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陈莉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症,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糖皮质激素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不同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16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接受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接受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减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小板水平、起效时间、凝血功能及不良反应等情况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小板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31,t=6.273;P<0.05);治疗后的血小板上升平均所需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84,t=6.294,t=6.482;P<0.05);治疗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低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92, t=6.183,t=7.273;P<0.05);治疗后的发热、寒战、头晕及肝肾功能异常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17,x2=4.833,x2=5.199,x2=4.921;P<0.05)。结论: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减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有效提高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血小板水平,改善凝血功能,且起效迅速、不良反应少,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相关文献
  • 放射介入手术头罩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自制放射介入手术头罩,用于起搏器置入、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等心脏放射介入手术。方法:自行设计结构,采用0.8 cm厚的有机玻璃板材制作头面部手术铺单立体支撑结构。结果:自制的头罩可以支撑放射介入手术铺单,且不影响术者操作和血管造影机C臂的正常旋转。结论:自制放射介入头罩可解决永久性起搏器置入和电生理手术时头、颈部铺单的难题,且方便和实用。

    作者:贾志新;石安平;辛月华;刘霞;穆磊;郭月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大型医用设备质量管理的信息化研究

    目的: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大型医用设备的质量管理工作。方法:对医院现有大型医用设备的质量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对大型医用设备管理的先进方法,提取质量管理的关键要素,结合工作实践,设计医用设备信息化管理的流程。结果:研究和设计一套用于大型医用设备质量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其中包括要素质量管理、质量管理评价以及相关效益分析等。结论:通过采用信息化手段对大型医用设备进行质量管理,有效地规范大型医用设备质量管理体系,增强其质量安全可控性,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也顺应了质量管理未来发展的方向,满足了主管部门、医疗机构及患者等多方面对大型医用设备的质量安全要求。

    作者:泮凡;胡伟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CT值增加值均值的临界判断值在骨巨细胞瘤临床诊断中的敏感度分析

    目的:探讨CT值增加值均值的临界判断值在骨巨细胞瘤临床诊断中的敏感度。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120例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肿瘤诊断结果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观察组为骨巨细胞瘤患者,对照组为非骨巨细胞瘤患者。每例患者选择3个感兴趣区(ROI),将增强后CT值均值和CT值增加值均值作为观测值,在医师的观测下分析患者骨巨细胞瘤的CT值增加值均值的临界判断值及其在骨巨细胞瘤临床诊断中的灵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CT增强扫描后显示区域平均CT值为(108±39)HU,明显高于对照组(82±78)HU的CT值,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48,P<0.05);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发现当CT值增加值均值≥96.5为临界点时,诊断骨巨细胞瘤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0.9%和62.0%;当CT值增加值均值≥41.5 HU为临界点时,诊断巨骨细胞瘤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8.9%和48.1%。结论:骨巨细胞CT值增加值均值诊断临界值为96.5 HU和41.5 HU时的灵敏度高,但是特异度较低,CT值增加值有助于判断骨巨细胞瘤的存在。

    作者:王悦中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统筹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检测的途径与实践

    目的:抓好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工作的各个环节,落实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检测,准确评估受控医疗设备质量,保证医疗设备应用质量与安全。方法:采集受控对象信息进行周密计划,通过各项控制途径,实施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检测。结果:通过对医疗设备进行质量控制,使受控医疗设备检测率达到100%,医疗设备的应用质量得到可靠保证。结论:统筹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检测,能避免受控设备漏检,使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得到全面落实。

    作者:徐新民;胡军智;梁燕妮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故障实例维修

    随着临床医学的迅速发展和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器械的清洗方法由原来的手工清洗逐渐被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所取代[1]。全自动清洗消毒机能提高工作效率,具有安全、高效、清洗量大及操作方便等特点,可保证器械清洗质量,减少工作人员交叉感染,并在医院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2]。

    作者:彭任君;胡戈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自动勾画软件对鼻咽癌靶区和危及器官勾画结果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和比较两种自动勾画软件对放射治疗中鼻咽癌患者CT图像的靶区和危及器官勾画效果。方法:选取50例鼻咽癌患者的CT图像,建立一个数据库,另选20例鼻咽癌患者的CT图像应用RS和MIM两种软件进行基于以上数据库的勾画,对两种软件勾画结果进行形状相似性指数(DSC)和交叉指数(OI)分析,并对两种勾画结果的差异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MIM和RS软件自动勾画的危及器官的DSC和OI结果大部分在0.7~0.9之间,两种软件的DSC值大部分无明显差别,而OI的差别相对比较大;靶区自动勾画的DSC和OI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两种软件勾画结果大部分无统计学差异,均会在危及器官勾画上给勾画者节省时间、减少工作量,同时靶区的自动勾画也可以为自适应技术提供便利。

    作者:单书灿;邱杰;全红;刘峡;杨波;庞廷田;刘楠;张福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征稿启事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是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学装备》杂志刊载医学装备技术及其应用管理等相关稿件。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学术论著、综述、管理论坛、临床研究、技术交流、企业风采、专访、专栏、简讯等。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舒适模式在COBE Spectra细胞分离机造血干细胞采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舒适模式在外周血干细胞采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舒适模式进行外周干细胞采集,做好采集前环境的布局、严格规范技术操作的准备工作;侧重对患者开展心理疏导,密切观察患者体征。结果:在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治疗过程中,降低了供者心理压力,主观感觉舒适,采集过程顺畅。结论:舒适模式应用外周血干细胞采集,可提高供者对医疗护理质量满意度,提高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的成功率。

    作者:王勤;谷凌云;陈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不同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16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接受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接受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减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小板水平、起效时间、凝血功能及不良反应等情况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小板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31,t=6.273;P<0.05);治疗后的血小板上升平均所需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84,t=6.294,t=6.482;P<0.05);治疗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低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92, t=6.183,t=7.273;P<0.05);治疗后的发热、寒战、头晕及肝肾功能异常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17,x2=4.833,x2=5.199,x2=4.921;P<0.05)。结论: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减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有效提高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血小板水平,改善凝血功能,且起效迅速、不良反应少,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应急医学救援机动保障平台的设计与研发

    目的:设计研制一种为应对突发事件而进行应急医学救援的机动保障平台。方法:通过平台的功能定位与分析,确定主要技术指标,并进行整体模块化设计。该机动保障平台采用车辆与充气式帐篷相结合的技术模式,综合集成各种应急医学救援所需的装备与物资,形成正规化、系统化的救治流程。结果:应急医学救援机动平台可以携带≥200人(份)的现场应急救治药品与耗材,可展开2顶充气式救治帐篷,开设8个应急救治单元。结论:应急医学救援机动保障平台整体设计合理,可达到预定的技术指标要求,有效提升急救卫勤分队的救援能力。

    作者:李巍;张硌;张鹏;荆斌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过氧化氢低温灭菌器故障分析及排除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是利用过氧化氢等离子体活性基因,通过高速粒子击穿和紫外线作用,在常温条件下能够实现快速干燥灭菌,适用于怕热、怕湿、具有微细管腔手术器械灭菌[1]。STERRAD100S型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其灭菌剂采用卡匣式,组机主要由AC系统、真空系统、注射系统、控制系统、灭菌舱门以及等离子发生系统构成[2]。

    作者:庄水华;刘承军;郑培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与常规放射治疗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研究

    目的:分析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与常规放射治疗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放射治疗联合TACE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3D-CRT联合TACE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IGF-Ⅱ、IGFBP-2和AFP水平、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差异。结果:①观察组患者接受3D-CRT联合TACE治疗方案后的完全缓解(CR)和部分缓解(PR)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②观察者患者接受治疗后的IGF-Ⅱ、IGFBP-2和AF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③观察者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均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25,t=6.924;P<0.05)。结论:3D-CRT联合TACE治疗有助于提升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血液相关肿瘤指标水平及延长生存时间,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显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医学装备质量控制及计量管理系统的应用

    目的:在医院信息系统(HIS)的基础上运用信息化管理模式,推进医院卫生装备计量及质量控制管理。方法:通过分析医院卫生装备计量及质量控制管理现状,提出卫生装备计量及质量控制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介绍医院动态化卫生装备计量及质量控制管理系统的应用情况。结果:应用卫生装备计量及质量控制管理系统,能够完善卫生装备计量及质量控制管理流程,提高设备的合格率。结论:运用卫生装备计量及质量控制管理平台,提高设备的送检率,以确保检测合格设备在临床中使用。

    作者:林小灵;陈浩;李佳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4008B型血透机渗漏引发的故障分析及排除

    费森尤斯4008B型血液透析机主体结构分为电路和水路两部分,水路部分元器件主要为机械结构,因此故障率相对较高,当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部件老化漏水情况。其中,Bibag压力传感器底座老化漏水以及冲洗腔吸液杆接头密封圈老化漏液,将导致液体渗漏,对血透机内部其他机械结构造成锈蚀等不可逆的后果。同时,此类故障还会影响机内多个模块正常工作,造成多种机器报警致使机器瘫痪,排除此类故障需要极大的耐心[1]。总结4008B型血液透析机由于液体缓慢泄露故障引发机器瘫痪的案例,供同行参考。

    作者:谢杲;余华良;朱旭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GE CT HISPEED NX/I螺旋CT扫描过程掉电的故障处理

    1故障现象机器在扫描过程中掉电后重新开机,系统出现“Stop for maintenance”自检提示,终提示“Some filesystems failed to mount”,系统不能正常加载。进入图形界面,做power on test,报错如下:RINV Eeeor、RAW DATA DISK 0和DISK 1 Eeeor、DBPCI/0和DBPCI/1 Eeeor、NPR Eeeor,分别提示OC硬件、两个数据备份硬盘、图像数据检查、校准电路板和重建模板有故障。在整个开机过程中,扫描架不能旋转,且高度和床板进出位置无数值显示,表明扫描架未上电[1]。

    作者:张庆钊;周擎魄;莊高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医院医疗设备电气安全检测分析

    目的:通过对多参数监护仪和除颤仪的电气安全检测,掌握部分医疗设备电气安全的性能,以保障其安全有效运行。方法:对101台不同品牌的多参数监护仪和除颤仪进行电气安全的检测。结果:电气安全初次检测合格率为96%,复检后合格率为98%,检修后仍有1台多参数监护仪和1台除颤仪未能满足电气安全指标。结论:对检修后仍不能满足电气安全指标的医疗设备禁止在临床中应用,同时积极开展医疗设备电气安全的检测,有助于保障医疗设备安全以及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张华伟;秦航;蒋红兵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全视野数字化乳腺X射线摄影质量控制与管理前后影像质量评价

    目的:对全视野数字化乳腺X射线摄影质量控制前、后的影像质量进行评价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全数字化乳腺X射线摄影的636名受检者乳腺资料,其中质量控制前、后乳腺X射线影像资料分别为248名和388名,得出质量控制前、后两组图像的甲级片率、乙级片率、丙级片率和废片率,并对非甲级片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实施质量控制后,乳腺摄影图像甲级片率由质量控制前的74.5%上升到90.5%。结论:通过质量控制与管理,乳腺X射线摄影图像质量明显提高,从而为临床提供高质量影像资料,减少漏诊和误诊。

    作者:付丽媛;倪萍;梁永刚;陈自谦;钟群;黄淑贞;刘冰川;陈建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欢迎订阅2013版《中国医学装备年鉴》

    2013版《中国医学装备年鉴》是在国家卫计委、药监总局、发改委等单位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编辑出版的大型医学装备行业特刊(ISBN:978-7-5027-8860-5),每年出版一部、每年四月初出版发行。2013版《中国医学装备年鉴》主要收录当年中国医学装备政策法规、行业标准、重大事件、重要活动、配置及使用状况、医学装备产业发展规划、新技术及新产品等。具有权威性和实用性,可以满足医疗集中采购部门及行业企事业单位不同的需要。既是一部中国医学装备发展的编年史,又是一部研究中国医学装备发展趋势的工具书。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细胞学不典型鳞状细胞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细胞学意义未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516例患者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对结果为ASCUS的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其中209例阴道镜检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以上病变者再取活检送病理检查;307例阴道镜检为慢性宫颈炎者给予阴道用药,治疗1~3个疗程,3~6个月复查TCT,12例细胞学检查仍异常者行阴道镜下取活检送病理检查,其余295例细胞学阴性者定期复查TCT。结果:516例宫颈细胞学ASCUS中行宫颈活检221例(占42.82%),检出慢性宫颈炎3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 I-III)185例,宫颈癌6例,其余295例避免了宫颈活检损伤,随访6~18个月复查TCT均未发现异常。结论:阴道镜结合宫颈细胞学检查可有效检出ASCUS中CIN及宫颈癌患者,对ASCUS的处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何金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表皮生长因子膜对皮肤切口愈合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膜对皮肤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研制表皮生长因子膜,选取36只雄性健康SD大鼠,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8只。以大鼠背部脊柱正中为中心旁开1 cm处,两侧各预备一条长约5 cm的纵切口,深达肌层,缝合。治疗组伤口采用无菌生理盐水浸湿表皮生长因子膜外敷,对照组伤口采用无菌生理盐水浸湿聚乙烯醇空白膜外敷后包扎,每日更换,并于术后3 d,5 d,7 d,9 d,14 d,21 d每组处死3只SD大鼠留取标本,做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染色,观察透明质酸(HA)免疫组化染色及图像分析。结果:两组治疗3d、5d、7d和9d后治疗组表皮层、真皮层与对照组相比愈合速度较快,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治疗组成纤维细胞排列规则,HA阳性面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t=5.8959,t=6.0212,t=6.8839, t=7.3367;P<0.05)。结论:表皮生长因子膜可促进皮肤切口愈合,且抑制瘢痕形成。

    作者:赵丽;梁晓龙;李创;牛家慧;张彩乔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

主管:中国医学装备协会

主办:中国医学装备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