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博乐欣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双盲对照研究

王健;王希凤;孙红英;王娟

关键词:抑郁症, 博乐欣, 阿米替林
摘要:目的:验证博乐欣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博乐欣与阿米替林随机双盲对照治疗抑郁症八周.结果:博乐欣与阿米替林疗效相当(P>0.05),对抑郁症有显著的疗效(P<0.01),但博乐欣见效快,多在一周内显效(P<0.01),且副反应少而轻微(P<0.01).结论:博乐欣治疗抑郁症安全、有效,作用迅速,可作为治疗抑郁症的首选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利多卡因的不良反应与口腔治疗中的典型病例

    利多卡因是目前国内基层医院应用普遍的一种局部麻醉药,已基本取代普鲁卡因在临床上的应用.

    作者:庄广鹏;王志新;许康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不同年级和性别小学生学习适应性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年级男女小学生学习适应性之间的差异.方法:采用儿童学习适应性调查表对小学一至六年级389名学生进行学习适应性评定.结果:二至六年级小学生与一年级小学生学习适应性比较均较差,二年级学生身体适应因子、生活适应因子和学习适应因子均较一年级差;男生生活适应因子和学习适应因子较女生差.结论:小学生普遍存在学习适应性问题,且存在性别差异,应该创造良好环境,使小学生适应学习生活.

    作者:郭楚如;吴泽敏;郭少玲;林勇强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大剂量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隆乳术

    目的:评估大剂量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隆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局部浸润麻醉下,应用常规注射器吸脂法从身体某处皮下脂肪堆积处抽取脂肪颗粒,将其洗净后注射移植至乳房后间隙及皮下.结果:33例受术者术后随访3~25个月,31例效果良好,另2例大部被吸收.结论:只要采用正确的方法,大剂量脂肪颗粒注射移植隆乳术可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李斌斌;刘珍君;杨欣;罗家麟;朱晓峰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50例脑瘫儿童应用引导式教育康复训练分析

    引导式教育是匈牙利Peto教授融汇他个人对神经学、心理学、教育及康复等广泛知识,加上他对艺术的浓厚兴趣,为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成人及儿童在1945年创立的一种综合治疗法.1960年引导式教育由治疗师Cotton夫人介绍到英国.

    作者:范篆玲;陈瑛;弓月娥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脑中风患者吞咽障碍的早期康复护理

    吞咽障碍是脑中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患者在脑中风早期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进食困难,若不及时有效地进行早期吞咽功能训练,使患者容易引起营养缺乏,抵抗力下降,影响疾病早日康复.因此,我们自2000年以来对56例脑中风吞咽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徐翠兰;鹿丽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肠穿孔并感染性休克术中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成功1例报告

    病历介绍患者,男,25岁,因腹痛2天以急性腹膜炎入院.体检:体温37.3℃,脉搏100次/分,律齐,呼吸25次/分,血压18.7/12Kpa,双肺呼吸音粗,无干湿性罗音,腹部膨隆,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腹透:膈下游离气体,呈半月状,中下腹部示小液平面,腹穿液为桔黄色,浑浊无凝块.化验检查:Hb10.5g/L,WBC2.5×109/L,N60%,L38%,M2%,诊断为消化道穿孔,拟定在氯胺酮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

    作者:宋维;周书平;刘风芹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愿把青春献荣军——记沧州市荣复军人疗养院院长、优秀共产党员胡云才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阿尔采末氏病兼多种临床表现案例报告

    阿尔采末氏病(ALZHEIMERS DISEASE、A D)是一种损坏神经元和大脑信息传递系统的慢性,渐进性的疾病,主要临床相为痴呆综合征.现将在本院收治的一列AD兼多种临床表现病案报导于下,以求温旧知新,通过分析性讨论,进一步提高我们基层医务工作者的理论水平.

    作者:张伟雄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万拉法新与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万拉法新对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48例诊断为广泛性焦虑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万拉法新组(24例)和丁螺环酮组(24例)治疗6周.在入组前,治疗后第2、4、6周末分别予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万拉法新与丁螺环酮抗焦虑作用相近,但前者起效更快,不良反应少于后者.结论:万拉法新是一种有效与安全的抗焦虑药.

    作者:刘胜皇;刘春仙;涂哲明;刘波;肖志彬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增殖细胞核抗原及P53蛋白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

    目的:对涎腺腺样囊性癌(ACC)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P53蛋白的表达及分布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对36例ACC进行了研究.ACC按病理形态分为筛孔型、腺管型和实体型.结果:PCNA阳性表达率为77.78%,其中筛孔型69.23%,腺管型78.95%,实体型为100%.P5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36.11%,其中筛孔型为30.77%,腺管型为26.32%,实体型为100%.结论:PCNA表达指数与染色强度可作为评价腺样囊性癌恶性程度的生物学指标,P53基因突变可能在腺样囊性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作用,其对癌细胞的增殖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朱燕梅;张引成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65例贫血为首发症状的消化道肿瘤病例分析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铁的储存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消化道肿瘤是其病因之一,但常易被忽略以致漏诊.本文总结了以缺铁性贫血为首发症状的消化道肿瘤65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范文闯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精神疾病治疗中发作30例临床分析

    在精神科临床中,经常遇到一些病例,在治疗中,疗效较好,病情稳定,在没有改变药物剂量的情况下,病情突然复发,进入精神病性状态,称治疗中发作.[1]对我院近来30例治疗中发作的病人作一下分析

    作者:程尊军;杨秀成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90年12月至2002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87例精神分裂症患儿(年龄<16岁)的病案资料进行分析.87例均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结果:发病例数有随年龄增大而增多的趋势.在87例中,65.52%(57例)为慢性起病,在疾病早期均存有非特征性症状.42.53%(37例)存在幻觉,47.13%(41例)存在妄想,68.97%(60例)有意志行为障碍.女性发病率≥12岁组高于<12岁组,存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例数随年龄增大而增多,疾病早期存有非特征性症状,≥12岁组的女孩发病率明显高于<12组,年龄越小幻觉妄想症状较少.

    作者:李萍;李永国;朱孔香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无痛人流60例临床分析

    为提高计划生育手术质量,减少受术者痛苦,从2002年1月开始我院妇产科与麻醉科合作,开展无痛人流术.采用静脉注射异丙酚以达到镇痛麻醉效果,使病人在全麻状态下渡过手术期,以减少受术者痛苦和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葛菊莲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影响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依从性的有关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影响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依从性的有关因素,提出相应干预措施,以改善患者的依从性.方法:随机抽取100例缓解期或残留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自拟调查问卷及N-BPRS对患者有关临床资料进行调查.结果:影响缓解期或残留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依从性的主要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病人病情、药物剂量、药物副反应、护士服务质量、护患关系、健康教育方式等.结论:控制病情、减少药物副反应、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护患关系、采用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是提高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依从性的有效手段.

    作者:邢改书;关恒永;张跃兰;马起民;张景彦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洛汀新对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作用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心肌梗塞(MI)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收住我院冠心病监护病房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3例,在发病1~3天内开始给予开博通6.25~25mg日2~3次或洛汀新10~20mg日一次,出院后跟踪随访,持续服用ACEI,应用美国HP SONOS-100CF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于发病第4周(A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12~18个月(B组)复查超声心动图.观察指标:EDV、ESV、SV、CO、EF、FS,比较两次超声心动图观察指标的结果.结果:B组的EDV、ESV比A组降低,B组的SV、CO、EF和FS比A组升高,统计学处理显示:除SV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5项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且P<0.001.同时还观察到研究对象的舒张功能指标也有明显改善,B组的E峰增高、A峰降低、E/A增加且P<0.01;B组的收缩末和舒张末左室腔内径及左房内径减小且P<0.01.结论:AMI心功能恢复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ACEI可以明显改善收缩功能,有利于MI后心功能的远期恢复.

    作者:张勤婷;刘新乔;张连彦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院务公开的实践与思考

    党的十五大、十六大都明确提出了: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直接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部门都要实行公开办事制度.

    作者:戴德新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江门市青少年心声热线电话咨询4年资料分析

    目的:探讨热线电话咨询的意义.方法:对近4年本市青少年心声热线电话咨询3667例登记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近4年来热线电话咨询的求询者逐年上升.求询问题以情绪问题(29.07%)多,其次为人际交往(25.91%)、恋爱(21.93%)、婚姻和家庭(12.33%)、聊天(6.44%)、要求精神科服务(4.34%),平均求询时间为29.7分钟,电话咨询的即刻满意度为76.25%,咨询者以夜间8:00-10:30时段多.结论:青少年心理问题值得关注,加强心理热线建设,有利于及时、迅速地帮助青少年解决各种心理问题.

    作者:曹克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维思通和氯氮平维持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两年随访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维思通和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维持治疗的疗效复发及副作用.方法:对出院后坚持使用维思通和氯氮平维持治疗的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疗效评定,并随访2年.结果:维思通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改善和社会功能恢复好于氯氮平,且副作用较少.结论:维思通维持治疗精神分裂症长期疗效总体优于氯氮平.

    作者:任显峰;白慧丽;郑素娟;马照红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2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伤人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伤人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因暴力伤人而住院的2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者造成25人严重后果,其中死亡14人,致残5人,抢救脱险6人.被伤害人中,女性16例(64%),男性9例(36%).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21例(84%),其中母亲7人(28%),妻子5人(20%).所有患者施暴前均处于发病状态,其中20例由妄想、3例由幻觉直接激发.在案发前一周病人出现情绪不稳、紧张不安,烦躁恐惧等不同症状.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发病期出现的暴力伤人后果十分严重,施暴对象通常为女性家庭成员,尤其是母亲、妻子.患者的暴力伤人多数由幻觉妄想引发,尤其是被害妄想、嫉忌妄想和被控制妄想所引发.病人在施暴前一周同时可出现情绪不稳、紧张不安、烦躁恐惧等不同症状,此时应及时送病人到精神病医院诊治或住院治疗.家庭和社会要密切配合,大限度地防止病人暴力伤人.

    作者:陶建荣 刊期: 2003年第12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