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与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小肾癌的安全性与近期疗效比较

谢文锋;刘卓炜;潘杰;黄莉梅

关键词:腹腔镜, 肾部分切除术, 小肾癌
摘要:目的 研究腹腔镜与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小肾癌的安全性与近期治疗效果,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 将54例小肾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7例,其中实验组采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肿瘤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肾脏热缺血时间、切口长度、引流管留置时间、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患侧肾术前与术后3个月的肾小球滤过率(GFR)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肿瘤大小、术前患侧肾GFR、引流管留置时间、患侧肾术后3个月GFR等均无显著区别,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肾脏热缺血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等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小肾癌与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比较,术中出血量少、创伤小、恢复快,有效保护肾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导管镜在乳头溢液微创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乳头溢液的特点及乳腺导管镜在乳头溢液微创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6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乳腺导管镜检查,其中对31例乳腺导管扩张症和乳管炎患者行灌注冲洗治疗.结果 56例乳头溢液患者中,首发症状为血性溢液的患者共8例,其中6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例导管内癌,1例导管浸润癌.31例乳腺导管扩张症和乳管炎患者在乳腺导管镜下行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及生理盐水的混合液灌注冲洗治疗后痊愈.结论 乳腺导管镜对乳头溢液患者具有良好的微创诊断价值,对乳腺导管扩张症和乳管炎患者具有良好的微创治疗价值.

    作者:雷雯;林庆中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核磁共振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 观察核磁共振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50例为观察组,同期正常女性5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行动静态核磁共振,观察两组在动静态核磁共振时盆底解剖结构上的不同.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动态时的髂尾肌、耻尾肌、耻直肌的面积要小于静态时,在动态时的肛提肌裂孔宽要显著大于静态时;两组动静态核磁共振上的参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肛提肌角大于观察组,对照组的M线、LH线、膀胱尿道后角均显著小于观察组(P<0.05).结论 核磁共振能够很好地区分健康女性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在盆底解剖结构上的差异,能为临床正确诊断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提供良好的依据.

    作者:董延江;桑颖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接受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肱骨干骨折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肱骨干骨折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行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视觉模拟法(VAS)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SDS、SAS、VAS评分分别为(44.61±2.44)、(41.51±2.31)、(4.12±0.54),与对照组[(53.61±4.15)、(52.10±3.91)、(5.20±1.22)]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86.67%,对照组65.00%,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67%,对照组11.67%,两组两项指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的手术疗效,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陆泓;汪友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与常规扁桃体剥离术术后出血情况的比较

    目的 比较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与常规扁桃体剥离术术后出血的情况.方法 选取行扁桃体切除术患者2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组(观察组)与常规扁桃体剥离术组(对照组),每组各130例,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迟发性出血次数及发生率、术后疼痛评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迟发性出血率为6.92%(9/130),对照组迟发性出血率为14.62%(19/1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02,P=0.04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术后第1天、第7天及第10天疼痛评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在控制术后出血方面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扁桃体剥离术.

    作者:程默羽;汪旭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房颤患者右房-冠状窦电传导特点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右房-冠状窦电传导的特点.方法 房颤组为阵发性房颤患者23例,对照组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室性早搏患者19例.应用固定程序S1S1500、400、350、300、280 ms起搏低位右心房(LRA),测量低位右心房到冠状窦CS近端、CS远端的传导时间.结果 对照组和房颤组的低位右心房到冠状窦近端、远端的传导时间有差异,随着起搏时间的递减S1S1500 ms~ 400 ms尤以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窦心房交界处存在传导电延缓,可能是心房颤动的发生机制.

    作者:罗伟生;林明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自制紫外光LED消毒罐灭菌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自制紫外光LED医用消毒罐的灭菌效果.方法 将100把无菌钳(镊)经人工染上5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酶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粪肠球菌)后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A组)50把,采用自制的紫外光LED消毒罐对其灭菌;对照组(B组)50把,采用传统的压力蒸汽灭菌储物罐进行灭菌,观察5个标准菌株在两种不同的灭菌方式下的灭菌效果.结果 在灭菌总数中,A组50把样本中,灭菌成功47把,无效3把,有效率94%,B组灭菌成功48把,无效2把,有效率96%,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灭菌类别中,A组对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酶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的灭菌率为10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的灭菌率为90%;B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的灭菌率为100%,对产超广谱酶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的灭菌率为9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制的200~ 275 nm波长的高功率紫外光LED消毒罐具有与传统高压消毒罐相当的灭菌效果,有一定的可行性,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黄娟;徐晓红;牛丽华;卫俊;甘国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后路髓内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应用研究

    锁骨是上肢骨与中枢骨唯一相连的骨性结构,具有多方面的作用与功能.锁骨骨折是一类很常见骨科疾病,根据分类不同有相应的治疗方式.本文对锁骨中段骨折手术治疗方法进行研究,以期总结出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后路手术治疗锁骨的适应证及优缺点.

    作者:舒文;王栋栋;陈耀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15243例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分析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5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妇科15 243例腹腔镜手术资料及其中10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原因.结果 15 243例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发生并发症105例,发生率为0.69%;其中附件手术、肌瘤剔除、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鞘内宫切、宫颈癌根治术及其他手术类型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36% (40/11 260)、2.64% (34/1 286)、1.72% (26/1 513)、3.17%(2/63)、8.33%(1/12)、0.18%(2/1 100);各类手术有无腹部手术史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与手术难度、手术者经验有关,与有无腹部手术史无关,可能与及时中转开腹有关.加强手术医生分级管理培训,严格按规范训练,熟练操作,腹腔镜手术困难时及时中转开腹,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吴秀芬;李忻琳;钟小青;韦红兰;陈惠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改良指背神经营养皮瓣修复手指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采用改良指背神经营养皮瓣修复手指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5例(29指)手指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行改良指背神经营养皮瓣修复治疗,缺损面积为0.8 cm×1.2cm~2.5 cm×4.0cm,观察术后治疗效果.结果 25例患者中皮瓣成活24例,成活率达96.00%,1例切口感染,5例皮瓣臃肿,给予适当药物治疗后均痊愈,术后随访(9.34±0.23)个月,皮瓣色泽红润,血运良好,质地柔软,弹性好,供区愈合较好,无明显色素沉着,基本留取了指体长度与外形,皮瓣感觉明显改善,两点辨别觉4.5~7.0 mm.结论 改良指背神经营养皮瓣修复手指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指数高.

    作者:欧阳阳钢;王洁;刘瑞祥;黄晓瑜;陈先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影响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的因素

    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是骨科常见的手术,可解决关节疼痛及畸形,恢复其正常功能,从而使患者早期活动,恢复下地走路的能力,已成为治疗髋关节病症的重要方法.研究表明患者术后及时康复治疗和有效的功能训练,可增加患肢的关节活动范围及肌力,增强关节稳定性和骨关节的负重能力,使患者尽早恢复髋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和提高手术疗效.

    作者:牛雪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耳后注射与全身用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分析

    目的 比较耳后乳突骨膜下注射给药与全身用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6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分两组,A组30例行耳后乳突骨膜下注射甲强龙治疗,每隔3天一次,共5次;B组32例予地塞米松10 mg+生理盐水100 mL静滴5d,第6天改为每晨顿服泼尼松30 mg,第9天改为每晨顿服泼尼松10 mg,第12天改为每晨顿服泼尼松5mg,1疗程共15 d.结果 A组和B组治疗后纯音听阈均值分别提高了(19.570±6.351) dB和(13.406±11.697)dB,总有效率分别为66.67%和4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短暂性血糖轻微升高发生率13.33% (4/30),B组25.00% (8/32),A组明显低于B组(P<0.05);出院后两组复查血糖均恢复正常,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耳后乳突骨膜下注射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效果优于全身用激素,操作方便,副作用更低,更加安全.

    作者:覃宏康;何中扬;零兴勤;班正锋;梁华;王启俊;彭兖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的应用效果.方法 全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106例,随机选取同期按常规开胸手术者82例做对照,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带胸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淋巴结清扫数量.结果 胸腔镜组中转开胸3例,其术中出血量、带胸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常规开胸组(P<0.05),手术时间则长于开胸组,而两组的淋巴结清扫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勇;朱一蒙;刘晓强;沈荣明;崔建勇;朱栋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127例不孕症腹腔镜检查结果及妊娠结局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检查对于常规检查不能明确病因的不孕患者的诊疗价值.方法 对127例不孕患者的腹腔镜检查结果及妊娠结局进行分析.比较盆腔疾病的发生及术后妊娠率情况.结果 127例患者腹腔镜发现盆腔异常96例,阳性率75.59%,主要疾病为子宫内膜异位症(44.09%)和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29.13%).术后2年正常妊娠54例(45.66%),宫外孕6例(3.60%);原发不孕者的正常盆腔检出率(32.43%)高于继发不孕者(13.2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2年妊娠率(66.07%)高于其他盆腔疾病,而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者宫外孕率(12.12%)高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及正常盆腔者.结论 腹腔镜检查可以直观全面地观察盆腔及输卵管、卵巢情况,准确判断病情并进行手术治疗,为患者术后进一步治疗提供准确的方案,提高术后妊娠率.对于常规检查不能明确病因的不孕患者腹腔镜检查是重要诊断及治疗方法.

    作者:孙巧霞;王云;随璐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低剂量碘对比剂在头颈部CT血管造影中的应用

    随着头颈部CT血管造影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低辐射剂量和低对比剂剂量的“双低剂量”CT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头颈部血管性病变的筛查和诊断中,他不但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及总碘负荷,而且减少各种潜在的不良反应,提高了扫描和对比剂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利于CT检查向着更安全、更高效的方向前进.本文就头颈部“双低剂量”CT血管造影技术在碘对比剂的规范化、科学化应用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李高忠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血肿穿刺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血肿穿刺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定向软通道组(21例)、定向硬通道组(22例)和开颅手术组(21例).观察记录三组的Barthel指数总疗效和住院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7d和术后3个月,分别对三组患者进行Barthel指数总疗效分析,定向软通道组的总有效率与定向硬通道组和开颅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定向软通道组的住院时间为(19.21 ±2.01)d,与硬通道组[(24.51 ±3.15)d]和开颅手术组[(29.87±5.73)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应用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血肿穿刺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缩短住院时间,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郑伟杰;林运全;金永寿;肖鸿霖;何玉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自控式镇痛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效果观察与护理

    目的 观察自控式镇痛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的效果.方法 对8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分别采用静脉自控镇痛和口服镇痛药方式,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12 h、48 h、72 h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早期镇痛可以大大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疗效,增进康复的信心,促进恢复.

    作者:赵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鼻内窥镜下激光泪囊鼻腔吻合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鼻内窥镜下激光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泪道阻塞患者30例(30眼)用鼻内窥镜下行激光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置入环形线管(1年后拔管).术后1周、2周、1个月、2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随访,进行泪道冲洗,对泪道畅通情况以及内窥镜下的泪囊鼻腔吻合口开放和周围组织增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所有患者12个月内带管冲洗均通畅,拔管时冲洗均通畅.拔管1月后治愈25例,治愈率为83.3%.结论 鼻内窥镜下激光泪囊鼻腔吻合术用于治疗泪道阻塞,创伤小,疗效显著.

    作者:唐秀武;卢林德;赵华平;宋强;覃小平;何乾;黄岚;安莹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腹腔镜治疗普外科急腹症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并分析腹腔镜治疗普外科急腹症的效果.方法 急腹症患者共85例,分为治疗组(应用腹腔镜治疗)42例和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43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组手术时间(44.3±11.2) min、住院时间(8.2±1.2)d、术后排气时间(18.2±4.8)h、术中出血量(26.2±8.5)m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97.67%,优于对照组(4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普外科腹腔镜治疗急腹症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较小、恢复快,明显减少并发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志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ELAPE)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直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对照组则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记录术后复发率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09.4 ±34.9)mL,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3.2±1.3)d、(2.5±0.9)d、(2.6±0.7)d、(11.2 ±6.2)d,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肠梗阻1例,腹腔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局部复发1例,远处转移1例,术后复发转移率同样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ELAPE手术可扩大切除范围,明确解剖结构,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龙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目的 子宫切除是妇科常见的手术方法,主要用于治疗子宫疾病,如子宫肿瘤、子宫脱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等.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可使大部分患者避免开腹,其在手术创伤、临床效果、并发症及术后恢复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随着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手术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其局限性亦进一步被临床所认知.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地选择理想术式.

    作者:莫青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