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安昌
目的:比较文拉法辛与盐酸多虑平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文拉法辛与盐酸多虑平治疗,疗程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评定临床疗效,用副反应(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HAMD总分及各因子分从疗后2周至6周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结束时TESS评分文拉法辛组显著低于盐酸多虑平组.结论:文拉法辛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对于抑郁症患者可首选使用.
作者:瞿艳荣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研究丁二酸洛沙平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丁二酸洛沙平和氯氮平治疗6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6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丁二酸洛沙平和氯氮平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丁二酸洛沙平以锥体外系反应为主,氯氮平不良反应为体重增加、流涎较多.结论:丁二酸洛沙平治疗精神分裂症不良反应小而安全.
作者:张玲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精神分裂症是常见的重型精神疾病,复发率高.部分病人在反复发作后会导致精神衰退.因此,精神分裂症病人在经过急性期的治疗,精神症状基本消除出院后,必须继续院外治疗,才能降低复发率,提高康复质量,使病人重返社会生活;院外治疗既可锻炼病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又可避免因长期住院与社会隔绝而导致的衰退现象发生.因此,对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院外康复护理非常重要.
作者:左红英;肖亚利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观察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62例抑郁症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米氮平或阿米替林治疗6周,采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 和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6周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第1、2、6周的HAMD评分对照组分别为 21.11±1.03、17.14±4.27、7.22±4.23 ,研究组分别为18.72±2.13、13.89±4.17、6.92±4.26 ;CGI评分对照组分别为3.52±0.71、3.07±0.71、1.85±0.71,研究组分别为3.04±0.63、2.26±0.68、1.62±0.76.两组比较第1、2周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第6周时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TESS评分阿米替林组显著高于米氮平组.结论: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疗效较好、起效较快、不良反应小、服用方便、安全,可首选使用.
作者:宁艳玲;王文霞;马霞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前我国已成老龄化人口社会,老年性痴呆的就诊率也越来越多.笔者参阅有关文献资料及个人的临床经验,对老年性痴呆的综合预防和治疗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冯焕菊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体育锻炼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实施开放式管理,将10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体育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使用抗精神病药,体育组辅以6个月的体育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分别用阳性和阴性量表(PANS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进行评定.并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进行一次实验室空腹血糖检测.结果:治疗后体育组PANSS各项评分均明显下降,NOSIE总分及消极因素分明显下降,而积极因素分明显上升,对照组各项评分均无明显变化.血糖比对照组降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抗精神病药治疗基础上辅以体育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疗效肯定,对糖尿病预防有益处 .
作者:吴金丽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了解精神病人暴力攻击行为发生的原因、攻击的方式及攻击的对象.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05年12月期间住院的精神科住院病人的暴力攻击行为进行回顾性的调查,调查资料来源于2004年-2005年本院的护理记录、护理交班报告和院内工伤记录.结果:精神病人的暴力危险常发生于年龄较轻,急性期发病的病人中,且在入院之初发生较多,并多有暴力史. 结论:精神病人的暴力攻击行为不容忽视,应加强医护人员的防范意识,维护自身安全的同时保证病人的安全.
作者:刘敏;邱堂威 刊期: 2007年第17期
吻合器环形痔切除手术(procedure proplapse and hemorrhoids,PPH)自2000年国内应用以来,由于疗效确切,术后恢复快,已经广泛应用.Bikhchandani报道[1]对于Ⅲ和IV度痔传统的外剥内扎术88.1%满意,而PPH术后97.6%满意.我院自2003年6月至2006年12月应用PPH对Ⅱ到IV度环形内痔或以内痔为主的环形混合痔32例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本锋 刊期: 2007年第17期
震颤谵妄是慢性酒精中毒患者在戒断过程中出现一种十分严重且威胁生命的合并症.患者可因高热、脱水、感染和衰竭而引起死亡, 死亡率为10%~15% [1,2] ,在诊治过程中必须给予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干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以利于疾病的恢复.我们对近4年收治的震颤谵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 分析其临床特征, 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具体如下.
作者:桂格莉;陈传萍;胡珊;刘修军;胡晓华 刊期: 2007年第17期
器质性精神障碍(Organic psychosis)是指各种脑器质性精神病、躯体疾病和中毒引起的可逆性或不可逆性脑功能损害时所致的精神障碍.包括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即症状性精神病)和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即中毒性精神障碍).脑出血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为高病死率和高致残率的疾病.
作者:钱应菊;李萍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探索音乐疗法对分娩过程的影响,寻找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利于产后恢复的护理方法.方法:将80例临产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音乐疗法.观察两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妇焦虑和抑郁得分.结果:观察组总产程平均(11.00±1.50)h,显著短于对照组(17.00±2.00) h(t=15.18, P《0.01);自然分娩35例(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17例(42.5%)(x2=16.83,P《0.01),产前及产后SAS、SDS评分与对照组同时段比较显著下降(t=2.05、3.10、2.63、3.16,均 P《0.05).结论:音乐疗法可减轻产妇痛苦,缩短产程,利于产后恢复.
作者:赵然英 刊期: 2007年第17期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位于吉林省东部,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精神病人暴力犯罪是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并且往往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对精神病人凶杀行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31例精神病人杀人案与15例非精神病人杀人案鉴定资料进行对照分析,为正确判定被鉴定人责任能力提供依据.
作者:武爱民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以精神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低血糖病的病因,旨在早发现、早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以精神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老年低血糖病的诊治经过.结果:老年糖尿病伴发低血糖症时易出现精神障碍,而多无其它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发冷、面色苍白、心跳加速等,易漏诊,误诊.结论:老年低血糖症致精神障碍与血糖下降速度、低血糖降低程度、个体反应性、耐受性相关,应引起重视.
作者:洪英清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对持续的躯体形式的痛疼障碍的疗效.方法:分别对14例经常规治疗无效的持续的躯体形式的痛疼障碍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症状自评量表(SCL)- 90评分以了解其心理状态,并对患者的主要症状进行分级.予选择性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类抗抑郁药盐酸帕罗西汀治疗,疗程均为6周.疗程结束后1周再进行上述量表评分.结果:患者接受抗抑郁药治疗6周后,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01).主要症状分亦明显降低,治愈率分别为49.5%和66.2%,总有效率分别为56.2%和74.3%.结论:应用抗抑郁药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躯体和精神两方面的症状.
作者:和西波;曲鸿儒;陈玉辉;李志文;魏俊明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以氯丙嗪为对照,探讨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96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奎硫平和氯丙嗪治疗8周.采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 周后的疗效相当(P>0.05);奎硫平组和氯丙嗪组的显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氯丙嗪较奎硫平组引起肌强直震颤,扭转痉挛,静坐不能等椎体外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引起胆碱能系统不良:口干、视物模糊、便秘、鼻塞发生率高(P<0.05);奎硫平对血糖、体重影响较氯丙嗪小(P<0.05).结论:奎硫平和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小.
作者:梅安昌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假出院对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社会功能的积极作用.方法: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4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假出院期间的社会功能进行评定.按平均每年假出院天数的多与少分成两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48例患者社会功能缺陷发生率为100%.但假出院天数多的患者社会功能缺陷严重程度明显轻于假出院天数少的患者;而且其个人生活自理、家庭内活动、社会性退缩、职业和工作等单项缺陷发生率明显较低.结论:增加患者接触社会时间,进行家庭治疗和康复,可以减轻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
作者:余志刚 刊期: 2007年第17期
氯氮平属抗精神病类药,对抑制患者幻觉、妄想、行为异常、情感障碍等症状有一定疗效.近几年来,有关氯氮平的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日渐增多.
作者:王丽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为福利院临终老人实施临终护理的方法和意义.方法:选择41位临终老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8人,研究组23人.对照组采用基本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临终护理方法:①提供佳的居住环境;②注重舒适的护理;③注重心理护理;④家庭护理.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对两组老人实施护理干预前后的身心状况进行测评.结果:研究组老人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老人(P《0.01).结论:为福利院临终老人实施临终护理,改善了临终者的身心状况,提高了临终者的生存质量,为我们在今后工作中深入实施临终护理提供了理论及事实依据.
作者:夏春红;张新民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及躯体损害.方法:对本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0月住院的288例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中男性占98.26%,该类病人主要精神症状为妄想、幻觉、伤人损物、智能障碍,主要的神经系统症状有震颤、周围神经炎、共济失调、癫痫样发作,脑电图异常率为29.1%,21.88%伴发各种躯体疾病,本病复发率为82.83%.结论:慢性酒精中毒造成严重的精神障碍及躯体损害,应关注本病的防治.
作者:张秀贞;王爱荣;刘文果 刊期: 2007年第17期
目的:观察氟西汀合并阿米替林对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42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合用组(氟西汀合并阿米替林22例)和单用组(氟西汀20例)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第1、2、4、6周末两组间HAMD及CGI评分比较,合用组低于单用组,差异有显著性;治疗6周末70.8%显著高于单用组的41%;两组TESS评分间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氟西汀合并阿米替林对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单用氟西汀且起效快.
作者:赵际光 刊期: 2007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