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医院骨科无痛病房护理管理模式的建立

杨月英;欧阳浪;何西波;黄敏芳;欧阳礼英;黄燕玲;黄亚娟

关键词:疼痛, 骨科, 护理管理
摘要:目的 探讨骨科无痛病房护理管理模式在基层医院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140例单纯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2例给予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78例给予无痛病房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睡眠时间、护理满意度及护士疼痛知识考核评分.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睡眠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无痛病房护理管理模式后,护士疼痛知识考核评分显著提高,与建立无痛病房护理管理模式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层医院建立骨科无痛病房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护士疼痛管理技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持续腰大池外引流治疗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持续腰大池外引流治疗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早期(病后48~ 72 h)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血性脑脊液,对照组则隔日行腰椎穿刺术放血性脑脊液,观察两组治疗指标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在头痛缓解时间、意识障碍恢复时间、血性脑脊液转清时间、颅内压下降至正常范围的时间、减少并发症方面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早期应用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治疗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德忠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腹腔镜与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小肾癌的安全性与近期疗效比较

    目的 研究腹腔镜与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小肾癌的安全性与近期治疗效果,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 将54例小肾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7例,其中实验组采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肿瘤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肾脏热缺血时间、切口长度、引流管留置时间、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患侧肾术前与术后3个月的肾小球滤过率(GFR)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肿瘤大小、术前患侧肾GFR、引流管留置时间、患侧肾术后3个月GFR等均无显著区别,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肾脏热缺血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等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小肾癌与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比较,术中出血量少、创伤小、恢复快,有效保护肾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文锋;刘卓炜;潘杰;黄莉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接受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肱骨干骨折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肱骨干骨折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行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视觉模拟法(VAS)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SDS、SAS、VAS评分分别为(44.61±2.44)、(41.51±2.31)、(4.12±0.54),与对照组[(53.61±4.15)、(52.10±3.91)、(5.20±1.22)]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86.67%,对照组65.00%,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67%,对照组11.67%,两组两项指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的手术疗效,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陆泓;汪友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术中甲状腺内注射纳米炭在保护甲状腺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术中应用纳米炭对甲状腺癌患者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甲状腺癌患者100例,均行根治手术,按硬币法将其分成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实验组术中注射纳米炭,对照组术中未注射纳米炭,对比手术效果.结果 实验组中央区淋巴结、侧颈区淋巴结清扫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甲状旁腺误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中甲腺状内注射纳米炭,可保护患者甲状腺功能.

    作者:吴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后路髓内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应用研究

    锁骨是上肢骨与中枢骨唯一相连的骨性结构,具有多方面的作用与功能.锁骨骨折是一类很常见骨科疾病,根据分类不同有相应的治疗方式.本文对锁骨中段骨折手术治疗方法进行研究,以期总结出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后路手术治疗锁骨的适应证及优缺点.

    作者:舒文;王栋栋;陈耀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腹腔镜治疗普外科急腹症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并分析腹腔镜治疗普外科急腹症的效果.方法 急腹症患者共85例,分为治疗组(应用腹腔镜治疗)42例和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43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组手术时间(44.3±11.2) min、住院时间(8.2±1.2)d、术后排气时间(18.2±4.8)h、术中出血量(26.2±8.5)m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97.67%,优于对照组(4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普外科腹腔镜治疗急腹症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较小、恢复快,明显减少并发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志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耳后注射与全身用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分析

    目的 比较耳后乳突骨膜下注射给药与全身用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6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分两组,A组30例行耳后乳突骨膜下注射甲强龙治疗,每隔3天一次,共5次;B组32例予地塞米松10 mg+生理盐水100 mL静滴5d,第6天改为每晨顿服泼尼松30 mg,第9天改为每晨顿服泼尼松10 mg,第12天改为每晨顿服泼尼松5mg,1疗程共15 d.结果 A组和B组治疗后纯音听阈均值分别提高了(19.570±6.351) dB和(13.406±11.697)dB,总有效率分别为66.67%和4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短暂性血糖轻微升高发生率13.33% (4/30),B组25.00% (8/32),A组明显低于B组(P<0.05);出院后两组复查血糖均恢复正常,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耳后乳突骨膜下注射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效果优于全身用激素,操作方便,副作用更低,更加安全.

    作者:覃宏康;何中扬;零兴勤;班正锋;梁华;王启俊;彭兖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健康信念模式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下肢活动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RP)老年患者术后下肢活动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行TURP术的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按照TURP术后常规护理及早期下肢床上活动健康教育及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健康信念模式对患者实施干预,观察比较术后患者下肢活动依从性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情况.结果 干预组术后下肢活动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住院期间无DVT发生,对照组发生DVT3例.结论 健康信念模式干预能提高老年TURP患者术后下肢活动的依从性,对预防DVT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孙文杰;黄凤荣;谭艳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目的 子宫切除是妇科常见的手术方法,主要用于治疗子宫疾病,如子宫肿瘤、子宫脱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等.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可使大部分患者避免开腹,其在手术创伤、临床效果、并发症及术后恢复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随着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手术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其局限性亦进一步被临床所认知.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地选择理想术式.

    作者:莫青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与常规扁桃体剥离术术后出血情况的比较

    目的 比较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与常规扁桃体剥离术术后出血的情况.方法 选取行扁桃体切除术患者2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组(观察组)与常规扁桃体剥离术组(对照组),每组各130例,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迟发性出血次数及发生率、术后疼痛评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迟发性出血率为6.92%(9/130),对照组迟发性出血率为14.62%(19/1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02,P=0.04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术后第1天、第7天及第10天疼痛评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在控制术后出血方面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扁桃体剥离术.

    作者:程默羽;汪旭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核磁共振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 观察核磁共振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50例为观察组,同期正常女性5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行动静态核磁共振,观察两组在动静态核磁共振时盆底解剖结构上的不同.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动态时的髂尾肌、耻尾肌、耻直肌的面积要小于静态时,在动态时的肛提肌裂孔宽要显著大于静态时;两组动静态核磁共振上的参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肛提肌角大于观察组,对照组的M线、LH线、膀胱尿道后角均显著小于观察组(P<0.05).结论 核磁共振能够很好地区分健康女性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在盆底解剖结构上的差异,能为临床正确诊断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提供良好的依据.

    作者:董延江;桑颖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单节段固定治疗寰椎骨折的研究进展

    为了解近年来单节段固定治疗寰椎骨折的相关信息,在CNKI数据库搜索近5年来有关单节段固定治疗寰椎骨折的文献,分析总结其手术方式选择、适应证、随访结果、术中注意事项、生物力学研究等指标.结果提示单节段固定对单纯的寰椎骨折患者切实可行、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良好、可获得良好的生物稳定性,但对于完全性寰椎骨折或者存在严重并发症、生理缺陷的患者不建议应用.单节段固定治疗单纯寰椎骨折可以很好的保留上颈椎的运动功能,是生理性修复寰椎损伤理想的治疗方案.

    作者:黄江;李小峰;杨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替代材料在盆腔脏器脱垂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重度盆腔脏器脱垂的手术治疗有传统的子宫切除、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和新式的应用网片添加的盆底重建手术.本文对各种混合型网片和生物替代材料的特点、替代材料应用于盆底修复手术的手术成功率、解剖学修复情况、功能的恢复情况、并发症和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韦业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微创TLIF治疗Ⅰ或Ⅱ度单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术式对Ⅰ或Ⅱ度单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80例Ⅰ或Ⅱ度单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TLIF术式,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开放TLIF术式,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术后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术后3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下腰痛疾患疗效评分(JOA)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等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微创TLIF术式对Ⅰ或Ⅱ度单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具有显著效果,可明显改善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促进患者腰椎功能障碍的改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预后恢复.

    作者:杨显泉;宋光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围手术期强化护理对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结肠息肉患者术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强化护理干预对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结肠息肉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 将72例结肠息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其中实验组36例于围手术期强化护理干预,对照组36例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围手术期强化护理干预后SAS评分,实验组为(43.08±9.95)分,对照组为(50.68±10.59)分;实验组SDS评分为(42.38±9.85)分,对照组为(51.37±10.06)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社会功能评分为(83.39±16.39)分,对照组为(67.49±16.37)分;实验组躯体功能评分为(73.59±16.19)分,对照组为(61.58±15.95)分;实验组心理功能评分为(85.39±19.58)分,对照组为(73.58±14.39)分;实验组物质生活评分为(81.48±13.63)分,对照组为(70.84±19.36)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强化临床护理干预对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结肠息肉患者术后具有重要的影响,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李萍;邱忠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影响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的因素

    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是骨科常见的手术,可解决关节疼痛及畸形,恢复其正常功能,从而使患者早期活动,恢复下地走路的能力,已成为治疗髋关节病症的重要方法.研究表明患者术后及时康复治疗和有效的功能训练,可增加患肢的关节活动范围及肌力,增强关节稳定性和骨关节的负重能力,使患者尽早恢复髋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和提高手术疗效.

    作者:牛雪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椎体成形术及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椎体成形术及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后凸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疼痛缓解情况、VAS评分、椎体高度变化及骨水泥渗漏率.结果 观察组治愈、好转、未愈例数分别为23例、19例、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12例、22例、1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5.56%.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 =2.799 3,P=0.005).两组患者术后2周、术后6个月VAS评分较术前明显下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椎体高度为(71.52±5.35)mm、对照组治疗后椎体高度为(89.09±6.41) mm;观察组骨水泥渗漏率为20.00%(9/45),对照组骨水泥渗漏率为4.44%(2/45).观察组椎体高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而骨水泥渗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时临床疗效较高,而后凸成形术治疗可明显增加椎体高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两种治疗方法各有利弊.

    作者:苏伟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经脐三孔无瘢痕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30例报告

    目的 探讨经脐三孔无瘢痕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以肚脐为中心,用提线法悬吊脐部,选择脐轮外缘内侧“品”字形切口,行经脐三孔无疤痕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总结评价.结果 3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1例中转常规腹腔镜或开腹手术.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近、远期并发症,痊愈后腹部无明显手术疤痕.手术时间平均(35.48±11.32) min,术中出血平均(15.3±2.25) 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4.32±6.48)h,住院时间(4.02±0.48)d.结论 经脐三孔无疤痕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安全可行,术后腹部无可见疤痕,疼痛少、恢复快,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黄玲玲;欧红;王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丙泊酚复合布托啡诺麻醉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中的可行性观察

    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布托啡诺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0例符合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指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人.观察组以丙泊酚复合布托啡诺静脉注射,先静脉注射布托啡诺6 ug/kg,1min后注射丙泊酚2 mg/kg,至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呼唤无反应后开始穿刺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局部穿刺方法.术中均监测BP、HR、ECG、SpO2疼痛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术后30 min、2h和4h疼痛的百分率.结果 观察组2例出现轻微肢动,无术中知晓发生,患者无主诉疼痛;对照组术中中、重度疼痛20例(66.69%),出现肢动、呻吟者分别为100% (30/30)和43.3%(13/30),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术中对照组SBP升高和HR增快,并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术后4h内前列腺疼痛率显著高于观察组.结论 丙泊酚复合布托啡诺麻醉,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中.

    作者:何欢;唐培佳;卓涛;谭冠先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低剂量碘对比剂在头颈部CT血管造影中的应用

    随着头颈部CT血管造影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低辐射剂量和低对比剂剂量的“双低剂量”CT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头颈部血管性病变的筛查和诊断中,他不但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及总碘负荷,而且减少各种潜在的不良反应,提高了扫描和对比剂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利于CT检查向着更安全、更高效的方向前进.本文就头颈部“双低剂量”CT血管造影技术在碘对比剂的规范化、科学化应用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李高忠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