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进展

黄锦欢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患者, 致死致残, 早期防治, 寿命延长, 年龄增长, 内约, 危险性, 发病率, 蛋白尿, 统计, 病人
摘要:随着糖尿病(DM)发病率的逐年上升及DM病人的寿命延长,糖尿病肾病(DN)已成为DM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据统计几乎50%Ⅰ型DM患者合并DN;在Ⅱ型DM患者中,随年龄增长及病程延长,形成DN的危险性增加.出现蛋白尿后6年内约20%,10年内约50%,15年内75%发生终末期肾功能衰竭[1].早期防治DN并延缓其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骨肿瘤的栓塞介入治疗

    骨肿瘤特别是位于脊柱、骨盆的骨肿瘤,由于其本身及周围组织解剖结构复杂、位置深、肿瘤血供丰富,术中出血多,因而治疗十分困难.近20年来由于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及骨肿瘤的栓塞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使骨肿瘤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

    作者:李荣富;王大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氧射流雾化吸入雷米封治疗肺结核的观察及护理

    氧射流雾化吸入用于治疗各种呼吸性疾病日益广泛,其原理是利用高速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随吸气进入呼吸道.我院对肺结核痰菌阳性的住院患者采用全身抗痨基础上加用氧射流雾化吸入雷米封治疗,痰菌转阴率高,报告如下.

    作者:王自秀;邓晓丽;邓家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23例子痫及并发症回顾性分析

    子痫是妊高征发展的严重阶段,对母婴危害极大,居孕产妇死亡四大原因的第二位.为进一步探讨子痫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措施,降低母婴死亡率,现对我院1996~2000年间收治的23例子痫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梁洪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断指再植78例92指的体会

    断指再植术是显微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术成功与否,要精湛的技术和高度的责任心.我们于1 997年元月至2000年12月为78例92指离断的患者施行了断指再值术,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吴昌高;曾春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缬沙坦治疗南方人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开放试验,评价缬沙坦对治疗南方人高血压病的疗效和病人的耐受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测定30例南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血压治疗(缬沙坦80~160mg/d,治疗8周)前后及30例安慰剂组的血压,并观察血压变化及相关指标.结果缬沙坦80~160mg,每日1次,可明显降低南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缬沙坦组患者收缩压由治疗前(157.051±13.82)mmHg降至(126.85±10.60)mmHg,舒张压由治疗前(101.58±7.25)mmHg降至(87.00±10.25)mmHg,P<0.05,安慰剂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缬沙坦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不良反应通常是轻微的、暂时的,不影响治疗.结论南方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每日1次服用缬沙坦80~160mg,可明显降低血压,且安全性良好,易于耐受.

    作者:陈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进展

    全世界致盲原因中白内障占46.0%,我国约有500万双眼视力低于0.3的白内障患者[1].一般认为白内障不能预防,但可通过手术治疗将大多数盲人视力恢复到接近正常的视力范围.临床上手术治疗白内障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除手术操作因素外,护理工作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人工晶体植入术是高科技电子技术介入眼科领域的产物,是目前矫正白内障术后屈光不正的首选方法,其手术精细、操作复杂,对术后提出比传统手术更高的要求,因此手术的效果如何与护理密切相关.

    作者:王万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进展

    随着糖尿病(DM)发病率的逐年上升及DM病人的寿命延长,糖尿病肾病(DN)已成为DM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据统计几乎50%Ⅰ型DM患者合并DN;在Ⅱ型DM患者中,随年龄增长及病程延长,形成DN的危险性增加.出现蛋白尿后6年内约20%,10年内约50%,15年内75%发生终末期肾功能衰竭[1].早期防治DN并延缓其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者:黄锦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眼外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眼外伤是一种严重损害视力的常见眼病[1],居单眼致盲原因的首位,不仅直接或间接损伤视觉器官的组织结构,影响其生理功能,而且所引起的并发症常进一步加重跟组织和视功能的损害.因此,早期的确诊和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实行有计划、系统的全面身心护理,对减轻损伤的程度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黄朝晖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刺五加注射液致荨麻疹1例报告

    刺五加注射液是临床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中成药制剂,其疗效稳定,副作用少而深受欢迎,但我科于2001年3月使用刺五加注射液致荨麻疹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裴静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等容血液稀释疗法加灯盏花素对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血液稀释生物平衡疗法是目前治疗领域中的一种新方法,目前用于治疗高粘血症的报道较多,我院自1999年以来将此项技术应用于临床,采用等容血液稀释加用灯盏花素治疗伴有血液粘稠度增高的58例冠心病者,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利菊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的现状与进展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dult ischemic necrosis offemoral head,AINFH),病程长,致残率高,近年来发病有上升趋势[1],且多为中青年发病.AINFH的治疗已成为临床较为迫切又棘手的问题.目前AINFH的治疗方法归纳起来有三大类:非手术疗法,姑息性手术疗法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现将有关内容综述如下.

    作者:李伟雄;王大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新兴的临床科研方法学——循证医学

    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是一种新兴的方法学,是以新、佳的科研结果为依据的临床科研方法学:是一种指导临床实践的方法学:是一种科学评价临床医学文献的方法学.它是一种重证据的科学思维方法,有别于已运用了数千年的以经验为主的临床思维方法.随着临床医学、医学统计学、临床流行病学、计算机互联网等学科和技术的迅速发展,循证医学在临床医学领域迅速兴起,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的转变将是二十一世纪临床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林中昌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一起医务人员中暴发军团病之临床特征

    1976年美国学者确定了军团病的存在,迄今为止,国内逐渐有散发病例报道,并有数次暴发流行[1,2].但医务人员中集体暴发军团病尚未见报道.1996年1月我院医务人员发生了一起军团病暴发,现将临床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刘伟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LAK细胞之诱导条件的探讨

    目的探讨LAK细胞的诱导条件.方法采用不同含量的r-IL-2T和PHA制备LAK细胞,经台盼兰拒染实验计数法及MTT比色法检验LAK细胞数目及活性.结果在r-IL-2 300μ/ml和PHA10μg/ml时,制备的LAK细胞数量多,杀伤活性较高.结论结论r-IL-2和PHA可诱导LAK细胞增殖.

    作者:肖云珍;詹建湘;李翠娥;黄嘉凌;肖定璋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牛磺酸对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坏死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牛磺酸(Tau)对缺氧引起的心肌细胞坏死有无直接保护作用.方法将培养心肌细胞分为正常对照、Tau对照缺氧+Tau和缺氧4个组.测定培养细胞上清液中肌酸磷酸激酶(CPK)活性,用原子吸收法测定细胞内钙、镁含量,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和台盼蓝染色镜检检测坏死细胞.结果Tau可使缺氧时培养细胞上清液中CPK活性降低30%,坏死细胞减少大约20%.减少细胞内钙超载和镁丢失.结论Tau对缺氧导致的心肌细胞坏死有直接保护作用,此作用可能与减少细胞内钙超载和镁丢失有关.

    作者:张晓敏;周巧云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老年带状疱疹误诊原因分析

    老年人带状疱疹,其早期症状多种多样,特别是在仅有神经痛,皮疹没有出来之前,常误诊为其他科疾病,现将40例误诊的病例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贾青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促进骨折愈合方法的研究概况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众多、生理过程极其复杂.本文就近年在促进骨折愈合方法及机制方面的研究近况作一综述.1 骨生长因子及诱导成骨1.1 诱导成骨骨折愈合是通过爬行替代还是骨诱导来完成,多年来一直存在分歧[1,2,3].Chalmers等[4]提出诱导成骨三要素:①诱导刺激物-BMP;②BMP的靶细胞-间充质类细胞;③有利于骨生长的血供环境.继Urist之后已从人及许多动物骨组织中提纯了BMP.实验表明正常骨组织中BMP主要位于骨胶原纤维、骨膜及骨髓基质中.临床应用BMP修复骨缺损先后有成功报道[5].但BMP在骨内含量极微且易降解,临床应用受到限制.针对这一问题,近年许多学者将BMP与载体结合组成其释放系统(BMP/载体)来解决之.常用的载体有钙磷陶瓷人工骨、生物玻璃、石膏、胶原及纤维蛋白凝块等.介绍BMP/磷酸三钙植入肌肉内其诱导的新骨量比单用BMP大12倍[6],表明BMP借助载体缓慢释放,不断作用于靶细胞,诱导形成更多新骨.此外BMP基因重组蛋白的研究也受到重视.有关BMP应用方式,除手术切开植入外,近有学者将BMP与成纤维细胞因子(FGF)复合物经皮注射[22],促进骨愈合.这些新的组合及给药途径,将为临床应用带来积极影响.

    作者:王明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体外循环手术麻醉与应激反应

    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是临床上创伤大的手术.手术操作的刺激、麻醉与体外循环的作用均可产生较强的应激反应,使机体产生一系列严重的病理生理改变.如何调控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时产生的应激反应,使手术患者平稳顺利地渡过手术麻醉的应激期,是围心脏手术期一个重要的课题.

    作者:蒋宗滨;谭冠先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导尿困难、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我科1996~2000年行导尿术620例次,其中有32例次导尿困难、失败,现将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分述如下.1 患者方面的原因1.1 尿道口回缩老年妇女生殖器萎缩,尿道缩短,尿道口多缩至阴道内,行导尿术时,易将尿管插入阴道.

    作者:董亚群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内镜诊断钩虫感染的临床意义

    钩虫感染是慢性上消化道失血的重要原因之一,传统的诊断方法是粪便找钩虫卵,通过总结近几年我院内镜下发现十二指肠钩虫病35例的临床经验,我们发现内镜检查对钩虫感染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作者:伊虹羽;梁仲惠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