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锋凯
目的:探索在位内膜是否有异常改变,以证实现有治疗方法的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5月于我院妇科经腹腔镜及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40例为内异症组,既往因子宫内膜异位症在我院治疗后未复发的患者38例为治愈组,另选取30例同期健康育龄妇女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三组受检者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内异症组在位内膜MMP-9和VEGF的表达较治愈组和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组MMP-9和VEGF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MP-9和VEGF的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r=0.805,P<0.05)。结论内异症患者在位内膜的MMP-9和VEGF的表达异常,促进异位病灶形成;手术彻底切除内异症病灶联合药物治疗后MMP-9和VEGF表达恢复正常,延迟复发。
作者:黄丽霞;马利国;蔡如玉;杨熠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系统评价国外亚低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安全性和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Ovid和Medline数据库(均截至2015年1月),查找所有关于亚低温辅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的文献,同时手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按Cohranne协作网系统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并与国内系统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纳入6个随机对照试验(252例患者),6个试验进行死亡率随访,Meta分析结果显示亚低温治疗不增加远期病死率[RR=1.12,95%CI:0.62~2.05,P=0.70]。6个试验均报道并发症,主要的并发症是肺炎[RR=3.30,95%CI:1.48~7.34, P=0.003],无严重并发症。国内研究显示亚低温治疗不增加病死率,但肺炎和心率失常风险增加,结果与本研究基本一致。2个试验采用NIHS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缺损(120例患者)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亚低温治疗未改善患者神经功能[WMD=0.78,95%CI:-0.22~1.77,P=0.13];5个试验采用mRS量表评估神经功能预后结局(227例患者)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亚低温未提高患者预后功能[RR=0.85,95%CI:0.56~1.29,P=0.46]。国内研究显示亚低温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结论国内外Meta分析结果均提示亚低温治疗不增加远期的死亡率,同时不良反应较少,但亚低温治疗的有效性存在一定差异,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何骏驹;李承晏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阳性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4年7月我院妇科收治的1900例宫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与阴道镜检查,并对人乳头瘤病毒为阳性患者进行病理检查。结果人乳头瘤病毒阳性组CINⅠ、CINⅡ发生率显著高于人乳头瘤病毒阴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1175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阳性患者进行病理检查宫颈组织,检查结果与阴道镜检查结果基本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阳性是诱发宫颈病变尤其是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主要因素,早期积极地预防与治疗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对减少宫颈病变、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病理学检查可为宫颈病变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陈永莲;于英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注射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神经症状等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174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7例,分别在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和弥可保口服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治疗效果判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血脂、血压水平均保持平稳,未见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神经症状积分、VAS评分均显著下降,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增加,观察组增加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能够显著增加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改善其临床症状,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及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陈琪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的临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196例,根据患者心肌梗死后是否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分为心律失常组104例和对照组92例。收集患者一般信息和心肌梗死病理等,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严重心率失常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律失常组患者的病程较短(P<0.05),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水平较高(P<0.05),心率变异性(HRV)的时域指数和频域指数水平降低(P<0.05),动态心电图QT间期变异度水平降低(P<0.05),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较多(P<0.05),且患者多为左冠状动脉闭塞(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短、HRV时域指数和频域指数水平降低、QTV水平降低、前壁梗死和左冠状动脉闭塞是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严重心率失常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病程短、HRV时域指数和频域指数水平降低、QTV水平降低、前壁梗死和左冠状动脉闭塞患者是临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的高危群体,临床救治中应给与一定的预防治疗措施。
作者:沈永照;刘秀红;杜亚军;武华越;杨波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分析成人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移植术中大量输血量的影响因素,并做出预测是否大量用血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2医院从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年405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红细胞的用量分为大量用血组(≥12 U)和非大量用血组(<12 U),用单因素分析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术前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及并发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这些因素与术中大量输血量的关系。结果405例肝移植术中,92例患者输血量≥12 U。单因素分析显示大量用血组患者肝移植术中输红细胞量≥12U的术前预测因素为术前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PTA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白蛋白(ALB)下降,具有上腹部手术史及肝性脑病并发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得出肝移植术中大量输注红细胞的预测模型为:Y=7.703-0.201×ALB (g/L)+0.010×CRE (U/L)-0.021×术前住院时间-0.005×Hb (g/L)+0.701×INR-1.261×RBC (N×109/L)+0.091×上腹部手术史(有为1,无为0),其预测值经ROC曲线分析得出曲线下面积为0.816,临界值为-2.8922,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5和0.700。结论成人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移植术中输血量≥12 U的独立预测因素为术前Hb、RBC、PTA、ALB下降、上腹部手术史及肝性脑病,外科医师、麻醉医生和输血科可根据此结果预测肝移植术中红细胞的需求量,合理备血。
作者:刘振红;王淑英;冯艳青;刘志国;叶艳菲;张雷英 刊期: 2015年第23期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多种打击诱发的临床综合征。鼠腹腔注射酵母多糖后会引发逐渐严重的器官损伤和功能障碍。酵母多糖引发全身炎症反应(ZIGI)的动物模型被认为与人类MODS发病机理相似,而且ZIGI已被广泛使用研究系统性炎症反应致多器官损伤的机制。本文就近年来有关ZIGI模型的病理生理机制及新治疗成果做一综述。
作者:李希颖;李景辉 刊期: 2015年第23期
NMDA受体是一种谷氨酸离子型受体,在兴奋性突触可塑性中起着重要作用。现已证明NMDA-NR2B亚基受体参与学习记忆、慢性疼痛、局部缺血和神经退行性疾病。NR2B亚基诱导长时程增强(LTP)的产生在中枢敏化及神经病理性疼痛性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NR2B受体拮抗剂可以有效的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本文就NMDA-NR2B亚基受体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李欢颜;阳巧云;彭良玉;旷昕 刊期: 2015年第23期
胶质瘤是颅内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死亡率极高,术前能进行肿瘤分级对于手术治疗有重要意义。磁共振成像具有极好的软组织分辨力、无电离辐射、多参数成像等优点,目前在中枢神经系统方面已逐渐显示出它的优越性。MR弥散加权成像(DWI)能协助常规MRI,对肿瘤定量分析并指导其分级,开拓了诊断思路,本文就DWI应用于胶质瘤分级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周赞赞;李香营;韩向君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缺血性结肠炎(IC)患者溃疡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60例I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溃疡分为溃疡组(25例)和非溃疡组(35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对缺血性结肠炎患者发生溃疡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溃疡组患者平均年龄比非溃疡组明显增加(P<0.05),且出现腹部压痛及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的患者人数明显增加,而出现腹泻的人数明显减少,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以及出现腹部压痛是IC患者发生溃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2)溃疡组患者镜下主要表现为肠黏膜溃疡,而非溃疡组患者镜下则主要以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瘀斑血泡以及活动性渗血为特点,而CT下溃疡组患者腹部血管病变人数比非溃疡组患者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是影响IC患者发生溃疡的独立危险因素;腹部动脉病变会显著增加溃疡发生的风险,而IC患者临床症见腹部压痛则可能提示伴有溃疡形成。
作者:屈海燕;张晓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了解三亚市居民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为当地卫生部门及其他类似情况的地区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干预项目和提高人群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三亚市三个区(海棠湾、荔枝沟和河东河西区)498位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498名居民中有30名心理健康状况差,占调查总人数的6.02%。三亚市居民的SCL-90总分低于全国常模(F=9.20,P=0.000),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精神病性项均比全国常模高(P<0.01),恐怖及偏执则比全国常模低(P<0.01);家族三代中有心理疾病患者的居民心理健康状况较没有心理疾病的居民差(F=20.197,P=0.000),且家族三代有心理疾病的居民SCL-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没有心理疾病患者的居民(P=0.000)。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幸福总分与SCL-90总分显负相关关系(r=0.519,P=0.000),与心理卫生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011,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进入回归方程因素有幸福总分、家族三代有无心理疾病、自我感觉健康状况、生活是否单调和心理卫生知识得分,根据标准回归系数的大小,作用大的因素为幸福总分(β=0.460),其次为自我感觉健康状况(β=0.149)和家族三代有无患心理疾病(β=0.114)。结论三亚市居民心理健康不容乐观,心理健康影响因素有自身因素、遗传因素,应针对其影响采取必要的措施给予他们一定的心理知识普及,促进其心身健康。
作者:高允锁;王小丹;李小林;敦敏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观察α-硫辛酸(ALA)对慢性脑低灌注(CCH)血管性痴呆大鼠单胺类神经递质和单胺氧化酶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慢性脑低灌注组(CCH组)、低剂量治疗组(L-ALA组,50 mg/kg)和高剂量治疗组(H-ALA组,100 mg/kg),每组15只。利用双侧颈动脉结扎术制备慢性脑低灌注模型,SHAM组手术步骤与CCH组相同但不结扎颈总动脉。从实验第29天起Morris水迷宫检测动物认知功能,水迷宫结束后取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在大鼠前脑皮层的水平,分光光度计检测前脑皮层单胺氧化酶(MAO)的水平。结果与SHAM组比较,CCH组大鼠前脑皮层NE、DA和5-HT的含量均显著下降,MAO含量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CH组比较,低剂量ALA和高剂量ALA治疗均能显著提高CCH大鼠前脑皮层组织的NE、DA和5-HT含量,降低MAO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硫辛酸能够明显改善CCH大鼠的行为学异常,调节CCH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系统。
作者:赵冉冉;徐晓臣;王玲;路志民;张文忠;刘吉祥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超声检查中甲状腺结节纵横比(A/T)≥1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60例甲状腺结节A/T≥1且接受甲状腺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60例甲状腺结节A/T<1且接受甲状腺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统计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结节在结节中所占比例,并分析其在不同纵横比组之间的差异,计算A/T≥1诊断甲状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发病率为71.7%(43/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0%(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甲状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3%和70.0%,均较对照组的65.3%和58.3%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中甲状腺结节A/T≥1提示患者极有可能是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临床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
作者:方锋凯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索儿童Alport综合征伴肺部感染的佳治疗时机及治疗方法,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泰安市岱岳区妇幼保健院诊断为儿童Alport综合征伴肺部感染的7例患儿起病年龄、尿蛋白水平、血常规及生化指标检测、胸部影像学特征、确诊时间以及临床表现,每例患儿确诊后即予以抗炎、补液,纠正酸碱失衡、维持水钠及电解质平衡,增强免疫等综合治疗。结果 Alport综合征伴肺部感染患儿临床表现多不典型,首发症状多为孤立蛋白尿或血尿伴有蛋白尿,孤立血尿较少。实验室检测白细胞正常或稍微偏高,中性粒细胞升高长≥80%,胸部影像学表现不明显,常以一侧或双侧肺纹理增粗为主要征像,少胸腔积液及肺湿变征,临床表现为低热、倦怠、咳嗽,无痛性血尿及蛋白尿。患儿治疗前BUN (18.40±3.58) mmol/L、Cr (204.50±30.67)μmol/L、HCO3-(4.64±2.58) mmol/L、K+(5.98±0.44) mmol/L、Lac (7.19±2.18) mmol/L、pH (6.97±0.12),治疗后BUN (5.50±1.07) mmol/L、Cr (45.00±06.39)μmol/L、HCO-(20.39±0.99) mmol/L、K+(3.93±0.28) mmol/L、Lac (71.79±0.57) mmol/L、pH (7.36±0.03),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原因不明的患儿血尿及蛋白尿要高度警惕儿童Alport综合征可能,当患儿同时出现咳嗽、咳痰伴低热等上感症状时应在加强免疫等对症治疗的同时积极早期进行抗炎治疗,可降低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作者:刘桂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妊娠胎儿心外畸形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及分类特征。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9月在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行产前系统超声检查的IVF-ET妊娠孕妇1022例,分析IVF-ET妊娠胎儿心外畸形的超声表现及分类特征,并追踪所有孕妇的妊娠过程及临床结局。结果1022例接受IVF-ET的孕妇中单胎妊娠879例、双胎妊娠143例,共检测胎儿1165例,产前检出胎儿各种心外畸形14例(1.2%,14/1165)。其中颜面部畸形3例(唇腭裂3例,其中1例合并食道闭锁),泌尿系统畸形3例(肾积水1例、双肾盂1例、一侧肾缺如伴另一侧异位肾1例),胸腔畸形3例(胸腔积液1例、膈疝2例),消化系统畸形2例(永久性右脐静脉1例、食道闭锁1例),神经系统畸形1例(脑积水),淋巴系统发育异常1例(颈部水囊状淋巴管瘤)、骨骼系统畸形1例(足内翻)、双胎输血综合征1例。结论产前系统超声检查能全面系统评价IVF-ET妊娠胎儿心外畸形的情况,为客观评价IVF-ET胎儿出生缺陷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吴琳琅;耿丹明;王鸿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持续颅内压监测在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4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持续颅内压监测,比较颅内压≤40 mmHg、41~60 mmHg、>60 mmHg患者的预后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颅内压为41~60 mmHg和>60 mmHg患者的植物生存率、死亡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40 mmHg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颅内压监测能够有效评估患者预后,在双额叶脑挫裂伤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作为制定治疗方案及干预措施的重要依据。
作者:元少鹏;肖伟利;李国锋;胡建军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ETV)治疗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抗病毒效果。方法108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均采用ETV治疗,其中代偿期患者63例(代偿期组),失代偿期患者45例(失代偿期组),两组均治疗96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的肝功能、HBV DNA、Child-pugh积分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第24、48、96周,两组患者的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谷丙转氨酶(ALT)、Child-pugh评分、HBV-DNA检测值均较治疗前逐渐好转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第24、48、96周代偿期组患者的ALB、CHE、ALT、Child-pugh评分、HBV-DNA检测值均明显优于失代偿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代偿期组治疗后第96周与治疗前的ALB、CHE、ALT、Child-pugh评分、HBV-DNA检测值差值绝对值均高于失代偿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代偿期组的ALT复常率为96.83%,HBV-DNA转阴率为93.65%,均明显高于失代偿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代偿期组的上消化道出血率为3.17%,明显低于失代偿期组的1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TV在治疗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中均具有改善肝功能,降低HBV-DNA病毒载量的效果,但治疗代偿期患者的效果更佳显著。
作者:罗东凤;丁南 刊期: 2015年第23期
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Drug-induced thrombocy-topenia,DITP)是由于药物使用导致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值范围(通常<100×109/L)从而出现出血等症状的疾病,按其发病机制至少可分为以下3种:骨髓抑制性血小板减少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和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药物性因素所致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通常较低,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引起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则相对甚少。
作者:邓冬祥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室性早搏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室性早搏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采用常规治疗的47例患者纳入常规组,采用比索洛尔治疗的53例患者纳入比索洛尔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及心率变异(HRV)情况。结果比索洛尔组患者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6.0%和92.5%,明显高于常规组的27.7%和6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相比,比索洛尔组下降更加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索洛尔组治疗后与常规组治疗后在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SDNN)、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R-R间期与平均R-R间期大于50MS的个数占总数的百分比(PNN50)、低频功率对数(InLF)、高频功率对数(InHF)、低频与高频功率比值(InLEF)指标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室性早搏分级中,Lown分级2级和4级的频域指标SDNN、SDANN、SDNN Index、PNN5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索洛尔对室性早博有明显疗效,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活动有明显改善作用。
作者:张靓;杨田 刊期: 2015年第23期
本文通过介绍美国Terry L Jones博士提出的护理时间整体架构理论,从物理时间、心理时间、社会时间及物理护理时间、心理护理时间、社会护理时间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护理专业发展现状,旨在阐释护理时间的概念、测量方法,了解其对专业理论发展、护理教育、临床实践、行政管理和科学研究的影响,为我国护理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曾晓莉;罗艺;孟润堂;曹小萍 刊期: 2015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