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健强;孟志斌
目的 探讨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前后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 对慢性荨麻疹治疗前后血清NO、TNF-α水平进行检测,并与病情严重程度做相关分析.结果 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总有效率为91.07%,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血清一氧化氮(NO2-/NO3-)、肿瘤坏死因子(TNF-α)均显著增高(P<0.01),治疗后NO2-/NO3-、TNF-α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患者血清NO2-/NO3-、TNF-α水平与SS-RI间呈线性正相关,其相关系数依次为0.323(P<0.05)、0.319(P<0.05).结论 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佳,且副作用少,血清NO2-/NO3-、TNF-α两项指标的检测,可反映慢性荨麻疹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对临床病情判断及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邓斌;戴永江;林岷格;曾慧明;朱洪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全程督导与门诊督导治疗效果的差别.方法 将2003年全程督导治疗结果与2004年门诊督导治疗结果进行前后对照研究.结果 全程督导治疗组和门诊督导治疗组的规则服药率分别为99.17%和99.62%;按期查痰查痰率分别为100%和97.3%;初治涂阳病人疗程末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5.08%和94.62%:复合涂阳病人疗程末痰菌阴转率分别95.08%和94.62%;复治涂阳病人疗程末痰菌阴转率分别为80.00%和83.10%,各项观察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在经济欠发达的边远山区加强结核病人门诊督导管理同样可以获得全程督导的效果.
作者:向颖;黄琼宝;李勇;周敏;罗宽洋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维阿露联合窄谱UVB照射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77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4组,试验组外用维阿露联合窄谱UVB照射,对照l组外用维阿露,对照2组单用窄谱UVB照射,对照3组外用卤米松/三氯生乳膏.结果 试验组、对照1组、对照2组及对照3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5.0%、42.1%、42.1%和36.8%,试验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及对照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痊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就部位而言,试验组头面部有效率优于躯干部(P<0.05),头面部有效率显著优于四肢(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阿露联合窄谱UVB照射治疗白癜风有效.
作者:黄壮峰;解士海;黄小雄;黄荣云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分析超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点. 方法 收集自2000年11月~2005年7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海口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年龄≥80岁的AMI患者32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期住院的年龄<80岁AMI患者241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总结分析.结果 临床表现:观察组胸闷痛19例(59%)对照组194例(80%),P值<0.01;观察组心力衰竭(KillipⅡ级以上)者23例(72%),对照组95例(39%),P<0.01;观察组合并肺部感染18例(56%),对照组99例(41%),P>0.05;梗死部位:观察组急性前壁或广泛前壁18例(56%)对照组120例(50%),P>0.05;治疗效果:观察组治愈者21例(66%),对照组治愈者155例(64%),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死亡3例(9%),对照组住院期间死亡19例(8%),P>0.05.结论 超老年AMI患者以前壁或广泛前壁居多;胸痛发生率较其他年龄组低,合并心力衰竭比例高;严密的观察治疗,仍能很好控制住院期间的病死率.
作者:李小华;邢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抑癌基因PTE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PTEN与宫颈癌临床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PTEN基因在46例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46例宫颈癌组织中,PTEN阳性表达率为36.9%,其中在高、中、低分化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6%、41.7%和25.0%,PTEN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癌病理学类型和患者年龄无相关性(P>0.05);临床分期Ⅰ期和Ⅱ期及以上者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8%和24.1%(P<0.05);有、无淋巴结转移者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3.1%和42.4%(P<0.01);在直径<4cm或≥4cm的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3.1%和55.0%(P<0.05);结论 PTEN异常表达可能与宫颈癌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
作者:陈丽花;陈颖燕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3%氯化钠液治疗新生儿脑细胞水肿的安全性.方法 2007年1月~2008年2月收治的83例诊断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HIE),并存在脑水肿临床表现的患儿,在给予综合性治疗的基础上给予3%氯化钠5ml/kg/次脱水治疗,观察脱水治疗前后其临床症状、体征恢复及血液电解质变化情况.结果 83例脑水肿新生儿治疗后血液电解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静脉滴注小剂量3%氯化钠液治疗新生儿脑水肿可改善预后,使用安全,可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陆雄富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特殊行业从业人员肺螨病的病原及流行特征.方法 询问病史、螨渗液皮试、皮试阳性者进行痰检.结果 肺螨病患病率为8.38%(64/764).检出的螨经鉴定有12种,隶属5科10属.其流行特征以农村磨房检出率高为12.82%,其次为面粉厂、粮库分别为10.48%、7.52%,患病率随工作年限及年龄的增加而上升;性别与患病差别无显著性.结论 肺螨病流行与职业有密切关系,年龄越大、工作年限越长,患病率越高.对特定人群应加强个人劳动防护.
作者:陈欣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微囊藻毒素-LR(MCLR)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DNA氧化损伤效应.方法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HPLC-ECD)和免疫酶染色法检测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水平.结果 用HPLC-ECD法分析,低、中剂量组8-OHdG水平显略有增高趋势,高剂量组(100μmol/L)8-OHdG水平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用免疫酶染色法分析,各剂量组8-OHdG染色强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处理剂量与8-OHdG水平之间呈现剂量-反应关系.结论 MCLR引起人肝癌细胞DNA氧化损伤,HPLC-ECD法与免疫酶染色法所测损伤的趋势一致.免疫酶染色法能够更灵敏地检测DNA氧化损伤,可应用于人类疾病研究与环境监测.
作者:农清清;蓝勇波;竹内亨;张志勇;何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的重要致病菌,该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于空气、水、尘埃及人和动物的排泄物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能产生多种致病性物质,如毒素、酶类和菌体的一些成份,该菌产生的主要毒素有:肠毒素(staphyloeoccal enterotoxins,SE)、葡萄球菌溶素、表皮剥脱毒素、杀白细胞素、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等;产生的主要酶类有:凝固酶、耐热核酸酶、葡激酶等,其中SE在该菌的致病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美国由SE引起的食物中毒占整个细菌性食物中毒的33%,加拿大则更多占45%,我国每年发生的此类中毒事件也非常多见,中毒食品多为奶、肉、鱼、蛋及其制品以及剩饭,剩菜和凉盆;人畜化脓性感染部位常成为传染源.据报道[1],每100g食物中含18μg SE时即能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因此,研究SE尤其是开展SE的检测和分型工作,对于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临床诊断和预防该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毅珊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脂肪肝与冠心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调查自2005年5月~2007年12月1496例我院住院患者,其中男704例,女792例,年龄50~70岁.采取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其脂肪肝与性别、吸烟、肥胖、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糖尿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非肥胖者脂肪肝患病率老年男性为3.2%,老年女性为3.7%.肥胖者脂肪肝患病率老年男性21.6%,老年女性18.8%.与伴有或不伴脂肪肝的肥胖者相比,伴有脂肪肝的非肥胖者中,男性高血压、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发病率高;女性高胆固醇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以及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发病率高.结论 老年患者中,脂肪肝男女发病率相同,脂肪肝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相关性.
作者:周志宏;邢波;陆士娟;詹莉;吴淼;李小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我院2002年1月~2007年12月住院患者梅毒感染状况并对现症患者进行治疗. 方法 首先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法对患者进行筛查,阳性者再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TRUST)法判断其是否为现症感染,对现症感染患者给予苄星青霉素治疗,青霉素过敏者改用红霉素治疗. 结果 我院自2002~2007年间患者TP-ELISA法检测阳性率分别为0.42%、0.57%、0.65%、0.78%、0.81%、0.89%;TP-ELISA法检测阳性患者再用TRUST法检测,阳性率分别为0.069%、0.076%、0.125%、0.141%、0.172%、0.207%.39例TRUST法检测阳性患者中31例用苄星青霉素治疗;8例用红霉素治疗,3-8月后TRUST均转阴,治愈率100%. 结论 TP-ELISA法是梅毒筛查的一种良好方法,同时用TRUST法对其进行补充,判断是否为现症感染,对控制医院感染率,降低医患纠纷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黄义;吕蔡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金标斑点法测定β-HCG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固相夹心金标斑点法,检测28例异位妊娠患者、5例滋养细胞疾病患者(葡萄胎3例、绒癌2例)及53例正常早孕孕妇血清β-HCG含量,并与27例正常未孕对照组比较.结果 异位妊娠组血清β-HCG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早孕组,与正常未孕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意义(P<0.01);而滋养细胞疾病组β-HCG水平明显高于其它各组.结论 金标王证点法检测血清β-HCG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的特点,能为临床诊断异位妊娠、早孕、以及滋养细胞疾病提供依据.
作者:杨克趋;林燕;王宁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对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我院1996~2006年收治的25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5例均经手术证实诊断,其中良性肿瘤有9例,恶性肿瘤为16例,临床表现有腹痛、便血、腹部肿块、肠梗阻等,术前经行内窥镜、x线、B超及CT等检查,术前确诊仅有8例,误诊率达68.0%.良性肿瘤行了局部肠壁或肠段切除,恶性肿瘤10例进行根治性切除,其他行姑息切除或改道.结论 原发性小肠肿瘤恶性率较高,临床上往往缺乏特征性表现,目前临床上没有有效的诊断手段和方法,误诊率较高,预后差.因此,对未能查明病因的腹痛、便血、消瘦及体重减轻等患者,应结合一些必要的检查.及早剖腹探查,改善预后.
作者:余壮明;陈兴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广东省云浮地区人群地中海贫血的发病情况.为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提供数据. 方法 随机选取云浮地区籍贯来院就诊的门诊(儿童体检)及住院患者,用地贫一管筛查法和全自动蛋白电泳分析系统进行地贫筛查.统计分析云浮地区人群的地中海贫血的发病情况. 结果 共筛查6800人中地贫发生率为11.2%,检出α地中海贫血和β地中海贫血的发病率分别为7.8%(532例)和3.4%(234例). 结论 云浮地区地中海贫血的发病率是广东省地中海贫血的高发病区.应加强地中海贫血的检测及人群婚姻指导、做好产前诊断和遗传病学咨询.以降低地贫儿的出生率.
作者:杜德锋;冉烈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法.治疗组以加味血府逐瘀汤(当归10g、生地10g、桃仁10g、红花10g、枳壳3g、牛膝12g、川芎10g、丹参20g、地龙30g、生甘草6g,杜仲12g、桑寄生15g)+口服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常规降压药物治疗;观察2组临床症状、血压的变化.结果 在降压疗效方面治疗组显效率25.8%,总有效率95.2%;对照组显效率12.1%,总有效率75.8%;治疗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改善症状方面治疗组头晕头胀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是通过扩张血管口径.对抗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管收缩而起降低血压作用.
作者:王勉;秦扬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细菌耐药性已成为世界抗感染治疗领域面临的严峻问题.细菌耐药性和耐药菌感染是21世纪抗感染领域面临的巨大挑战.随着抗生素应用的日益增多,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使抗感染治疗失败,导致发病率和病死率上升及医疗费用增加.本文对细菌耐药性产生的原因及应采取的对策作一分析.
作者:苏玉严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硝酸舍他康唑软膏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采用琼脂平皿稀释法测定2%硝酸舍他康唑软膏对134株临床分离分离致病菌的低抑菌浓度(MIC),并与硝酸咪康唑霜进行比较.结果 2%硝酸舍他康唑软膏对134株常见浅部部致病真菌的MIC范围在0.8~12.5μg·ml-1.对深部真菌卡氏枝孢霉和申克氏孢子丝菌的的抗菌活性较差,MIC为50.O~100.0μg·ml-1.结论 2%硝酸舍他康唑软膏体外有较好的抗真菌活性,其抗菌活性与硝酸咪康唑霜相当.
作者:王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消栓滴丸的质量控制方法. 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黄芪、赤芍、当归及川芎进行定性鉴别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黄芪甲苷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C18柱(ODS,4.6mm×200,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磷酸(32:68:0.0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03nm. 结果 薄层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黄芪甲苷在1.42~7.10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5.6%,RSD为0.94%. 结论 建立的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作为本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王彬;周星;李玲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应用血浆内皮素、NO和超声观察健康老年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方法 观察40例健康老年人(观察组)和32例健康青年人(对照组)血浆内皮素(ET-Ⅰ)、NO水平,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二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ID).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ET-Ⅰ、NO和EDD的差异,并对ET-1、NO和EDD进行相关性比较.结果 观察组血浆ET-Ⅰ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N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ED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EID与对照组比较没有差异.EDD与ET-Ⅰ呈负相关,与NO呈正相关,ET-Ⅰ与NO呈负相关(r=-0.5356、0.6829、-0.5828,P均<0.01).结论 健康老年人血管内皮功能下降,血浆内皮素、NO和超声都可靠地反映健康老年人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
作者:李施勇;许开宁;黄进弟;符永健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检测432例患儿入院时的和经抗生素治疗72h后的CRP和WBC计数,以8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结果 细菌感染组CRP和WBC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3例CRP阳性的患儿经抗生素治疗72h后,CRP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则轻度下降,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能初步鉴别细菌与病毒感染,可指导合理选用抗感染药物并判断疗效.
作者:赵金强;高敏;成宇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