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丛海;刘丙锋
目的:比较精神病患者与精神正常者伤害案的差异,探讨的精神病人伤害案的特征.方法:用自制犯罪行为特征调查表对精神病患者和精神正常者各94例的伤害行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在伤害致死、伤害对象、作案场所、作案工具、作案方式以及作案后有无自杀和自首行为等方面,两组均有显著差异.研究组大多数在幻觉,妄想支配下作案(75.5%),致死率高(43.6%),作案对象多为亲属(40.4%),多在家中或在晚上作案,少有自首行为.结论:精神病患者伤害案的犯罪特征明显异于正常人,此差异与患者病理心理特征有关.
作者:王迪军;李忠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与马普替林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随机对74例抑郁症患者分别以帕罗西汀、马普替林治疗,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疾病严重程度量表(CG1-SI)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帕罗西汀与马普替林治疗后HAMD、HAMA、CGGI-SI减分两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而轻微.
作者:宋海滨;武克文;严淑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BAEP与TCD对前庭系统性眩晕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4例前庭性眩晕者进行了BAEP与TCD检查,并与50例正常健康受试者作对照.结果:64例中BAEP、TCD异常率分别为56.25%、81.25%,BAEP表现分为两型:①内耳型12例:表现为Ⅰ波分化不良或波形消失,PL延长及其后各波相应延长,LID相应增大,②脑干型24例:表现Ⅰ波正常,Ⅲ、Ⅴ波分化不良或波形消失,Ⅲ波或Ⅴ波、PL、Ⅰ~Ⅲ及Ⅲ~ⅤIPL延长,ILD相应增大.TCD主要表现为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低,有或伴有血管张力异常.二者诊断符合率为54.69%.结论:BAEP有助于前庭系统性眩晕的定位诊断,是鉴别前庭系统周围性与中枢性眩晕比较敏感的方法.TCD则有助于前庭性眩晕的定性诊断.
作者:侯永花;张宁;成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法很多,保守疗法效果较差.因而,手术疗法是治疗翼状胬肉的主要方法.
作者:付玉琦;付德兴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养老服务机构一线护理管理者业务培训和实际工作状况,为提高基层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供信息.方法:在北京市29所养老服务机构中对57位一线护理管理者进行了抽样问郑调查.结果:有80%以上的人曾参加过有关培训;但54.4%的人参加培训时间总和不足6个月,38.6%的人在6个月以上,还有7%的人员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调查对象对老人和从事该工作的总体印象普遍是积极的,并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意义.结论:养老服务机构一线护理管理者在培训方面中的专业教育和训练严重不足.今后应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以使护理管理者与当今老人养护业务和管理上的要求相适应.
作者:李展;侯淑肖;彭嘉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低能量He-Ne激光对肺心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对63例肺心病患者用常规治疗及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四项指标有较大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肺心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孙岚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发病在6小时~72小时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后予以降纤酶10u加生理盐水250ml静滴,之后隔日一次,每次5u,共用3次,于治疗后第7天及第14天进行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同时对凝血四项及血小板指标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P<0.01),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0%,实验室指标示纤维蛋白原治疗前后下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活酶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血小板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能明显降低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谭玉明;谭春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静脉输注治疗23例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AA)的护理资料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提高护士在治疗过程中的观察和护理能力,以进一步的降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选择1997年6月~2003年9月于层流洁净病房采用ALG静脉输流治疗AAA的23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和总结.结果:积极科学的护理方法,认真细致的护理观察,能够有效减少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的存活率.
作者:宋传莲;张全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患者女,47岁,护士.2000年2月诊断为情感性精神障碍(双相),服用优克、碳酸锂治疗好转.
作者:唐本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二种不同体位下,下颌前伸矫治器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上气道影响.方法:经多导睡眠仪监测确诊的10例OSAS患者戴矫治器前后分别拍摄坐位及仰卧位的头影测量侧位片.结果:10例OSAS患者戴入矫治器后,下颌骨前伸,咽腔结构及周围软硬组织的位置关系均发生相应改变.经多导睡眠仪监测,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明显下降,从(10.74±4.32)次/小时降至(3.65±3.45)次/小时.结论:下颌前伸矫治器是治疗轻度OSAS的有效治疗方法,在不同体位下均可改变口咽通气道.
作者:祝静;胡敏;温伟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HDL-Ch测定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且对冠心病及其有关疾病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然而由于检验项目的不断增加.
作者:付丛海;刘丙锋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美国一项历时20年之久的研究发现,每天从食物中摄取至少300微克叶酸,可以使中风的发生率降低20%,使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降低13%.该研究对象是近万名年龄在25~74岁的美国人.研究人员在实验过程中记录了他们从日常食物中摄取叶酸的情况,结果发现,摄取大量叶酸者的血压、血脂水平都较低.
作者:常怡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酒精依赖者情绪障碍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83例酒精依赖戒断者在脱瘾后的一周内,测查汉密顿焦虑(HAMA)、汉密顿抑郁(HAMD)量表.将83例随机分为二组,41例为对照组和42例为药物处理组,对照组仅给予简单的言语解释和支持,药物处理组给予赛乐特20mg/日治疗.六周后对所有依赖戒断者复查HAMA、HAMD量表,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发现酒精依赖戒断者有明显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42例药物处理使用赛乐特治疗六周后,HAMA、HAMD评分明显下降(除睡眠障碍)并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酒精依赖戒断者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障碍,在其脱瘾后早期使用抗抑郁药赛乐特,对减少酗酒是很有益的.
作者:孟彬;龚毅;王跃升;林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认识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药对消化道病变的高危性,溃疡率.方法:对361例病人经内镜了解NSAIDs致消化性溃疡内镜下特点.结果:临床追踪口服NSAIDs情况.讨论:NSAIDs药引起的副反应,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并有相应措施.
作者:杨玉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2002年10月~2003年10月,我科采用米索前列醇配合宫腔内羊膜腔外插管给药,终止10~16周妊娠,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侯同秀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我院1993年2月-2001年11月用锥颅闭式持续引流术治疗晚发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血肿(DVDH)患儿20例,疗效很好,报道如下.
作者:杨少华;王琼;张运欢;吴新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癫痫所致的精神障碍是神经精神科的常见疾病.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称之为:癫痫性精神障碍,又从临床表现形式上分发作性与持续性精神障碍两类,后者是指那些并无意识障碍,但精神症状与病期持续几个月甚至己多年的病人,其中包括分裂症样障碍或智能损害,人格改变等.
作者:赵明岐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改善,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对80例入组病例随机分组,分别进行观察评分,并进行相关因素的比较.结果:心理护理的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产生了其他护理方法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结论:在传统护理方法的基础上,介入心理护理的方法更能有效地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明显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玉;宋爱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囊胚培养及移植的结局以及囊胚质量对其影响.方法:选择57例因输卵管及男性因素受体精-胚胎移植治疗,且以促进性腺激素反应良好者,常规取卵、受精后采用G1/G2序贯培养,5D或6D(天)选择3期以上胚胎移植.观察囊胚的植入率、临床妊娠以及囊胚分期对其影响.结果:(1)平均取卵14.84个,受精卵10.33个,受精率69.6%;5D及6D平均形成囊胚3.40个,每受精卵的囊胚形成率为32.9%.51例有一个或以上可移植囊胚,平均移植胚胎2.31个,获临床妊娠24例,囊胚植入率为31.2%,临床妊娠率为47.1%.(2)按囊胚质量分期分组,移植至少一个扩展期囊胚组30例(58.8%),植入率及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0%及60%;无扩展期囊胚组21例,植入率及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8.8%及28.6%.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植入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临床妊娠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序贯培养法进行囊胚培养移植切实可行,囊胚的质量对移植结局有影响.
作者:杨如镜;王兴玲;张展;铁心琴;韩书心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当前胃镜技术已是上消化道疾病诊断,治疗的重要工具.但实际检查过程中,由于病人对胃镜检查知识的缺乏及认识上存在的误区[1],往往不愿意检查或有抗拒心理,如勉强检查易招致意外[2].针对这种情况,护士要深入病房,了解病人胃镜检查前的心理特征,让他们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减少恐惧焦虑心理,保证检查的顺利进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调查及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王秀花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