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宁颗粒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邓鑫;李璇;梁健

关键词:进展期胃癌, 胃宁颗粒, 疗效评价, 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 观察胃宁颗粒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取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80例胃癌不能行手术切除或术后复发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服用胃宁颗粒联合化疗,对照组单纯化疗,3个疗程后进行中医药整体性临床疗效、生存质量、毒副反应等评估.结果 治疗12周后,治疗组各主要症状均比治疗前有改善(P<0.05),对嗳气、纳差、乏力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体瘤近期疗效,治疗组有效率52.5%,对照组25.0%,两者有显著差别(P<0.05).生存质量,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疼痛、总体健康,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还在恶心呕吐、食欲丧失、腹泻方面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别(P>0.05).毒副反应,治疗组Ⅲ级及以上毒副作用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此外无其他安全指标出现明显异常.结论 胃宁颗粒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可以改善患者主要中医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未发现与其相关的不良反应,是治疗进展期胃癌安全有效的方法.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手术的护理研究进展

    随着微创手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由于腹腔镜技术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其手术室的护理措施也相应地随之扩展.本文就腹腔镜手术的护理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蓝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 将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的1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72例,干预组68例,分别实施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并对两组行动静脉内瘘术的病人的住院天数、医疗费用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常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地缩短内瘘的成熟时间,降低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提高手术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龚秋萍;张燕燕;李新萍;周萍;周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体外冲击波治疗尿路结石的疗效观察

    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尿路结石72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728例,其中男409例,女319例,年龄小于39岁者397例,大于40岁者330例,2岁患儿1例.

    作者:张茵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经皮肾镜碎石术的麻醉体会

    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是在X光或B超引导定位下将肾镜经背部皮肤穿入肾盂肾盏内进行体内碎石和取石的一种现代外科技术,由于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取石速度快、结石取净率高、手术时间短、步骤简化、适应范围广等优点,现已在国内普遍开展[1,2].我院自2006年2月开展经皮肾镜碎石术,相对于传统肾切开取石术(PCNL)具有创伤少、出院快等优点,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PCNL主要用于体积较大、形态复杂或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有困难的结石,或身体无法耐受传统肾切开取石术的患者.如何选择一种安全、经济、合适PCNL的麻醉方式对其发展尤其重要.我院2006年2月至2010年12月实施PCNL 72例,现就其麻醉处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苏瑞奇;蔡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电子鼻咽喉镜下经咽鼓管吹张加注药治疗慢性渗出性中耳炎

    目的 探讨电子鼻咽喉镜下经咽鼓管吹张加注药治疗慢性渗出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对病程在3个月以上,并经过多种方法治疗无效的36例共54耳的慢性渗出性中耳炎病人,行电子鼻咽喉镜下咽鼓管注药.结果 咽鼓管注药后显效18耳(33.33%),好转27耳(50.00%),无效9耳(16.67%),总有效率为83.33%;注药后一过性眩晕4例、失眠4例,常规处理后治愈.结论 电子鼻咽喉镜下咽鼓管吹张加注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古道健;陈爽;梁冬泳;温守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无针缝合器在胫腓骨闭合性骨折急诊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胫腓骨骨折较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13.7%.由于胫腓骨周围软组织较少,血运不佳,早期由于各种原因容易致骨筋膜内压力增高,使组织的循环灌注不良,易致肌肉和神经急性严重缺血,在胫腓骨闭合性骨折早期手术中更容易形成骨筋膜室综合征.本组在胫腓骨闭合性骨折早期手术中使用无针缝合器,达到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宇;尹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残留20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新型泡沫硬化疗法对静脉曲张术后残留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新型泡沫硬化剂聚桂醇对20例(25条肢体)静脉曲张术后残留曲张静脉病人进行注射硬化治疗.结果 25条肢体均成功注射,平均每条肢体应用4~6 mL泡沫硬化剂.术后随访1~12个月,平均6个月,全部病人术后残留的畸形静脉消失,且无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注射新型泡沫硬化剂是一种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术后残留简单易行有效的方法,病人痛苦小,治疗周期短,可重复应用,应作为静脉曲张术后残留病人的首选办法.

    作者:张云峰;管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巨大静止型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腹膜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巨大静止型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总结分析2008年至2011年该院施行腹膜后腹腔镜手术治疗静止型嗜铬细胞瘤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手术全部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40~120 min(平均54 min),术中出血量50~150 mL(平均100 mL),术中均未输血;术后1~2 d恢复饮食,并可下地活动;术后1~4 d拔除引流管.术后住院时间7~10 d(平均9 d).病理检查报告均为嗜铬细胞瘤.随访3月~3年,肿瘤局部无复发.结论 在手术操作熟练、技术成熟的前提下,后腹腔镜手术切除静止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陆浩源;白先忠;蒙清贵;唐勇;程继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医药治疗炎症性血精症的研究进展

    中医所说的血精症大多属于西医慢性精囊炎的范畴,目前的西医治疗有抗生素、经尿道输尿管镜下精囊冲洗术、输尿管镜下射精管口电切开术、直肠超声介入精囊穿刺术等,但均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药物不良反应和术后并发症也不少.而合理地运用中医药治疗炎症性血精症也能避免西医疗法的诸多不良反应,取得满意的疗效,符合微创医学的理念.本文就炎症性血精症的病症归属、病因病机、疗效判断标准以及治疗用药作一综述,以期加深对中医药治疗炎症性血精症的认识.

    作者:张迅;刘志飞;周艳丽;莫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心脏介入术后安全转运的护理风险及对策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慢性身心性疾病,心脏介入手术是治疗各种心脏病患者的重要手段[1],它主要包括冠状动脉造影、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2]、射频消融术、起搏器安置术及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等,而心脏介入治疗的复杂性及危险性,增加了各环节的护理风险,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病人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3].因此在术后患者院内转运途中做好护理风险管理,制定相应护理对策,保证患者安全转运是提高心脏介入治疗患者终抢救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作者:邓锐颖;潘宁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腔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手术56例分析

    目的 探讨腔镜辅助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优越性.方法 小切口径路,借助悬吊建腔,在5 mm腹腔镜和超声刀辅助下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结果 56例手术均获成功,全组病例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颈部切口仅为2.0 cm左右,随访6~20个月,均对瘢痕效果满意.结论 腔镜辅助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是安全可靠的方法,既达到微创的目的,又具有一定的美容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李永传;邱建;谷振光;滕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大肠癌肝转移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大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分居恶性肿瘤的第四位和第五位,其中肝脏的转移是大肠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大肠癌肝转移的机制机理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的研究表明,肿瘤的转移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多基因参与的过程.近年来,关于肿瘤基因的异常表达与大肠癌肝转移的关系已经成为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本文对近年来大肠癌肝转移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郭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150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150例(249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术后随访1年.结果 治愈97例(64.7%),好转40例(26.7%),无效13例(8.7%).结论 鼻内窥镜手术彻底清除病灶治疗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安全高效,同期中鼻甲和鼻中隔偏曲的处理以及定期随访均能提高疗效.

    作者:赵建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视网膜断层扫描仪在复合小梁切除术后监测中的应用

    复合小梁切除术已经成为治疗慢性青光眼的主流手术方式,是现代改良的标准小梁切除术.术中联合应用抗代谢药物丝裂霉素C(MMC)及外置可拆除巩膜瓣缝线,在降低眼压(IOP)的同时,显著地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1],克服了传统小梁切除术的缺点,获得与黏小管切开术类似的术后效果[2].MMC抗增殖作用与药物浓度、作用时间呈正相关.临床近20年证明,合理应用MMC是安全而有效的.然而,部分术后患者虽然已获得满意的眼压控制,而其视神经仍然出现持续性损害,这就迫切地要求我们在术后随访过程中,能够客观地记录视乳头形态学的变化,甄别病程进展变化,动态调整术眼靶眼压,为及早干预性治疗提供诊断依据.现就对青光眼术后患者利用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heidelberg retinal tomograph,HRT)监测视盘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黄旭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治疗进展

    椎间盘源性腰痛(discogenic low back pain,DLBP)是多发病.据估计[1], 在所有人群中80%的人有过腰痛的经历,但仅15%的腰痛患者被作出明确的诊断.该病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从偶发、短时间的轻度腰痛和无明显的腰椎功能障碍到长期的反复发作的剧烈腰痛和严重的功能障碍,临床治疗亦极为棘手.本文主要就DLBP的微创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作者:黄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微创铸型侧脑室穿刺引流结合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出血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重症脑室出血采用微创铸型侧与非铸型脑室穿刺引流联合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侧脑室穿刺引流与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出血的有效性.方法 脑室出血患者194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进行内科治疗的基础上结合非铸型侧脑室穿刺引流术(A组)、非铸型侧脑室穿刺术加腰穿脑脊液置换(B组)、铸型侧脑室穿刺引流术加腰穿脑脊液置换(C组),观察三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微创穿刺脑室引流及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重症脑室出血,脑室积血清除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缩短(P<0.05);铸型侧对比非铸型脑室穿刺,脑室积血清除时间明显缩短(P<0.05),亦明显降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病残率.结论 微创侧脑室穿刺引流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重型脑室出血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铸型侧脑室穿刺疗效比非铸型侧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韦廷求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内镜下注射5%鱼肝油酸钠及聚桂醇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和比较内镜下注射5%鱼肝油酸钠及聚桂醇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方法 对确诊为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并行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的7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使用5%鱼肝油酸钠者27例,使用聚桂醇者51例.结果 5%鱼肝油酸钠组有效16例,显效8例,总有效24例,占88.9%,术后不良反应20例,发生率为74.1%;聚桂醇组有效21例,显效26例,总有效47例,占92.2%.术后不良反应26例,发生率为51.0%.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聚桂醇和5%鱼肝油酸钠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相当,但聚桂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唐尧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改良膀胱镜鞘加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膀胱结石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改良F18-F20膀胱镜鞘加输尿管镜气压弹道(或钬激光)碎石治疗膀胱结石的疗效.方法 经改良的F18-F20膀胱镜鞘置入输尿管镜,采用气压弹道(或钬激光)将结石击碎,直视下用取石钳通过改良的膀胱镜鞘取出较大的结石碎块,再采用Ellick冲洗器将碎石吸尽.结果 33例膀胱结石,直径0.8~2.5 cm,平均1.3枚.一次性碎石成功率100%,手术时间15~60 min,平均30 min.无尿道损伤,无膀胱出血、穿孔、破裂,术后无膀胱、尿道感染.结论 经改良膀胱镜鞘加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2.5 cm的膀胱结石具有微创、安全、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蔡晓东;周晓明;卢奕进;游志远;顾思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微创治疗(附47例报告)

    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因动脉瘤破裂引起,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的病因中约占85%[1].治疗上除了应尽早处理动脉瘤外,还需尽快清除蛛网膜下腔出血,否则,由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引发的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以及可能发生的脑积水将影响治疗的效果.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共收治经头颅CT、全脑血管造影术证实的此类患者47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松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去整合素kistrin对晶状体摘除术后兔晶状体上皮细胞MMP-2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去整合素kistrin对晶状体摘除术后兔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对40只新西兰大白兔右眼行透明晶状体摘除术(ECLE),术毕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囊袋内注入0.2 mL浓度为80 ng/mL的kistrin,对照组注入等量林格液,随机取10只左眼为空白组.分别于术后14 d(实验组A组、对照组B组)及3个月(实验组C组、对照组D组)取后囊膜,以肺癌组织为阳性对照组.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兔后囊膜组织及肺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量.结果 空白组后囊膜MMP-2无蛋白表达,A、B、C、D组均有蛋白表达.B组MMP-2的相对灰度值为0.769±0.011,A组为0.378±0.019 ;D组为1.015±0.020,C组为0.361±0.013,低于D组(P=0.000);D组相对灰度值较B组升高(P=0.000);A组、C组相对灰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7).结论 整合素kistrin可能在晶状体摘除术后MMP-2的表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这可能与Ⅳ型胶原的分泌减少密切相关.

    作者:马婧;谭少健;梁皓;何剑锋;李霞;黄敏丽;陈金卯;陈迎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