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穴位贴敷治疗寒凝气滞型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

史佳;唐南淋

关键词:穴位贴敷, 寒凝气滞型, 原发性痛经, 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穴位贴敷对寒凝气滞型痛经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中医科门诊和妇科门诊就诊的60例寒凝气滞型痛经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口服治疗,每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治疗前后痛经积分的变化情况,并于第3个月经周期结束后进行近期疗效评价及停止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进行远期疗效评定.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6.7%和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0%和7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的3个月经周期后随访,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6.7%和90.0%,明显高于对照组3.3%和5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痛经疼痛积分分别为(2.37±1.64)分和(5.43±3.56)分,均较治疗前的(12.40±2.30)分和(11.93±2.41)分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贴敷能缓解寒凝气滞型痛经患者的疼痛,改善症状,且其临床治疗效果较口服西药的临床疗效显著且稳定.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前列安栓联合α受体阻滞剂 与单用前列安栓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Meta分析

    目的 比较前列安栓联合α受体阻滞剂与单用前列安栓两种方法对Ⅲ型前列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6年10月,系统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CNKI数据库,筛选出关于前列安栓联合α受体阻滞剂与单用前列安栓两种方法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所有对比性研究,并通过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总共6篇文献纳入研究,Meta分析显示:与单用前列安栓相比,前列安栓联合α受体阻滞剂能显著提高Ⅲ型前列腺炎患者的治愈率(RR=1.58,95%CI:1.29~1.94,P<0.00001)、总有效率(RR=1.29,95%CI:1.20~1.39,P<0.00001)及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CPSI评分)(MD=-4.81,95%CI:-5.07~-4.55,P<0.00001).结论 前列安栓联合α受体阻滞剂较单纯使用前列安栓治疗Ⅲ型前列腺炎效果更佳,可推荐其作为临床上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有效选择.

    作者:刘华伟;段晓波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基因芯片技术在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敏感性检测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基因芯片技术在结核分枝杆菌(MTB)对利福平敏感性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同时采用罗氏固体培养法及基因芯片技术对2015年7月至2016年2月就诊于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76例疑似耐多药结核涂阳患者的痰标本进行MTB对利福平的敏感性检测,以罗氏固体培养法为金标准,对基因芯片技术的检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76例标本中,经罗氏固体培养法常规培养及药敏试验初步鉴别,12例为非结核分枝杆菌,MTB标本共64例;经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其中野生型54例,突变株10例,突变率为15.63%(10/64),突变株中rpoB526突变5例、rpoB531突变2例、rpoB511突变、rpoB516突变及rpoB511、rpoB516两者联合突变各1例.以罗氏固体培养法的药敏结果为金标准,基因芯片法药敏检测的准确率为98.44%,敏感度为98.18%,特异度为10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0%,阴性预测值为90.00%.结论 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MTB对利福平的敏感性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的特点.

    作者:芮冬妹;朱珍;樊燕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亚低温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亚低温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深圳市龙岗区龙岗中心医院于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38例HIE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n=19)与对照组(n=19),对照组予亚低温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7 d后新生儿神经行为(NBNA)评分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NBNA评分分别为(35.68±5.47)分、(31.74±4.63)分,均较治疗前的(27.35±8.34)分、(26.98±7.96)分明显升高,NSE为(16.82±4.06)μg/L和(22.36±4.62)μg/L,较治疗前的(29.92±7.34)μg/L和(30.07±5.16)μg/L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低温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减轻患儿脑损伤程度、有利于神经细胞修复和神经功能的改善.

    作者:黄健;唐晓霞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嗅鞘细胞和间质干细胞用于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脊髓损伤(SCI)的临床治疗主要以手术结合免疫治疗为主,但是往往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干细胞能发挥神经保护和促进神经再生的特点,因而近年干细胞治疗SCI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并在基础和临床研究中均获取得一定的进展.本文就嗅鞘细胞和间质干细胞用于治疗SCI的研究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揭勇;符策岗;韩庆斌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协同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于2016年1~12月期间收治的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协同护理干预,3个月为一个疗程.干预前后,采用简化Fugl-Meyer量表(FMA)、功能性步行分级(FAC)评价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采用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干预后调查满意度.结果 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FMA、FAC和SS-QOL评分分别为(61.52±23.46)分、(8.25±1.47)分、(144.02±18.3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14±19.06)分、(6.31±1.38)分、(134.27±13.0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协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脑梗死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

    作者:朱俐俐;兰丽梅;杨秋菊;劳安定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规范化管理对哮喘儿童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评估规范化管理对接受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简称舌下脱敏)过敏性哮喘患儿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南沙门诊就诊并接受舌下脱敏治疗的240例尘螨致敏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年龄4~14岁,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120例.对照组仅由门诊医师和分诊护士在首诊时按照药物说明书给予用药指导,干预组则进行患者教育,建立患者档案,定期进行电话随访并给予指导.随访记录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与脱落原因,以及人均累积哮喘急性发作次数,为期1年.结果 干预组患儿1年舌下脱敏治疗的依从性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3%,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脱落原因有多种,但仅在病情好转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的人均累积哮喘急性发作为(1.82±1.07)次,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6±1.09)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过敏性哮喘患儿实施规范化管理,可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哮喘急性发作次数.

    作者:邢琼波;陈实;李惠芳;陈冰;陈丽丽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血液透析患者血清Hcy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脏结构功能的关系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脏结构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间我院治疗的74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血清Hcy水平,并用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以及舒张早期及晚期大血流速度比(E/A),比较不同Hcy水平患者血清颈动脉IMT及LVMI、LVEDD、E/A、LVEF水平,并分析Hcy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74例MHD患者中HHcy发生率为79.73%;HHcy组患者颈动脉IMT及LVMI、LVEDD分别为(1.21±0.29)mm、(152.66±22.94)g/m2、(52.53±5.45)mm,明显高于正常Hcy组的(0.97±0.21)mm、(134.17±20.68)g/m2、(47.37±6.24)mm,E/A、LVEF分别为(1.08±0.22)、(51.23±5.35)%,明显低于正常Hcy组的(1.24±0.35)、(56.04±6.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MHD患者血清Hcy水平与颈动脉IMT、LVMI、LVEDD均呈正相关性,与E/A、LVEF均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 MHD患者普遍存在HHcy,血清Hcy水平可反映MH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脏结构、功能的变化.

    作者:林花兰;许宝珠;黄春霞;吴福杉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淮安市2014~2016年淋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淮安市淋病疫情流行病学趋势及现状特征,为制定淋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淮安市2014-2016年淋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采用Excel2007和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6年淮安市共报告淋病501例,3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2.90/10万、3.61/10万和5.50/10万,年均发病率为4.01/10万,历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P<0.05);淋病病例主要集中在淮阴区和清浦区;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1.53:1,发病病例年龄主要集中于20~45岁年龄组,共占75.60%;发病重点人群是农民、家务及待业人群.结论 近年来淮安市淋病呈现上升趋势,青壮年性活跃人群是防治工作的重点,需要提高对女性淋病的关注,提高检测技术和扩大宣教,加强性病的诊疗防治.

    作者:赵鹏鹏;胡锦流;孙修福;时玉军;骆公成;金韬;王德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二甲双胍联合健脾方对脾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内分泌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健脾方对脾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内分泌及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黄石市中医医院妇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2例脾虚型PCO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予二甲双胍联合健脾方治疗,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卵泡雌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雌二醇(E2)、睾酮(T)及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LH、PRL、T、TC、TG及HOMA-IR分别为(8.64±1.13)U/L、(15.38±2.78)pmol/L、(1.93±0.52)nmol/L、(4.89±1.57)mmol/L、(1.51±0.53)mmol/L、(2.23±0.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14±1.24)U/L、(17.47±2.64)pmol/L、(2.30±0.59)nmol/L、(5.49±1.64)mmol/L、(1.79±0.65)mmol/L、(2.83±0.58),E2为(59.16±4.75)p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12±4.38)p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健脾方治疗脾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可以有效调节患者内分泌激素水平,改善脂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

    作者:李伊莎;刘丹;詹惠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舌癌扩大切除前臂桡侧皮瓣移植修复术的压疮防护策略

    目的 降低舌癌扩大切除前臂桡侧皮瓣移植修复术后压疮的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海南省人民医院2016年6~12月9例舌癌扩大切除前臂桡侧皮瓣移植修复术后压疮的发生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总结针对性压疮防护策略,并采用该策略对该院2017年1~6月28例舌癌扩大切除前臂桡侧皮瓣移植修复术进行护理,观察其应用效果.结果 舌癌扩大切除前臂桡侧皮瓣移植修复术后压疮的发生率由原来的26.47%降低为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准确分析总结特殊类别手术具体存在的压疮风险因素,提出针对性强的干预措施并实施,可有效降低手术压疮发生率,也为其他类别手术的压疮防护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廖敏;张立力;柯雅娟;蔡秋;岑文焕;何昭好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生长抑素联合蛇毒血凝酶和安胃疡治疗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生长抑素分别联合蛇毒血凝酶和安胃疡治疗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来肇庆市广宁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诊治的120例老年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生长抑素联合蛇毒血凝酶治疗,观察组则给予生长抑素联合安胃疡治疗,疗程3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0.0%,与对照组的9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组患者止血时间分别为(29.8±4.5)h和(28.3±3.9)h,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长抑素联合安胃疡胶囊治疗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与生长抑素联合蛇毒血凝酶疗效相当,且具有较好的用药安全性.

    作者:黄杨清;曾志明;罗海强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血浆置换治疗儿童脓毒症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治疗脓毒症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成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于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26例脓毒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均给予脓毒症对症治疗及血浆置换治疗,比较患儿治疗前后的血常规指标、血清C反应蛋白(CRP)、乳酸、肌酐及APACHEⅡ评分的变化.结果 26例患儿经血浆置换治疗后,19例治愈,治愈率为73.08%;血浆置换治疗后,患儿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分别为(9.2±3.1)×109/L、(96.5±25.4)×109/L,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的(19.4±5.9)×109/L、(145.2±35.6)×109/L,差异具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儿血清CRP、乳酸、肌酐及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2.8±3.6)mg/L、(1.6±0.9)mol/L、(86.2±26.9)μmol/L、(11.7±2.5)分,均较治疗前的(59.3±15.3)mg/L、(5.2±2.8)mol/L、(145.7±35.6)μmol/L、(20.5±4.3)分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置换治疗儿童脓毒症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同时为病因的诊断及治疗创造条件.

    作者:韦蓉;卢功志;莫武桂;谢友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M型钾离子通道开放剂对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M型钾离子通道开放剂对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保护作用.方法 健康Wistar大鼠15只,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假手术组、脑病组和干预组,每组5只.于建模后6 h、12 h、24 h、48 h、72 h抽取每组大鼠尾部的外周静脉血,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纯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S-100β蛋白、磷酸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结果 脑病组和干预组随建模时间延长,血清NSE、MBP、S-100β蛋白、CK-BB、MMP-9先升高后降低,高点在24 h.血清SOD先降低后升高,低点在24 h;脑病组在建模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清NSE、MBP、S-100β蛋白、CK-BB、MMP-9高于假手术组和干预组,而血清SOD低于假手术组和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建模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清NSE、MBP、S-100β蛋白、CK-BB、MMP-9高于假手术组,而血清SOD低于假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型钾离子通道开放剂对缺血缺氧性脑病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杨智忠;赵春香;张磊;王瑞刚;石秋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Toll样受体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 患者外周血和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及胎盘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深圳市龙华人民医院产一科收治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47例为观察组,以及同期入院体检健康的正常孕妇47例为对照组.采用RT-PCR检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 mRNA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患者胎盘组织TLR4蛋白的表达.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9±0.14)和(0.27±0.0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盘组织TLR4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和胎盘组织中TLR4的水平明显升高,提示TLR4可能参与了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

    作者:邓棋芳;周瑞;王霞;戚怀琬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宜宾地区健康新生儿淋巴细胞免疫分型研究

    目的 研究宜宾地区健康新生儿的淋巴细胞免疫分型特点,探讨健康新生儿与正常成人之间淋巴细胞免疫分型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分娩及儿童保健科正常体检的新生儿26例作为新生儿组,随机选取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44例作为成人组.采集新生儿足跟血60μL,成年人全血2~3 mL,所有标本均在24 h内用BD FACSCanto II流式细胞仪完成检测.结果 与成人相比,宜宾地区新生儿末梢血CD3+T淋巴细胞百分比[(81.40±6.04)%vs(70.10±5.83)%]、CD3+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57.50±8.38)%vs(38.90±4.83)%]及CD3+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3407.50±945.57)×106个/μL vs(1429.50±376.44)×106个/μL]、CD3+CD4+CD8-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2396.00±671.27)×106个/μL vs(791.70±237.18)×106个/μL]、CD3-CD19+B淋巴细胞绝对计数[(407.60±281.40)×106个/μL vs(249.50±92.46)×106个/μL]、CD3+CD4-CD8+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980.40±396.68)×106个/μL vs(531.70±155.51)×106个/μL]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3+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23.20±6.64)%vs(26.20±4.27)%]、CD3-CD16+CD56+NK细胞百分比[(6.00±2.91)%vs(16.50±5.64)%]及CD3-CD16+CD56+NK细胞绝对计数[(252.90±151.38)×106个/μL vs(325.80±129.25)×106个/μL]显著降低,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末梢血CD3-CD19+B淋巴细胞百分比与成人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宜宾地区健康新生儿末梢血淋巴细胞免疫分型与正常成年人之间存在差异,呈现了淋巴细胞随着人类的生长发育而表现出的不同特点.

    作者:施绍瑞;漆晓玲;陈江;孙蓉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肺动脉分支发育异常的产前超声诊断

    目的 探讨胎儿肺动脉分支发育异常的产前诊断思路及方法,提高其产前检出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西柳州市妇幼保健院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1月将肺动脉分支切面列入产前系统超声检查常规扫查切面,产前超声诊断的9例胎儿肺动脉分支异常的超声影像表现,对比病理解剖和随访结果.结果 产前系统超声检查77588例,产前超声诊断肺动脉分支异常9例,其中左肺动脉起源于升主动脉3例,左肺动脉缺如1例,肺动脉吊带5例.其中5例引产后尸体解剖诊断,3例出生后复查超声心动图或心脏大血管CT成像证实,1例误诊.结论 胎儿肺动脉分支异常的声像图表现具有一定的共性,连续的心脏肺动脉分支续列扫查有助于肺动脉分支发育异常的检出.

    作者:赖秋荣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糖皮质激素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并发肺孢子菌肺炎一例

    近年免疫抑制剂诱导的非HIV感染相关卡氏肺孢子菌肺炎(非HIV-PCP)逐渐增多,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进展快、病情重、病死率高,早期易被误诊误治.现报告一例糖皮质激素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并发肺孢子菌肺炎,以引起临床注意.

    作者:郑彩凤;涂传清;黄灿;黎建云;王典文;张旭艳;邹玲丽;赵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硅酮凝胶在面部痤疮瘢痕CO2点阵激光术后的应用

    目的 探讨CO2点阵激光术后应用硅酮凝胶治疗面部痤疮瘢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深圳市松岗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行CO2点阵激光术治疗的面部痤疮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术后不使用外用药物,观察组术后使用硅酮凝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黑素指数(MI)、皮肤表面平均粗糙度(Sa)值分别为(238.51±9.31)、(46.63±8.97)μm,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3.14±6.54)、(50.66±7.68)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生主观评价评分为(2.82±0.6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0±0.52)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率为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8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面部痤疮瘢痕行CO2点阵激光术后应用硅酮凝胶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作者:王凯;唐亭亭;林丹琼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子宫体双侧弓形动脉缝扎术 用于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子宫体双侧弓形动脉缝扎术用于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三亚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收治的286例剖宫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3例,术中分别进行子宫体双侧弓形动脉缝扎术和常规止血.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止血效果、子宫体双侧动脉阻抗指数(RI)及收缩期峰值/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比值(S/D).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62.73±3.28)min,术中出血量为(927.43±115.92)mL,即刻止血131例(91.6%),有效止血7例(4.9%),总有效率为96.5%;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80.92±5.72)min,术中出血量为(1120.85±207.45)mL,即刻止血88例(61.5%),有效止血15例(10.5%),总有效率为72.0%.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止血效果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左子宫动脉的RI、S/D分别为(0.79±0.01)、(10.74±2.93),右子宫动脉的RI、S/D分别为(0.78±0.02)、(11.43±2.85);对照组左子宫动脉的RI、S/D分别为(0.77±0.02)、(11.25±3.14),右子宫动脉的RI、S/D分别为(0.79±0.01)、(11.17±3.06).两组患者的子宫体双侧动脉RI、S/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体双侧弓形动脉缝扎术能够有效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其具有操作简单、止血效果好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云云;何涓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上皮性卵巢癌术前血清CA125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术前血清CA125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榆林市第一医院和靖边县人民医院于2008年1月至2016年6月间收治的72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健康妇女70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受检者血清CA125水平;比较不同病理类型、是否绝经、腹腔积液、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分期患者术前血清CA125水平;根据不同预后将患者分为死亡组(n=20)和存活组(n=52),比较两组术前血清CA125水平.结果 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术前血清CA125水平为(144.5±43.4)U/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5±5.4)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浆液性癌者、有腹腔积液者、临床病理分期(Ⅲ+Ⅳ)者的术前血清CA125水平均明显高于非浆液性癌者、无腹腔积液者及临床病理分期(Ⅰ+Ⅱ)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术前血清CA125水平为(179.5±49.4)U/mL,明显高于存活组的(126.4±31.2)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血清CA125水平与上皮性卵巢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密切,在患者的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吕晓兰;康媛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