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华德
目的 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kummell’s病的疗效.方法 对26例Kummell’s病患者进行椎体成形手术,对比术前1天、术后1天以及术后1月进行VAS评分、Barthel指数及椎体前缘高度,评估手术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疼痛较前明显的减轻,腰部活动度较改善,VAS评分、Barthel指数、椎体前缘高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Kummell's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刘冬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2)在结肠腺瘤、结肠癌及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MP-2及TIMP-2在正常大肠黏膜、结肠腺瘤及腺瘤癌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MMP-2及TIMP-2在正常结肠黏膜、结肠腺瘤组织及结直肠癌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结直肠癌组织MMP-2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及腺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瘤性息肉中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的MMP-2表达量高于低级别组(P<0.05).TIMP-2在腺瘤组织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无差别,在结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组织中降低(P<0.05).结论 MMP-2及TIMP-2在结肠腺瘤癌变过程中分别呈高表达、低表达,二者表达的失衡在正常黏膜-腺瘤-癌的病理形成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张瑜红;谭至柔;黄雪;李素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普通器械经脐入路腹腔镜联合手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应用普通腹腔镜器械经脐入路行腹腔镜联合手术28例,其中经脐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肝囊肿开窗引流术2例,阑尾切除术19例,粘连松解术2例,附件切除术2例,右侧输卵管切除术1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2例.结果 28例应用普通腹腔镜器械经脐入路行腹腔镜联合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50~160 min,平均(85±23.6) min,术中出血10 ~40 mL,12 h后开始进流质饮食,术后住院3~9d,平均(4.5±1.4)d.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1~24个月,无近期及远期并发症.结论 普通腹腔镜器械经脐入路腹腔镜联合手术具有一次麻醉和手术完成多个病变部位治疗的优点,手术安全、有效,切口美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晓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结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外科手术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主要有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辅助手术、全腹腔镜手术和手助腹腔镜手术.随着腹腔镜设备和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的普及及治疗效果均已明显提高,但学习曲线长;特别是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存在很大的难度和危险性,在基层医院发展相对迟缓.手助腹腔镜技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方式,既具有腹腔镜手术微创的优势,又恢复了开腹手术直观、快捷、易于掌握和保留人手的触觉等优点.
作者:植华德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脏肿瘤的手术效果.方法 对30例肾脏肿瘤患者行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其中右肾16例,左肾14例.结果 28例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顺利完成.1例因肿瘤位置特殊,腹腔镜下缝合困难,中转为开放手术;1例为肿瘤侵犯集合系统,改为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手术时间60 ~ 345 min,平均154 min,肾动脉阳断时间20~50 min,平均26 min,术中出血0.030~0.400 L,平均0.104 L,围手术期无输血,术后无出血、尿瘘等并发症,病理检查切缘均阴性.术后住院时间5~17 d,平均9.6d.术后随访10~ 2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脏早期肿瘤,具有解剖清晰、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有条件的单位推广应用.
作者:李超文;黎承杨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应用低速备洞方法收集种植牙同位点的骨屑并观察其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种植牙患者18例,所用种植体为潜入式种植,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例.观察组采用低速备洞的方法收集种植位点的骨屑,并将其覆盖于种植体颈部周围;对照组常规备洞种植体植入后安装覆盖螺丝,3~6个月后行二期手术暴露种植体.测量种植体肩台与颈部骨组织的垂直距离、术后行X线检查评价种植位点骨屑收集应用的临床效果.结果 二期手术后,观察组种植体肩台与周围骨组织丰满无缺损,垂直高度变化为(0.12±0.23) mm,对照组为(0.35 ±0.16)mm;X线显示所有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结合良好.结论 种植体窝洞低速制备收集同位点骨屑应用于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处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恩洪;杨立明;陈淑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IgA肾病患者伴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特点与病理特征及其相关性.方法 对肾穿刺后行病理诊断为原发性IgA肾病的11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临床资料,病理资料.根据患者血脂水平分为高脂血症组和非高脂血症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指标及病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116例IgA肾病患者,高血脂组57例,非高脂血症组59例.血脂升高组与血脂正常组相比较,血肌酐、血尿酸、血尿素氮、24H尿蛋白定量均增高,eGFR降低,而肾穿年龄、收缩压、舒张压、Hb、Alb、C3、IgA等与血脂正常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高血脂组病理特点相较于正常组,肾小管/间质萎缩较严重.结论 伴有血脂升高的IgA肾病者肾功能较血脂正常的IgA肾病患者差,肾脏病理损害严重.
作者:秦菊;李璐;廖蕴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宫腹腔镜联合修补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临床效果.方法 剖宫产术后经期延长的30例患者,术前经超声检查及宫腔镜检查,确诊为剖宫产切口憩室,进行宫腹腔镜联合修补剖宫产切口憩室.结果 30例患者术后均无并发症.29例治愈,治愈率为96.67%;0例无效,无效率为0%;1例于术后6月复发,复发率为3.33%;手术总有效率为100.00% (30/30).术后3个月行宫腔镜检查,30例临床治愈,总有效率达100.00%.结论 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憩室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文美莲;张全华;郭潇;王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应用重硅油填充治疗硅油填充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价值.方法 对硅油填充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12例12眼进行玻璃体切割联合重硅油填充术治疗,术中根据病情联合视网膜切开、剥膜、视网膜光凝、视网膜电凝、重水应用、气液交换、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等处理,对手术疗效、术后并发症等进行随访和评价.结果 术后随访6~24个月,8例(占66.7%)在重硅油取出后视网膜完全复位,术后视力5只眼提高,6只眼不变,1只眼下降,3只眼发生硅油乳化(占25.0%),眼压升高2只眼(占16.7%),前房炎症反应2只眼(占16.7%),2只有晶状体眼中1只发生白内障(占50.0%).结论 重硅油填充治疗硅油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崔凌;李敏;赵昕;李莉;蒋莉;徐帆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单个前哨淋巴结阳性保腋窝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 将乳腺癌且伴随单个前哨淋巴结阳性的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保腋窝改良根治术组与经典改良根治术1、2组,每组各32例,比较保腋窝改良根治术组与经典改良根治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者上臂区皮肤的感觉异常情况及术后患者上肢运动障碍的情况;比较经典改良根治术1组与2组非前哨淋巴结阳性率.结果 保腋窝改良根治术组的手术时间为(95.7±12.6)min,术中出血量为(75.8±8.3) mL,而经典改良根治术组的手术时间为(109.6±14.5)min,术中出血量为(82.1±9.1)m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腋窝改良根治术组的感觉异常率为18.7% (6/32),经典改良根治术组的感觉异常率为46.9% (30/64),两组患者在感觉异常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741,P=0.017);保腋窝改良根治术组的上肢运动障碍率15.7% (5/32),经典改良根治术组的上肢运动障碍率为37.5% (24/64),两组患者在上肢运动障碍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25,P=0.048);经典改良根治术1、2组患者非前哨淋巴结阳性率分别为3.1% (1/32)和6.2% (2/3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0,P>0.05).结论 单个前哨淋巴结阳性患者实施保腋窝改良根治术的临床效果较经典的改良根治术好,而且技术成熟,可行性强.
作者:罗国庆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舒芬太尼、七氟烷静吸复合全麻在经胸非体外循环下先心封堵术的麻醉效果和术后苏醒质量.方法 择期行食道超声引导下经胸微创先心封堵术患儿73例,年龄1~6岁,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或肺动脉导管未闭.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36例)和对照组(B组,37例),两组均用舒芬太尼1 μg/kg、丙泊酚4 mg/kg诱导;A组以七氟烷吸入、间断静脉注射舒芬太尼维持麻醉;B组以丙泊酚、瑞芬太尼持续静脉微泵输注维持麻醉.记录麻醉诱导前后、手术开始前、缺损封堵即时、封堵后和手术结束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变化;记录患儿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以及苏醒期躁动、呛咳、呕吐等情况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术中脑电双清指数(BIS)维持在40~60之间,麻醉效果满意,各时点SBP、DBP和HR较平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在恢复室停留时间分别为(9.50±1.56) min和(12.39±1.93)min、(11.41±2.33) min和(15.22±2.38) min、(15.57±2.28) min和(19.57±2.44) min,A组均显著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躁动评分(0.94±0.79)显著低于B组(1.95±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七氟烷静吸全麻和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经胸先心封堵术均可提供较满意的麻醉效果,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七氟烷静吸全麻组患儿术后苏醒质量优于全凭静脉麻醉组.
作者:马媛;唐培佳;谭冠先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微创小切口手术与保守治疗对腕管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60例确诊为腕管综合征的患者,分为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组30例,保守治疗组30例,治疗结束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肌电图监测,比较其正中神经、尺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潜伏期、传导速度及波幅,评定疗效.结果 微创手术组治愈18例,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0例;保守治疗组治愈1例,显效4例,有效25例,无效0例.微创小切口法优于保守治疗,其潜伏期、传导速度及波幅改善情况更明显.结论 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较保守治疗优势明显,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沛;叶爱萍;陈思思;倪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消化内镜直视下肠套叠复位的改良方法,提高复位成功率.方法 小儿急性肠套叠患儿48例,在消化内镜直视下渐复位,同时观察回盲瓣是否恢复原有正常解剖结构,继续进镜至回肠末端观察,通过病变水肿小肠后可见到近端正常小肠黏膜,考虑小肠已完全复位.其中采用传统消化内镜复位方法35例,改良消化内镜复位方法13例.结果 病人应用改良内镜直视下注入空气位后,复位时间较传统方法明显缩短,特别对于以往复位不成功病例,如套叠长度长或多层套叠病人尤为明显,成功率明显提高.结论 内镜直视下充气复位小儿肠套叠是一种效果确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应用改良方法后复位的时间明显缩短,对以往复位不成功病例,成功率明显提高.
作者:吴江山;陆锦滢;韦秀芳;阮素莲;黄兴蔚;曾毅飞;黄思华;谢兴文;陆凯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双侧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 双侧腹股沟疝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腹腔镜全腹膜外补片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状况.结果 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下床时间、住院费用接近,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13.33%,对照组为2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双侧腹股沟疝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费用低,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晶锐;李荣江;高峰;邱振雄;黄振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女性腹股沟疝的特点及腔镜下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 对31例女性腹股沟疝患者采用腔镜下经腹膜前修补术(TAPP),术中常规置引流管.结果 术中发现股疝误诊为腹股沟斜疝2例;2例术中发现合并子宫圆韧带囊肿;股疝内容物4例为小肠壁,其中2例坏死行辅助切口肠切除吻合,1例为阑尾,镜下行阑尾切除,9例为大网膜,5例为结肠脂肪垂,2例为附件,其中1例卵巢坏死切除;术中1例直疝补片钉合固定,其余均采用无钉合;术后无明显血肿及血清肿,无明显疼痛,无腹腔脏器损伤、术后出血、感染、肠梗阻、术后尿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女性腹股沟疝以嵌顿性股疝多见,腹腔镜下行TAPP修补安全可靠.
作者:王庆涛;伍颖君;黄海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超声诊断的经验,提高轻型胎盘早剥的超声诊断能力.方法 对25例经手术证实的胎盘早剥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25例中超声诊断正确16例,正确率64%;诊断错误9例,错误率36%,其中漏诊7例均为轻型胎盘早剥,误诊2例均为重型胎盘早剥.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胎盘早剥可靠的辅助诊断方法,但应注意提高对轻型胎盘早剥诊断的操作技巧和识别能力.
作者:徐晓珠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下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配合.方法 110例电视胸腔镜下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其中房间隔缺损34例,室间隔缺损76例.全麻下建立体外循环后胸壁戳孔3个,在全胸腔镜下行手术治疗.结果 110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而无需转心内直视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25.3±18.1)min,平均体外循环时间为(51.3±13.7)min,平均升主动脉阻断时间(31.2±12.4)min.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结论 电视胸腔镜下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效果理想.护理配合的质量直接影响手术的成败,术前对病情变化有充分的估计与准备,术中具备快速应急处理能力以及配合密切、管理严格是缩短手术时间、保障手术顺利开展的关键.
作者:梁华珍;陈贤;陆慧芳;梁春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垂体后叶素联合线圈套扎行部分输卵管切除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输卵管间质部妊娠135例按手术操作前病灶部位是否注射垂体后叶素分成2组,研究组68例,对照组67例.研究组在腹腔镜下经腹于子宫正常肌层与病灶交界处注入垂体后叶素6U后,凝切输卵管峡部,切断输卵管系膜及血管至宫角,清除病灶后线圈套扎包块基底部,于线结上0.5 cm将输卵管部分切除,于子宫角注射甲氨蝶呤25 mg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对照组行上述操作前不用垂体后叶素.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HCG转阴时间及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等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HCG转阴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用垂体后叶素后10 min、20 min血压与麻醉后用垂体后叶素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30 min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垂体后叶素联合线圈套扎行部分输卵管切除治疗间质部妊娠是一种安全、简便的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韦艳芬;陆庆春;甘精华;梁革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对比大子宫(子宫大小≥孕12周)肥胖患者经改良腹腔镜与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的优点及手术结局.方法 因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的肥胖患者103例,其中54例行改良腹腔镜子宫切除术(TLH组),49例行阴式子宫切除术(TVH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子宫重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费用及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TL-I组54例中,完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51例,2例中转TVH,1例转开腹;TVH组49例中,阴式大子宫切除术完成48例,1例中转开腹.TLH组手术时间[(113.0 ±33.8) min]、术中出血[(94.2 ±50.1)mL]均显著低于TVH组[(146.8±43.4) min、(138.0±48.0) mL] (P<0.05).而TLH组住院费用[(7 749±1 110)元]明显高于TVH组[(5 543±1 054)元](P<0.05).两组子宫重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594).结论 对肥胖患者来说,两种术式均为微创、安全、有效,TLH比TVH术野清晰,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但TVH费用相对低.临床应综合考虑患者具体情况、术者的技术及器械设备等因素来选择安全、有效术式.
作者:甘精华;农文政;杜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四维牵引整脊调曲治疗妇女产后骶髂关节错缝后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 对40例妇女产后骶髂关节错缝患者行中医四维牵引,整脊调曲法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综合护理.结果 经系统的治疗与护理后,治愈38例,好转2例.治疗后平均随访14个月,优良率达92%.结论 中医整脊调曲法治疗妇女产后骶髂关节错缝实施护理,确保各项治疗及护理措施落实到位,是成功的关键.
作者:韦梦菲;安平;吴秀文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