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继红;徐毓璟
氯氮平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疗效肯定.只要临床医生慎重使用,该药还是较安全的.在护理上细心观察,加强责任心,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一般不致于发生严重的后果.
作者:郑海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阿立哌唑(商品名:博思清)治疗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47例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阿立哌唑治疗8周,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阿立哌唑治疗门诊精神分裂症疗效是肯定的,剂量10~30 mg/d.PANSS量表总分及各量表分自治疗2周起显著下降,显效;2周:44.6%;3周:55.3%;4周:70.2%.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静坐不能、口干、视物模糊、恶心呕吐、失眠、头昏、嗜睡、心动过速.结论: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肯定,安全性高,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汪道年;朱大凤;潘峰;覃松;佟圣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国产阿立哌唑(商品名:博思清)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5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治疗组(32例)和氯氮平治疗组(33例),于治疗前和治疗第1、2、4、8、12 w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共63例完成12周观察,阿立哌唑组31例,氯氮平组32例.治疗前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各项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阿立哌唑的不良反应较氯氮平轻.结论:阿立哌唑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较轻.
作者:李爱凤;姚建新;廖小华;劳永志;蒋泽宇;童梓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调查精神科护士亚健康状况,以提高护理人员生活质量及工作质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18名精神科护士亚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118名护士亚健康结果为:头晕38例,失眠39例,情绪波动46例,记忆力下降62例,胃肠功能紊乱36例,易激惹45例.结论:精神科护士亚健康问题严重,影响因素主要是工作环境、工作强度以及社会支持系统,应引起护理管理者及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作者:薛爱红;安淑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精神病专科医院开展艺术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对103例住院时间超过1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进行艺术行为治疗和非艺术行为治疗,对照观察6个月,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测评.结果:PANSS量表各项评分的减分率在入组1月后,干预组与对照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阴性症状的改善干预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结论:艺术行为治疗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治疗的各个时期均能起到促进康复、降低精神缺损程度的作用.
作者:杜菊梅;赵勤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为了解阿立哌唑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以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30例,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为我院2005年5 -10月住院或门诊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诊断标准第三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作者:夏国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精神科病人躯体疾病共病情况及其意义.方法:调查217例老年精神科病人的精神科诊断及合并躯体疾病情况.结果:88.9%的病人合并有躯体疾病,每一个病人合并的躯体疾病的病种数平均为2.18种.合并的躯体疾病多见的是脑血管病、高血压、心脏病、感染、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结论:老年精神科病人的躯体共病现象具有普遍性,其躯体疾病分布具有普通老年科病人的特点.躯体共病影响精神疾病的疗效预后及老年精神科的临床工作模式.
作者:黄爱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本文通过对我院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50例住院女病人拒食的观察,对患者拒食的多种原因进行了分析,在做好心理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使病人进食[1],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秦绪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比较西酞普兰和氯米帕明对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7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西酞普兰和氯米帕明治疗,疗程六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结果:西酞普兰和氯米帕明两组疗效相似,但西酞普兰比氯米帕明见效快,不良反应轻,用量小,疗效指数好于氯米帕明(P<0.05).结论:西酞普兰是一种安全有效、见效快、用量小、不良反应轻的抗抑郁药.
作者:刘超;关巧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万拉法新合并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万拉法新合并丁螺环酮和阿米替林治疗8周,以HAMD量表,CGI量表评定疗效,TESS评价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经1、2、4周治疗,合用组减分率明显高于阿米替林组,合用组不良反应少.结论:万拉法新合并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起效快,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景崴;鲍立迎;陈玉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精神疾病种类及所接受的药物治疗是否规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及临床资料对2004年度首次入住我院的602例精神疾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精神分裂症占住院的77.41%,其中首发为38.84%.情感性精神障碍占14.29%.首发精神分裂症90.61%为单一用药,常用药物为舒必利,非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48.50%单一用药,常用药物为氯氮平(33.63%),常用的联合用药为氯氮平+舒思;躁狂症常见的联合用药是氯氮平+碳酸锂(30.23%),常用的抗抑郁药是米氮平(30.43%).结论:住院患者中精神分裂症占多数,病程长,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合理,其它合并用药比较多,有一些不合理现象.
作者:梁春莲;李慧;李映素;朱水宁;陈芬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对我院近三年救助收治街头流浪精神病患者有关资料进行探讨.1对象与方法对象为2002年5月至2005年6月我中心救助治疗的精神病患者共81例.
作者:张贵金;柳森;龚士虎;易天军;刘继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消极应付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应用应付方式量表对研究对象分组,计算2组对象间SCL-90评分差别.结果:以消极应付方式为主的研究组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消极应付方式对心理健康有明显的不利影响.
作者:张淑芳;宋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长期维持量服用碳酸锂中毒的临床表现及愈后.方法:对长期维持量服用碳酸锂,出现中毒症状的10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碳酸锂中毒的临床表现为言语增多,活动增多,难以安静,易激惹等精神症状及轻度意识障碍,遗尿,极易误诊为精神障碍复发.结论:长期服用碳酸锂出现精神症状者应警惕锂中毒.
作者:唐炳静;刘森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1 临床特点1.1 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和紧张不安(自由浮动性焦虑)或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过分担心或烦恼(过分担心的期待)为特征.有显著的自主神经症状、肌肉紧张和运动性不安,病人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起病缓慢常无明显诱因[1].
作者:姜专;王国英;徐青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杜克健康问卷(Duke Health Profile, THE DUKE)对心理咨询门诊病人初步应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以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门诊的病人为研究对象,由专业护士指导自评.信度评定用Cronbach α值表示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复测信度评定间隔两周;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作为效标测验平行效度.结果:THE DUKE总体α值0.66;躯体、心理、社会、焦虑和抑郁各分量表的α值分别为0.61、0.52、0.25、0.51和0.60; THE DUKE的躯体、心理、社会、焦虑和抑郁与健康自测问卷中生理、心理、社会及SAS、SDS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332、0.548、0.277、-0.395、-0.562(P<0.01).结论:THE DUKE对心理咨询门诊病人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简单实用有进一步研究和推广的价值.
作者:王新福;张新凯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解郁汤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抑郁症患者分为两组,阿米替林组(对照组)及解郁汤合并小剂量阿米替林组(治疗组)各40例.采用汉密乐顿抑郁量表(HAMD)、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副反应量表(TESS)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分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痊愈率为27.5%,显效率为52.5%.治疗组痊愈率为40.0%,显效率为52.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0%,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x2=8.9006,P<0.005).结论:解郁汤合并小剂量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疗效好于阿米替林.提示解郁汤治疗抑郁症的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作者:仇祝江;张涛;仇鞠娜;仇鞠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组合药物(中西药合并)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28例符合CCMD-3[1]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合并药物组)与对照组(西药组),治疗8周.用HAMD[2](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疗效,用TESS[2](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合并药物组与西药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5%和93%,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8周两组HAMD总分及焦虑躯体化因子分,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合并药物组主要不良反应是患者出现轻微眼花、体重增加等,与西药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中西药合并治疗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服用剂量小,是患者依从性高的抗抑郁组合药物.
作者:张宝山;马和增;褚会英;张敏;谷金环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喹硫平为新一代抗精神病药,由于疗效好、无明显的锥外系统不良反应和不影响血浆中催乳素水平,无肥胖和闭经而被患者及其家属接受,在北京医保病人和经济状况较好的自费病人中广泛使用.但在临床实践中却发现该药仍有一些不良反应,如不安腿综合征.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晴晴;赵祖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欧美学者报道更年期女性50%~60%存在焦虑症状[1],国内上海学者调查结果38.82%的更年期患者有焦虑症状[3],本研究目的是为了解天津地区更年期妇女焦虑症状的发生情况,以便对开展更年期妇女的身心保健和提高更年期妇女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寻求开展更年期妇女身心保健的有效对策.
作者:田红军;陈玉辉;李志文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