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未雄;崔小玲
临床中围术期急性心肌梗塞有较高发病率及死亡率,严重影响了手术的预后.我院近5年遇此类患者18例,现进行分析讨论,旨在探讨该病高危患者的早期识别及防治.
作者:梁友玲;孙建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体外白细胞介素-15(IL-15)对人外周血嗜中性粒细胞抗白念珠菌活性的影响.方法将分离纯化的人外周血嗜中性粒细胞(PMN)与一定浓度的IL-15共育一定时间后,检测其吞噬热灭活白念珠菌和杀伤酵母型白念珠菌的能力.结果未受IL-15活化的PMN也可吞噬和杀伤白念珠菌,但IL-15可明显增强PMN的吞噬和杀伤白念珠菌活性,且这种作用在本实验条件下呈IL-15浓度依赖性.结论 IL-15可明显增强PMN的吞噬和杀伤白念珠菌活性,为IL-15用于治疗念珠菌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闻平;郭月芳;张建琴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以静止性肌肉震颤、肌肉僵直、运动活动起动困难、姿势反射丧失为特征的中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病理改变为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和消失,导致纹状体内多巴胺递质浓度下降,多巴胺介导的神经元兴奋性降低,对此部位的乙酰胆碱能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减弱,造成丘脑腹外侧核(Vim)和苍白球内侧部(Gpi)过度兴奋,从而产生PD症状[1].
作者:王光绿;吴全理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传统的外科手术难以将恶性肿瘤完全彻底地切除,且常出现局部复发或转移.人们正不懈地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本文就国内、外应用乙酸化学灭活治疗小肝癌的实验与临床研究作一综合性报道.
作者:胡虞乾;邓水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咳喘病人死亡多发生在冬春两季,且夜间死亡较多.为了进一步探讨咳喘病人死亡的季节性及昼夜节律,我们对105例咳喘死亡病例与92例臌胀死亡病例的死亡季节及死亡时间进行了回顾性、对比性调查及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爱玲;杜兰庆 刊期: 2002年第02期
Ⅳ型肺结核患者因肺组织和肺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加之使用抗生素、激素药物不当,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条件致病的真菌成为致病菌,尤其是白色念珠菌为常见,成为临床上颇为棘手的问题.我院1999年1月至2001年6月诊治Ⅳ型肺结核合并白色念珠菌感染41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宝水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为了解我院医院内肺炎(NP)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以达到降低感染率目的,对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所有出院病例9840份中发生NP的218例进行调查分析.
作者:薛虹;李建荣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早产儿由于发育不成熟,易发生溢乳、呕吐或胃食道返流等,并可引起某些严重并发症,影响小儿的身心健康.我院用普瑞博思治疗26例早产溢乳,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黎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本文报告一家族5例三代遗传性家族性多发性骨软骨瘤,其中1例伴有恶变,本病例由恶变的这一患者追踪病史而获得,报告如下.
作者:赵云彬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自1998年以来,我们采用垫枕疗法治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34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就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赵燕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笔者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165例肝病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并对其临床价值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露;宋鸿范;王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肾功能与甲状腺激素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48例2型DM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FT3、FT4)以及促甲状腺激素(TSH)和24小时尿蛋白排泄率(UAE).结果 (1)糖尿病肾病(DN)组与非DN组间FT3、FT4、TSH无显著差异;(2)以UAE为因变量,以FT3、FT4、TSH、HbA1C、FBG和空腹胰岛素(FI)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当α水平值为0.15时,UAE与FT3负相关.结论提示肾功能损害越明显,甲状腺激素水平越低,推测甲状腺激素水平可作为间接反应肾功能状态的指标之一.
作者:刘红燕;陈晖;林碧;余劲明;钟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全身骨显像在前列腺癌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晚期前列腺癌病人在治疗前后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结果 18例病人中16例骨显像发现骨转移,其骨转移灶随治疗过程而变化.结论全身骨显像对于前列腺癌诊断、分期、疗效观察及预后判定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陈江林;唐淑萍;林兆嫦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晚期妊娠妇女肝功能指标的改变.方法使用Beckman SYNCHRON CX5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120名晚期妊娠妇女、30名经临床确诊为急性肝炎的患者及30名正常体检对照人群进行肝功能指标检测.结果晚期妊娠妇女肝功能指标中,血清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和碱性磷酸酶(ALP)及蛋白质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其他肝功能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急性肝炎患者组肝功能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正常晚期妊娠时蛋白质及二酶的改变为正常生理现象,而非肝脏疾患所致.
作者:唐志琴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治疗外伤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外伤性白内障因后囊破裂不能按常规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而行后房型人工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结果术后23例人工晶体位置正常,2例人工晶体轻度倾斜;5例人工晶体前膜形成,经散瞳、球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后逐渐吸收,术后视力达0.2~0.6.结论后房型人工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是治疗因后囊破裂的外伤性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作者:曹征;陈硕;叶锦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我院1998年至2000年诊治尿路感染110例,现对其细菌学特点进行分析,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10例均系院外感染.年龄16~79岁,平均43岁,其中女84例,男26例,育龄妇女65例,绝经后妇女25例.临床表现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可有寒战、发热、头痛等全身感染症状、血白细胞计数升高.
作者:连学坚;沈长福;吴彼得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外周血血细胞数量的不同变化与骨髓细胞形态学之间的关系.方法用血球计数仪进行全血五分类计数,骨髓形态学检查采用瑞氏染色并做相应的细胞化学染色.结果观察493例外周血三系不同变化的骨髓象中,发现外周血三系、两系低下,或白细胞升高,血红蛋白及血小板降低,患血液系统恶性病的机会较多;感染性骨髓象不仅见于白细胞升高的病人,也见于白细胞偏低或正常,长时间发热的患者.结论对有发热、贫血、骨痛等临床症状而无法明确病因的患者,无论外周血三系发生变化与否,建议作骨髓穿刺行细胞学检查明确病因.
作者:赖国健;谭春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索无细胞异种真皮基质与自体头皮薄皮片复合移植在整形修复方面临床应用的可能性.方法将制备好的无细胞异种真皮基质移植于瘢痕切除、烧伤切痂及肉芽创面上,4~5天后再移植自体头皮薄皮片,并观察其成活率,及创面修复后功能与外观恢复情况.结果 15例病人共25个创面,无细胞真皮基质的成活率为(96.4±2.6)%,头皮薄皮片的成活率为(97.44±3.5)%,创面愈合后复合皮肤的颜色与正常皮肤协调,外观平整,弹性良好,无明显的瘢痕增生,相当或接近于自体大张中厚皮片移植的整形修复效果.结论无细胞异种真皮基质与自体头皮薄皮片复合移植,成活率高,整复效果满意,头皮供区可反复供皮且不留瘢痕及影响头皮生长,是修复瘢痕切除及深度烧伤创面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潘圣鑫;朱小平;苏为;黄巧洪;黄朝帅;陈红格;潘银根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为于仲嘉教授于1990年研制成功并开始应用于临床,因其具有操作简便、力学稳定、功能较全、配套完善等优点,在治疗四肢骨折方面已被广泛认可并迅速发展[1].自2000年10月至2001年4月,我院施行单侧面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20例,现将手术配合要点总结如下.
作者:黄华夏;黄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近年来随着高频彩超的应用,对乳腺肿块及其良恶性以及相应的病理组织学研究日趋深入,但对良性肿块中的乳汁潴留性囊肿的报道较少,由于该病在治疗上有一定特殊要求,为此本文将近年超声诊断的24例乳汁潴留性囊肿作一总结,旨在提高超声诊断水平.
作者:陈彦红;黄向红;王小燕;许春梅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