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辉生
我国近几年食品用容器与包装材料大多采用各种塑料制成,由于塑料制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用后易造成环境污染,为保护生态环境,许多国家已禁止使用塑料制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在我国许多城市已禁止使用塑料发泡餐盒.
作者:董晓雪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对梅毒病人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方法 使用目前为常用的TP-ELISA、RPR和TPPA法对129份梅毒检测呈阳性的血清标本及30份正常对照血清进行检测. 结果 TP-ELISA、RPR及TPPA法的阳性率分别是78.29%、61.24%、77.52%.特异性分别是95.24%、79.22%、100%. 结论 TPPA是一种高特异性、敏感性较好的梅毒血清学诊断检测方法.
作者:陈华英;林伟华;梁金明;黄明珠;张家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感染性腹泻是全球发病率高和流行广泛的传染病,对人类尤其是儿童健康危害严重,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感染性腹泻病的发病率一直住居肠道传染病的首位.由于大多数病人患病后不到医院就诊以及疫情漏报等原因.从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获得的发病率不能真实反映该病的发病水平,根据我国一些省份的入户调查资料表明,该病全人口的腹泻病发病率为0.17-0.70次/人年,5岁以下儿童则为2.50-3.38次/人年.本文就该病的流行强度、流行病学特征、病原谱、危险因素调查及预防措施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林玫;董柏青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对深圳市首例人禽流感病例进行实验室确诊,并研究其携带病毒关键基因的遗传特性. 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检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核酸,采用血凝抑制方法检测患者血清抗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抗体滴度变化,利用MEGA 3.1软件分析患者携带病毒HA、NA基因的进化关系. 结果 成功确认了深圳市首例人禽流感病例,患者携带病毒为HS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A、NA基因进化关系比较特殊. 结论 深圳地区禽鸟中可能携带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具有潜在感染人类的可能.
作者:房师松;何建凡;程小雯;吴春利;柯昌文;吕星;逯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男性不育患者精浆弹性蛋白酶(PMN-Elastase)水平及生化参数的关系,以了解生殖系感染程度、疗效观察及评判男性生育力. 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精浆PMN-Elastase,精浆果糖、中性α-葡糖苷酶、酸性磷酸酶、精子顶体酶及锌的浓度采用生化方法 检测.将PMN-Elastase检测结果 分为正常组(未受感染)、隐性感染组、显性感染组.分析与之相应的精浆生化参数变化,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279例不育男性.生殖系感染患者97例(PMN-Elastase>200ng/ml)占34.77%.精浆PMN-Elastase水平随生殖系感染严重程度而升高,而果糖、中性α-葡糖苷酶、酸性磷酸酶、锌的水平则随之降低,呈负相关. 结论 PMN一Elastase水平随生殖系感染严重程度而升高,精子生成的内环境受到影响,精浆生化参数发生改变,PMN-Elastase水平升高是反映生殖系感染的一项可靠指标.
作者:陈桂冰;张然;赵香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均相酶法直接测定与Friedewald公式计算法估算2型糖尿病人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异性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方法 分别用均相酶法直接测定和F公式计算糖尿病人和正常人血清LDL-C含量,配对t检验分别比较两种方法 在两组人群中的差别. 结果 在糖尿病人中,当1.8mmol/L≤TG<5.81mmol/L时两种方法 有显著差异(P<0.001),当TG<1.8时,两种方法 所得LDL-C值差异无显著性(P=0.203).健康人群中当1.80mmol/L≤TG<5.03mmol/L时,两种方法 无显著性差异(P=0.844),TG≤1.8mmol/L时,两种方法 有显著性差异(P<0.001). 结论 Friedewald公式计算法在健康人群和糖尿病人LDL-C测定时应用条件不同,建议用均相酶法直接测定LDL-C更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凌利芬;余楠;黄晓丽;韦宁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三亚市乙肝病例报告的实际情况,为规范乙肝报告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抽取乙肝报告发病数相对较多的各级各类医院,调查核实乙肝登记及诊断符合以及临床医生对乙肝知识掌握情况. 结果 临床诊断率59.4%,乙肝病例网络直报准确率30.0%,误报占已报告数的20.0%,乙肝病例重复就诊率达55.2%.大部分医生不能正确掌握乙肝诊断标准. 结论 减少乙肝病例报告中的重报、错报等报告质量问题.是今后加强乙肝报告管理工作中的重点.
作者:郑家耿;李大章;杨海文;周林;郑惠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分布广,危害大的一种病毒性出血热,引起HFRS的汉坦病毒至少有10个基因型/血清型,由于汉坦病毒型别和宿主动物的不同,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和防制措施也有差异.本文就HFRS的流行特征、汉坦病毒型别及其宿主动物、传播途经和防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金梅;张海林;邓淑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以提高该病的临床诊断水平. 方法 对2002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238例儿童IM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6岁占82.77%,夏秋季占64.70%.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94.96%,咽峡炎93.70%,鼻塞50.84%,淋巴结肿大94.12%,肝肿大89.50%,脾肿大50.84%,眼睑水肿57.98%.3岁以下鼻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3~14岁,年长儿合并多系统损害的发生率比婴幼儿高.实验室检查:82.35%的患儿外周血异形淋巴细胞(AL)>10%,其中71.94%在病程第2周AL>10%.嗜异性凝集反应(HA)阳性者48.85%,HA阳性率<3岁(14.55%)明显低于≥3岁(53.90%),P<0.05.EBV-VCA-IgM阳性率75.81%,各年龄组间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别. 结论 IM好发于幼儿及学龄前儿童,以夏秋季稍多.眼睑浮肿和鼻塞为IM的重要临床特点.早期及时送捡EBV抗体十分必要.
作者:岑丹阳;陈纯;薛红漫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灵芝孢子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细胞色素C(Cyt-C)及线粒体钙的影响. 方法 将清洁级Wistar大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3组(正常组、模型组、灵芝孢子组).模型组及灵芝组以25mg/kg的剂量一次性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STZ),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柠檬酸钠-柠檬酸缓冲液.正常饮食喂养2wk后,进行糖耐量试验,模型组和灵芝组以糖耐量异常者保留,并改喂高脂高糖饮食,灵芝组另加灵芝孢子(250mg/kg/d)持续10wk,动物均单独喂养,实验结束前一天做糖耐量试验,取肾脏检测肾脏组织胞色素C、线粒体钙的水平. 结果 模型组肾脏组织线粒体Cyt-C、线粒体钙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灵芝孢子粉组(P<0.05),胞质Cyt-C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灵芝孢子粉组(P<0.05). 结论 灵芝孢子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刘莹;王淑秋;康玉明;马小茹;梁衍峰;王芳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支原体感染的非淋菌性宫颈炙患者人β防御素-2(hBD-2)的表达. 方法 采用RT-PCR法对10例患者皮损hBD-2mRNA检测,并以10例正常组织做对照. 结果 正常人和患者均可检测到hBD-2mRNA表达,但支原体感染的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表达比明显增多. 结论 hBD-2参与了支原体性宫颈炎发病过程.
作者:任小丽;陈晋广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为了解临床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特异性过敏原及血清总IgE水平变化. 方法 采用酶免疫分析法(ELISA)对100例10种常见变态反应性疾病血清过敏原及总IgE水平进行了定量检测. 结果 100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中过敏原阳性率以尘螨为高,其次为蟑螂和牛奶,且病患血清中总IgE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血清过敏原特异性及总IgE酶免疫分析可以帮助临床合理寻找相应过敏原,为变态反应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林惠玲;龚海涛;林连成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宝石矽肺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状况,为矽肺的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对宝石矽肺患者66例(I期37例,II期19例,III期10例)和35名未接尘且体检健康的正常人(正常对照组,矽肺组均无甲状腺病史)进行血清中T3,T4及TSH水平.检测结果 用两两比较的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患者血清中的L3及L4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都有显著性(P<0.05,P<0.01),而血清中TSH水平则相反(P>0.05);Ⅱ期矽肺与I期矽肺比较,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Ⅲ期矽肺患者与I期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及P<0.05).另外,各期矽肺患者血清中的TSH水平则出现了随期数的增加而稍增加的趋势(P<0.01及P<0.05),但II、III期矽肺分别与I期矽肺比较,其差异都无显著性(P>0.05). 结论 血清中甲状腺素水平的变化同样可以用于观察矽肺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的状况.对于矽肺的辅助诊断及防治具有一定意义,但作为矽肺期别判断的参考指标,则有待以后进一步研究探讨.
作者:陈念光;陈铿铿;刘秋英;陈锐峰;李森华;梁金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捕杀人员禽流感知识、态度、行为(KAP)以及禽流感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作准备.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部分捕杀人员进行调查,通过单因素分析其影响因素. 结果 捕杀人员总体上对禽流感知识缺乏了解,平均得分为10.7分,低O分,高14.2分.年龄、文化程度是其影响因素,性别、月收入及居住时间均与禽流感相关知识无关.11.3%的人在捕杀过程中未做好个人防护,尤其是隔离衣、口罩、护目镜的使用情况较差.日常生活中接触禽肉后,无正确洗手习惯.大多数人生病后,首选自己买药、自行治疗.被调查人群对禽流感持漠然态度. 结论 应在重点人群中有针对性地开展禽流感相关知识的风险传播,并引导他们的生活、生产习惯.
作者:卢登球;刘于飞;赫爱华;黄翠婷;李展兴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分析白沙县流动人口疟疾感染情况,为控制流动人口疟疾感染,减少疟疾发病和传播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全县各乡(镇)卫生院及农场医院门诊医生、防保人员和乡村医生卫生员对3年来在县内流动和进入本县的外来流动人口的血检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流动人口疟疾感染率4.29%(536/12 501),占全县疟疾阳性病例总数的44.12.%(536/1 215).其中县内流动人口血栓7349人次,阳性356例,阳性率4.84%;省内、县外流动人口血检2311人次,阳性40例,阳性率1.73%;省外流动人口2841人次,阳性140例,阳性率4.93%. 结论 流动人口是疟疾传播的高危人群,加强流动人口管理落实防治措施是白沙县当前疟疾防治工作的重点之一.
作者:蔡开宁;符样志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温州市居民伤害死亡分布特点,为开展伤害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资料来源于温州市卫生监测区死亡报告数据,以ICD-10进行死因分类. 结果 2006年温州市伤害死亡率为49.59/10万,占全死因的9.45%,居第5位.伤害死亡前4位死因依次为意外跌落、机动车交通事故、自杀、淹死. 结论 伤害是温州市居民的主要死因,意外跌落、机动车交通事故、自杀、淹死是温州市城乡居民意外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据意外伤害死亡的流行特征,不同年龄、性别特点,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措施开展伤害防治工作很有必要.
作者:邵永强;陈仁裕;钱合笑;张孝和;陈档;张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组织病理学诊断时宫颈不典型鳞状上皮(ASC)病变的价值. 方法 对457例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 为ASC患者,做5%醋酸宫颈染色肉眼观察,阴道镜检查及宫颈多点活检行组织学检查.细胞学诊断采用IBS(2001)分级报告系统,阳性诊断包括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及以上病变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 对照分析. 结果 457例宫颈液基细胞学与组织病理学结果 显示:ASC-US组CINⅡ以上者34例,占8.15%;ASC-H组CINⅡ以上者14例,占35%;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17,P<0.01). 结论 重视液基细胞学检查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及以上病变患者准确掌握TBS分级诊断标准,提高宫颈早期病变的检出率.
作者:陈浩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男男性接触者(MSM)艾滋病(AIDS)相关知识态度及高危行为,为针对性地开展MSM人群AIDS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对山东省济宁市市中区MSM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调查对象年龄中位数为25岁,49.5%的人认为与一个未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性伴发生性行为能降低艾滋病病毒传播的危险.近6个月,平均男性性伴数为(6.7±4.4)个.近一次与男性发生肛交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50.6%. 结论 MSM人群艾滋病知识还有不足,存在艾滋病传播的高危性行为,应该加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从而有效的防制MSM人群AIDS的快速蔓延.
作者:郭立燕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保健品中西地那非的方法. 方法 采用固相萃取法对样品提取液进行净化处理,在C18(15cm×2.1mmi.d,5um)色谱柱上,流动相为含60%甲醇的三乙胺水溶液,流速0.3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90nm. 结果 方法 相对标准偏差在0.50%-6.3%之间,回收率在94.54%-99.16%之间.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98. 结论 建立的方法 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前处理操作简便,可应用于保健品中西地那非的测定.
作者:何彩;仲岳桐;姜杰;陈春晓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人群麻疹免疫状况,考核及评价麻疹疫苗的接种质量和效果,为制定和调整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用统计学方法对不同性别、乡镇和年龄组的人群麻疹免疫水平监测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人群平均抗体水平3 556.78mlu/ml,阳性率为91.81%;男、女两性之间麻疹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P=0.1573);不同年龄组之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0,P=0.0012),2~4岁组阳性率为93.10%,6~8岁组阳性率为85.19%,13~15岁组阳性率为96.61%;不同乡镇之间人群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P=0.3173).结论 曲江区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91.81%,但6~8岁抗体阳性率较低,说明该年龄段接种情况较差,需加强此年龄段的免疫接种工作.
作者:陈玉明;胡国超;吴晓惠;徐亮;谢永贤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