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彩超在诊断甲状腺结节内钙化中的临床意义

杨媚;史玉爽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 钙化, 彩色超声
摘要:目的 分析彩超诊断甲状腺结节内钙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43例甲状腺结节内钙化患者进行彩超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甲状腺结节大小、数目、边界、内部回声(均匀)、钙化、肿块包膜、血流情况等.结果 43例患者经彩超诊断钙化率为88.3%,与病理诊断结果(10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钙化直径在2 ~5 mm(78.00%),恶性甲状腺结节患者钙化直径<2 mm(86.1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结节内钙化患者经彩色超声诊断与病理检查符合率较高,临床医师可根据彩超检查钙化灶大小判断其病变性质,尽早给予治疗计划提高预后和生存率.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关节镜下保留与不保留残端重建交叉韧带效果的Meta分析

    目的 比较关节镜下保留与不保留残端重建交叉韧带的效果.方法 在PubMed数据库、清华同方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等数据库检索有关关节镜下保留与不保留残端重建交叉韧带效果的临床对照文献,采用Meta分析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 共收集5个临床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后交叉韧带,保留残端组在Lysholm评分上与不保留残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74),而IKDC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对于前交叉韧带,两种方法治疗后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45);IKDC评分和KT-200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留残端重建前、后交叉韧带比不保留残端有一定的优势,但不能完全替代不保留残端重建术.这两种方法的优劣仍需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研究来证实.

    作者:廖志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食管连接部病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胃食管连接部病变(GEJ)的疗效、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20例经胃镜及超声内镜诊断位于胃食管连接部的病变并接受ESD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过程,以及术中、术后、随访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及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20例患者经超声内镜检查,14例病灶起源于黏膜层,1例起源于黏膜肌层,1例起源于黏膜下层,4例起源于固有肌层.所有患者均能耐受手术,其中15例病灶均由ESD一次性完整切除,5例病灶分块完整切除.病灶长径1.0 ~4.5 cm,平均直径1.76 cm.手术操作时间为30 ~ 180 min,平均操作时间为84 min.全组病例均无迟发性出血、穿孔、气腹、纵隔气肿等并发症,无追加外科手术及与手术相关的死亡病例.20例患者术后病理结果:增生性息肉10例,平滑肌瘤4例,炎症2例,中度不典型增生1例,溃疡病1例,管状腺瘤性息肉1例,平滑肌肉瘤1例.18例得到随访,术后1~3个月内镜复查病灶愈合良好,未见病变残留、复发.结论 ESD整块切除率高,并发症少,局部复发率低,是治疗胃食管连接部病变安全、有效、微创、可行的方法.

    作者:覃山羽;姜海行;赵华莹;覃凤燕;李晓敏;阳玉贵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选择性出入肝血流阻断技术在右半肝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右半肝切除术中应用选择性出入肝血流阻断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行右半肝切除术的11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8例.对照组予以全肝血流阻断技术,研究组予以选择性出入肝血流阻断技术,对比分析两组基本手术指标、术后肝功能指标、并发症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 研究组的术中失血量、血流阻断时间及手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血清白蛋白(ALB)及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右半肝切除术中应用选择性出入肝血流阻断技术能有效控制术中出血,有利于术后肝功能的恢复.

    作者:肖进;邓修民;钟腾猛;陆炳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碳酸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碳酸利多卡因(LC)在纤维支气管镜(FB)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FB检查患者126例,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0例,在FB检查过程中分别使用LC和盐酸利多卡因(LH)行表面麻醉,使用多参数监护仪监测患者指脉氧(SpO2)、心率(HR)及呼吸频率(RR)的变化情况,并计算指脉氧变异率(SpO2-VR)、心率变异率(HR-VR)及呼吸频率变异率(RR-VR),记录FB检查时间及评价麻醉效果,比较两组间各参数的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及对照组的SpO2-VR分别为(4.17 ±4.54)、(5.62 ±5.37) (P =0.103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VR分别为(2.54±1.36)、(2.91±1.5) (P=0.147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VR分别为(4.09±1.79)、(4.98±1.97)(P =0.009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B检查时间分别为(8.59±3.73) min、(8.55±3.27) min(P =0.948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麻醉效果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FB检查过程中,LC的表面麻醉效果优于LH,使用LC的患者呼吸较平稳,建议在FB检查中使用LC进行表面麻醉.

    作者:张九进;官英勇;黄献锋;杨纯爱;梁宇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南宁市居民肠易激综合征肠镜检查情况现状分析

    目的 调查广西南宁市社区居民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息病情况及使用胃、肠内镜检查的现状.方法 通过随机抽样进行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分析人群IBS患病率、出现IBS警报征象及进行胃、肠内镜检查的情况.结果 南宁市居民IBS的总患病率为6.53%,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其中年龄≥40岁者占73.00%;出现过IBS警报征象者占43.09%;无任何警报征象而进行过胃镜或肠镜检查患者的比例分别为30.10%及16.50%,存在警报征象而进行过胃镜或肠镜检查患者的比例分别为37.18%及28.21%,两个年龄组中存在不同的警报征象者组间行胃、肠镜检查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40岁的IBS者中行胃镜及肠镜检查的比例分别为41.00%及32.00%,年龄≥50岁且为男性者曾进行过胃镜及肠镜检查的比例分别为57.14%及21.43%.结论 IBS是本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较多患者具有加强随访及使用肠镜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疾病的指征,临床上应该把握好筛查指征,对IBS患者进行必要的肠镜检查.

    作者:刘春斌;梁谷;李致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两种术式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对比两种术式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选取36例剖宫产瘢痕妊娠,分为研究组20例,实施腹腔镜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对照组16例,实施阴式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对两组患者术中出血、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血HCG降至正常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3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术中出血、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HCG降至正常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治疗剖产瘢痕妊娠具有安全、微创、恢复快及疗效肯定等优点,同时保留了患者的生育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丽;韦业平;邵世清;黄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局麻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配合中医手法及体位复位治疗高龄Kümmell's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局麻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配合中医手法及体位复位治疗高龄Kümmell's病的疗效.方法 局麻下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配合中医手法及使用俯卧后伸体位治疗42例高龄Kümmell's病患者.患者年龄75~ 94岁,平均82.4岁.均无明显脊髓神经受损症状,单节段27例,双节段15例,随访时间2个月~ 47个月,平均29.4个月.记录术前与术后第3天、末次随访时病椎前柱高度、矢状面Cobb角及手术并发症,并分别使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行手术疗效的综合评估.结果 手术时间为20 ~ 45 min(平均29 min),术中累计X线透视时间平均32 s,术中出血量为5~10 mL(平均7.5 mL),平均住院4d,均在术后1~5d佩戴腰围下床.患者术后3d及末次随访时的病椎前柱高度、矢状面Cobb角、VAS评分、ODI、JOA与术前比较均有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术后第3天对比末次随访在以上指标中无明显差异.结论 局麻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配合中医手法及体位复位是一种相对安全、创伤小、疗效肯定、高效治疗高龄Kümmell's病的临床方法.

    作者:刘沛;陈思思;曹俊青;倪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老年胆囊结石患者术后IL-6、C反应蛋白及疲劳综合征的影响

    目的 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老年胆囊结石患者术后Il-6、C反应蛋白及疲劳综合征的影响.方法 将54例老年胆囊结石患者采用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其中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Il-6、C反应蛋白水平,并记录疲劳指数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第1天IL-6、C反应蛋白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观察组患者的IL-6、C反应蛋白分别为(34.51±5.29) ρ/ng·L-1、(12.67±2.55)ρ/ng·L-1,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疲劳综合指数均呈明显下降趋势,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胆囊结石,能够降低机体应激反应,提高手术治疗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灿;邱克;沈雄山;李卫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4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分别于术前、治疗后48 h、末次随访时按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疼痛程度,对术前、治疗后48 h、末次随访时VAS评分、椎体前缘压缩率与Cobb角行方差分析.结果 42例(术后48 h)中CR者25例,PR者14例,MR者3例,无NR者,总有效率为92.8%;术后随访时间为3 ~12个月,平均8个月,VAS评分、椎体前缘压缩率、Cobb角术前和术后48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和末次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48 h和末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能有效减轻疼痛感,远期患椎椎体高度丢失量小,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微创、简便、安全的方法.

    作者:麦刚;刘振颖;岑明;梁益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阴道镜下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阴道镜下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其中10例宫颈表面光滑,22例宫颈轻度糜烂,40例宫颈中度糜烂,18例宫颈重度糜烂,均在月经干净后3~7d内采取阴道镜下高频电波刀进行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治疗.结果 高频电刀术后的病理结果与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相符情况: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结果与高频电波刀病理诊断相符者47例,糜烂程度升级6例,糜烂程度降低5例.除1例患者复发为轻度宫颈糜烂,经物理治疗后正常外,其余89例患者均治愈,治愈率为99.9%.结论 在阴道镜直视下应用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手术操作方法简单、安全,手术成功率高,疗效显著,适宜推广运用.

    作者:宋秀俊;曾小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对比观察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子宫肌瘤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手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少于观察组,但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和住院天数均长于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有4例患者产生了脂肪液化病症,发生率为4.55%,明显高于观察组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7,P <0.05).结论 相比于开腹手术而言,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恢复快,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殷素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十年一剑气如虹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从2005年至2015年,弹指之顷,风雨中砥砺前行的《微创医学》,不知不觉地走过了十个春秋!十年来,《微创医学》杂志为微创医学的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搭建了一个经验交流、学术探讨及科研创新的平台,见证了微创医学理论体系建立、实践与发展的关键历程,更为临床各个学科的微创医学技术之全面普及和发展,为促进中国微创医学事业的繁荣做出了自身的贡献!

    作者:王永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微创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与总结微创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的优越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50例接受微创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患者于硬膜外阻滞麻醉下,在B超监视中用肾穿刺针穿刺到结石表面或目标肾盏,将结石击碎并取出.结果 50例中一期手术成功取石者为66.00%,二期手术成功取石者为24.00%,三期手术成功取石者为4.00%,结石总取净率为94.00%,所有病例无严重的手术并发症.结论 微创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损伤小、恢复快,结石清除率高,手术并发症较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巧智;陈威;陈壮;肖龙明;陈建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及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预防应用

    深静脉血全形成是指血液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在深静脉中出现不正常的凝结,会导致患者不同程度的危害.本文从骨科患者自身情况、手术因素和疾病康复过程因素等方面归纳了影响骨科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并对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从而对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骨科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进一步探索.

    作者:杨玉群;李春容;林少虹;黄勇珍;黄喜婵;李丽婵;何玉萍;吴锡娣;顾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小切口改良手术在甲状腺切除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研究小切口改良手术在甲状腺切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行甲状腺切除术患者21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10例采取小切口改良手术治疗,对照组100例采取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粘连率、颈部麻木不适率、颈前区疼痛率、吞咽不灵活率、切口皮下结节率、颈部紧缩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较常规术式优势明显,更加美观且手术创伤更小,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史国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进修助产士单手保护接产带教方法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进修助产士单手保护接产的带教方法以提高助产教学质量.方法 采用教学前评估、多媒体视频教学与理论授课、临床操作一对一带教和个案分析等教学方法对35例进修助产士进行带教,结束时对进修助产士的学习效果进行评定.结果 86%的学员在进修结束能掌握单手保护接产方法,工作5年以上、有接产经验的助产士学习效果更好.结论 采用教学前评估、多媒体视频教学与理论授课、临床操作一对一带教、个案分析等教学方法可以提高进修助产士单手保护接产技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

    作者:潘敏;雪丽霜;零恒莉;饶倩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下鼻甲去骨及黏膜划痕微创减容术对鼻黏膜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下鼻甲去骨及黏膜划痕微创减容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对鼻黏膜传输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糖精试验测定(实验组,30例慢性肥厚性鼻炎病人)术前、下鼻甲去骨及黏膜划痕微创减容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鼻腔黏膜纤毛输送率(mucociliary transport rat,MTR);同时与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的慢性肥厚性鼻炎病人(对照组,30例)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术后3、6个月鼻黏膜纤毛输送率(MTR)分别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而对照组分别较术前明显减慢(均P<0.01),与实验组相比,对照组术后3个月、6个月MTR均减慢(P<0.01).结论 下鼻甲去骨及黏膜划痕微创减容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对鼻黏膜纤毛无明显影响,对鼻腔黏膜正常生理结构影响不大.

    作者:梁冬泳;古道健;黄岳;李趣;何金年;卓勇智;王菊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在弥漫性子宫平滑肌瘤病中的应用研究

    弥漫性子宫平滑肌瘤病(diffuse uterine leiomyoma-tosis,DUL)是一种罕见的子宫肌瘤,传统的治疗方式有很多种,而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作为一种新型非侵入性治疗方式,在子宫肌瘤的治疗中已日趋成熟.本文主要对HIFU在DUL中应用的可行性、有效性、优越性进行综述.

    作者:李吉洪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对妇科腔镜术后疼痛及致痛物质的影响

    目的 观察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对妇科腔镜术后疼痛及致痛物质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妇科腔镜手术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级或Ⅱ级,随机分为三组:地佐辛组(D组)20例、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组(DF组)20例、氟比洛芬酯组(F组)20例.在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开始后的4、12、24、48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镇痛效果,用Ramsay法观察镇静效果及舒适度(BCS)评级;测定麻醉前、术后12、24、48h血清五羟色胺(5-HT)和P物质(PS)浓度;记录术后48 h内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与F组比较,术后4、12、24hD组和DF组VAS评分明显降低、BCS评级明显升高(P<0.05);术后4、12、24hD组Ramsay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麻醉前比较,三组患者术后12、24、48 h血清5-HT和PS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F组比较术后12、24、48hD和DF组血清5-HT和PS浓度明显降低(P<0.05).与D组比较,DF组和F组头晕、嗜睡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对妇科腔镜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可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抑制术后五羟色胺和P物质浓度的升高,不良反应少.

    作者:徐磊;魏旭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膝关节内侧盘状半月板损伤1例报告

    探讨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全切术在膝关节内侧盘状半月板损伤中的应用.方法 对收治的1例膝关节内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全切术,观察患者的疼痛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术后2个月患者疼痛完全缓解、症状改善明显.结论 关节镜下行内侧盘状半月板全切手术创伤小,术后可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贝;严志强;杨康胜;刘伟;詹铁军;陈海强;叶团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