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楚如;吴泽敏;郭少玲;林勇强
目的:研究影响首发精神分裂症的复发因素.方法:对163例首发精神分裂症出院3年内,每年随访,分析复发原因.结果:发现导致分裂症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与起病形式、家族史、个性、社会支持、服药依从性等有关.结论:精神分裂症复发因素很多,应及早预测和干预.
作者:丛小兵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精神病患者自杀给家庭社会带来的诸多问题,已成为精神科临床工作关注的重点.我科自1999年12月至2002年11月对68例因自杀而入院的精神病患者进行了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培云 刊期: 2003年第12期
为提高计划生育手术质量,减少受术者痛苦,从2002年1月开始我院妇产科与麻醉科合作,开展无痛人流术.采用静脉注射异丙酚以达到镇痛麻醉效果,使病人在全麻状态下渡过手术期,以减少受术者痛苦和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葛菊莲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吞咽障碍是脑中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患者在脑中风早期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进食困难,若不及时有效地进行早期吞咽功能训练,使患者容易引起营养缺乏,抵抗力下降,影响疾病早日康复.因此,我们自2000年以来对56例脑中风吞咽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徐翠兰;鹿丽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调查分析精神科患者医院感染易感因素,主要感水染部位,发生感染的时间以便采取监控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医疗质量.方法:对2001年1月至12月出院的798例患者进行调查,按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登记,统计分析.结果:共发生了院内感染病72例医院感染率为8.63%,主要感染部位为胃肠道,其次下呼吸道.结论:早期发现,早期管理,有利于降低医院感染率.
作者:胡奎英;毕方红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精神科暴力行为,是指精神病人在精神因素或精神症状的影响下,突然发生的针对自己和他人的暴力行为.暴力行为一旦发生,就给病房管理带来困难,同时也严重影响着病人及护理人员的安全.为此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减少或防止暴力行为的发生,是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为了进一步探讨暴力行为的相关因素,对36例发生暴力行为的病人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
作者:孙淑玲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比较奎硫平和氯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62例随机分为奎硫平组和氯氮平组,分别进行8周系统治疗,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和临床记忆量表(CMS)进行检查,评估其疗效和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脱落3例,59例患者在8周治疗后PANSS总分明显下降(P<0.01),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奎硫平组的WAIS-RC、CMS总分均明显高于氯氮平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奎硫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明显好于氯氮平.
作者:李丛梅;郭立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由于医学科学对疾病认识的局限性、疾病诊断的经验性、疾病病因的复杂性、疾病发展与变化存在不可预知性、药品具有治疗与毒副作用共存的属性,使医疗服务业具有很高的风险性.在当今健康需求日渐增加、患者法律意识逐步增强的年代,在现阶段医院在改制中对医疗种类的增加、人员管理、项目管理扩大的形式下,当遇到医患纠纷,甚至医疗事故时,如何有效地进行危机管理(Crisis Management),是每一个医院管理者面临的重要命题.
作者:周天福;隆卫权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比较维思通和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维持治疗的疗效复发及副作用.方法:对出院后坚持使用维思通和氯氮平维持治疗的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疗效评定,并随访2年.结果:维思通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改善和社会功能恢复好于氯氮平,且副作用较少.结论:维思通维持治疗精神分裂症长期疗效总体优于氯氮平.
作者:任显峰;白慧丽;郑素娟;马照红 刊期: 2003年第12期
患者男性,51岁.因腹绞痛,恶心、呕吐、腹泻16天入院.疼痛为上腹及脐周,阵发性发作,疼痛剧烈,难以忍受,伴恶心、呕吐,腹泻稀便每日3~5次,无脓血及粘液。在当地医院按黄疸性肝炎治疗5天无明显效果.
作者:张小房;何荣莉 刊期: 2003年第12期
二十一世纪,心理与精神疾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精神疾病患者出现和可能出现的攻击暴力行为日益受到精神医学、行为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关注.对于攻击行为的医学概念界定通常认为是:攻击行为是任何形式的有目的的伤害另一个生物体的行为,其极端形式称暴力,可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死亡.
作者:周波;朱晓峰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万拉法新对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48例诊断为广泛性焦虑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万拉法新组(24例)和丁螺环酮组(24例)治疗6周.在入组前,治疗后第2、4、6周末分别予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万拉法新与丁螺环酮抗焦虑作用相近,但前者起效更快,不良反应少于后者.结论:万拉法新是一种有效与安全的抗焦虑药.
作者:刘胜皇;刘春仙;涂哲明;刘波;肖志彬 刊期: 2003年第12期
肺部感染在老年人中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组疾病,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肺部感染同时也是导致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我院2001年6月至2002年6月的35例老年精神分裂症合并肺炎病人和同期的24例老年肺炎病人进行对照分析,以期探索老年精神分裂症病人合并肺炎临床表现特点及观察与护理的要点和对策.
作者:潘奎琼;李小麟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铁的储存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消化道肿瘤是其病因之一,但常易被忽略以致漏诊.本文总结了以缺铁性贫血为首发症状的消化道肿瘤65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范文闯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伤人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因暴力伤人而住院的2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者造成25人严重后果,其中死亡14人,致残5人,抢救脱险6人.被伤害人中,女性16例(64%),男性9例(36%).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21例(84%),其中母亲7人(28%),妻子5人(20%).所有患者施暴前均处于发病状态,其中20例由妄想、3例由幻觉直接激发.在案发前一周病人出现情绪不稳、紧张不安,烦躁恐惧等不同症状.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发病期出现的暴力伤人后果十分严重,施暴对象通常为女性家庭成员,尤其是母亲、妻子.患者的暴力伤人多数由幻觉妄想引发,尤其是被害妄想、嫉忌妄想和被控制妄想所引发.病人在施暴前一周同时可出现情绪不稳、紧张不安、烦躁恐惧等不同症状,此时应及时送病人到精神病医院诊治或住院治疗.家庭和社会要密切配合,大限度地防止病人暴力伤人.
作者:陶建荣 刊期: 2003年第12期
阿尔采末氏病(ALZHEIMERS DISEASE、A D)是一种损坏神经元和大脑信息传递系统的慢性,渐进性的疾病,主要临床相为痴呆综合征.现将在本院收治的一列AD兼多种临床表现病案报导于下,以求温旧知新,通过分析性讨论,进一步提高我们基层医务工作者的理论水平.
作者:张伟雄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不同年级男女小学生学习适应性之间的差异.方法:采用儿童学习适应性调查表对小学一至六年级389名学生进行学习适应性评定.结果:二至六年级小学生与一年级小学生学习适应性比较均较差,二年级学生身体适应因子、生活适应因子和学习适应因子均较一年级差;男生生活适应因子和学习适应因子较女生差.结论:小学生普遍存在学习适应性问题,且存在性别差异,应该创造良好环境,使小学生适应学习生活.
作者:郭楚如;吴泽敏;郭少玲;林勇强 刊期: 2003年第12期
目的:探索国产万拉法新对继发性抑郁及神经症伴躯体不适症状的疗效.方法:对于收集的符合标准的继发性抑郁及神经症伴躯体不适症状的患者共30例,给予国产万拉法新逐渐加量应用,治疗前及治疗后7天、14天、28天、42天各进行评定量表HAMD、TESS、CGI评定一次.结果:治疗后14天起HAMD评分显著下降(P<0.05),有效率76.6%.痊愈率70%.结论:国产万拉法新对继发性抑郁、伴有躯体症状的抑郁疗效较好且起效迅速,副反应较少.
作者:张翠香;么宪伟;葛淑君;由立波 刊期: 2003年第12期
利多卡因是目前国内基层医院应用普遍的一种局部麻醉药,已基本取代普鲁卡因在临床上的应用.
作者:庄广鹏;王志新;许康 刊期: 200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