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远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监测系统设计

江梅;马志庆;张魁星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远程医疗, 移动通信技术, 监测系统
摘要:目的:基于移动通信技术,设计远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监测系统,实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动态预测,提高预测的准确率。方法:在原有便携式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监测设备的基础上,结合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无线通信模块,通过对相关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发送和接收,实现对血流参数的远程监测,医生根据监测信息分析孕妇的健康状况及时反馈诊断信息。结果:该系统实现了对孕妇血流参数的动态监测,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及时诊断提供更为有效的信息。结论:该系统的研制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早期预测、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相关文献
  • 经皮微创内固定对胫骨Pilon骨折的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经皮微创内固定对胫骨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对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骨科2008年10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42例胫骨Pilon骨折患者进行分组治疗。结果:观察组术后踝关节评分优良率为81.0%,并发症发生率为9.5%;对照组优良率为61.9%,并发症发生率为28.6%,观察组术后踝关节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后者;观察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4.6±3.2)月,对照组为(17.1±4.6)月,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经皮微创内固定能够有效改善胫骨Pilon骨折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分,缩短骨愈合时间,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白立榜;刘荣;马张稳;张民泽;刘志斌;董喆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E2F-1及相关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转录因子E2F-1和Ki-67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子宫内膜癌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子宫内膜癌和32名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2F-1和Ki-67表达定位于细胞核,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33%(35/60)和85.00%(51/60),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0和12.5%(4/32)(x2=27.71,x2=42.63;P<0.05)。两者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分期有关(x2=5.79,x2=8.28,x2=11.77,x2=4.04;P<0.05);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2F-1和Ki-67两者之间比较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E2F-1和Ki-67在子宫内膜癌呈高表达,且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周海霞;李燕辉;时志民;王蕾;司军英;吴彩花;范建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基于LabVIEW2011的心音信号时变滤波的实现

    目的:消除杂波对整个系统的干扰,提高波形的辨识度,为下一步心音分析做好准备。方法:引进时变滤波的理论,以该理论为设计基础,将具体应用要求以实验指标的形式来定义,利用LabVIEW2011的高级工具包进行编程以实现。结果:成功利用时变滤波的方法对杂波进行了滤除,提高了信号波形所反映信息的准确性。结论:采用上述方法能够实现对于心音信号数据的优化处理,从源头上为系统的分析应用提供了可靠保障。

    作者:韦哲;辛迈;蔡亭亭;罗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医学院校计算机机房的安全管理

    目的:通过安全、有效地运用机房的各项计算机硬件及网络设备,达到安全防范和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的目的。方法:健全计算机机房管理制度及安全措施,执行机房制度管理和环境管理办法,利用保护卡对系统软件进行安全管理,不断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结果:通过使用安全防范措施,提高了医学院校计算机房工作效率,确保机房软件、硬件设备、网络设备及资料的安全使用与维护。结论:加强医学院校计算机机房的管理,调动各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努力搞好计算机机房的建设与管理。

    作者:谢艳;杜菁;潘清;刘文艳;王珂;沙飞;李宁;田欣;翟阳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动态MRI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动态MRI扫描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影像学特点及其对女性盆低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32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组,30名产后正常女性为对照组,分别进行盆底动态MRI扫描,比较两组静态及动态MRI扫描盆底肌面积、肛提肌裂孔宽度及盆底标志线长度等参数差异。结果:研究组静态及动态MRI扫描髂尾肌、耻尾肌和耻直肌面积小于对照组,研究组动态MRI扫描髂尾肌、耻尾肌、耻直肌面积小于静态MRI扫描;研究组静态及动态MRI扫描肛提肌裂孔宽度大于对照组,研究组动态MRI扫描肛提肌裂孔宽度大于静态扫描;研究组静态及动态MRI扫描H线及M线长度大于对照组,研究组动态MRI扫描H线及M线长度大于静态扫描。结论:动态MRI扫描能够反映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盆底功能及形态变化,有助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筛选及诊断。

    作者:廖林森;唐贵超;陈希奎;杨玉琼;贺君建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远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监测系统设计

    目的:基于移动通信技术,设计远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监测系统,实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动态预测,提高预测的准确率。方法:在原有便携式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监测设备的基础上,结合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无线通信模块,通过对相关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发送和接收,实现对血流参数的远程监测,医生根据监测信息分析孕妇的健康状况及时反馈诊断信息。结果:该系统实现了对孕妇血流参数的动态监测,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及时诊断提供更为有效的信息。结论:该系统的研制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早期预测、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作者:江梅;马志庆;张魁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肌痉挛康复护理的方法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持续性植物状态(PVS)患者肌肉痉挛的效果。方法:对98例PVS患者采取治疗与康复护理相结合的方法,采用正确的体位摆放、被动运动、针刺疗法及按摩等康复护理方式,采用国际通用修订的MAS分级法对患者痉挛情况进行评定。结果:经相关治疗和康复护理后,患者上、下肢的肌张力明显改善(x2=17.04,x2=14.04;P<0.01)。结论:良肢位的摆放及肢体运动康复护理训练不需要特殊设备和技术,只需康复护理人员掌握训练方法和技巧,则可有效地减少和控制肌肉痉挛的发生,减少PVS患者痛苦。

    作者:车媛;蒋金鹏;曹樱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医学高校物理化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模式探讨

    目的:根据医学高校物理化学实验室特点,结合实验教学提出物理化学实验室建设及管理建议。方法:采用做好仪器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实验室资料的收集与管理以及加强实验技术人员素质等方法,使物理化学实验室仪器设备得到有效利用。结果:通过严格执行规范化的仪器管理制度及加强技术人员的学习,使实验室的管理得到有效改善,实验教学水平有所提高。结论:为提高医学高校物理化学实验教学质量,有必要做好物理化学实验室的管理与建设工作。

    作者:闫淑莲;夏颖;石晨;何深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血液透析备用机使用管理的探讨

    目的:加强血液透析备用机的管理,降低血液透析备用机的使用风险。方法:通过对血液透析备用机性能进行检测评估,及对血液透析机预防性维护保养进行分析评估。结果:对血液透析备用机的检测评估降低了血液透析备用机的故障率,避免了临床治疗的安全隐患。结论:对血液透析备用机检测评估和质量控制可有效提高其使用的安全性。

    作者:花毅;赵丽萍;张飞鸿;樊晓红;胡静;杨国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军队中小医院的融资发展模式

    目的:为提高部队中小医院的综合实力,在医改进程中,寻找一条适合其发展的模式。方法:通过引进地方资金,强强联合,完成共同发展。结果:2009年初,由医院提供场地,投资方投入900万元,修建8400 m2的体检中心;2010年追加投资8000万元,修建52000 m2、设置床位1000余张、新增30余个科室的外科综合大楼;2011年后,预计融资近2亿购置128排CT等高精尖大中型设备及配套设施3000余台(套),使医院建设更上一个台阶。结论:医院的发展受人才、技术以及资金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只有冲出瓶颈,引进地方资金,加强自身内涵建设,使医院得以长促发展。

    作者:蒋功寿;徐淞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TYCO泰科PB840呼吸机的构成及维修

    呼吸机是利用机械通气实施人工呼吸气体的机械装置,其功能是呼吸支持和呼吸治疗,是生命支持的急救、抢救设备。在医院主要用于急救转运、复苏室、急诊科、儿科ICU及成人ICU等科室。该设备主要故障集中在气路和电路两部分,日常维护保养及预防性维修是保障呼吸机正常工作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作者:孟庆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婴幼儿放射防护装置与多种方法配合使用减少辐射剂量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婴幼儿放射防护装置与多种方法配合使用以减少辐射剂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婴幼儿放射防护装置检查床上,使用3块倒U形有机铅玻璃罩和垂直铅挡板组成相对独立的空间,通过调节有机铅玻璃罩和垂直铅挡板不同位置以达到辐射防护的目的,并与婴幼儿体位固定支具,采用监控摄像头、调节照射野、靶-片距及室内温度等方法采取低剂量方法,大限度降低患儿辐射剂量。结果:通过婴幼儿放射防护装置与辅助设备的使用,有效提高了在CT扫描、DR摄影等各种患儿检查时的成功率,确保影像质量,避免重复检查,减少了患儿辐射剂量。结论:有效减少患儿辐射剂量和其他人群的照射,遵循X射线检查的正规化和辐射防护优化原则,在获得必要诊断信息的同时使受检儿童受照剂量保持在合理的低水平。

    作者:王兴宏;杜金明;陈金栋;郭志军;雷华;陈艳芳;李云;汤玉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不同型号尿管气囊标注容量的体外试验

    目的:探讨不同型号气囊尿管气囊标注容量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选择8~20号双腔气囊尿管,根据气囊尿管的气囊标注容量分别注入不同剂量的0.9%无菌生理盐水,观察各型气囊尿管在不同注水量时的形状以及各型气囊尿管的大承受液量。结果:8~14号气囊尿管气囊的标注容量即佳注水量;16~20号气囊尿管的气囊标注容量并非佳注水量。结论:8~14号气囊尿管气囊标注容量即佳注入量;16号气囊尿管佳注入量为15~20 ml;18号、20号气囊尿管佳注入量为20 ml;不同型号气囊尿管气囊的大承受液量也不相同。

    作者:杜福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医学形态学实验第二课堂活动实践的探索

    目的:探索第二课堂活动内容和方式的创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方法:首都医科大学形态学实验室在2011级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开展了“疏松结缔组织铺片的制作”的第二课堂活动,此项活动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文献检索进行实验设计,制作疏松结缔组织铺片,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结果:参与本活动的学生多种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培养和锻炼,综合素质明显提高。结论:第二课堂活动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和重要补充,对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尚宏伟;路欣;张立新;郭晓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剑鞘气管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剑鞘气管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年龄和性别的相关性。方法:搜集2012年1-11月福建省老年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348例,行胸部轴位CT1 mm层厚连续扫描。在主动脉弓上方10 mm层面测量气管的内冠状径和内矢状径。剑鞘形状的程度用内冠状径与内矢状径的比率(气管指数)来表示。结果:剑鞘气管37例,均见于60岁以上气肿程度轻重不一的男性患者;气管内冠状径的长度范围在9~18 mm,平均13.5 mm;内矢状径的长度范围在19~32 mm,平均25.5 mm;气管指数的范围在0.38~0.66,平均0.52。结论:剑鞘气管与COPD患者年龄和性别密切相关,但与气肿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剑鞘气管的形成是由于长期慢性咳嗽所致气管软骨环的损伤、重塑型和营养不良性骨化。

    作者:龚碧云;丁旭恩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浅谈医院医疗设备的全程质量管理

    目的:研究探讨医院医疗设备的全程质量管理方法。方法:结合实际工作,分析和总结医院医疗设备的购置、使用、维修保养、计量检测及淘汰报废等方面的实践和做法。结果:总结医院医疗设备全程质量管理的经验及做法。结论:通过对医院医疗设备的全程质量管理,确保其发挥良好效益,促进医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孙凤国;蒋琨;陈军伟;赵慧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自聚焦超声在动物离体皮下脂肪组织中的融脂效应研究

    目的:探索高频聚焦超声和低频聚焦超声在不同辐照时间和功率的条件下,对离体动物猪的皮下脂肪不同层产生生物学融脂效应的规律。方法:将离体动物猪脂肪生物实验分为两组,分别使用工作频率为6.5 MHz和3 MHz的换能器。两组使用的超声功率为2~5 W,辐射时间为5 s、10 s、20 s、4 s、60 s和80 s;辐照后进行MTT检测脂肪细胞活性并计算融脂效应的面积。描述离体动物猪的皮下脂肪层生物学融脂效应,讨论不同条件下生物学融脂效应之间的区别。结果:随着超声功率和辐照时间的增加,脂肪组织形成融脂效应的程度呈规律性变化。辐照时间为5s时脂肪组织破坏不明显,辐照时间>10 s时脂肪组织则明显被破坏。相同超声功率和辐射时间条件下聚焦超声在深脂肪层的破坏程度比浅表脂肪层高。3 MHz聚焦超声在辐射时间≥40 s可穿过约5 mm的表皮并凝固性破坏皮下不同层次的脂肪组织。结论:高频和低频聚焦超声均可有效破坏脂肪组织。

    作者:Pranima Maharjan;惠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基于Matlab CT密度分辨力自动检测的研究

    目的:采用matlab语言,运用统计学方法实现CT密度分辨力的自动检测,并将其结果与目测法进行相关性研究。方法:图像数据通过扫描美国体模实验室Catphan 500体模获得,并运用图像处理技术和统计学方法完成密度分辨力的自动检测,采用pearson系数与目测法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CT密度分辨力的自动检测系统简单实用,人工干预少,客观性强,与目测法结果具有很强的一致性。结论:CT密度分辨力自动检测方法的研制成功证明了数字化检测方法的可行性,为CT远程质量控制工作打下基础。

    作者:李涛;李怡勇;米永巍;郭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彩色超声多普勒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相关性的应用研究

    目的:讨论彩色超声多普勒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相关性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观察组)与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颈部超声多普勒图像进行对比分析,讨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部位,斑块特点与斑块类型。结果:观察组斑块检出率为96.23%,对照组检出率为16%,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x2=67.673,P<0.05);观察组中49.5%的斑块发生在颈动脉分叉处,对照组中50%发生在颈动脉分叉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x2=6.973,P<0.05);观察组以软斑为主,对照组以硬斑为主,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028,P<0.05)。结论:在脑梗死检测中,超声能准确对斑块进行检测和定位,并对性质判定,可区分易损斑块和稳定斑块,为临床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作者:莫建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促甲状腺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促甲状腺素(TSH)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操作实验的影响因素,有效控制实验结果的准确度,避免假阳性结果的出现。方法:对每次实验结果进行认真分析,总结其实验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通过进行TSH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操作实验,有效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减少了实验结果的假阳性和召回率,节约了人力和物力。结论:在实际TSH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操作实验中的经验总结简明、实用,能有效地控制好实验的精确度,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度,适宜推广。

    作者:李传胜;徐宏飞;魏莉;张兰香;张燕华;解宗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

主管:中国医学装备协会

主办:中国医学装备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