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温州市2006年居民伤害死亡资料分析

邵永强;陈仁裕;钱合笑;张孝和;陈档;张娜

关键词:伤害, 死亡率, 死因顺位
摘要:目的 探讨温州市居民伤害死亡分布特点,为开展伤害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资料来源于温州市卫生监测区死亡报告数据,以ICD-10进行死因分类. 结果 2006年温州市伤害死亡率为49.59/10万,占全死因的9.45%,居第5位.伤害死亡前4位死因依次为意外跌落、机动车交通事故、自杀、淹死. 结论 伤害是温州市居民的主要死因,意外跌落、机动车交通事故、自杀、淹死是温州市城乡居民意外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据意外伤害死亡的流行特征,不同年龄、性别特点,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措施开展伤害防治工作很有必要.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04年丹东地区霍乱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丹东市2004年霍乱流行病学特点,为进一步控制丹东霍乱的流行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国家统一制定的霍乱调查表对2004年霍乱的散发病例、爆发病例和带菌者进行调查,然后做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04年丹东地区共报告霍乱病例15例,其中13例为散发病例,2例为爆发病例,3例带菌者,发病率为0.62/10万,疫情波及振兴区有文艺演出港市3个镇,5个村(街).年龄分布主要在40~70岁,男女性别比为1:2(5:10),病例职业学生3例,离退休人员3例.工人2例.农民2例,家务及待业2例,医务人员、售货员及其他各1例.临床分型,轻型病例8例,中型3例,重型4例.血清学及噬菌体-生物分型中为小川1b型14例,稻叶1d型1例. 结论 2004年丹东地区霍乱以散发为主,轻型病例占多数,发病人数趋向于中老年群体.特殊人群如学生群体有爆发疫情发生.这些特点为霍乱防治增加了难度. .

    作者:于丹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温州市2006年居民伤害死亡资料分析

    目的 探讨温州市居民伤害死亡分布特点,为开展伤害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资料来源于温州市卫生监测区死亡报告数据,以ICD-10进行死因分类. 结果 2006年温州市伤害死亡率为49.59/10万,占全死因的9.45%,居第5位.伤害死亡前4位死因依次为意外跌落、机动车交通事故、自杀、淹死. 结论 伤害是温州市居民的主要死因,意外跌落、机动车交通事故、自杀、淹死是温州市城乡居民意外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据意外伤害死亡的流行特征,不同年龄、性别特点,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措施开展伤害防治工作很有必要.

    作者:邵永强;陈仁裕;钱合笑;张孝和;陈档;张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佛山市市售食品3-氯丙醇污染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佛山市市售食品3-MCPD的实际污染情况. 方法 2006-2007年对佛山市市售,包括酱油、蚝油、鸡精、婴儿食品和饮用纯水等食品,在市场进行随机抽样检测. 结果 在本次抽检的食品中蚝油、鸡精、婴儿食品、饮用纯水3-MCPD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酱油合格率为92%;参照欧盟标准则酱油、蚝油、鸡精、婴儿食品、饮用纯水的合格率分别为34%、72.2%、60%、66.7%、100%. 结论 虽然市售食品3-MCPD的污染情况得到较大的改善,但政府相关部门仍要继续加大对产品的监管力度,杜绝食品3-MCPD的污染情况的发生,切实保证食品安全.

    作者:韩劲松;张艳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15例弓形虫眼病的临床报告

    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是由细胞内寄生虫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1].先天获得或后天感染均可累及眼组织,尤其是视网膜,而致眼弓形虫病.

    作者:梁剑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镉作业工人停止接触后镉接触和肾功能损害指标变化

    目的 了解镉作业工人停止接触镉后尿镉、尿β2-微球蛋白、尿视黄醇结合蛋白的变化,以及肾功能损害情况,探讨职业性镉接触与肾功能的变化规律. 方法 选择惠州某镍镉电池厂41名镉中毒观察对象(尿镉连续两次超过5umol/mol肌酐)为研究对象,分析尿镉、尿β2-微球蛋白、尿视黄醇结合蛋白的变化;并通过跟踪研究他们在停止接触镉3年后,尿镉及肾功能损害指标的变化的规律. 结果 尿镉在停止接触镉后逐年下降,尿β-微球蛋白、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停止接触镉后并没有下降,反而逐年升高,前一年相比,总体水平变化不显著,但是尿β2-微球蛋白在停止接触3年后与接触时相比有差异性显著(P<0.05). 结论 镉观察对象停止接触3年后,尿镉明显下降,但尿镉水平仍较高(大于5umoL/mol肌酐),尿β2-微球蛋白含量升高有显著性,且尿β2-微球蛋白异常率也明显增加;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含量变化不显著.脱离镉接触可能会引起尿镉水平下降,但是停止接触多年后仍可引起肾功能损害.

    作者:谢瑞玲;刘庆荣;张春明;李子勤;刘雪芬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一起麻疹点状爆发调查

    2005年1月以来,云南江川县的几个乡镇相继出现麻疹疑似病例的点状爆发流行.截止2005年2月28日,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25例,发病率为9.4/10万.为全面了解麻疹发病原因,将此次爆发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刘江伟;罗绍德;李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沙培林联合顺铂治疗肺癌所致胸腔积液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沙培林联合顺铂与单用顺铂治疗肺癌引起的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 方法 肺癌伴胸腔积液患者4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2例,治疗组胸腔穿刺注入顺铂和沙培林治疗;对照组仅用顺铂治疗.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4%,高于对照组54.5%,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率为40.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7.3%,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结论 沙培林联合顺铂治疗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国栋;刘国龙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分布广,危害大的一种病毒性出血热,引起HFRS的汉坦病毒至少有10个基因型/血清型,由于汉坦病毒型别和宿主动物的不同,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和防制措施也有差异.本文就HFRS的流行特征、汉坦病毒型别及其宿主动物、传播途经和防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金梅;张海林;邓淑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2006年南宁市市辖区医院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分析

    目的 为检查了解全市各医疗单位疫情报告制度执行情况,保证疫情报告及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及时有效. 方法 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及质量调查方案>对南宁市市辖青秀区、兴宁区、西乡塘区、江南区等4城区省、市、乡三级医院的法定传染病报告工作质量进行调查和分析. 结果 南宁市市辖青秀区、兴宁区、西乡塘区、江南区等4城区医院的漏报率为1.81%.传染病报告及时率为89.85%.传染病报告卡填写的传染病报告卡完整率为91.34%,准确率为92.6l%,一致率为95.54%. 结论 实行传染病网络直报后,南宁市大部分医疗机构的传染病报告质量均有明显提高,但仍有部分医疗机构存在漏报和迟报现象.

    作者:徐斌;唐莉;黄夏萍;覃曲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老年男性胃癌患者睾酮水平与CEA-mRNA相关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睾酮水平老年男性胃癌患者外周血CEA-mRNA与CEA蛋白水平差异. 方法 选择老年男性胃癌患者60例,根据睾酮水平分为睾酮低下组与睾酮正常组,分析两组胃癌患者发病部位、临床分期以及Brrmann分型差异,并检测所有患者外周血CEA-mRNA与CEA蛋白水平. 结果 睾酮低下组与睾酮正常组老年男性胃癌患者发病部位,临床分期以及Brrmann分型差异不显著(P>0.05).睾酮低下组患者相比睾酮正常组患者,外周血CEA-mRNA阳性率高(P<0.05),CEA蛋白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 结论 睾酮低下老年胃癌患者容易出现外周血微转移.

    作者:吕辉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弓形虫依钙蛋白激酶Calpain-like的克隆及生物学特性

    目的 克隆弓形虫RH株Calpain(依钙蛋白酶)-like基因,分析免疫生物学功能,筛选预防弓形虫感染的疫苗候选分子. 方法 利用人类、鼠类和其它寄生虫的Calpain基因同源性比较的保守区域合成混合引物,以弓形虫的RNA为模板.应用RT-PCR扩增弓形虫Calpain-like 基因片段,扩增的片段通过TA克隆插入克隆载体pET32A,筛选阳性克隆进行双酶切鉴定和DNA序列分析,用克隆的基因片段制备特异性基因探针,经Northern blot技术证实弓形虫Calpain-like基因mRNA. 结果 RT-PCR扩增了316bp弓形虫Calpmn-like基因,其DNA序列与日本血吸虫Calpain基因同一区域的同源性为70%,与计算机推测的弓形虫Calpain-like基因的同源性为100%.Northern blot显示了弓形虫Calpmn-like基因mRNA的大小约6300bp. 结论 弓形虫RH株基因组中存在Calpmn-like基因,Calpain-like基因在弓形虫RH株中高度表达.

    作者:陈雪艳;付玉才;李璐;耿艺介;黄达娜;高世同;张仁利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三种梅毒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评价

    目的 探讨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对梅毒病人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方法 使用目前为常用的TP-ELISA、RPR和TPPA法对129份梅毒检测呈阳性的血清标本及30份正常对照血清进行检测. 结果 TP-ELISA、RPR及TPPA法的阳性率分别是78.29%、61.24%、77.52%.特异性分别是95.24%、79.22%、100%. 结论 TPPA是一种高特异性、敏感性较好的梅毒血清学诊断检测方法.

    作者:陈华英;林伟华;梁金明;黄明珠;张家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原特异性及总IgE的检测

    目的 为了解临床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特异性过敏原及血清总IgE水平变化. 方法 采用酶免疫分析法(ELISA)对100例10种常见变态反应性疾病血清过敏原及总IgE水平进行了定量检测. 结果 100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中过敏原阳性率以尘螨为高,其次为蟑螂和牛奶,且病患血清中总IgE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血清过敏原特异性及总IgE酶免疫分析可以帮助临床合理寻找相应过敏原,为变态反应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林惠玲;龚海涛;林连成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方法 79例未合并糖尿病的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39)和胰岛素强化治疗组(n=40).常规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胰岛素治疗,将血糖维持在4.4-6.1mmol/L.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4、72h抽血测定IL-6及超敏C反应蛋白(CRP)水平.同时设70例正常健康人群用于分析比较.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6.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 结果 ①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急性胰腺炎患者外周血IL-6(58.7±9.6ng/L Vs.6.4±2.4ng/L,P<0.01)和CRP(118.1±13.2mg/L Vs.2.7±1.1mg/L,P<0.01)均有显著性升高.②外周血IL-6(18.4±6.2ng/Lvs.60.7±10.1ng/L,P<0.01)、CRP的水平(15.6±6.3mg/L Vs.121.1±14.3mg/L,P<0.01)在胰岛素强化治疗72h后有显著性降低. 结论 胰岛素强化治疗可降低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IL-6和CRP的炎症因子水平.

    作者:曾候霖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118例麻疹发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麻疹发病与免疫史的关系,探讨麻疹防制对策和措施. 方法 对本溪市传染病医院2005年4月~2006年5月收住院的118例麻疹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疫苗接种与发病的关系. 结果 118例麻疹患者中,成人占39%,6~8月龄占5%,外来人口占9.3%.无疫苗接种史11例占6.8%,其中3例未到8月龄初免年龄,另外8例为漏种,有接种史42例占16.9%,其中20例8月龄~6岁儿童只接种二针疫苗.22例7岁以上患者占18.6%;预防接种史不详者65例,占55%. 结论 接种麻疹疫苗是预防麻疹的有效措施,及时进行2针接种能有效控制麻疹的发生.

    作者:刘巧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淄博市农村流行性出血热鼠间带毒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淄博市农村鼠密度、鼠间带毒率以及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情况,以制定有效综合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择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率较高的淄川区、沂源县和博山区为调查点.各调查点同时用标准鼠夹,晚放晨收.记录有效鼠夹数、捕获鼠数并分类.采集样本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T)检测抗原. 结果 2004-2007年三区县调查点平均鼠密度为2.81%,其中室内、外鼠密度分别为2.38%和3.27%,褐家鼠、小家鼠为优势种群;平均鼠间带毒率为8.05%. 结论 淄博市流行性出血热鼠间带毒率较高,应进一步加强有效综合防制措施,降低鼠密度,灭鼠重点放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

    作者:杜俊;唐学慧;石志恺;李源;张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中山市小于8月龄婴儿麻疹发病状况分析

    目的 为制定麻疹免疫程序和消除麻疹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05~2006年中山市报告≤8月龄婴儿麻疹病例及母婴共患麻疹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中山市≤8月龄婴儿麻疹发病所占比例从2001年的2.86%逐年上升至2006年的13.01%;2005~2006年报告母婴共患麻疹4例,母亲年龄为25~29岁,本地及流动人口各有2例;婴儿早发病为出生36h. 结论 控制小月龄婴儿麻疹关键是控制成人麻疹,建议对婚检育龄妇女进行麻疹疫苗接种.

    作者:吕海英;舒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精浆弹性蛋白酶水平与精液生化参数相关性探讨

    目的 探讨男性不育患者精浆弹性蛋白酶(PMN-Elastase)水平及生化参数的关系,以了解生殖系感染程度、疗效观察及评判男性生育力. 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精浆PMN-Elastase,精浆果糖、中性α-葡糖苷酶、酸性磷酸酶、精子顶体酶及锌的浓度采用生化方法 检测.将PMN-Elastase检测结果 分为正常组(未受感染)、隐性感染组、显性感染组.分析与之相应的精浆生化参数变化,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279例不育男性.生殖系感染患者97例(PMN-Elastase>200ng/ml)占34.77%.精浆PMN-Elastase水平随生殖系感染严重程度而升高,而果糖、中性α-葡糖苷酶、酸性磷酸酶、锌的水平则随之降低,呈负相关. 结论 PMN一Elastase水平随生殖系感染严重程度而升高,精子生成的内环境受到影响,精浆生化参数发生改变,PMN-Elastase水平升高是反映生殖系感染的一项可靠指标.

    作者:陈桂冰;张然;赵香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两种方案治疗早期梅毒患者血清学变化的研究

    目的 观察头孢曲松钠联合苄星青霉素治疗早期梅毒的临床效果及血清学效果. 方法 103例早期梅毒患者被随机分成治疗(n=57)和对照组(n=46).治疗组采用头孢曲松钠2g/d连用10-15d,同时联合苄星青霉素240万U,1 次/wk,共用2-3次;对照组应用苄星青霉素240万U,1次/wk,共用2-3次. 结果 治疗组血清学试验(TRUST)阴转率达100%,平均阴转时间5.6d;对照组血清学试验(TRUST)阴转率88.3%,平均阴转时间9.7d,两组差异显著(P<0.05和P<0.001) 结论 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早期梅毒疗效高并能显著缩短梅毒血清阴转时间.

    作者:邹循辉;宗国勇;吴海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茂港区一起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疫情调查

    目的 分析探讨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流行特征和流行因素,为今后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本次爆发的所有病例进行个案调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 进行分析. 结果 2005年11~12月茂名市茂港区那花小学发生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疫情,疫情波及茂港区12个自然村,流行曲线呈双峰型,发病以学龄儿童为主. 结论 基层防保机构对传染病监测报告不灵敏,延误了对疫源的处理,是造成疫情爆发的主要原因;防制措施不力.使疫情出现了两个流行峰波.应提高基层防保工作质量以及时有效地控制疫情.

    作者:张松梅;许桂锋;方正杰;刘美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