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钟;刘利平
目的 分析研究洞庭湖区江滩钉螺分布的空间特征,为区域血吸虫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建立洞庭湖区江滩钉螺分布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分析洞庭湖区江滩钉螺分布的空间特征.结果 洞庭湖区的江滩钉螺孳生地在空间上呈集聚模式,空间自相关性比较强,相关程度受离群值的影响大,变化以指数形式衰减,并存在空间方向性.结论 洞庭湖区的江滩钉螺在空间分布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人类的各项活动应遵循这些规律,从而达到减少和灭绝钉螺,进而达到防治血吸虫的目的 .
作者:秦建新;谭子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福建省肺结核病人发现与治疗效果,为结核病防治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政策依据.方法 根据福建省2001~2007年结核病登记报表进行病例发现及治疗转归队列分析.结果 7年全省共登记涂阳肺结核病人90 186例.涂阳病例占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的比例从2001年的44.84%上升到2007年的57.81%.涂阳新登记率从2001年的27.81/10万上升到2007年的41.55/10万.平均治愈率为90.1%. 结论 2001~2007年福建省肺结核病人发现与治疗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显著成效,是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结果.
作者:徐有铭;戴志松;林淑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康妇特栓联合阿奇霉素对支原体和衣原体引起的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3例女性非淋性尿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每日静脉点滴乳糖酸阿奇霉素0.5g,d,同时使用康妇特栓1剂/d;对照组单用乳糖酸阿奇霉素静脉注射0.5g/s.连续治疗7d后,观察临床症状及衣原体和支原体转阴率.结果 联合用药对单纯性衣原体或支原体感染及衣原体、支原体混合感染都有很好的转阴效果,转阴率分别达到92.3%、90.1%和83.3%,能有效消除或减轻临床症状及体征,其疗效显著优于单独使用阿奇霉素(P<0.05). 结论康妇特栓与阿奇霉素联合是行之有效的治疗女性非淋性尿道炎的治疗方案.
作者:赵海波;何娅绒;李爱莉;任菊霞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28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代谢综合征(MS)组及非MS组,应用免疫透射比浊乳胶增强法检测各组血清ha-CRP水平,并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以40名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T2DM合并代谢综合征(MS)组及非MS组血清ha-CRP水平分别为(3.95±2.89)mg/L、(2.38+1.53)m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72±0.53)mg/L,3组两两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MS组TC、TG、LDL-C水平比非MS组及对照组高(P<0.05).T2DM患者hs-CRP浓度与体重指数、TG、LDL-C呈正相关(r分别为0.634、0.415、0.415,P<0.05),与HDL-c呈负相关(r=1.618,P<0.01). 结论 T2DM患者ha-CRP升高及血脂异常可作为预测T2DM并发MS及心血管疾病危险性的重要实验室指标.
作者:周秀琴;王欢;杨彩娴;李绍清;黄启亚;钟国权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低剂量的干扰素-α在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中的疗效、副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1997年1月~2006年12月间诊断为ET经过干扰素-α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中男女各6例,就诊时中位年龄52岁(33~82岁).经过干扰素-α治疗6个月,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5例.无效(NR)3例;治疗12个月CR 6例,PR 5例,NR 1例.治疗有效者骨髓巨核细胞均减少,脾脏缩小,出血及血栓均明显控制.随访115~2年,CR 6例,PR 5例,复发1例.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但均能耐受. 结论低剂量干扰素-α治疗ET能取得很好的疗效及较好的耐受性,但需长期治疗.
作者:周铭;李庆山;王顺清;周薇;毛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屏气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在冠状动脉狭窄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3例临床怀疑冠心病的患者用屏气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扫描冠状动脉,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相比,评价其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结果 显示冠状动脉302个节段的质量平均为(2.6±3.5),与DSA相比,对于>50%的冠状动脉狭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0%、98.0%、93.2%、97.5%;而对于<50%的节段性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0%、92.0%、72.0%及98.8%.结论 磁共振屏气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对判断>50%的冠状动脉狭窄有较高的价值,对于判断<50%的节段性冠状动脉狭窄亦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袁利;李建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该文首次统计整理出中国小兽类(小型哺乳动物)体表及巢穴下盾螨属的革螨种类.迄今为止,中国境内共计报道的发现于小兽类体表及巢穴的下盾螨属革螨有35种,其中16种在小兽体表发现.14种在小兽的巢穴发现,5种同时发现于小兽及巢穴.
作者:闫毅;金道超;郭宪国;吴滇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广西右江区全球基金疟疾监测项目实施5年的防控措施,评价监测效果.方法 收集2003~2007年百色市右江区疟疾疫情报告、发热病人血栓资料、IFAT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3~2007年右江区血检当地发热病人70 116人次.仅检出2例阳性病人,阳性率为0.0003%;血检流动人口13 095人次,检出27例间El疟病例.阳性率为0.21%.结论 右江区疟疾发病率继续控制在1/万以下,当地感染病例少,疟疾发病以输入性病例为主.现行疟疾监测与防治措施有效可行,今后应进一步加强疟疾监测,继续巩固疟疾防治成果.
作者:郭传坤;许广保;李锦辉;覃业新;林珍;杜进发;尹进禄;江超穗;林永健;蒙礼坚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又称艾迪生病.是因肾上腺本身的慢性疾病而致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的一较少见的内分泌疾病.多见于成年男性,儿童较少见.我院收治1例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汉儒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正确运用速率法消除胆红素对碱性苦味酸法测定肌酐的干扰.方法 在日立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利用速率法测定胆红素对肌酐测定的影响程度,设计对肌酐测定的校正方案.同时使用碱性苦味酸法和酶法测定胆红素含量不同的92例临床标本,对该方法进行初步评价.结果 使用速率法校正胆红素对碱性苦味酸法测定肌酐的干扰明显提高碱性苦味酸法测定黄疸血清标本的准确性.该方法回收率为92%~105%.批内变异系数为:2.6%~11.5%批间为13.6%线性范围宽.用校正速率法和酶法同时测定胆红素含量不同的20例标本.相关系数为0.9942说明该方法同酶法同时测定结果一致. 结论本法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试剂,标本不需要人工预处理.只需测定用碱试剂测出胆红素影响值进行校正,是肌酐测定中消除胆红素干扰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胡松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防制与降低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6~2007年住院患者病历10 865份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2006~2007年发生医院感染386例次.感染发生率为3.55%.感染率高的科室为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越长医院感染率越高,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其次是泌尿道、胃肠道.医院感染中病原体检出265株,以革兰阴性为主占53.03%. 结论应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针对各种相关因素和特征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尽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侵袭性操作,对重点科室加强监测等.以减少医院感染发生.
作者:郭建华;李红民;胡柏林;江梅仙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供应室复用医疗器械的清洗方法、评估效果,以选择佳方法.方法 常规组器械不经过任何处理直接用全自动清洗机按标准流程清洗;试验组器械先用1:200多酶浸泡5min再用全自动清洗机按标准流程清洗.结果 使用多酶清洗剂浸泡后再用全自动清洗机清洗方法其效果明显优于不加多酶清洗剂浸泡的清洗方法.结论 加多酶清洗剂的清洗方法是供应室较理想的清洗方法.
作者:吴文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2006年海南省结核病病人发现工作进展情况.方法 利用2006年海南省结核病控制工作季报表资料对新涂阳肺结核病人登记进行分析.结果 2006年海南省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共登记新涂阳肺结核病人,4904例,新涂阳肺结核病人的登记率为58.8/10万,发现率为78%.男性患者登记数和登记率均高于女性,登记率呈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黎族人群发病登记率高于汉族人群.农民登记数占82.0%.18个市、县登记率波动在34.1/10万~92.4/10万之间.新涂阳肺结核病人登记率与初诊病人占全人口比例成正相关(r=0.705).结论 2006年海南省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达到了既定目标,但海南省的结核病防治工作仍需要进一步加强.
作者:罗兴雄;林峰;张广恩;陈成江;李善文;陈马秀;林勇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西药联合中药愈三消方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30例.对照组7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愈三消方(组成:桑叶,菊花,生地,玄参,麦冬,沙参,苦参,知母,葛根,花粉,黄芪,丹参,桃仁,茯苓,薏苡仁).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92%.对照组为6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降糖西药联合中药愈三消方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
作者:颜芬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2007年粤桂琼疟疾联防区广西8市县疟疾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为评价防治措施,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7年广西8市县疟疾监测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年8市县疟疾发病率为0.01/万,比上一年的发病率下降了66.67%.发热病人血检未发现本地传播的疟疾病例和输入疟疾继发病例.结论 控制疟疾的措施有效,防治效果显著.
作者:林康明;李锦辉;黄亚铭;郭传坤;覃业新;林珍;韦海艳;杜进发;毛玮;蒋智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儿童臀肌挛缩症在本地区的流行分布特点、发病原因、普及诊断知识,做到早发现、早手术治疗.方法 采用整体抽样二级梯度筛选方法,对琼海地区本病高发区域农村的4~18岁的500名儿童和青少年进行普查,并对已在我科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发现患者的出生时间大约在70年代或以后.并集中在同一乡村的居多,男性发病率比女性高,臀部注射次数多者所占比例大.结论 儿童臀肌挛缩症与反复多次接受苯甲醇溶媒青霉素臀部注射有关,并膝下蹲试验与行走步态试验简单有效易行,是筛选的可靠指标,掌握发病特点,及早发现本病并提供手术治疗.
作者:许时良;陈德洪;陆志夫;李顺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调查广西南部某市奶牛隐孢子虫感染情况,为防治该病提供依据.方法 粪样经水醚沉淀法和蔗糖离心浮聚法处理,涂片后用改良Ziehl-Neelsen抗酸染色法染色镜检,计算感染率和感染度.结果 在7个奶牛场中检查了429头奶牛,隐孢子虫平均感染率为8.16%,1~4月龄犊牛和1岁龄以上奶牛感染率分别为7.69%(5/65)和8.24%(30/364). 结论广西奶牛隐孢子虫感染比较常见,居民可因摄入受病牛粪便污染的食品或水而受感染.控制该病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十分重要.
作者:江河;张鸿满;罗丹;王俊宁;谭裕光;阮廷清;黄福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在公共场所中推广安全套的使用对切断性病、艾滋病传播的效果.方法 选择县城部分公共场所提供性服务者(FSW)为干预对象,对干预对象开展健康教育和推广安全套的使用,比较干预前后提供性服务者安全套的使用率和相关知识知晓率.结果 干预前提供性服务者安全套使用率为60.43%(170/480).干预后为80.81%.结论 在公共场所中大力推广安全套的使用,能促使其改变高危行为,减少性病和艾滋病的传播.
作者:王广荣;蔡云仁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真菌感染已成为院内血源性感染的重要致病原,而且其临床表现无特殊,确诊依靠血培养,早期诊断困难,海南省人民医院综合性ICU 2001年1月~2007年1月,收治27例(41次)院内感染真菌败血症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忠义;谢晓红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恶性疟是一种致死性很高的全球性寄生虫病.长期抗疟治疗引起恶性疟原虫对氟喹等主要抗疟药物普遍产生抗药性.青蒿素类药物是在氯喹抗药性产生之后的主要替代治疗药,也是至今唯一没有出现普遍抗药性的抗疟药,但有研究提示青蒿素类药物的敏感性正逐渐下降,抗性产生是不可避免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恶性疟对青蒿素类药物抗药性的产生及传播,对其抗性机制研究迫在眉睫.目前的研究发现,除pfatp6,tctp等,疟原虫的电子传递链也可能是青蒿素类药物的作用靶点,而恶性疟原虫对其抗药性的产生可能与pfmdrl,pfcrt pfatp6,tctp,cg10等基因及其突变有关,但至今尚未明确真正的抗性相关基因.
作者:李雪平;杨亚明 刊期: 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