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欣
目的:分析微创内固定稳定系统(LISS)与解剖钢板治疗复杂型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择96例复杂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LISS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解剖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膝关节功能及膝关节活动度等情况差异。结果:①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内固定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②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各个时期的膝关节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③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8周和16周后的伸膝、屈膝大角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95, t=4.968,t=5.382,t=5.049;P<0.05)。结论:LISS可以减少复杂型胫骨中下段骨折的手术创伤,加速术后愈合,在增强术后远期膝关节功能的同时确保其活动度。
作者:依萨穆丁?吾甫尔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是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医学装备》杂志刊载医学装备技术及其应用管理等相关稿件。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学术论著、综述、管理论坛、临床研究、技术交流、企业风采、专访、专栏、简讯等。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定期对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方法,以使DSA设备性能在工作中达到佳状态。方法:运用设备自带程序及模体对DSA设备的X射线管球、平板探测器、机架稳定性及焦点对称性进行校准、维护。结果:将检测数据作为调整DSA设备相关性能的依据,进而使设备保持稳定的性能。结论:通过对DSA设备的日常维护、校准,可保证其在临床诊断、治疗中的准确性,为医学科研、医疗新技术开发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李传东;孙士龙;王玉丽;贾绍田;刘瑞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CT值增加值均值的临界判断值在骨巨细胞瘤临床诊断中的敏感度。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120例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肿瘤诊断结果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观察组为骨巨细胞瘤患者,对照组为非骨巨细胞瘤患者。每例患者选择3个感兴趣区(ROI),将增强后CT值均值和CT值增加值均值作为观测值,在医师的观测下分析患者骨巨细胞瘤的CT值增加值均值的临界判断值及其在骨巨细胞瘤临床诊断中的灵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CT增强扫描后显示区域平均CT值为(108±39)HU,明显高于对照组(82±78)HU的CT值,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48,P<0.05);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发现当CT值增加值均值≥96.5为临界点时,诊断骨巨细胞瘤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0.9%和62.0%;当CT值增加值均值≥41.5 HU为临界点时,诊断巨骨细胞瘤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8.9%和48.1%。结论:骨巨细胞CT值增加值均值诊断临界值为96.5 HU和41.5 HU时的灵敏度高,但是特异度较低,CT值增加值有助于判断骨巨细胞瘤的存在。
作者:王悦中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多参数监护仪和除颤仪的电气安全检测,掌握部分医疗设备电气安全的性能,以保障其安全有效运行。方法:对101台不同品牌的多参数监护仪和除颤仪进行电气安全的检测。结果:电气安全初次检测合格率为96%,复检后合格率为98%,检修后仍有1台多参数监护仪和1台除颤仪未能满足电气安全指标。结论:对检修后仍不能满足电气安全指标的医疗设备禁止在临床中应用,同时积极开展医疗设备电气安全的检测,有助于保障医疗设备安全以及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张华伟;秦航;蒋红兵 刊期: 2015年第07期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是利用过氧化氢等离子体活性基因,通过高速粒子击穿和紫外线作用,在常温条件下能够实现快速干燥灭菌,适用于怕热、怕湿、具有微细管腔手术器械灭菌[1]。STERRAD100S型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其灭菌剂采用卡匣式,组机主要由AC系统、真空系统、注射系统、控制系统、灭菌舱门以及等离子发生系统构成[2]。
作者:庄水华;刘承军;郑培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膜对皮肤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研制表皮生长因子膜,选取36只雄性健康SD大鼠,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8只。以大鼠背部脊柱正中为中心旁开1 cm处,两侧各预备一条长约5 cm的纵切口,深达肌层,缝合。治疗组伤口采用无菌生理盐水浸湿表皮生长因子膜外敷,对照组伤口采用无菌生理盐水浸湿聚乙烯醇空白膜外敷后包扎,每日更换,并于术后3 d,5 d,7 d,9 d,14 d,21 d每组处死3只SD大鼠留取标本,做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染色,观察透明质酸(HA)免疫组化染色及图像分析。结果:两组治疗3d、5d、7d和9d后治疗组表皮层、真皮层与对照组相比愈合速度较快,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治疗组成纤维细胞排列规则,HA阳性面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t=5.8959,t=6.0212,t=6.8839, t=7.3367;P<0.05)。结论:表皮生长因子膜可促进皮肤切口愈合,且抑制瘢痕形成。
作者:赵丽;梁晓龙;李创;牛家慧;张彩乔 刊期: 2015年第07期
费森尤斯4008B型血液透析机主体结构分为电路和水路两部分,水路部分元器件主要为机械结构,因此故障率相对较高,当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部件老化漏水情况。其中,Bibag压力传感器底座老化漏水以及冲洗腔吸液杆接头密封圈老化漏液,将导致液体渗漏,对血透机内部其他机械结构造成锈蚀等不可逆的后果。同时,此类故障还会影响机内多个模块正常工作,造成多种机器报警致使机器瘫痪,排除此类故障需要极大的耐心[1]。总结4008B型血液透析机由于液体缓慢泄露故障引发机器瘫痪的案例,供同行参考。
作者:谢杲;余华良;朱旭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不同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16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接受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接受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减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小板水平、起效时间、凝血功能及不良反应等情况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小板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31,t=6.273;P<0.05);治疗后的血小板上升平均所需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84,t=6.294,t=6.482;P<0.05);治疗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低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92, t=6.183,t=7.273;P<0.05);治疗后的发热、寒战、头晕及肝肾功能异常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17,x2=4.833,x2=5.199,x2=4.921;P<0.05)。结论: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减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有效提高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血小板水平,改善凝血功能,且起效迅速、不良反应少,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地佐辛对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68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4例。观察组采用于苏醒期接受地佐辛干预法;对照组使用等容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的躁动评分、VAS及BCS评分以及CRP及炎性因子水平等差异。结果:①观察组患者在麻醉苏醒期接受地佐辛干预后,躁动评分及躁动患者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②观察组患者接受地佐辛干预后的拔管后各个时间点VAS及BC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③苏醒期两组患者的CRP及炎性因子水平均有所上升,但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50,t=4.739,t=6.493;P<0.05)。结论:地佐辛有助于减轻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麻醉患者的苏醒期躁动,减轻疼痛感受的同时优化体内因子水平,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雪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自制放射介入手术头罩,用于起搏器置入、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等心脏放射介入手术。方法:自行设计结构,采用0.8 cm厚的有机玻璃板材制作头面部手术铺单立体支撑结构。结果:自制的头罩可以支撑放射介入手术铺单,且不影响术者操作和血管造影机C臂的正常旋转。结论:自制放射介入头罩可解决永久性起搏器置入和电生理手术时头、颈部铺单的难题,且方便和实用。
作者:贾志新;石安平;辛月华;刘霞;穆磊;郭月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腺相关病毒载体(AAV)感染各类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的效率,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脂质体将重组腺相关病毒的包装质粒AAV-DJ、Helper以及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穿梭质粒AAV-GFPP转染293FT细胞进行病毒包装,收集病毒液后感染2种正常细胞和14种肿瘤细胞,24 h后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的表达,并随机选取3个视野统计感染GFP的细胞数目。结果:GFP重组腺相关病毒对各种细胞的感染效率存在差别,感染效率高的为293FT细胞(占96.2%)和Hela细胞(占81.86%),对SCG7901、SEM-M和SP20细胞的感染效率近乎为零。结论:GFP重组腺相关病毒对正常细胞293FT感染效率高,对肿瘤细胞Hela、SMC7721、BGC823、PANC-1、A549、A875、C6和MCF-7的感染效率较高,这类细胞适合使用AAV作为载体进行外源基因的导入及功能研究。
作者:周昆明;李峰生;俞庆华;周丁华;高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自行设计制作一种松紧可调,具备肋骨支撑功能的肋骨骨折固定带,用于肋骨骨折患者的局部支持固定,并满足连枷胸局部加压的需要。方法:临床选用闭合性胸外伤合并单根或多根肋骨骨折患者,采用传统胸带和肋骨骨折固定带进行胸廓固定,比较胸带固定的操作时间和患者疼痛评分。结果:肋骨骨折固定带操作方便,操作时间与传统胸带相比显著减少(P<0.01);肋骨骨折固定带行胸廓固定后,患者疼痛评分显著低于传统胸带固定(P<0.05)。结论:具备肋骨支撑功能的可调节肋骨骨折固定带可减轻肋骨骨折患者疼痛,促进恢复,值得临床推广,该肋骨骨折固定带已获得国家专利。
作者:刘勇;杜卓;朱水波;蒋炜;殷桂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与常规放射治疗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放射治疗联合TACE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3D-CRT联合TACE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IGF-Ⅱ、IGFBP-2和AFP水平、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差异。结果:①观察组患者接受3D-CRT联合TACE治疗方案后的完全缓解(CR)和部分缓解(PR)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②观察者患者接受治疗后的IGF-Ⅱ、IGFBP-2和AF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③观察者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均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25,t=6.924;P<0.05)。结论:3D-CRT联合TACE治疗有助于提升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血液相关肿瘤指标水平及延长生存时间,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显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210Pb是具有极高毒性和亲骨的放射性核素,其子体210Po属于极高毒的α放射性核素,而另一子体210Bi则是天然放射性的主要成分。随着铀矿的开发利用规模扩大,铀矿尾矿废水的排放造成环境中210Pb放射性污染可能性日益增加。按照我国部分地区的规定,在铀矿周围的辐射环境监测必须包括210Pb,测量食品中210Pb的方法主要有α法、β法和γ法3种。介绍210Pb测量方法、提出关于测量食品样品中210Pb的建议以及给出全国部分地区食品中210Pb含量的数据,对科学测量食品样品中210Pb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李文红;拓飞;周强;张京;张庆;张建峰;苏旭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医用显示器进行质量控制并对校准周期进行研究,确保医用显示器处于佳的性能状态,为医生提供稳定性和一致性的医学诊断影像。方法:依据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DICOM)及AAPM-TG18校准标准,利用亮度计和显示器校准软件,每季度对9台BARCO医用显示器进行DICOM GSDF校正、几何失真、全屏亮度均一性以及显示分辨率项目的检测及校正。同时对医用显示器连续55周进行亮度检测,记录其亮度变化率随时间的变化数据,用MTALAB软件对其进行曲线拟合及统计分析。结果:检测后医用显示器各项参数均在AAPM-TG18规定的范围之内,显示特性符合DICOM标准;医用显示器每季度0~25 cd/m2的亮度变化符合DICOM GSDF函数的范围。结论:根据医用显示器的亮度变化响应曲线分析得出,为确保影像诊断系统的图像准确性,将医用显示器的校准周期设定为每季度一次为合理有效。
作者:张海成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利用模拟教学法对提高本科护生消化内镜检查护理技巧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2010届本科护生100名,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名。对照组采用讲解观摩教学法;实验组在讲解观摩教学法基础上实施模拟教学法,采取“讲-看-教-做-查”五步骤教学模式,分别在实习开始及实习2个月末进行考核及评级,观察其实习效果。结果:两组学生经2个月实习,理论优秀者及技术优秀、良好、合格者均较前增多,其消化内镜理论知识、技能操作得分均得到明显提高。结论:模拟教学法可有效提高本科护生消化内镜检查护理理论知识和护理技巧,值得在临床内镜护理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会灵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在医院信息系统(HIS)的基础上运用信息化管理模式,推进医院卫生装备计量及质量控制管理。方法:通过分析医院卫生装备计量及质量控制管理现状,提出卫生装备计量及质量控制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介绍医院动态化卫生装备计量及质量控制管理系统的应用情况。结果:应用卫生装备计量及质量控制管理系统,能够完善卫生装备计量及质量控制管理流程,提高设备的合格率。结论:运用卫生装备计量及质量控制管理平台,提高设备的送检率,以确保检测合格设备在临床中使用。
作者:林小灵;陈浩;李佳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2013版《中国医学装备年鉴》是在国家卫计委、药监总局、发改委等单位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编辑出版的大型医学装备行业特刊(ISBN:978-7-5027-8860-5),每年出版一部、每年四月初出版发行。2013版《中国医学装备年鉴》主要收录当年中国医学装备政策法规、行业标准、重大事件、重要活动、配置及使用状况、医学装备产业发展规划、新技术及新产品等。具有权威性和实用性,可以满足医疗集中采购部门及行业企事业单位不同的需要。既是一部中国医学装备发展的编年史,又是一部研究中国医学装备发展趋势的工具书。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医院医用耗材采购业务实现电子订单信息网络化,使医院与供应商通过网上互动,医院及时将科室专科专用耗材的预约计划和设备处库存的补货计划通过网上发送,供应商及时获取医院手机短信同时登陆网上平台,查询网上电子订单,供应商根据订单按时按量配送货物,货物到达医院的实际情况通过网上信息及时反馈到临床科室和供应商,形成一套完善的临床备货流程及供货流程,该系统可极大提高临床的采购实效和信息准确度。
作者:张秋军;胡红梅;王庆山;弭红涛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