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许昌市2005年中小学生蛔虫感染调查

申宝霞;张冬民;胡亚奇

关键词:蛔虫, 感染率, 中小学生, 许昌市
摘要:目的 了解许昌市中小学生的蛔虫感染情况. 方法 采用加藤厚涂片法检测蛔虫卵. 结果 城市中小学生蛔虫感染率为2.3%,农村中小学生感染率为6.6%,农村学生高于城市学生(x2=25.4427,P<0.001). 结论 需加强对农村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和行为干预,进一步缩小城乡差异.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类风湿性病人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分析

    类风湿性关节炎(Rneumatoid Artnitis)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致残率很高,较严重的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了观察类风性关节炎病人血液流变学特点,现对98例类风湿因子阳性病人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指标,免疫球蛋白的检测,其血液黏度与正常人血液黏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别.血浆纤维蛋白原、γ-球蛋白增高及免疫复合物形成是造成血液黏度增高的主要因素,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作血液流变学检查,可以从血液动力学的角度对其致病机理进行分析,以及对疗效判断提供依据.因此,从检测的98例类风湿病人的结果来看,也证实了这一点,现将检测的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胡艳;吴丽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nm23-H1蛋白在鼻咽癌中的表达研究

    目的 研究nm23-H1蛋白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对30例鼻咽癌患者和22例慢性鼻咽炎患者的鼻咽部组织nm23-H1蛋白表达进行分析. 结果 nm23-H1蛋白在鼻咽癌组中的阳性率为(53.30%)低于慢性鼻咽炎组(90.91%,P<0.05);在鼻咽癌患者中,转移组的阳性率为(40.91%)低于非转移组(87.50%,P<0.05);nm23-H1蛋白表达未显示与患者年龄、性别相关. 结论 nm23-H1蛋白表达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转移有关;nm23-H1蛋白的表达在鼻咽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观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马志超;符生苗;蔡俊宏;邓立群;王一鸣;李冬娜;陈鑫苹;梁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门诊治疗59例耐多药肺结核病人近期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门诊督导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方法、治疗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 方法 利用世行贷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督导点对耐多药肺结核病人实行全程督导治疗并观察结果. 结果 59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按规定全程规则治疗满18个月疗程,3月末痰菌阴转率为40.7%,6月末为51%,完成18个月疗程后其痰菌阴转率为76.3%.放射学完成疗程后病灶明显吸收率为83.1%.不良反应中表现为胃肠道反应者39.4%,肝功能损害15.7%,神经精神系统反应者15.7%. 结论 门诊全程督导治疗耐多药结核病规则治疗率和治愈率高,副反应轻微,相对治疗费用低,可被大多数患者接受,值得临床研究推广.

    作者:陈文胜;张兴树;黄德强;赵梅桂;陈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脂溢性皮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6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初始剂量为0.40J/cm,每周3次,症状缓解则调整为每周1~2次,28d观察疗效;对照组采用中药面膜进行治疗,每周3次,症状好转改为每周2次,28d观察疗效. 结果 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组有效率90%;中药面膜对照组有效率66.67%,两组结果差异显著(P<0.05). 结论 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疗效明显优于中药面膜治疗.

    作者:张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3 742名高三学生乙肝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高三学生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及肝功能状况,为对高中生预防乙肝采取相应的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对宝安区高考体检的高三年级3 742名学生采取空腹静脉血,用ELISA法检测HBsAg,用速率法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HBsAg阳性393人,总阳性率为10.50%.男生HBsAg阳性率(11.75%)高于女生(9.05%)(x2=7.21,P<0.01);男生和女生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阳性率分别为2.69%和0.92%,二者差异有显著性(x2=15.82,P<0.001). 结论 在高中生中HBV感染率仍较高,男生感染率显著高于女生,并且男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阳性率也显著高于女生,表明男生是高中和高校防治乙肝的重点对象.

    作者:程明刚;郝艳华;陆泉;曹建华;李碧云;肖锦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上海市南汇区部分医疗机构性病艾滋病防治现况调查

    为贯彻落实<上海市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2001年-2015年)>,规范性病诊疗市场,根据<上海市性病防治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结合南汇区2006年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计划要求,于2006年5月至7月,对南汇区23家医疗卫生机构的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许磊;朱瑛;朱黎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酗酒-苏格兰的公共卫生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酒精正逐渐以不同的形式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交际及娱乐等各个层面,其消耗量的攀升必将引发许多公共卫生问题,这已在英国、欧洲等酒精消耗量高的地区得到映证.本文通过对苏格兰的酒精消耗及饮酒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的综合阐述,及通过对苏格兰在控制酒精消耗量方面制订的综合防治策略的介绍,旨在为我省乃至我国在制订相关的公共卫生策略及防控措施时起到一抛砖引玉的作用.

    作者:何滨;Julian Davis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慈溪市沿海居民高血压患病及危险因素调查

    目的 了解慈溪市沿海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 方法 随机抽取了3个沿海乡镇6个自然村(居委会),对15岁以上常住居民1 800人进行询问调查,测量血压、身高、体重和调查盐消耗量. 结果 调查人群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为25.69%,患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升高,35~44岁组递增幅度大;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68.41%、47.49%、27.45%;年龄、体重指数(BMI)、高血压家庭史、日均食盐消耗量、体力活动等是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结论 慈溪市沿海地区是高血压防治的重点地区,降低BMI、减少日均食盐消耗量是预防高血压发病的重要环节.

    作者:蔡立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3-硝基丙酸预处理对多巴胺神经元生存预后影响的研究

    目的 观察不同3-硝基丙酸(3-Nitropropionic acid,3NP)预处理方式对黑质多巴胺神经元(Dopaminergic neurons,DA)存活能力的影响,寻求3NP预处理保护黑质DA神经元的佳预处理方式. 方法 以6-OHDA为损毁剂建立大鼠在体及离体PD模型.在体3NP预处理组于造模前2h、1d、3d、5d、7d分别腹腔注射不同剂量3NP(10mg/kg、20mg/kg、40mg/kg),观察6-OHDA损毁2周后大鼠的行为学;黑质脑片体系在含0.01mM 6-OHDA的人工脑脊液Ⅱ(ACSFⅡ)中加入不同浓度3NP(0.1mM、0.3mM、0.6mM)共孵育脑片至不同时间点(0、5h、1h、2h、3h).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蛋白表达. 结果 20mg/kg 3NP预处理的各个时间点均可以显著改善APO诱发PD大鼠的旋转行为;同时3NP可以抑制6-OHDA诱导的黑质TH样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减少,其中在离体脑片体系中,0.3mM 3NP预处理1h、2h时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在体试验中20mg/kg3NP预处理的各个时间点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其中以3NP预处理3d显著性差异更加明显(P<0.01). 结论 适宜剂量3NP预处理对PD大鼠黑质DA神经元具有保护效应,3NP预处理可能成为延缓DA神经元变性的新策略.

    作者:钟建新;孙圣刚;曹学兵;钟森;陈克强;黄俊杰;黎冠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免疫原性检测

    目的 检测生产的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的免疫原性. 方法 将生产的各批次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免疫家兔,并在初次免疫后1wk加免一次,每次免疫接种1ml/只.免疫前和免疫后第28d分别于家兔心脏采血,分离血清运用空斑减少中和实验测定血清的中和抗体滴度. 结果 所检测的5批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免疫家兔后其血清的中和抗体滴度均≥1:10,部分批次/家兔的免疫血清其中和抗体滴度≥1:20. 结论 所检测的5批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其免疫原性检测结果均达到中国国家药典要求.

    作者:谭建新;刘家胜;康现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深圳市部分基层医疗机构消毒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辖区医疗机构消毒效果,找出消毒中存在的问题. 方法 2004、2005年连续两年对辖区21家消毒效果进行抽样监测. 结果 辖区消毒合格率两年合计为92.09%,社康中心消毒监测总合格率为95.35%,社会医疗机构总消毒监测合格率为89.78%,两者差异存在显著性(x2=14.50,P<0.05). 结论 消毒质量监测合格率逐年升高,但社会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偏低,诊疗室空气、紫外线灯合格率仍然偏低,必须重点加强社会医疗机构的监督监测,规范紫外线灯的使用和诊疗室的空气消毒.

    作者:蔡日东;叶恋花;陈丽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抗生素在结核病番茄疫苗研究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卡那霉素(Km)、羧苄青霉素(Carb)和头孢霉素(Cef)在结核病番茄疫苗研究中的应用. 方法 取未转化番茄子叶进行卡那霉素和羧苄青霉素敏感性实验,未转化不定芽进行羧苄青霉素和头孢霉素敏感性实验.转化后的子叶经10.0mg/L卡那霉素筛选后再生的抗性芽,经过第二次筛选再生根. 结果 卡那霉素抑制番茄子叶再生,随着培养基中卡那霉素浓度升高,子叶再生愈伤组织和芽的时间延长,数量减少.当卡那霉素达到10.0mg/L完全抑制子叶再生.以10.0mg/L卡那霉素筛选转化后的子叶,30%形成愈伤组织,13%分化出不定芽.不定芽在10.0mg/L卡那霉素培养基中进行生根筛选,只有少数不定芽萌发出根,生根时间延长,根数减少.两次筛选需要大约2月时间.0~500.0mg/L羧苄青霉素对子叶再生没有影响,可素促进生根,但根粗、短.500.0mg/L头孢霉素促进根生长,根长、细. 结论 卡那霉素选择压以10.0mg/L为宜.不定芽分化阶段宜用500.0mg/L羧苄青霉素,生根阶段宜用500.0mg/L头孢霉素.针对子叶再生愈伤组织和不对芽再生根两次筛选,敏感、快速,节约筛选时间.

    作者:刘凤娟;陈清;俞守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重症疟疾的分子生物学及其发病机理

    疟疾是由蚊子传播的一种常见和威胁生命的寄生虫病.据2005年世界疟疾报告,全球约有3.5~5亿人口感染疟疾,每年导致100万人死亡,大多数居住在非洲[1].疟疾是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之一,恶性疟疾是疟疾致死的主要原因.

    作者:王丰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赖特综合征1例报告

    赖特综合征(Reiter's Syndrome,RS)是以关节炎、尿道炎和结膜炎三联征为临床特征的病症,分为性病型和肠病型两种.随着性病发病率逐年增高,性病型RS也日益多见,临床上也常有该漏诊的病例.现将海口市人民医院发现的1例报告如下.

    作者:黎雄;白志明;刘振湘;黄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98例鲍曼不动杆菌的β-内酰胺酶的检测及耐药分析

    目的 分析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分布特点、产酶情况和耐药性. 方法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鉴定系统和琼脂纸片扩散法对细菌和药敏试验进行测试.青霉素酶、头孢菌素酶(AmpC)、金属β-内酰胺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分别采用碘淀粉测定法、三维试验、协同法、纸片扩散确证试验检测. 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常出现于痰标本中,占79.59%,其次是脓汁和分泌物标本;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以重症监护病房(ICU)病房分布多,其次是神经外科病房;酶株对大多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基本耐药,不产酶株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较敏感,大多数菌株对亚胺培南和氨苄西林/舒巴坦敏感. 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产生β-内酰胺酶是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

    作者:吴显劲;袁汉尧;戴湘春;柯水源;林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α-亚麻酸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α-亚麻酸增强小鼠免疫力的作用的效果. 方法 分别以88.8、177.7、355.4mg/kg·BW剂量的α-亚麻酸(以纯的α-亚麻酸含量计)给小鼠连续灌胃30~35d,检测各项免疫指标. 结果 α-亚麻酸能提高小鼠的抗体生成细胞数和血清溶血素水平,促进小鼠的单核-巨噬细胞的碳廓清和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促进小鼠的迟发型变态反应,提高小鼠NK细胞的活性. 结论 α-亚麻酸具有增强小鼠免疫力作用.

    作者:姚思宇;赵鹏;李彬;李风文;马宇燕;覃辉艳;张陆娟;苏爱荣;梁慧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93例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与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防止爆发流行.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6~7月份为该病的高发季节,发病人群主要为1~5岁的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和皮疹,皮疹部位以手、足、口、臀、膝等为主. 结论 除对患儿进行积极的隔离治疗和疫点处理外,有效的健康教育对该病的预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于雪静;闫静;王皓;宋山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河南宝丰县1986~2005年传染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宝丰县甲、乙类传染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研究其防治策略和措施.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宝丰县1986~2005年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情况,揭示其流行病学特征. 结果 宝丰县1986~2005年累计报告乙类传染病18种,总发病数17 135例,年均发病率187.44/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总死亡42例,年均死亡率为0.46/10万.1986年报告病例数居前5位的是痢疾、病毒性肝炎、乙脑、流脑和麻疹.2005年前5位变化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痢疾、淋病和AIDS/HIV. 结论 宝丰县1986~2005年预防控制传染病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后,宝丰县除了继续抓好病毒性肝炎和痢疾的防治工作外,要把肺结核、艾滋病和淋病作为防治工作的重点.

    作者:牛国永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海南省麻风病防治的现状分析

    海南省自1951年开始开展麻风病的防治工作,于1958年全省各市县均设立了麻风病防治的专门机构,经过近50年的努力,累计发现麻风病人7 228例,治愈病人5 826例.死亡1248例,其他减少154例,复发225例.为了做好麻风病的防治工作,巩固麻风病防治成果,特对海南的流行形式和现状做如下分析.

    作者:许海卫;裴东怒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血清学检测

    目的 通过对308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肺炎支原体(mp)特异性抗体IgM及冷凝集试验(CAT)的检测,协助临床早期诊断mp感染及早治疗,缩短病程. 方法 对308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血清冷凝集试验及用ELISA方法检测其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M. 结果 308例受检样品中抗mp-IgM阳性检测结果42例(占13.64%).在42例临床诊断为mp的病例中,血清抗-mp-IgM和CAT均阳性18例;抗-mp-IgM阳性36例,CAT阳性23例.抗-mp-IgM的敏感性为85.7%,冷凝集试验的敏感性为54.8%,抗mp-IgM的敏感性较冷凝集试验高(P<0.05). 结论 临床上同时检测抗-mp-IgM和冷凝集试验可提高mp感染的早期诊断率.

    作者:李盛初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