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杨勇;朱一蒙;刘晓强;沈荣明;崔建勇;朱栋麟

关键词:胸腔镜, 肺叶切除术, 肺肿瘤
摘要: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的应用效果.方法 全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106例,随机选取同期按常规开胸手术者82例做对照,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带胸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淋巴结清扫数量.结果 胸腔镜组中转开胸3例,其术中出血量、带胸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常规开胸组(P<0.05),手术时间则长于开胸组,而两组的淋巴结清扫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低剂量碘对比剂在头颈部CT血管造影中的应用

    随着头颈部CT血管造影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低辐射剂量和低对比剂剂量的“双低剂量”CT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头颈部血管性病变的筛查和诊断中,他不但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及总碘负荷,而且减少各种潜在的不良反应,提高了扫描和对比剂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利于CT检查向着更安全、更高效的方向前进.本文就头颈部“双低剂量”CT血管造影技术在碘对比剂的规范化、科学化应用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李高忠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健康信念模式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下肢活动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RP)老年患者术后下肢活动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行TURP术的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按照TURP术后常规护理及早期下肢床上活动健康教育及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健康信念模式对患者实施干预,观察比较术后患者下肢活动依从性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情况.结果 干预组术后下肢活动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住院期间无DVT发生,对照组发生DVT3例.结论 健康信念模式干预能提高老年TURP患者术后下肢活动的依从性,对预防DVT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孙文杰;黄凤荣;谭艳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微创TLIF治疗Ⅰ或Ⅱ度单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术式对Ⅰ或Ⅱ度单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80例Ⅰ或Ⅱ度单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TLIF术式,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开放TLIF术式,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术后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术后3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下腰痛疾患疗效评分(JOA)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等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微创TLIF术式对Ⅰ或Ⅱ度单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具有显著效果,可明显改善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促进患者腰椎功能障碍的改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预后恢复.

    作者:杨显泉;宋光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自控式镇痛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效果观察与护理

    目的 观察自控式镇痛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的效果.方法 对8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分别采用静脉自控镇痛和口服镇痛药方式,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12 h、48 h、72 h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早期镇痛可以大大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疗效,增进康复的信心,促进恢复.

    作者:赵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耳后注射与全身用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分析

    目的 比较耳后乳突骨膜下注射给药与全身用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6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分两组,A组30例行耳后乳突骨膜下注射甲强龙治疗,每隔3天一次,共5次;B组32例予地塞米松10 mg+生理盐水100 mL静滴5d,第6天改为每晨顿服泼尼松30 mg,第9天改为每晨顿服泼尼松10 mg,第12天改为每晨顿服泼尼松5mg,1疗程共15 d.结果 A组和B组治疗后纯音听阈均值分别提高了(19.570±6.351) dB和(13.406±11.697)dB,总有效率分别为66.67%和4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短暂性血糖轻微升高发生率13.33% (4/30),B组25.00% (8/32),A组明显低于B组(P<0.05);出院后两组复查血糖均恢复正常,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耳后乳突骨膜下注射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效果优于全身用激素,操作方便,副作用更低,更加安全.

    作者:覃宏康;何中扬;零兴勤;班正锋;梁华;王启俊;彭兖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腹腔镜在治疗妇女不孕不育症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治疗妇女不孕不育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100例患者根据腹腔镜诊断出的不同的病因采用头低足高截石位进行腹腔镜微创手术,并在术后进行抗炎治疗.结果 100例患者中原发性不孕不育占30例(30.0%),继发不孕70例(70.0%)例.其中有60例患者进行输卵管碘油检查,42(70.0%)例患者与腹腔镜检查一致.腹腔镜检查发现患者盆腔器质性病变90例,检查阳性率为90.0%.其中50.0%的患者为慢性盆腔炎,18.0%的患者为子宫内膜异位症,10.0%患者为多囊卵巢.术前70例患者进行了阴道超声检查,与腹腔镜符合率为70.0% (49/70),经过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术后随诊一年有33例患者怀孕,妊娠率为33.0%.结论 腹腔镜手术在治疗女性不孕不育中起到治疗诊断一体化的作用,诊断符合率较高,具有重要的价值.对盆腔炎引起的或者原因不明的不孕不育患者应及早进行腹腔镜诊治.

    作者:文玉红;何存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房颤患者右房-冠状窦电传导特点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右房-冠状窦电传导的特点.方法 房颤组为阵发性房颤患者23例,对照组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室性早搏患者19例.应用固定程序S1S1500、400、350、300、280 ms起搏低位右心房(LRA),测量低位右心房到冠状窦CS近端、CS远端的传导时间.结果 对照组和房颤组的低位右心房到冠状窦近端、远端的传导时间有差异,随着起搏时间的递减S1S1500 ms~ 400 ms尤以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窦心房交界处存在传导电延缓,可能是心房颤动的发生机制.

    作者:罗伟生;林明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基层医院骨科无痛病房护理管理模式的建立

    目的 探讨骨科无痛病房护理管理模式在基层医院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140例单纯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2例给予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78例给予无痛病房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睡眠时间、护理满意度及护士疼痛知识考核评分.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睡眠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无痛病房护理管理模式后,护士疼痛知识考核评分显著提高,与建立无痛病房护理管理模式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层医院建立骨科无痛病房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护士疼痛管理技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月英;欧阳浪;何西波;黄敏芳;欧阳礼英;黄燕玲;黄亚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补佳乐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戊酸雌二醇(补佳乐)联合米索前列醇对绝经期妇女取环的效果.方法 因绝经后要求取环的58例妇女随机分成实验组(A组)与对照组(B组)各29例,其中A组采用戊酸雌二醇(补佳乐)联合米索前列醇,B组不使用特殊药物,比较两组在取环效果上的差异.结果 A组29例全部取环成功,取环率100%,宫颈全部软化,均无须扩宫取环,出现取环疼痛者2例,取环综合征0例;B组29例中28例取环成功,取环率96.55%,24例宫颈完全软化,5例须扩宫后取环,出现取环疼痛者6例,取环综合征1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佳乐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能使宫颈软化良好,减轻痛苦,提高环取出率,降低取环综合征的发生.

    作者:罗振华;李桂萍;游翠艳;陈燕梅;温洁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腹型肥胖肾结石患者经皮肾镜碎石术中体位调整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腹型肥胖肾结石患者行经皮肾镜碎石术中体位调整对病人舒适度及手术耐受性的影响.方法 将30例腹型肥胖肾结石患者作为观察组(置入肾镜找到结石后抽出腰腹部所垫软枕),另30例腹型肥胖肾结石患者作为对照组(置入肾镜找到结石后未抽出腰腹部所垫软枕).比较两组病人在舒适度(主观感受及体征)和手术耐受性(血压、脉搏、呼吸、手术完成情况)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舒适度、手术耐受性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仅有1例出现恶心呕吐.两组手术耐受性的比较,观察组在心率、血压、脉搏、手术完成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在观察组的30例中,仅有1例因血压波动大暂停手术,血压平稳后手术继续无中止手术的病例.结论 腹型肥胖肾结石患者行经皮肾镜碎石术取俯卧位,在B超引导肾穿刺成功,置入肾镜证实进入目标肾盏找到结石后,手术护士将垫于患者腰腹部软枕抽去,术者再碎石的方法更安全、可行,病人明显感觉舒适,手术耐受性增加.

    作者:黄彦;梁业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单节段固定治疗寰椎骨折的研究进展

    为了解近年来单节段固定治疗寰椎骨折的相关信息,在CNKI数据库搜索近5年来有关单节段固定治疗寰椎骨折的文献,分析总结其手术方式选择、适应证、随访结果、术中注意事项、生物力学研究等指标.结果提示单节段固定对单纯的寰椎骨折患者切实可行、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良好、可获得良好的生物稳定性,但对于完全性寰椎骨折或者存在严重并发症、生理缺陷的患者不建议应用.单节段固定治疗单纯寰椎骨折可以很好的保留上颈椎的运动功能,是生理性修复寰椎损伤理想的治疗方案.

    作者:黄江;李小峰;杨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与常规扁桃体剥离术术后出血情况的比较

    目的 比较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与常规扁桃体剥离术术后出血的情况.方法 选取行扁桃体切除术患者2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组(观察组)与常规扁桃体剥离术组(对照组),每组各130例,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迟发性出血次数及发生率、术后疼痛评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迟发性出血率为6.92%(9/130),对照组迟发性出血率为14.62%(19/1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02,P=0.04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术后第1天、第7天及第10天疼痛评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在控制术后出血方面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扁桃体剥离术.

    作者:程默羽;汪旭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对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分析和对比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疗效.方法 将101例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患者按照数字表格法分成腹腔镜组(51组)和开腹组(50组),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镇痛剂使用率、术后切口、腹腔感染程度、住院时间等指标,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54.8±15.5) min,开腹组(57.6±14.8) 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住院时间(5.4±1.1)d,开腹组(14.5±3.6)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排气时间(33.4±9.2)h,开腹组(32.4±8.7)h,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药使用率、术中出血量、切口感染和腹腔感染现象,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具有术后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率低等优点,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万里鹏;覃艳琼;吴安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15243例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分析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5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妇科15 243例腹腔镜手术资料及其中10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原因.结果 15 243例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发生并发症105例,发生率为0.69%;其中附件手术、肌瘤剔除、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鞘内宫切、宫颈癌根治术及其他手术类型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36% (40/11 260)、2.64% (34/1 286)、1.72% (26/1 513)、3.17%(2/63)、8.33%(1/12)、0.18%(2/1 100);各类手术有无腹部手术史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与手术难度、手术者经验有关,与有无腹部手术史无关,可能与及时中转开腹有关.加强手术医生分级管理培训,严格按规范训练,熟练操作,腹腔镜手术困难时及时中转开腹,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吴秀芬;李忻琳;钟小青;韦红兰;陈惠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腹腔镜治疗普外科急腹症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并分析腹腔镜治疗普外科急腹症的效果.方法 急腹症患者共85例,分为治疗组(应用腹腔镜治疗)42例和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43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组手术时间(44.3±11.2) min、住院时间(8.2±1.2)d、术后排气时间(18.2±4.8)h、术中出血量(26.2±8.5)m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97.67%,优于对照组(4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普外科腹腔镜治疗急腹症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较小、恢复快,明显减少并发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志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围手术期强化护理对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结肠息肉患者术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强化护理干预对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结肠息肉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 将72例结肠息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其中实验组36例于围手术期强化护理干预,对照组36例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围手术期强化护理干预后SAS评分,实验组为(43.08±9.95)分,对照组为(50.68±10.59)分;实验组SDS评分为(42.38±9.85)分,对照组为(51.37±10.06)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社会功能评分为(83.39±16.39)分,对照组为(67.49±16.37)分;实验组躯体功能评分为(73.59±16.19)分,对照组为(61.58±15.95)分;实验组心理功能评分为(85.39±19.58)分,对照组为(73.58±14.39)分;实验组物质生活评分为(81.48±13.63)分,对照组为(70.84±19.36)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强化临床护理干预对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结肠息肉患者术后具有重要的影响,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李萍;邱忠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胸腔镜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强化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胸腔镜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强化护理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将6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强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完全缓解19例,部分缓解9例,稳定2例,恶化0例;对照组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12例,稳定6例,恶化2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 =2.585 9,P<0.05).观察组整体缓解率为93.3% (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 (22/30);观察组术后发生消化道反应1例,发热2例,全身不适1例,整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 (4/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0% (15/30) (P <0.05).结论 在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恶性胸腔患者护理中,应用强化干预方案,可提升患者的临床缓解率,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罗惠玲;叶艳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低位直肠癌的治疗新进展

    目的 低位直肠癌因其临床治疗效果不佳、5年生存率低下,术后局部复发的可能性较大,患者生活质量低,加上腹部结肠造口,给患者生活及精神上带来极大的不便.低位直肠癌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案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疗法.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是标准的低位直肠癌手术方式.近年来临床上在低位直肠癌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

    作者:赵继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8-Gauge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多发病灶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8-gauge麦默通(Mammotome,MMT)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多发病灶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超声引导下进行8-gauge MMT微创旋切术的80例患者,根据病灶数目分为高发组42例(单侧乳房病灶≥7个)和对照组38例(3个≤单侧乳房病灶<7个),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全部病灶均经8-gauge MMT微创旋切术切除,高发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随访,两组患者手术切口均愈合良好,乳房无变形.结论 8-gauge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切除乳腺多发病灶具有简单安全、微创美观等特点,尤其适用于诊治双乳多发隐匿性病灶,随着切除病灶数目的增多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应增高.

    作者:董华英;王伟;汤鹏;钟晓捷;吴诚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腹腔镜与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小肾癌的安全性与近期疗效比较

    目的 研究腹腔镜与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小肾癌的安全性与近期治疗效果,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 将54例小肾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7例,其中实验组采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肿瘤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肾脏热缺血时间、切口长度、引流管留置时间、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患侧肾术前与术后3个月的肾小球滤过率(GFR)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肿瘤大小、术前患侧肾GFR、引流管留置时间、患侧肾术后3个月GFR等均无显著区别,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肾脏热缺血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等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小肾癌与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比较,术中出血量少、创伤小、恢复快,有效保护肾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文锋;刘卓炜;潘杰;黄莉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