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勇宇;阚飙;高守一;王前;裘宇容
目的 观察院前猝死患者在不同类型院前急救模式下心肺复苏(CPR)的结果. 方法 收集近十年公开发表的、资料完整的、资料出处为相同级别医疗机构、有各项比较标准的8篇文献资料,共得到6 504例院前CPR,首先确定作者所收集资料的急救中心的急救模式,然后计算不同急救模式下心肺复苏的平均成功率,后通过统计学分析比较不同急救模式对心肺复苏结果的影响. 结果 独立型的院前CPR成功率高.指挥型的院前CPR成功率较院前型的更高.依托型和指挥型之间以及依托型和院前型之间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中国院前急救的标准化建设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否则任何本领域的研究都无法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应该大力推广Utstein注册研究管理.专职化院前急救是提高院前CPR成功率的前提.
作者:黎敏;吕传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与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乳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基因状态中的相关性和差异性.方法 对40例原发性乳腺癌组织做石腊切片,分别用FISH和IHC检测HER2基因扩增和HER2蛋白表达,以FISH检测结果为标准,评价IHC检测的基因扩增比率.结果 IHC检测HER2蛋白表达(3+)的基因扩增比率为88.9%(8/9),1例无扩增者为17号染色体多体;IHC(2+)的基因扩增比例为71.4%(5/7),2例无扩增者中有1例为17号染色体多体;IHC(1+和0)的无基因扩增.结论 IHC可以做为HER2基因状态检测的初筛;IHC(2+)与IHC(3+)存在假阳性,与17号染色体多体有关,故应该做FISH检测确诊.
作者:赵继红;卢义生;王晓文;尹有群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江门市白领人群生活方式对肥胖及亚临床疾病的影响.方法 通过问卷、体格测量及血样检测等方法.调查分析781名白领的生活方式、亚临床疾病患病及二者的关系.结果 调查人群吸烟率23.05%.饮酒率80.92%.体育锻炼率37.90%.超重、肥胖、向心性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搪、脂肪肝的发病率分别为35.55%、6.66%、38.41%、10.12%、40.72%、6.27%、30.99%.以上几种疾病患病率50~岁组高(P<0.001),除高血压外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油脂、食盐、吸烟、饮酒、超重、向心性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脂肪肝是亚临床疾病不同程度的危险因素;蔬菜、水果、体育活动是保护因素.结论 江门市白领人群生活方式不合理,直接影响亚临床疾病的发生,应加强合理膳食、适当运动的健康促进.预防和控制疾病发生.
作者:吴红英;袁萍;容少雅;梁均和;容瑞庆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中山市商场和酒店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污染现状,为卫生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中山市具有集中空调系统的商场23间,酒店22间,每问场所时3个回风口、3个送风口和冷却塔采样.结果 商场和酒店管道积尘的合格率均为100%,管道积尘的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的合格率较低,商场的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合格率均显著低于酒店(P<0.01);空调送风中PM10合格率均为100%,细菌总数合格率分别为62.3%和66.7%;商场和酒店空气中PM10合格率均为100%,细菌总数合格率分别为98.6%和90.9%;冷却水嗜肺军团菌的检出率为98.2%.结论 集中空调系统的污染程度不一,商场的污染状况严重于酒店,在监督监测过程中应着重加强对商场的监管力度.
作者:郭艳;何伦发;李玉;范木耿;余昆英;吴灿权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丹参川芎嗪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选择确诊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76例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常规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扩冠、降脂、抑制心肌重塑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心肌缺血时间、室性早搏次数及血脂的变化. 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肌缺血时间、室性早搏次数及血脂的变化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丹参川芎嗪可能具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促进侧支循环、改善心肌微循环、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形成、防止脂质的沉积和稳定粥样斑块等作用,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中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祝伟忠;丁毅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疟疾患者血小板减少原因及在临床诊断上的意义.方法 用Sysmex kn-21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时69例疟疾患者和12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小板计数测定.所得数据用t检验和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疟疾患者组血小板为(84.43±44.3)×109/L,对照组健康体检者血小板为(204.1×±56.1)×109/L.疟疾患者组血小板数量明显减少.69例疟疾患者中有48例(占69.6%)血小板数量低于正常水平.对比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恶性疟血小板为(80.8±44.3)×109/L,间日疟血小板为(80.7±56.4)×109/L,15例恶性疟患者中的12例(占80.0%和54例间日疟患者中的36例(占67.0%)患者血小板数量低于正常水平.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由于疟疾患者可引起继发性脾功能亢进和脾脏肿大等原因,疟疾患者的血小板数量普遍减少.
作者:罗斌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深圳市福田区干部脂蛋白(a)[LP(a)]及部分血脂指标的状况.方法 将2 196例福田区干部及965例健康体检人员分组,检测其脂蛋白(a)及总胆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区干部体检中LP(a)偏高者达18.4%.老年干部组、中青年干部组、健康体检对照组中LP(a)偏高者分别为该细人数的22.1%、13.1%、8.3%,其中,LP(a)、CHOL同时偏高者分别占各组LP(a)偏高者中的45.8%、41.9%、38.8%;LP(a)、LDL-C同时偏高者分别占各组LP(a)偏高者中的18.8%、6.8%、3.7%.t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本区干部LP(a)偏高者比例较高,特别是老干部的比例更高,并且老干部中LP(a)、LDL-C同时偏高的比例较大.本区组织部门应在区干部体检中增加LP(a)的检验.
作者:莫凡;赵洁;韦宁;王琼;徐韵靖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为探讨一种能长期保存菌种的理想方法,以便更好地为科研、教学提供标准菌株.方法 将需保存的菌株纯化后,用保护剂鲜牛奶制成常用菌悬液、高浓菌悬液,分别分装菌种管中置-70℃超低温快速预冻过夜,冷冻干燥机真空干燥封口,-30℃保存. 结果 浓度为106~107个/ml和510~1010个ml的菌液经15年保存后菌株的存活率分别为92.3%和100%,经20年保存后菌株的存活率分别为61.53%,98.46%.结论 鲜牛奶高浓菌悬液冷冻真空干燥可长期保存各种微生物菌种.
作者:李文广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本地区女性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支原体的感染现状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 采用支原体鉴定定量药敏试剂盒对823例女性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823例患者中检出支原体阳性388例,总感染率为47.14%.其中单纯解脲支原体(Uu)感染者占85.31%;Uu和人型支原体(Mh)混合感染者占12.37%.感染率高年龄组为21~30岁组,其次为31~40岁组.单纯Uu感染对克拉霉素、交沙霉素敏感率较高达到90%以上,而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耐药率高;Uu与Mh混合感染者对强力霉素敏感率为54.17%,其次为美满霉素的50.00%,对其余敏感率均低于42%,而对罗红霉素的耐药率高为95.83%;Uu与Mh混合感染对5种以上抗生素耐药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UU感染.单纯Mh感染者中敏感率高为强力霉素(88.89)%,耐药率高为阿奇霉素(100)%.结论 本地区女性支原体感染以Uu感染为主,感染主要集中在青壮年妇女,混合感染的耐药率较严重,且不同生物型支原体感染对抗生素敏感率截然不同.临床医师应根据培养及药敏结果选用合适的抗生素.
作者:陈天萌;肖增璜;邱春嫦;劳小斌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小儿中毒性菌痢的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抢救要点,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005~2008年收治25例小儿中毒性菌痢患儿的临床资料. 结果 25例小儿中毒性菌痢患儿年龄7月~13岁,有不洁饮食史20例,无明显诱因5例,毒痢分型标准全部为脑型,大便培养全部为痢疾杆菌阳性,均对先锋必、氟哌酸、利福平、复达欣、菌必治、丁胺卡那敏感,对先锋V、氨基甙类耐药.经对应治疗25例均达治愈.结论 小儿中毒型菌痢发病急、病情危重,且易被误诊,必须及时采取对应有效措施.
作者:何煦芳;刘悦;董吴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依赖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75例患者在糖皮质激素逐渐减量同时,随机分为慢作用药MTX治疗组和消络痛治疗组,观察治疗6个月后比照治疗效果.结果 MTX组总有效率高于消络痛组,但经统计学处理X2=2.18<7.81,故P>0.05,MTX组与消络痛组疗效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糖皮质激素依赖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逐步减少激素用量的同时,慢性用药MTX与消络痛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李磊;李治敏;程旋;周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在治疗中低血糖是常见的急诊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出现心脑等脏器发生不可逆损害,甚至死亡.而一部分老年患者因为神经反应比较迟缓,症状不典型延误诊治临床更应重视,本文对2005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院住院确诊的老年糖尿病发生低血糖患者55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曹月琴;鲁亚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检测2型糖尿痛伴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ES)水平和视网膜病变程度,研究两者的相关性及在糖尿病脑梗死中的作用. 方法 检测100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伴脑梗死47例,单纯糖尿病53例)及50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的血清NES水平,眼科常规检查后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术确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泼生情况.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及单纯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脑梗死组高NES血症发生率、血清NES水平及DR发生率及硬化程度均升高(P<0.05);糖尿病患者血清NES水平与DR硬化程度呈正相关(r=0.733,P<0.05). 结论 血清NES水平和DR是耱尿病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谷珊瑚;张卫民;刘海俊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血必净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78例严重脓毒症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8d观察两组体温(T)、心率(HR)、呼吸(R)、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以及血浆谷丙转氨酶(ALT)、血肌苷(CR)、尿素氮(BUN)、磷酸肌酸肌酶(CPK)等生化指标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HR、血浆ALT、AST、CPK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 结论 血.必净可能通过调控机体炎症反应过程较早地阻断了SIRS向MODS的发展,临床上用于治疗严重脓毒症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林道波;文俊珺;丁毅鹏;黎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地区性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检测情况. 方法 11 305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均接受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并使用电子胃镜常规胃镜检查.结果 11 305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的Hp检出率为64.8%,其中男性检出率为74.0%,女性检出率为56.5%,性别间差异非常显著(P<0.001),十二指肠溃疡检出率为98.5%,胃溃疡为90.1%,胃癌为84.9%,单纯慢性胃炎为60.9%.Hp感染与患者年龄关系差异非常显著(P<0.001).结论 Hp感染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病关系密切.男性Hp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Hp感染的检出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作者:刘未雄;杨文斌;田赞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出血内镜急诊止血的时机和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08年12月因呕血和/或黑便入院,经急诊内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221例.根据内镜检查时间分为48h内检查治疗组和48h后内镜检查治疗组,比较两组内镜止血效果.结果 出血48h内急诊内镜检查治疗组143例,止血成功率99.3%,非急诊组78例,止血成功率89.7%,二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消化性溃疡出血内镜止血治疗简单有效,而且在出血48h内进行内镜止血能达到更有效的止血效果.
作者:林汉利;李俊达;郑昌京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海南黎汉族冠心痛(CHD)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海南黎族CHD患者150例及正常对照组150例以及汉族CHD患者150例及汉族正常对照组150例的ACE基因D/I多态性,观察DD、DI、Ⅱ基因型频率,并对所有普通PCR定为DD型的样本进行插入特异性PCR检测,以减少误分型率.结果 海南黎族冠心病组DD、DI、Ⅱ基因的频率分别是24.7%、32.7%、42.6%,D及I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1.0%、59.0%.黎族正常对照组DD、DI、Ⅱ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4.0%、44.O%、42.0%,D及I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6.0%、64.0%,两组之间的DD、DI、Ⅱ基因频率及D、I等位基因频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海南汉族冠心痛组DD、DI、Ⅱ基因的频率分别是23.3%、45.4%、31.3%;D及I等住基因频率分别为46.0%、54.0%.正常对照组DD、DI、Ⅱ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3.3%、42.0%、44.7%;D及I等住基因频率分剐为34.3%、65.7%,两组之间的DD、DI、Ⅱ基因频率及D、I等位基因频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海南黎汉族冠心痛TG水平升高,HDL-C降低.结论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多态性与黎汉族冠心痛有显著关联,是海南黎汉族冠心病的主要致病基因,甘油三酯(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IL-C)降低是海南黎汉冠心痛的危险因子.
作者:云美玲;郑茵;钟江华;曾渝;李天发;张勇;金水晶;王镇;刘裕芬;孔月琼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营养相关课程的设置对某高校在校生膳食营养的影响.方法 将学生分为已修营养课程及未修营养课程的学生两组,采用24h回顾法进行3d膳食调查.依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撮入量(DRIs)>标准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已修营养课程学生大部分膳食营养素摄入量显著高于不修营养课程学生(P<0.05).但是,两种学生人群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VitA、硫胺素、核黄素、VitE、除了磷与铁外的重要矿物质的撮入量都显著低于该年龄段的推荐摄入量,且达到推荐量水平的人群比例很低.结论 营养课程的设置对某高校在校生的膳食营养产生有益影响,有必要在学校开设营养相关课程.
作者:李恒;吴伟琦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瘦素基因G-2548A多态性与儿童肥胖的关联性.方法 197例汉族儿童,其中正常体重组68例,轻度肥胖组81例,中、重度肥胖组48例,采用PCR-RFLP方法对瘦素基因-2548位点的基因型进行检测,分析其多态性与各临床表型的相关性. 结果 在正常体重组与肥胖组间G-2548A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197例观察对象中,腰臀比在不同基因型组间有统计学差异(F=7.219,P=0.022),而BMI、血清瘦素在不同基因型组问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瘦素基因G-2548A多态性影响汉族肥胖儿童的局部脂肪分布.
作者:吴华;林吉涛;陈晓芸;黄斯夫;潘良凤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现察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SAA)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转录因子FOXP3的表达水平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分泌水平.方法 选用6例初发SAA、6例免疫治疗后造血恢复的SAA患者及8例健康对照的外周血标本.免疫磁珠分选CD4+CD25T细胞,分别用ELISA法和RT-PCR法检测CD4+CD25T细胞培养后IL-10分泌水平和转录因子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初发SAA组IL-10分泌水平和转录因子FOXP3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造血恢复组和正常对照组(P< 0.01),后2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IL-10和转录因子FOXP3与SAA的发病可能有关.
作者:刘焕勋;古庆利;王宁;刘鸿;邵宗鸿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