEUS观察病变峰值强度、增强指数.随后在CEUS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病灶增强明显的部分,避开无增强坏死区域,全部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并做微血管密度计数.结果 42例患者均接受经皮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腺癌22例(其中2例为黏液腺癌),中高分化鳞癌8例,低分化鳞癌6例,小细胞癌6例.肺腺癌MVD、CEUS峰值强度及增强指数均高于鳞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腺癌、鳞癌CEUS峰值强度及强度指数均与其MVD呈正相关(P<0.01).腺癌中12例(54.55%)出现瘤体内坏死区,鳞癌中9例出现瘤体内坏死区(64.29%),小细胞癌4例(66.67%)出现瘤体坏死区.结论 CEUS能够反映不同类型肺肿瘤的增强模式差异,有助于周围型肺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够准确指导穿刺活检取材,分析肿瘤MVD,作为抗血管治疗的依据.
作者:吴鹏;张璇;肖海燕;唐楠;吴彤;刘国辉;盛明洪;况守凤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腹腔镜双侧子宫动脉阻断联合宫腔镜妊娠病灶清除治疗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6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试验组采取腹腔镜双侧子宫动脉阻断联合宫腔镜妊娠病灶清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血HCG降低至5 IU/L及以下的时间、月经恢复时间等情况.结果 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血HCG降低至5 IU/L及以下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均明显低(少)于对照组;试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双侧子宫动脉阻断联合宫腔镜妊娠病灶清除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钟丽珍;艾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原代培养方法,并比较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异位内膜间质细胞与正常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形态及生物学行为的差异,为EMS细胞模型的建立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采用改良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原代培养方法,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细胞类型,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差异,采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结果 正常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及EMS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分离培养成功率分别为93.33%、86.67%.两种间质细胞在生长速度、形态及生物学行为方面均具有明显差异.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间质细胞(ESC)比正常子宫内膜间质细胞(NSC)增殖旺盛,增殖48 h、72 h时ESC的细胞相对增殖率明显高于NS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48h<0.001;P72h<0.001).24h、48 h、96 h的NSC凋亡率明显高于ES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72 h时,NSC、ESC凋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改良原代培养方法,可以明显提高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培养成功率.体外细胞模型中异位内膜间质细胞的生长特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疾病特点是一致的,可以成为疾病细胞机制研究的理想模型.
作者:刘俐伶;庞丽红;植枝福;杨文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右美托咪定是美托咪定的右旋异构体,主要作用于脑和脊髓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有镇静、镇痛、抗交感神经活性和器官保护等作用,目前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对右美托咪定的历史、药理学特点、对主要组织器官的影响以及在心脏外科手术围术期的应用作一阐述,为右美托咪定在心脏外科手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陈燕桦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中药循经烫疗联合膝关节周围穴位刺激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保残重建术后本体感觉的影响.方法 选取75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为观察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1组、对照2组及观察组),每组25例,均在关节镜下利用自体肌腱(股薄肌肌腱和半腱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对照1组采取常规康复方法,对照2组采取常规康复加本体感觉训练方法,观察组采取常规康复加中药循经烫疗及膝关节周围穴位刺激方法.术后4个月,应用CPM机完成测试及Lysholm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观察组、对照2组Lysholm评分均高于对照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膝关节被动角度重现差异方面,对照1组患侧膝关节三阶段偏差与健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2组患侧膝关节三阶段偏差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侧膝关节三阶段偏差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循经烫疗联合膝关节周围特定穴位的按压能促进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本体感觉的恢复.
作者:王斌;许建文;米琨;秦刚;蒙延雄;刘鹏飞;惠桂生;黄莉;宁波;陶广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盐酸帕洛诺司琼、地塞米松、胃复安联合应用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拟在全身麻醉下行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250例,随机分为A、B、C、D、E组,每组50例.A组术前30 min静滴胃复安10 mg,麻醉诱导前10 min静注盐酸帕洛诺司琼0.075 mg+地塞米松5 mg;B组麻醉诱导前10 min静注盐酸帕洛诺司琼0.075 mg;C组术前30 min静滴胃复安10 mg,麻醉诱导前10 min静注盐酸帕洛诺司琼0.075 mg;D组麻醉诱导前10 min静注盐酸帕洛诺司琼0.075 mg+地塞米松5 mg;E组为空白组,于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 mL.观察患者手术后24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 A、B、C、D、E组术后恶心呕吐总发生率分别为16.0% (8/50)、56.0% (28/50)、48.0% (24/50)、42.0% (21/50)和78.0% (39/50).术后各组恶心呕吐等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恶心呕吐程度明显低于B、C或E组(P<0.05),C、D组恶心呕吐程度明显低于E组(P<0.05).B、C、D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帕洛诺司琼联合胃复安、地塞米松在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优于单纯应用盐酸帕洛诺司琼或盐酸帕洛诺司琼分别复合地塞米松和胃复安.
作者:陈敬祥;冯春燕;庞承贵;黄今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沙利度胺治疗实体瘤的作用机制主要是免疫调节、抑制血管生成、诱导凋亡、靶点致畸等作用,目前其较多地应用于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胰腺癌等.临床应用研究证实沙利度胺治疗实体瘤安全、有效,但主要局限于肿瘤晚期、进展期或不能接受其他抗肿瘤治疗的患者.
作者:莫遗盛;周伯庭;毛艳;王冬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心脏移植仍然是目前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心衰)的佳治疗方案,但心脏供体的匮乏导致众多心衰患者亟需其他治疗方法.近年来,机械辅助循环作为人工制造的机械装置,可以部分或完全替代心脏的泵血功能,成为心室泵衰竭的有效治疗手段.各种短期、长期机械辅助循环已经可以按照不同策略应用于相应病情的心衰患者,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国产化的机械辅助循环也已经面世.目前机械辅助循环正向微型化、便携式、更持久耐用方向发展,但仍需要不断改进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率,也许未来可以替代心脏移植成为终末期心衰患者的终治疗方式.
作者:雷宾峰;郑宝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应用“微课”作为神经内科临床轮转入科前腰椎穿刺术操作培训的教学方法,进一步研究“微课”对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掌握腰椎穿刺术操作的影响效果.方法 将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5+3”一体化培养的临床实习生160名作为研究对象,把每个实习轮回到神经内科四个病区轮转的实习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人,实验组采用“微课”视频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授课教学.同时配备每组30位相应师资的带教老师.比较两组学生的腰椎穿刺术考核成绩、学生及教师对教学方法的效果评价.结果 实验组学生在实践技能考试中的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学生对于有关腰椎穿刺临床考核的成绩、学习效率、自主学习、学习的针对性等方面的评价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的提高(P<0.05).实验组教师的教学效率、满意度以及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中减轻压力等方面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提高(P<0.05).结论 使用“微课”教学方法对进入神经内科临床轮转的学生进行入科前培训工作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及操作能力,并在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学习效率、学习的兴趣、零碎时间的利用、人文关怀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满意度,并减轻教师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中的压力.
作者:林梓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教学方式在血液净化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进入血液净化中心实习的28名护士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4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技能培训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培训基础上加以情景模拟培训,对比两组护士的理论、操作考试成绩及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护理实习生的出科理论考试成绩、出科操作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应用于血液净化的临床护理实习带教,可明显提高带教质量,提高实习护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
作者:王娟;黄爱芳;刘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子宫内膜厚度是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月经中期的子宫内膜厚度可以反映子宫内膜的状态,而内膜由分泌期向增殖期转变是胚胎成功着床的关键.目前,薄型子宫内膜严重影响妊娠率.随着辅助生殖技术飞速发展,治疗方法被改善,新的治疗方法不断被尝试,通过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改善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妊娠率、着床率、活产率,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通过对薄型子宫内膜的发病机制、治疗进展等相关因素进行探讨,为薄型子宫内膜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作者:黄伟媚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高频彩超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125例疑为早期乳腺癌患者均行高频彩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比较不同检查方式的早期乳腺癌表现,并评估不同检查方式诊断早期乳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阴性预测值差异.结果 高频彩超诊断早期乳腺癌以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和高血流阻力为主,部分患者伴点状强回声;CT检查显示以肿块、钙化为主.高频彩超和CT检查诊断早期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和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和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单独高频彩超或单独CT检查(P<0.05).结论 高频彩超是诊断早期乳腺癌的有效检查方法,联合CT检查能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作者:李乔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