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伟芬;连初秋;韦云英;农美英;吴碧兰
2003~2007年我院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患者2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中转开腹的原因,评估LC术前难易的程度及怎样减少LC手术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576例LC术中即刻中转开腹46例的中转开腹原因、操作方法和疗效.中转原因:胆管损伤3例,出血2例,腹腔、胆囊周围粘连19例,胆囊三角解剖不清14例,胆囊十二指肠瘘2例,Mirizzi综合征型5例,胃肠道损伤1例.结果 中转开腹手术均获成功,无并发症.随访1~2年,无胆道狭窄.结论 重视术前对胆囊病变程度的判断以及术中采取预防措施可减少中转开腹.
作者:劳景茂;梁冲;何文海;黄莹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总结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手术治疗技术.方法 回顾分析6年间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32例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结果 头痛、癫痫发作、局限性神经功能损害为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主要临床表现;CT典型表现为脑实质内类圆形或结节状稍高密度或混杂密度灶;MRl特征性表现为T1WI大部分呈等或稍高信号区,T2WI一般为不均匀高信号区,部分病灶周围可见低信号环影.DSA多表现为无特征的乏血管病变.所有病例均行显微手术治疗并全切病灶,手术无死亡,效果满意.结论 MRI是诊断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敏感的方法,对有症状者行积极的显微外科治疗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寿堂;黄勤;李连;韦红恩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我院在2003年5月至2007年12月采用腹腔镜技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45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龚义伟;黄志红;李海滨;范显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LASIK术角膜瓣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6779例(13172眼)LASIK手术出现的角膜瓣相关并发症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本组角膜瓣相关并发症有角膜瓣不规则游离13眼(0.099%),角膜瓣形成不全8眼(0.061%),角膜瓣位置偏离5眼(0.038%),角膜瓣皱褶10眼(0.076%),薄角膜瓣2眼(0.015%).经过处理,术后1个月视力均达到佳矫正视力.6个月~1年视力稳定.结论 需重视LASIK术角膜瓣相关并发症,出现瓣相关并发症要及时正确处理.
作者:曾静;黄明汉;谭少健;卢荣强;蒋林志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病,它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等三大特点,是医学上急待解决的难题.自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简称微创术)问世以来,全国已有2500多家医院采用微创术治疗十余万例患者,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劳英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开(牙合)畸形在牙(牙合)畸形中虽较少见,却是正畸矫治中难度较大的一种错(牙合)畸形,它影响患者的面型美观、撕咬食物和准确发音.
作者:韦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泪小管断裂多数由于内眦附近受暴力伤所致[1],是眼科外伤常见的急症之一,如不及时吻合修复,可能造成术后流泪.直接显微镜下泪小管吻合术已被认为是治疗泪小管断裂的唯一标准方法.
作者:何开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腹腔镜手术具有切口小、痛苦轻、住院时间短、恢复快而被广泛应用[1,2],但其并发症也不容忽视.为此,我院对68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有效地提高了患者围手术期舒适度和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泽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治疗高压性基底核脑出血的效果.方法 将8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分别采用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Ⅰ组)及传统内科保守治疗(Ⅱ组),每组41例.结果 Ⅰ组术后1个月死亡4例(4/41),死亡率9.75%;Ⅱ组死亡11例(11/41),死亡率26.8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6个月时恢复良好率70.73%,Ⅱ组41.4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在降低死亡率和病残率、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较传统内科保守治疗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阮清锋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应用输尿管镜探寻妊娠期女性肾绞痛的病因及相应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38例保守治疗无效的妊娠期肾绞痛患者行输尿管镜检查术.患者妊娠12~32周,术中发现有结石34例,其中上段12例,中下段22例,均行钬激光碎石.碎石后留置输尿管导管或双-J管.术中未发现结石,单纯留置双-J管4例.结果 38例患者的肾绞痛及发热症状经治疗后完全消失,无输尿管穿孔发生.3例出现先兆流产,经应用抑制宫缩药后症状缓解.1例早产,余37例均顺利生产.7例产后复查仍有上尿路结石,行体外碎石后排出.结论 输尿管镜治疗妊娠期女性肾绞痛安全、有效,但仍需注意并发流产、早产的可能.
作者:李辉;葛金山;陈文彬;孟宪涛;刘军平;崔书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多数结肠癌由结肠腺瘤恶变而来,因此摘除结肠腺瘤可大大降低结肠癌的发病率,意义重大[1].随着消化内镜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因其安全简便,微创高效,已替代传统的外科开腹手术,成为切除结肠腺瘤的首选方法,并已得到普及[2].
作者:梁冬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 EBN),即以临床专家的研究、患者的愿望和现存的研究资源为证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运用实证,对患者实施佳的护理[1].
作者:梁梅梅;覃香芬;赖月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下肢血管无损伤检查在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87例下肢动脉缺血性病人的临床资料,将其无损伤检查结果与影像学检查(DSA、MRA、CTA)结果比较,分析无损伤检查定位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与影像学检查结果相比,全组病例无损伤,检查结果的阳性诊断率为91.7%.结论 无损伤血管检查在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定位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是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筛选和随访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杜立新;刘增庆;王海东;杨笑非;王振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我院于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35例40眼,施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20例20眼,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岑红;唐梅宗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伽玛刀是目前治疗初发或复发、单发或多发及各种组织类型的脑转移瘤、脑胶质瘤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1].陀螺刀与伽玛刀的治疗原理相似,集伽玛刀高、精、尖技术,较伽玛刀对脑肿瘤的放射治疗更具有优越性[2].
作者:林伟芬;连初秋;韦云英;农美英;吴碧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诊断性腹腔镜手术联合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在原发性不孕症病因诊断上的应用.方法 40例诊断为原发不孕的妇女在我院接受单纯腹腔镜检查(单纯组)和腹腔镜联合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联合组),手术前后监测全血细胞计数、血糖、小便常规、心电图和胸部X线、基础体温、黄体激素、子宫内膜活检和超声检查.在腹腔镜下对所有患者采用0.5%亚甲蓝10~15mL进行输卵管通色素法,以判断输卵管通畅性.结果 在40例诊断为原发不孕的妇女中,腹腔镜发现12例(30%)输卵管梗阻,腹腔镜联合子宫输卵管造影发现20例(50%)输卵管梗阻,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种方法对鉴别单侧输卵管梗阻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双侧输卵管梗阻的鉴别上,联合方法显著优于单纯腹腔镜检查(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可以增加诊断的准确性,特别是在单纯腹腔镜检查可疑的情况下采用则更为有效.
作者:黄立冬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体外扩增对脐血(UCB)于/祖细胞(HSPC)的归巢相关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从新鲜UCB中纯化CD34+细胞接种于无血清无基质悬浮扩增体系,分别于培养4、7、10和14d检测扩增细胞归巢相关黏附分子的表达、黏附功能和趋化功能变化.结果 [1]表达各种黏附分子的CD34+细胞亚群的数量在扩增过程中明显增加(7~32倍),而且扩增后CD34+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D11a、CD49d的表达与原代CD34+细胞比较升高,CD62L、CD54和CD49e的表达则有不同程度的下凋;[2]在前7d的扩增中,CD34+细胞与FN间的自发黏附率和SDF-1诱导黏附率均呈上升趋势,扩增10d后呈下降趋势.[3]在前4d的扩增中,CD34+细胞的趋化因子受体CXCR-4的表达及体外迁移能力呈上升趋势,扩增7d后呈下降趋势.结论 所建立的培养体系1周内可以提高UCB HSPC归巢相关功能,而继续扩增则不利于细胞这些能力的保持.
作者:李桥川;邱录贵 刊期: 2008年第03期
1998年8月至2006年3月,我们对56例双侧外伤性血气胸患者行电视胸腔镜手术,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韦舸;覃洪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妇科复杂手术易引起泌尿系损伤,其中以输尿管损伤为严重,可导致不良后果,易发生尿瘘、肾功能受损等并发症.轻则影响生活质量,重则危及生命[1].
作者:卓栋;杨军文;杨维娟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