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导航下微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进展

刘卫东;孙伟

关键词:神经导航, 微创治疗, 高血压性脑出血,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致残率, 发病率, 病死率, 前瞻性研究, 老龄化时代, 科手术治疗, 卒中病人, 严重危害, 随机对照, 生命健康, 居高不下, 生存率, 年轻化, 统计, 内科, 理论
摘要: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占卒中病人的10% ~ 15%,但其致残率和病死率却居高不下,1年的生存率只有38%,在我国其比率更高.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和HICH发病的年轻化,如何降低HICH的发病率,减少其致残率和病死率,已成为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1,2].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已有十二项关于随机对照的前瞻性研究用于比较HICH的内科保守和外科手术治疗,但在理论上并未形成何者更优的共识[3~5].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可视系统在早孕微管人流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可视人流系统在早孕微管人流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早孕计划流产的孕妇4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观察组是在超声可视人流系统引导下用微管行人工流产术(超导微管术),对照组则按传统方法用金属棒行人工流产术(传统人流术),观察两组扩宫情况、术时疼痛程度、术程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2组均在术后2周、1个月复查.结果 观察组扩宫率、疼痛程度、术程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导微管术具有直观性,无需或极少扩宫,术时无痛或微痛,术程时间短,流产效果完全,术中出血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高效的人工流产术.

    作者:罗蔼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个性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的研究

    目的 评价所设计的个性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方案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无角膜屈光手术适应证的高度近视患者分为三组:①年龄小于40岁不合并有白内障的高度近视患者,这部分病人接受有晶状体眼的Artisan人工晶状体植入术(20例40眼),进行术后早期及远期视觉质量评价、术后远期并发症评估等;②合并有白内障的超高度近视患者,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Bigbag人工晶状体植入术(25例37眼),进行临床效果评价;③合并有白内障而近视度数较低的患者,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低度数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Array 25例31眼,IQ Restor13例26眼),完成术后视力、对眼镜依赖程度评估等.结果 Artisan植入组术后裸眼视力提高,视觉效果良好,远期观察安全;Bigbag植入组患者获得良好的术后视力,玻璃体后脱离发生率低于文献报道的其他低度数人工晶状体;低度数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应用于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安全、有效,视觉效果良好,临床满意度优秀.结论 个性化植入人工晶状体可以使不同条件的高度近视患者在获得良好视觉效果的同时兼具了安全稳定的临床效果.

    作者:靳荷;范梓晰;李霞;梁皓;谭少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电切在子宫瘢痕妊娠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子宫瘢痕妊娠处注射甲氨蝶呤(MTX)联合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住院治疗患者44例,其中A组(24例)进行子宫瘢痕妊娠处注射MTX联合宫腔镜电切手术治疗,B组(20例)采用单纯宫腔镜电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出血情况、住院时间及β-HCG的变化情况,随访其预后,并分析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A组术中出血量较B组明显减少,术后阴道流血时间、β-HCG恢复时间、术后月经来潮时间、总住院时间及随访痊愈时间均较B组缩短(P<0.05).A组治疗后妊娠包块明显缩小(t =3.96,P <0.05),且A组治疗后妊娠包块较B组缩小明显(P<0.01),其周围血流信号明显减少;A、B组治疗后7 dβ-HCG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且A组降低较B组明显(P<0.05).两组患者宫腔镜下均可见到子宫前壁下段瘢痕处有灰黄色陈旧绒毛样组织,混油陈旧凝血块,质硬,与宫壁黏附较紧,病检显示均为变性坏死的绒毛组织.A组总有效率83.3% (20/24),较B组55%(11/20)明显升高(P<0.05).结论 子宫瘢痕妊娠处注射MTX联合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瘢痕妊娠,较单一宫腔镜电切治疗的临床疗效更明显.

    作者:刘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腹腔镜与宫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对输卵管性不孕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00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腹腔镜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输卵管再通率(84%)明显高于对照组(62%)(P<0.05);观察组妊娠率(32.0%)明显高于对照组(18.0%)(P<0.05).结论 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具有疗效显著、输卵管再通率高、术后妊娠率高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付东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半月板囊肿的关节镜下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囊肿手术治疗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对21例半月板囊肿患者采取关节镜下囊肿切除,同时根据半月板损伤情况行半月板缝合或部分切除,并采用Lysholm评分在术前、术后对膝关节肿痛及活动受限等症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全部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 ~36个月,未见囊肿复发及明显术后并发症.Lysholm评分术前平均(71.3±5.6)分,术后显著增高到(94.8±3.2)分,术后膝关节评分较术前有明显增幅(P<0.05).结论 通过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囊肿,不仅对膝关节肿痛及活动受限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并且保留了创伤小、恢复快的微创手术优势.

    作者:唐欣;朱云峰;郝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透明帽辅助胃镜在毕罗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合并胆管疾病患者ERCP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透明帽辅助胃镜在毕罗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合并胆管疾病患者的ERCP内镜治疗经验.方法 11例毕罗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合并胆管疾病患者选择透明帽辅助胃镜ERCP,插管成功者行EST和(或)EPBD、ENBD、ERBD及EMBE等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在毕罗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均插管造影成功(100%),其中9例胆总管结石分别行EST 7例、EPBD 2例,胆总管结石取净率100%;胆管癌1例行EMBE,胆道手术后胆管狭窄1例行ERBD,均顺利完成.ESD术后高淀粉酶血症1例,未发生胰腺炎、消化道穿孔和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透明帽辅助胃镜在毕罗Ⅱ式合并胆管疾病的ERCP诊治中有助于空肠袢内的进镜,便于胆管插管及结石的清除,提高ERCP的成功率,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相波;宋玉琼;费洪江;林淑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阑尾炎的腹腔镜本科实习教学实践

    目的 比较腹腔镜技术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在普通外科本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两组入学考试成绩、年龄和性别无统计差异的本科学生,分为腹腔镜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各25人,对比两组之间的理论考试及问卷调查情况.结果 参与腹腔镜教学法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及对教学的满意度、学习兴趣各方面均高于传统教学组.结论 腹腔镜技术教学效果明显好于传统方法教学,应提高腹腔镜外科技术在本科教学中的地位.

    作者:雷宇;蔡小勇;黄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胸腺五肽对宫颈癌免疫调节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胸腺五肽对于宫颈癌局部免疫抑制的调节作用.方法 宫颈癌HeLa细胞无血清培养上清浓缩后,对其中重要的免疫抑制因子TGF-β1和VEGF进行定量,作为宫颈癌免疫抑制微环境模型,刺激正常志愿者的淋巴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结果 宫颈癌HeLa细胞培养上清导致正常志愿者淋巴细胞中免疫抑制性的CD4+ 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明显增多,树突状细胞成熟受阻,而于其中加入胸腺五肽后则使该现象逆转.结论 胸腺五肽在宫颈的局部应用可通过局部免疫调节,阻碍宫颈癌的进展,值得临床研究推广.

    作者:李状;刘婵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载脂蛋白A5结构功能及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载脂蛋白(APO)在脂质代谢中的重要作用是当今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研究的热点,他不仅影响血浆甘油三酯水平的调控,还对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代谢发生作用;载脂蛋白A5的基因多态性与血浆载脂蛋白A5水平及多种心血管和代谢性疾病如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动脉硬化等的发生风险密切相关.

    作者:杨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各种皮瓣修复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57例手外伤后软组织缺损患者,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手指掌侧V-Y推进皮瓣、指动脉侧方岛状皮瓣、鱼际皮瓣、足趾侧腹皮瓣、足拇趾腓侧趾腹皮瓣、腹部带蒂皮瓣、足背皮瓣、上臂外侧皮瓣等进行修复.结果 术后4例出现皮瓣缺血现象,2例出现皮瓣远端边缘局部坏死,3例出现不同程度伤口感染,均经积极对症处理后好转,其余患者皮瓣均顺利成活;术后随访3~12个月,患者手部外观及关节功能均恢复满意.结论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皮瓣对手外伤后软组织缺损进行合理修复,能获得良好的手部外观及功能恢复效果.

    作者:张新颖;秦汉兴;赵国平;张立;欧娈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神经导航下微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进展

    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占卒中病人的10% ~ 15%,但其致残率和病死率却居高不下,1年的生存率只有38%,在我国其比率更高.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和HICH发病的年轻化,如何降低HICH的发病率,减少其致残率和病死率,已成为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1,2].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已有十二项关于随机对照的前瞻性研究用于比较HICH的内科保守和外科手术治疗,但在理论上并未形成何者更优的共识[3~5].

    作者:刘卫东;孙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数字化全景口腔曲面摄影在口腔颌面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数字化全景曲面断层摄影在口腔颌面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300例经Cranex D数字全景系统检查的口腔颌面疾病患者的成像方法与曝光条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对口腔全景曲面摄影胶片进行评级,其中优片255例,优片率为85%;良片43例,良片率为14.3%;合格片2例,合格片率为0.7%,无差片(没有废片),一次曝光成功率达100%.结论 数字化全景曲面断层摄影一次曝光即可全景显像,不仅成像速度快、所含影像范围广,且优片率高,曝光剂量低,具有高对比度、高分辨率以及低辐射特征,符合现代数字化诊疗趋向微创低辐射的检查特点,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张建军;张进;何长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正骨推拿与小针刀结合治疗颈性眩晕症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正骨推拿与小针刀结合治疗颈性眩晕症临床分析.方法 选取门诊确诊的47例颈性眩晕症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正骨推拿手法与小针刀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有无眩晕症状,颈枕部有无不适和明显压痛来判断其疗效.结果 47例颈性眩晕症患者经过治疗后,20例患者疗效为优,占42.5%;17例为良,占36.2%;疗效一般7例,占14.9%;无效者3例,占6.4%,总有效率为93.6%.所有患者经过随访发现无1例出现并发症,均预后良好.结论 正骨推拿与小针刀结合治疗颈性眩晕症是安全、合理、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启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改良式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应用

    目的 探讨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35例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患者,采用二种手术止血方式,分别为改良式B-Lynch缝合术(B-Lynch组,20例)和宫腔内水囊纱布垫压迫止血法(对照组,15例)进行对比,记录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24h总出血量、宫腔粘连、子宫缺血坏死、产褥病率.结果 B-Lynch组平均手术时间(56.4±7.6) min,术中及24h总出血量(302.3±25.5)mL、(398.2±23.4) mL;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86.4±9.3) mL及术中、24h总出血量分别为(507.9±29.6)mL、(503.8±33.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宫腔黏连(13.3%)、产褥病率(20.0%)显著高于B-Lynch组的0.0%、5.0%(P<0.05),两组比较子宫缺血坏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比宫腔内水囊纱布垫压迫止血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及术后至24h出血量、宫腔黏连、产褥病率少.结论 对剖宫产术中出血采用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操作方法简单,手术时间短,能够有效止血,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术后无需再次手术,临床效果好.

    作者:曾小燕;宋秀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两种麻醉方式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 比较腰硬联合麻醉(CSEA)和全身麻醉(GA)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PCNL)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CSEA)组和全身麻醉(GA)组各50例,连续监测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分别于手术前(T0)、截石位10 min(T1)、俯卧位10min(T2)记录各组数据.结果 截石位下,手术开始直至改俯卧位前,两组患者循环、呼吸无明显变化.在俯卧位后,CSEA组的血压和心率较手术前均有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A组的变化不大.结论 一般情况好、手术准备充分的患者,首选腰硬联合麻醉(CSEA)作为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的麻醉方式.预计手术时间长,患者呼吸、循环差或老年人,则选择全麻,其效果确切、循环干扰小,更显得安全可靠.

    作者:吴先华;吴志伟;高满意;黄燕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关节镜下踝关节融合术12例临床报告

    目的 探讨关节镜在踝关节融合术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选择创伤性关节炎患者9例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3例,应用关节镜技术行踝关节融合术,术中在关节镜辅助下清除增生的滑膜组织,刮除胫距关节表面软骨及硬化骨质,并在透视机监视下以两枚空心螺钉固定踝关节,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踝关节评分(Kofoed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5~14个月,平均9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3~6个月复查X线均显示骨性融合,其中11例融合良好,1例融合欠佳,临床处理后骨性融合.术后患者恢复行走,踝关节无肿胀及疼痛,VAS评分及Kofoed评分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关节镜辅助下治疗踝关节融合术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斌;余进伟;郭甲瑞;陈旭;朱光普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肺泡微石症的多层螺旋CT表现(附6例分析)

    目的 探讨肺泡微石症在多层螺旋CT中的特征表现.方法 对6例肺泡微石症患者行胸部X线检查及多层螺旋CT检查,并对全部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患者病灶呈弥漫或较广泛分布,双肺大致对称,病变从上到下逐渐增多,其中以右肺中叶、下叶,尤其是心缘旁及肺后部、叶间胸膜、支气管血管束周围密集.MSCT征象及其表现呈小结节状钙化影、线状钙化影、火焰状钙化影、黑胸膜线影.结论 肺泡微石症是一种少见病,其多层螺旋CT表现具有特征性,在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起决定性作用.

    作者:李忠学;黄春龙;汤永中;韦宥合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镍钛聚髌器及AO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治疗移位髌骨骨折

    目的 比较镍钛聚髌器与AO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治疗移位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4例移位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AO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实验组给予镍钛聚髌器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末次侧膝关节疼痛及切口并发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8.1%,膝关节活动优良率为90.5%,膝关节面复位优良率为92.7%;对照组在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3.3%,在膝关节活动优良率为85.7%,膝关节面复位优良率为88.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骨折愈合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镍钛聚髌器治疗移位髌骨骨折效果良好,并发症少,且术后恢复较好.

    作者:杨其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经纤支镜下高频电刀术治疗肺癌的护理

    目的 观察总结中心型肺癌患者在纤维支气管镜下进行高频电刀术的安全性、有效率及护理注意事项.方法 82例中心型肺癌患者在支气管纤维镜直视下行高频电切术;切割、烧灼,使用活检钳取出碎块及焦痂,直至管腔通畅.术后观察各组病例纤支镜下高频电刀术的有效率.结果 82例患者发生意外情况或并发症为0例,其中显效60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100%.结论 纤支镜下高频电刀术能迅速、有效、安全地消除支气管内癌灶.

    作者:梁飞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分体铸造桩核烤瓷冠修复后牙残根残冠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分体铸造桩核烤瓷冠在修复后牙残根残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后牙残根残冠修复治疗患者70例,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各35例,其中观察组行分体铸造桩核烤瓷冠修复,对照组行成品桩核烤瓷冠修复,观察两组患者预后治疗情况.结果 随访第12个月时,观察组35例中有34例修复成功,成功率为97.14%,1例失败,失败率为2.86%.对照组35例中有30例修复成功,成功率为85.71%,5例失败,失败率为14.29%,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体铸造桩核烤瓷冠行后牙残根残冠修复,具有较好的预后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莫翔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