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对预防盆腔清扫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郭逸麟;李秀娥;庄敏

关键词:优质护理, 盆腔清扫术后,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预防盆腔清扫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36例经腹广泛全宫切除+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病人为对照组,36例开腹广泛全官切除+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病人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妇科腹部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术后1~3d主诉切口疼痛、腹胀及术后2周并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优质护理明显降低盆腔清扫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鼻咽癌放疗后重症放射性脑病行手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 分析鼻咽癌放疗后重症放射性脑病行手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20例重症放射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鼻咽癌放疗后重症放射性脑病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慧;许阳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绿激光汽化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绿激光汽化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绿激光汽化术的BPH患者为对照组,护士在工作中随机不定时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另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入院,年龄、病程、病情等与对照组患者相匹配且接受绿激光汽化术的BPH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的方法进行宣教.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使健康教育更加规范和具体化,提高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同时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

    作者:李丽;庞兰;梁伟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罗哌卡因硬膜外持续输注在肝肿瘤射频消融术中的镇痛效果

    目的 观察经皮肝肿瘤射频消融术中罗哌卡因持续硬膜外输注的镇痛效果.方法 90例肝肿瘤患者给予0.2%罗哌卡因硬外麻醉,首量10 mL,持续硬外泵注,随机分3组,每组30例.A组为4 mL· h-1;B组为6 mL· h-1;C组为8 mL· h-1.记录患者T0(术前)、T1(切皮)、T2(消融)、T3(术毕)时MAP、HR、SpO2、ADR和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与A组比较,B组、C组患者于T2、T3时MAP、HR、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C组心动过缓例数明显增多(P<0.05);与B组比较,C组患者T1、T2、T3时MAP、HR、ADR显著降低(P<0.05).结论 0.2%罗哌卡因4 mL· h-1,6mL·h-1,8 mL· h-1连续硬膜外注射改善射频消融患者镇痛效果,6mL· h-1的剂量镇痛更有效更安全.

    作者:叶宏立;潘惠颜;张建华;黄漫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改良沟通模式对脑卒中患者健康宣教效果的观察分析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护士与患者及家属的有效沟通方式.方法 脑卒中清醒的神经外科住院患者100例为对照组,另外的100例为观察组.两组均采用宣教资料和在床旁或护士站进行宣教;观察组增加采用科室医患沟通室的模型、多媒体等进行沟通.结果 观察组患者及家属的有效沟通率、宣教效果高于对照组(x2=21.96,P <0.05),改良沟通模式后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x2=2.94,P<0.05).结论 采用改良多种方式沟通后,患者满意效率提高,和护士与患者及家属的有效沟通率提高.

    作者:叶晓花;卢琼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心电图左室高电压与血浆BNP水平的关系研究

    目的 通过测定左室高电压患者血浆脑尿钠肽(BNP)及心脏彩超测量室间隔(IVS)变化,探讨左室高电压的病因及其预后.方法 选取经心电图诊断为左室电压正常者68例为对照组;心电图诊断为左室高电压的患者65例为左室高电压组,根据患者伴发疾病情况将左心室高电压组进一步分为合并高血压组(35例)和正常血压组(30例),分别测定各组患者的BNP和IVS数值.结果 对照组BNP和IVS分别为(23.48±7.15) pg/mL和(9.0 ±0.8)mm,左室高电压组BNP和IVS分别为(65.00±9.80) pg/mL和(11.0±0.6)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高血压组BNP和IVS分别为(95.39±22.81) pg/mL和(12.01±0.90) mm,无合并高血压组BNP和IVS分别为(50.11±15.01)pg/mL和(10.23±0.60) 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室高电压患者的BNP及IVS较正常者有明显升高,可能影响其预后.

    作者:李文启;钟锋;花秀英;胡忠金;陆忠红;黄敏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浅谈B超下经腹减胎手术带教技巧

    随着近年来辅助生殖技术的飞速发展及促排卵药物的使用,多胎妊娠率逐年上升.由此而带来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也随之上升.因此,选择性减胎术的应用越来越受关注.经腹减胎手术是孕中期实施减胎术的方式之一,是每一名生殖医生均应熟练掌握的基本操作技术.

    作者:袁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神经导航下功能区胶质瘤的手术体会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下功能区胶质瘤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36例功能区胶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神经导航方法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对胶质瘤的边界和所影响的功能区的空间关系进行研究,根据影像资料的信息进行肿瘤切除.结果 36例功能区胶质瘤患者肿瘤在切除手术前,准确获取神经导航影像资料,根据影像资料的信息进行肿瘤切除,其中全部切除25例,次全切除6例,大部分切除5例.术后患者病情明显改善24例,无改变者8例,病情加重者4例.结论 神经导航技术应用于功能区胶质瘤切除手术,能提高肿瘤和脑功能区定位的准确性,提高功能区胶质瘤的全切率,从而改善患者的术后康复.

    作者:李永生;田飞;杨少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前庭神经炎的诊疗研究新进展

    前庭神经炎(VN)为临床中常见的外周性眩晕疾病,典型临床症状表现为突发持续的重度旋转性眩晕,头动或体位改变时眩晕症状加重,伴有平衡障碍、自发性眼震等,无听力障碍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在较长的时间里,VN的诊断与治疗方法相对滞后,本文结合相关文献,整理近年对VN的研究,重点在诊断新方法、治疗新方案等方面.

    作者:唐亮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异丙酚靶控输注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官腔镜手术中使用异丙酚靶控输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选择接受官腔镜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静脉注射2 μg/kg芬太尼后,对照组给予静脉推注异丙酚2 mg/kg后以80~ 150 μg/kg·min静脉恒速输注维持麻醉;观察组进行靶控输注(TCI)系统给药,初以2 μg/mL作为标准浓度,行宫颈扩张时增加到4.7 μg/mL,然后将靶浓度设置在3.3 μg/mL至手术结束.结果 两组异丙酚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0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异丙酚TCI进行官腔手术麻醉比静脉恒速输注具有意识消失时间短、苏醒快、生命征更平稳等优点.

    作者:范卫英;刘颖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DSA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DSA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选择下肢静脉曲张患者156例,采用DSA引导下经皮穿刺下肢曲张静脉注射泡沫硬化剂治疗,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18条患肢,采用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显效156条,有效62条,总有效率100.0%.治疗前218条患肢82条属于C1级,136条属于C2级,治疗后CO级172条,C1级46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56例患者出现静脉炎4例(2.56%),局部红肿3例(1.92%),发热1例(0.64%),头痛1例(0.64%),胸闷、咳嗽4例(2.56%),色素沉着5例(3.21%).结论 下肢静脉曲张采用DSA引导聚桂醇泡沫硬化剂的治疗能够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经济负担小、微创化、操作简单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钟醒怀;黄黎彦;张自旺;韦彩群;唐灿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干预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观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22例,分析其临床上出现的并发症,提出预防和处理对策.结果 122例手术患者中,术后出现并发症11例:胆汁痿1例,皮下气肿2例,恶心、呕吐及肩背部酸痛各4例,经过治疗和护理均治愈出院.结论 对病情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实施周到、全面的护理服务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有效的控制作用;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升治疗效果,对身体恢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潘肖铭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一种医用便捷留置针的研制与应用

    目的 留置针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为确保封管效果,简化封管操作流程,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研制一种操作便捷,封管、留置效果良好的留置针.方法 该留置针的止水单元代替了原有留置针的片式止水夹,止水单元包括本体、设置在本体内并用于容纳延长管的一段延长管通道、梯形轮轴槽以及有齿滑轮,有齿滑轮在其圆周面上有多个齿以及沿其中轴线延伸的轮轴,有齿滑轮的轮轴安装在梯形轮轴槽内并能够沿梯形梯形轮轴槽前后移动.结果 封管操作时,只需将有齿滑轮往梯形轮轴槽细端移动,直至有齿滑轮的齿完全压紧在位于延长管通道内的延长管的截面上,即可达到有效正压封管的目的,此时,压紧在延长管上的齿轮与梯形轮轴槽的齿槽解密衔接,滑轮不会在计划外的情况下往后滑动而影响封管效果.结论 此专利技术达到操作便捷、封管效果良好以及安全的目的.

    作者:张丽君;陈细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丁苯肽对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丁苯肽对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颈动脉狭窄且伴有脑缺血症状的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例.对照组患者在支架植入术前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苯肽软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血流状态改变情况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颈动脉血流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肽软胶囊可以显著改善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血流状态,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胡瑞婷;欧世宁;覃东华;秦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超声内镜引导下聚桂醇注射治疗胰岛素瘤的初探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EUS)引导下聚桂醇注射治疗胰岛素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72岁胰岛素瘤患者1例,经实验室、影像学和超声内镜细针穿刺(EUS-FNA)确诊,患者存在反复低血糖发作症状,给予经超声内镜向瘤体内注射1OmL:100 mg聚桂醇0.9 mL进行干预.动态观察低血糖症状、血糖等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变化.结果 患者术后低血糖发作症状消失,血糖渐升高至正常,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证实其获得完全缓解,术后第5天出院.结论 聚桂醇可作为新的硬化剂安全地用于超声内镜引导注射治疗胰岛素瘤,值得扩大病例进一步研究.

    作者:覃山羽;刘泳汝;胡榜利;卢东红;秦映芬;罗佐杰;周嘉;陈罡;陈俊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超声引导下连续椎旁神经阻滞对开胸手术患者术后镇痛及炎性反应的影响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连续椎旁神经阻滞对开胸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接受开胸手术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下连续椎旁神经阻滞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浆炎性介质水平的变化.结果 组内,与术后2h相比,两组术后12 h VAS评分均上升,但仅观察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48 h VAS评分均低于术后12 h(P <0.05),术后48 h评分低于术后24 h(P <0.05),对照组仅术后24 h、48 h评分低于术后12 h(P <0.05);组间,术后2h、12 h、24 h、48 h,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观察组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分别为(149.2±7.4) pg/mL、(1.5 ±0.4) ng/mL,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开胸手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连续椎旁神经阻滞可改善术后镇痛效果,减轻炎性反应,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徐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 将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的70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临床干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结石清除率为97.14% (34/35),并发症发生率为2.86% (1/35),住院时间为(9.3-2.8)d;对照组结石清除率为85.71%(30/35),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7/35),住院时间为(15.5±3.2)d.观察组肾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通过采用临床干预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智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股疝的诊断及手术治疗进展

    [提要]临床上股疝发病率占腹外疝病人的3%.0~5.0%,其特点为多发生在中老年的女性病人、嵌顿率高,约有60.0%的发病者即表现为嵌顿.目前耻骨肌孔的概念得到广泛认可,使得股疝和腹股沟疝的解剖薄弱或缺损区域都在耻骨肌孔范围,很多新的术式得到开发和应用,其可行性还需进一步验证.耻骨肌孔的提出及腹腔镜疝修补术的开展使股疝修补手术得到很大的提高.

    作者:庞凌坤;蒋志庆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双侧锁骨下静脉交替置管与单纯右侧锁骨下静脉置管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双侧锁骨下静脉交替置管与单纯右侧锁骨下静脉置管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试验组采用双侧锁骨下静脉交替置管,每侧置管2次,并有计划地选择穿刺点;对照组采用单纯右侧锁骨下静脉置管4次.观察两组患者的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和术后血肿发生情况;置管后1d、2d、3d、5d,于穿刺口取样进行细菌培养及拔管前导管血、拔管后导管头端细菌培养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操作时间和术后血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侧锁骨下静脉交替置管术在患者的应用效果优于单纯右侧锁骨下静脉置管术.

    作者:利庆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SuperPATH入路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SuperPATH人路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行SuperPATH入路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21例(23髋),观察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前、术后3d、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Harris评分.结果 行SuperPATH入路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平均为6.73 cm,手术平均时间(102±11) min,术中平均失血量(274±53)mL,术后24h引流量平均(123 ±41)mL,平均住院时间为5.7d;术后Harri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逐渐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令人满意,无切口感染、假体脱位、骨折及双下肢长度不等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SuperPATH人路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具有切口小、损伤小、失血量少、术后活动快、可快速康复等优点,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术后疼痛和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满意度高,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微创髋关节置换术,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胡方煜;赖仁欢;梁木荣;安玉梅;胡田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Cook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并引产的有效性、安全性探讨

    目的 探讨Cook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并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有引产指征的8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双盲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行Cook官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对照组采用小剂量催产素干预,比较宫颈Bishop评分、引产结局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等.结果 两组新生儿体重、新生儿窒息率和胎儿窘迫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引产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引产失败率和剖宫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操作后2h、6h官颈Bishop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操作后12 h官颈Bishop评分比较,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ook宫颈扩张球囊能有效地促宫颈成熟,引产成功率高,提高了阴道分娩率,安全可靠,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促宫颈成熟的方法.

    作者:简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