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5例SARS病人出院后体温变化情况的观察及分析

袁小平;徐忠瑞;蒋宝海;张金双

关键词:SARS, 体温变化, 预后
摘要:目的:更全面的了解SARS病人自然病程中的体温变化情况.方法:通过对45例SARS病人出院后14天的体温追踪观察,比较病人出院后第一周的平均体温与第二周的平均体温差值,对全部病例在第1周和第2周的体温波动情况进行前后自身对照,观察患者在出院后前后两周体温变化的差异性.结果:病人出院后第一周的体温波动幅度比出后第二周的体温波动幅度大,有显著的差异性;病人出院后第一周的平均体温比第二周的平均体温高0.28℃.结论:临床上判断SARS病人体温是否正常不能仅局限在观察病人体温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同时要考虑在正常范围内的体温波动是否趋于平稳.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白血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一种恶性肿瘤,其病因及发病机理目前尚不完全明确.临床上常以高热、进行性贫血、出血、感染、肝脾不同程度肿大为主要症状,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由于本病只能通过化疗缓解,因而加强对白血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作者:张秋霞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应用《CCMD-3》后的几点体会

    自从2001年4月出版以后,我们在临床应用中感到与进一步接轨,但也认为在心境障碍和神经症二大类疾病中有几处值得商榷.1心境障碍1.1使用心境障碍不如情感性精神障碍更妥,情感性精神障碍与临床相更相符,而心境障碍含意更广,很难与神经症、心因性疾病相区别.

    作者:李鹏梅;王勤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脑卒中患者系统步行训练230例观察

    目的:观察230例脑卒中患者早期系统正规步行训练对独立步行能力的提高.方法:选取合适病例,采用系统正规步行训练的方法进行康复训练3个月,按照FIM评分对照训练前后独立步行能力提高的分值.结果:通过观察训练3个月后FIM评分提高显著,32%的患者达到独立步行,38%的患者借助拐仗可独立行走.结论:系统正规步行训练可减少脑卒中患者异常步态的发生,对其独立步行能力的提高有帮助,在基层医院不需要过多的器械投资即可完成系统步行训练,社会效益显著.

    作者:乔来军;姜波;焦继锋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精神科患者自杀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精神科患者,由于受幻觉妄想的支配,出现自杀行为,为探讨自杀的原因,找出规律,制定出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减少和预防自杀行为,提高医疗护理安全质量,对我院精神卫生中心1985年4月~2003年4月住院精神病人自杀行为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孙淑玲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晚期贲门癌全胃合并其它脏器切除的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晚期贲门癌全胃合并其它脏器切除的疗效.方法:从1980年3月至1998年12月治疗贲门癌674例,切除596例,其中97例行全胃切除,包括根治切除(清扫第1、2、3站淋巴结)49例(称根治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6%、44.9%、20.4%;扩大根治切除(清扫腹主动脉淋巴结和切除周围部分器官组织)36例(称扩大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8.9%、63.9%、52.8%;姑息性全胃切除12例(称姑息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25.0%、8.3%、0.结果:扩大组和根治组1、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姑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扩大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1).结论:全胃合并其它脏器切除在晚期贲门癌中疗效显著,可推广使用.

    作者:杜俊普;韩文周;张海旺;程志强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医药快讯

    △在临床上,导致骨质疏松性骨折疗效差及再骨折发生率高的主要原因,日前已被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戴戎院士领衔的课题组解释清楚.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贝复济加VitB12合剂防治急性放射性口腔炎的8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贝复济加VitB12合剂对急性放射性口腔炎的临床价值.方法:80例接受首程头颈部放疗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A组采用贝复济加VitB12合刺,B组采用多贝尔氏液,所有病人均于放疗开始时即用药,直至放疗结束.结果:A组放射性口腔炎的发病率明显低于B组(P<0.01),A组放射性口腔炎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P<0.01).结论:贝复济加VitB12合剂对急性放射性口腔炎有明显的预防及治疗作用.

    作者:孙林琳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185例住院老年精神病人患躯体疾病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住院老年精神病人患躯体疾病情况.方法:对我院2002年4月12日185例住院老年病人病历进行调查.结果:170例(91.9%)老年精神病人患有躯体疾病,132例(71.3%)多病共存.躯体疾病出现频度以循环、呼吸、运动系统名列前1、2、3位.出现频度位居前10位的躯体疾病中,中、高龄老年组与低龄老年组比较,在循环、呼吸、血液、消化、神经五个系统患病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老年精神病人大部份患有躯体疾病,多脏器、多病共存现象很普遍,中、高龄老人更明显.应根据躯体疾病的情况,慎用精神药物,避免药物副作用加重躯体疾病.

    作者:许之驹;任赐儿;柳惠香;谢际国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45例SARS病人出院后体温变化情况的观察及分析

    目的:更全面的了解SARS病人自然病程中的体温变化情况.方法:通过对45例SARS病人出院后14天的体温追踪观察,比较病人出院后第一周的平均体温与第二周的平均体温差值,对全部病例在第1周和第2周的体温波动情况进行前后自身对照,观察患者在出院后前后两周体温变化的差异性.结果:病人出院后第一周的体温波动幅度比出后第二周的体温波动幅度大,有显著的差异性;病人出院后第一周的平均体温比第二周的平均体温高0.28℃.结论:临床上判断SARS病人体温是否正常不能仅局限在观察病人体温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同时要考虑在正常范围内的体温波动是否趋于平稳.

    作者:袁小平;徐忠瑞;蒋宝海;张金双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精神科护理人员流失的原因及措施

    随着精神医学的发展,精神卫生在人类健康事业上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然而由于精神科专业的特殊性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吸引了相当一部分精神科护理人员走向社会其它岗位,导致精神科护士流失过多,严重干扰了精神病院的日常工作,影响了护理质量.

    作者:周学华;范妙珍;郭进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异丙酚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要求接受无痛治疗已成为患者的迫切需求.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中能获得绝佳的镇痛效果.我院使用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手术,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春平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剩余牙槽嵴影响吸收因素及防治

    随着人的年龄老化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安装义齿者逐渐增多.我院口腔科门诊自1985年至2002年间对和笔者在北京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进修期间资料较完整的200例患者,剩余牙槽嵴吸收情况和相关因素,以及防治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马红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平阳霉素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临床观察

    血管瘤是常见的先天性肿瘤或血管畸形,尤其是位于颌面部的血管瘤,若不及时治疗会遗留不同程度的畸形和功能障碍.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有多种,临床多选用硬化治疗或放射治疗,效果欠佳,手术治疗不易彻底,复发率高.近年我们采用国产平阳霉素行血管瘤注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效果良好,现将方法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尚君兰;李沙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指腹、指端缺损的整形外科治疗

    目的:总结97例132个手指指腹、指端缺损的修复治疗规律.方法:正确施行清创术,利用游离皮片、复合组织移植,皮瓣转移等方法闭合创面,恢复手指的功能.结果:使指腹和指端缺损获得了较完满的修复和功能重建.结论:根据伤者的伤情,职业特点,年龄采用不同的修复方法.

    作者:郑兆强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奎的平与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奎的平的临床疗效、副作用及对靶症状的作用特点.方法:将64例入院的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31例及对照组33例,分别使用奎的平及氯丙嗪治疗.通过测评BPRS、CGI、TESS比较两者的临床疗效、副作用及对靶症状的作用特点.结果:(1)奎的平组与氯丙嗪组的临床疗效相当;(2)氯丙嗪组的副作用明显高于奎的平组;(3)奎的平组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特别是对认知功能的改善优于氯丙嗪组.(4)奎的平的用量要足够大才能发挥其良好的抗精神病作用.结论:奎的平安全有效,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也能起效,但需足量.

    作者:杜全新;于春凤;钟薇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长期使用氯丙嗪致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降低1例报告

    20世纪50年代氯丙嗪的问世,使精神疾病的治疗迈人了新的发展轨道,奠定了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但同时可产生不容忽视的药物副反应.就其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的造血系统副反应,国内外曾有不少报道,但是长期使用氯丙嗪引起白细胞和血小板同时减少,未见有类似报道,现将我院发生一例报道如下:

    作者:赵继舒;周升宝;郭晓静;李延民;李志梅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对照研究

    目的:评价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44例抑郁症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给予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对照组给予氟西汀单一治疗,氟西汀剂量20mg/d,奥氮平2.5mg/d,疗程6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经6周治疗后,研究组显效率为86.4%,对照组为59.1%,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HAMD减分率于第2、4、6周末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TESS各周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研究组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副作用无增加.

    作者:马建东;朱性霞;郑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对糖尿病人的健康教育及饮食护理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终身性身心疾病,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特别是近20年,我国城市糖尿病平均患病率由1%增加至3%,个别地区达到了5%[1].在我们院现有住院的181名病人中,就有8人患有糖尿病,占到4.42%.专家预测,到2010年,我国的糖尿病人有可能达到浇6000万[2].因此,我们有必要给予病人健康的教育指导,让病人掌握有关糖尿病的知识,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合理的低糖饮食,坚持正确规范的治疗原则,保持愉快舒畅的心情,相信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是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的.

    作者:梁淑华;吴绪峰;王玉丽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经阴道和腹部B超诊断后倾后屈子宫后壁肌瘤的对比观察

    阴道B超早在80年代中期用于临床,在诊断早孕、异位妊娠、监测卵泡方面取得很大进展.近年来,随着计生服务设备的更新,阴道超声开始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对提高临床诊断率,减少漏诊和误诊,对提高计生服务站的知名度,发挥了很大作用.本文对69例后倾后屈子宫经腹部B超检查疑为后壁子宫肌瘤,后经阴道B超检查,结果只有12例确诊子宫肌瘤,现报如下:

    作者:王丽敏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氯氮平合并氟西汀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对照研究

    目的:评价氯氮平合并氟西汀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将符合CCMD-3的7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氯氮平+氟西汀组)和对照组(氯氮平组),采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阴性症状量表(SANS)和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8、12周末进行疗效及副反应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研究组PANSS总分、阴性因子分、SANS总分及分量表分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且阴性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4周、8周、12周末TESS评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且治疗后低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氯氮平合并氟西汀能明显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且副作用较少.

    作者:任显峰;郑素娟;马召红 刊期: 2004年第07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