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下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术后炎性应激反应的对比研究

容彩兰;唐春艳

关键词:子宫肌瘤, 腹腔镜手术, 炎性反应
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下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术后的炎性应激反应。方法:选取130例子宫肌瘤患者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手术)和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每组65例。检测术后炎性因子水平,观察手术创伤指标,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①治疗后,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和肿瘤坏死因子a(TNF-α)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92,t=11.842;P<0.05);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32,P>0.05);③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卧床时间以及NR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42,t=7.283, t=8.213,t=7.883;P<0.05);④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卧床时间以及NRS评分均与IL-1呈正相关,r2分别为0.485、0.521、0.442、0.451;与TNF-α呈正相关,r2分别为0.556、0.513、0.423及0.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手术有助于减小手术创伤、缓解术后炎性应激反应,且炎性应激程度与手术创伤程度有密切的相关性。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相关文献
  • 自动闭环机械通气控制器的设计

    目的:设计一种自动闭环机械通气控制器,为改变临床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通气参数依靠医生个人经验判断进行设定的现状。方法:针对闭环控制系统要求,设计两个闭环控制子系统: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浓度的PETCO2控制系统和调节呼吸弹性的呼气末正压(PEEP)控制系统。PETCO2控制系统既可以独立工作也能够与PEEP控制系统联合工作。结果:实现了患者PETCO2和呼吸弹性水平的闭环自动控制。结论:自动闭环机械通气控制器可在维持必要通气的基础上,降低呼吸弹性,提高了临床呼吸治疗效果和质量。

    作者:端慧敏;陈爱华;詹宁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巴可在CMEF展示两款重量级旗舰产品填补国内细分市场空白

    [本刊讯]第72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秋季)博览会(以下简称CMEF展)于2014年10月23日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开幕。巴可公司带来的数字化手术室(Nexxis)与智能床旁照护系统(IPC)两款旗舰产品受到广泛关注。据了解,这两款创新产品以数字化手术室与患者关爱作为切入点,将会对医院服务质量带来革命性的改变,其应用展示在国内尚属首次。

    作者:孟瑞雪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内侧髌股韧带急性损伤的低场磁共振成像表现

    目的:探讨内侧髌股韧带(MPFL)急性损伤的低场磁共振成像(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证实的26例MPFL急性损伤患者的0.35TMRI影像资料。结果:26例患者均为单膝受累。MRI主要表现:MPFL区域信号增高(n=26)、韧带周围肿胀(n=11)、变细(n=11)、中断(n=4),以轴位显示佳。病变部位:股骨侧10例、髌骨侧14例、体部2例。伴发症:伴髌骨半脱位和(或)脱位13例,伴骨折和(或)骨挫伤22例,伴软骨损伤15例,其他韧带损伤14例,膝周肌损伤9例,滑膜囊及关节腔积液26例,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12例,髌股关节先天性异常4例,滑膜病变7例等。结论:MRI是评价MPFL损伤及其伴发病变较佳的检查方法。

    作者:丁长青;李军;王安震;孙迎迎;王雪璐;罗慧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STATIM 5000卡式灭菌器的正确使用与维护

    手术器械的及时快速灭菌是提高手术室利用率,缩短手术接台时间的关键因素。STATIM 5000卡式灭菌器具有灭菌时间短、速度快、操作方便、能安全运送器械以及防止运送途中污染的特点,是目前手术器械灭菌采用的重要方式[1]。规范使用卡式灭菌器、做好日常定期检测与维护保养是保证灭菌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

    作者:杨加忠;刘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Web表单验证在手术患者评价系统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总结计算机应用程序中表单验证技术的实现方法,以完善手术患者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方法:以临床实际需求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应用不同的表单验证技术设计开发基于LAMP运行环境的手术患者评价系统。结果:该系统通过表单验证技术,对患者提交的评价数据进行筛选、过滤及纠偏,使得评价系统的运行更加安全、高效且具有很好的用户体验;使其实现了患者手术后可与手术团队及时沟通并准确反馈术后感受的设计初衷。结论:表单验证技术包括传统后台服务器端验证和基于AJAX技术的综合验证,两者无绝对的优劣,应当根据项目需求进行选择。

    作者:沙飞;杜菁;刘文艳;潘清;王珂;谢艳;田新;翟阳阳;李宁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GE HDxt 1.5T磁共振梯度线圈更换

    梯度系统是磁共振重要的硬件之一,是由梯度线圈、梯度放大器、数模转换器、梯度控制器以及梯度冷却装置等构成。梯度线圈是整个梯度系统的核心,每一扫描序列中梯度信号通过梯度控制器传递给梯度放大器后产生特殊波形的脉冲电流信号给梯度线圈,从而生成扫描序列所需的梯度磁场。因梯度线圈电流较大,处于常导工作状态,所以需专用的冷却装置进行冷却。

    作者:钱德军;唐从森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判断主动脉弓形态及临床意义的探讨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技术评价主动脉弓形态,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颈胸部联合256CTA检查的240例无重要血管性疾病、无局部占位性疾病的受检者图像,其中男性147例、女性93例,年龄44岁~71岁,平均年龄51.8岁。应用CT测量软件分别测量颈总动脉内径、头臂干开口至主动脉弓顶垂直距离,并进行分型。结果:240例患者中I型116例(占48.33%)、Ⅱ型80例(占33.33%)、Ⅲ型44例(占18.33%)。根据不同年龄进行分组统计,发现32例青年组(≤45岁)中,I型24例(占75%)、Ⅱ型8例(占25%)、Ⅲ型无;104例中年组(46~59岁)中,I型60例(占57.69%)、Ⅱ型40例(占38.46%)、Ⅲ型4例(占3.84%);104例老年组(≥60岁)中,I型32例(占30.76%)、Ⅱ型32例(占30.76%)、Ⅲ型40例(占38.46%)。结论:MSCTA技术对主动脉弓形态学判断准确,某些疾病介入术前进行MSCTA检查获取主动脉弓的相关资料与数据,对神经放射介入医生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学廷;董致成;冯丽;潘为领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腹腔镜下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术后炎性应激反应的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术后的炎性应激反应。方法:选取130例子宫肌瘤患者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手术)和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每组65例。检测术后炎性因子水平,观察手术创伤指标,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①治疗后,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和肿瘤坏死因子a(TNF-α)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92,t=11.842;P<0.05);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32,P>0.05);③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卧床时间以及NR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42,t=7.283, t=8.213,t=7.883;P<0.05);④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卧床时间以及NRS评分均与IL-1呈正相关,r2分别为0.485、0.521、0.442、0.451;与TNF-α呈正相关,r2分别为0.556、0.513、0.423及0.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手术有助于减小手术创伤、缓解术后炎性应激反应,且炎性应激程度与手术创伤程度有密切的相关性。

    作者:容彩兰;唐春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基层医院放射科数字化建设探讨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放射科数字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方法:分析目前基层医院放射科数字化建设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结果:基层医院在放射科数字化建设中存在着科室布局不科学、计算机X射线摄影(CR)和数字X射线摄影(DR)选择不合理、机器存在设计缺陷、影像归档及传输系统(PACS)不兼容、系统维护不当以及医务人员操作不规范等问题。需要从规划、管理、设计及培训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结论:放射科数字化建设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合理选择、科学安装、精心维护以及熟练应用才能在基层医院充分发挥其优越性。

    作者:马新荣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的质量控制与应用

    目的:通过对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SPECT)进行质量控制,确保SPECT的安全使用。方法:介绍Philips公司生产的Brightview型SPECT工作原理和参数测量方法,并对设备常见故障进行分析,掌握其基本的维修思路。结果:通过了解该设备的工作原理、参数检测、维护保养及常见故障的维修,掌握设备的质量控制方法。结论:对SPECT进行质量控制是医院核医学科临床影像工作的重要环节,实现提高图像质量和机器的安全性,减少不必要的辐射,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作者:李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肛垫回复器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目的:研制一种治疗痔疮的手术器械。方法:选用金属材料制作肛垫回复器,其由引线器、控制器、回复针及针芯4部分组成。选取环状混合痔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应用肛垫回复器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间手术及术后康复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而术中出血量、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创面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随访表明,两组间治愈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肛垫回复器治疗环状混合痔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若用于非环状痔的治疗效果更佳,可作为临床治疗痔疮疾病的手术器械。

    作者:刘持旺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百胜魅力50彩超常见故障分析和维修

    百胜魅力50彩超采用MyLa系列产品革新性的超声模块化架构和人体工程学设计,拥有极其灵活的多样化配置和全面应用的高科技探头群,具有操作简便、故障率低及简捷友好的操作界面等诸多优点,受到各大医院青睐,并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经历,现将使用过程中遇到的3个故障案例总结分析,供同行参考[1-2]。

    作者:张谷敏;张伟;尹晓峰;张康;李兴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实时三平面超声成像对正常人群左心房功能的评价

    目的:探讨实时三平面超声成像(RTTU)对测量正常人群左心房功能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实时三平面超声技术,评价32例健康体检的成年人左心房功能(包括左心房存贮容积、管道容积及主动射血分数),同时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测上述参数,比较两种方法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两种超声检查方法在左心房存贮容积(LARV)、左心房管道容积(LACV)及左心房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方面相比,无差异;LARV、LACV及LAEF在三平面图像和二维超声图像显示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LARV=0.82,rLACV=0.85,rLVEF=0.88;P<0.05)。结论:实时三平面超声成像与二维超声心动图在评价正常人左心房功能时有良好的相关性。

    作者:李秀珍;吴晶心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浅谈提高医疗设备归档及时率

    目的:阐述提高医疗设备归档及时率的重要意义。方法:通过对近年文献的参考和工作实践经验总结,从医院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的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对医院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结合管理工作实践,归纳总结医疗设备规范化档案管理关键点。结论:提高归档及时率和档案利用率,使医疗设备档案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应有作用。

    作者:任庆惠;尹军;张和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医疗设备智能定位预警系统的研究

    目的:实现战时评估战伤伤情的红外影像方法与设备预警信息化管理,提高设备使用效率,降低设备的管理成本,有效服务于战争环境。方法:采用射频识别(RFID)技术,设计智能动态定位管理系统。建立管理物联网系统平台,实现设备智能定位预警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模式。结果:智能定位预警系统的建立,可实时了解战时环境医疗设备的使用周期和使用状态,及时获取有效数据,通过身份识别与定位,实现医疗设备的预警智能信息化管理。结论:利用RFID的原理、特点及医疗设备管理监控平台,能够实时监控医疗设备的使用和流动情况,可实现对医疗设备的移动跟踪记录、报警以及设备的统计报表等管理目标,进一步规范和优化医疗设备的预警管理机制。

    作者:佟东宁;王丹;蒋知新;李侠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腰硬联合麻醉和持续硬膜外麻醉在子宫肌瘤手术中的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在子宫肌瘤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0例行子宫肌瘤切除的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方法;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法。术中对患者血压(BP)、心率(HR)和手术牵拉反应进行监测,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①两组患者在麻醉期间血压均有所降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显著,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32,x2=6.251;P<0.05);②观察组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及局麻药的用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x2=6.278,x2=9.674,x2=12.256;P<0.05);③观察组麻醉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576,P<0.01)。结论:在子宫肌瘤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较硬膜外阻滞麻醉效果好,是一种值得推广使用的麻醉方法。

    作者:魏福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纸塑包装袋三角形剪裁法对手术器械包使用安全的影响

    目的:探讨纸塑包装袋三角形剪裁法对手术正确开包操作的影响。方法:选取20种常用的呈现细厚宽类的手术器械,并且按照三角形与长方形行剪裁法分别对其进行包装,其中三角形纸塑包装袋为研究组,长方形纸塑包装袋为对照组,两组的包数均为5000包,观察两组手术器械包开包操作情况和灭菌效果的监测情况。结果:通过两组的数据比较,研究组开包操作正确率为100.0%,对照组开包操作正确率为95.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4,P<0.05);两组包装灭菌效果监测分析显示,器械均符合消毒供应室的专业规范与条例,且符合零风险的管理操作要求。结论:临床中采取三角形纸塑包装袋包装手术器械能够有效的提高手术室器械包装正确开包操作,并且降低不正常操作,符合零风险的管理操作要求,能够有效的降低潜在的风险,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作者:杨天凤;何伟;原庆会;赖庆利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学案导学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学案导学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级护理专业两个班的学生131名,分别纳入实验组(63名)和对照组(68名)。实验组采用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学案导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课程进行过程中,授课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课程结束后进行理论考试;采用问卷调查表对实验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学生学习态度积极,理论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4,P<0.01);实验组学生对于教学效果评价较好。结论: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的学案导学,适用于外科护理教学改革需要,增加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张海燕;王慧玲;李铁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高效流程,让影像诊断更轻松--医学影像高级可视化技术进展浅谈(一)

    当肿瘤科患者的CT影像中发现可疑病状时,怎样才能迅速获取患者以前的MR检查、比较扫描结果及做出更有把握的诊断?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血小板恒温震荡保存箱校准装置的研制

    目的:血小板恒温震荡保存箱广泛用于医院输血科、实验室和血站,为了确保其技术参数的准确性,研制一套适用于临床的校准装置。方法:采用红外线发射器、数字温度传感器及ARM单片机等器件组成校准装置,对保存箱的温度、幅度和频率进行检测,并通过蓝牙通讯功能传输数据,终打印出检测报告供临床参考。结果:研制的保存箱检测装置可检测保存箱的重要性能参数,以确保患者的输血安全。结论:该血小板恒温震荡保存箱校准装置操作简单、实用性强且性能稳定,经实验验证,可以检测保存箱的技术参数,保障其质量安全。

    作者:崔骊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

主管:中国医学装备协会

主办:中国医学装备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