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灿;李淑蓉;苏炳银
在剖宫产术中,痰液、羊水、分泌物易堵塞新生儿呼吸道,导致新生儿阻塞性窒息.因此,有效而彻底地清理呼吸道是新
作者:唐莉;曾俊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可供计算机自动识别与三维重建的高精度人体原位肝脏和游离肝脏可视化数据集.方法 采用管道灌注法对肝脏进行灌注填充,经数控机床逐层铣切,完成断面图像数码摄影.结果 获取无缺损的连续薄层横、冠、矢状断面可视化肝脏图像数据集.结论 经灌注后铣切获取的薄层肝脏断面图像能够更好地展示肝内管道系统的断面解剖学数据,有利于计算机准确而快捷地识别与完成肝内管道系统的三维重建.
作者:李恺;张绍祥;谭立文;刘正津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的解剖特点,为临床设计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采用人体标本全身动脉灌注填充剂和局部解剖血管铸型方法,观察测量腓肠神经营养血管来源、吻合情况及相关数据.结果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来源于腓肠内、外侧皮神经的营养动脉、月国窝内、外侧皮动脉及月国窝中间皮动脉.此动脉在小腿下1/3段与腓动脉肌间穿支吻合成血管网.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有多源性、吻合丰富的特点,以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设计逆行皮瓣,血供较好,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能获得较好效果.
作者:易德保;郭兴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门诊导医护士是病人病情突变时先到现场的医务人员,这就要求导医护士在医生未到之前做出相应的急救处理,为抢救争取时间和防止病人发生意外情况.
作者:赖燕;钟红铃;王丽红;张淑霞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60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加用乌司他丁,比较两组的实验室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血清AMY、WBC水平显著下降,生命体征恢复到正常范围的时间明显缩短,腹痛、发热症状的消失率及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乌司他丁可显著改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预后.
作者:梁玲;韩殿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肺切除术后低氧血症是胸外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我院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实施肺切除术216例,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的30例,发生率为14%.现就30例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从相应的护理对策中找出经验,以降低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
作者:步月红;李艳;庞会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重危胸部创伤血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69年至2006年重危胸部创伤合并血气胸或血性心包进行胸腔闭式引流1 155例,总结相关病例及临床资料,观察和分析胸腔闭式引流的疗效.结果 1 155例病例中行开胸手术270例,非开胸手术885例,临床治愈1 000例(治愈率86.6%),死亡155例(死亡率13.4%),远期并发症335例(并发症率29.0%).结论 不同肋间胸腔闭式引流与死亡率没有直接关系,但与远期并发症有关.引流位置越低,远期并发症越少,在腋后线第8肋间隙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效果好.
作者:孟镔;王钢;蒋德华;何健鸿;李英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7.5%高渗氯化钠/6%右旋醣酐(HSD)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气指标的影响,以进一步了解其抗休克的适宜剂量.方法 采用SD大鼠45%重度失血性休克模型,观察4 mL/kg,6 mL/kg 和8 mL/kg 7.5%的高渗氯化钠/6%的右旋糖酐(HSD)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pH值,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分压(PO2)的影响,以2倍失血量的乳酸林格氏液(LR)做对照.结果 各剂量HSD输注后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显著高于LR对照组,但pH值明显低于LR组,其中以HSD 8 mL/kg 组低,呈现明显的酸中毒.结论 虽然HSD有较好的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部分血气指标的效果,但由于大剂量输注可致机体明显的酸中毒,因此在应用时以4~6 mL/kg 为宜,大剂量不超过8 mL/kg.
作者:李涛;杨光明;刘良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C肽联合胰岛素治疗对糖尿病小白鼠肾脏病变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小白鼠5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组(DM组),糖尿病组用链脲佐菌素诱发小白鼠成模后,随机分为三组:糖尿病对照组(DC组)、胰岛素组(IG组)和胰岛素+C肽组(ICG组).治疗8周后测定各组小白鼠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肾重/体重,并观察糖尿病小白鼠肾脏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胰岛素+C肽组肾重/体重比值低于糖尿病组(P<0.05),与胰岛素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胰岛素+C肽组小白鼠肾小球体积明显小于糖尿病组(P<0.05),与胰岛素组和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糖尿病组明显升高,胰岛素组低于糖尿病组,但差异无显著性,胰岛素+C肽组与正常对照组相似.结论 C肽联合胰岛素治疗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小白鼠肾脏病变.
作者:殷文娟;王凤杰;高艳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简称TURP)的病人多为老年人,老年人基础代谢率低,体温调节能力差,术中创面大量使用冲洗液使低体温发生率高.我院自2000年以来采用比较全面的措施以后低体温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现报道如下.
作者:卓宏;杜文秀;曾俊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电子内窥镜技术是一种直视性的腔内检查手段,利用内镜及其他附件对人体消化道各个器官进行各种精细的检查、操作.随着电子内窥镜的普及,通过进修学习尽快掌握电子内窥镜技术,越来越成为大量中小医院临床医师的迫切愿望[1-2].笔者结合多年消化科内窥镜中心工作经历及教学的经验教训,谈谈结合消化道的解剖知识带教消化道电子内窥镜的体会.
作者:柏健鹰;王沂芹;郭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手术室工作的保洁人员和护工等工勤人员不像医务人员接受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对疾病传播有系统的认识,他们在传染性疾病的认识和自身防护方面形成一个盲区[1].加强手术室工勤人员的乙肝相关知识和自身防护知识的学习不但有利于自身健康,还可以杜绝成为传染源,将直接保障病人安全,成为提高医院质量的重要环节[2],现将相关调查和管理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王佩;程富英;曾俊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回盲部肿瘤患者早期症状多不典型,往往因其以阑尾炎或并存有阑尾炎就诊,容易误诊,延误诊疗[1].现将我院15例回盲部肿瘤误诊为阑尾炎的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健;周俊强;叶林加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随着外科手术的不断发展,器官移植、人工关节置换以及瓣膜置换术等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对手术器械的无菌质量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同时由于贵重精密器械的广泛应用,对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上油润滑、保养以及包装灭菌等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本文就手术器械上油润滑方法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
作者:王先容;魏静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前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成为腹部外科常见的腹腔镜实质脏器手术,也成为血液病脾切除的首选方式.我科自2001年6月至2006年12月为15例患者实施了LS,经过精心术前、术后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芳;姚元章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FDGE)是胃部手术后早期并发症之一,是指胃部分切除后,残胃和远端空肠正常的运动功能破坏,不伴吻合口或输出空肠袢等机械性梗阻因素,残胃无力排空延迟,又称功能性排空延迟综合征、术后胃无张力症、胃麻痹、胃瘫等.我院自2005年6月至2007年2月有13例患者胃部手术后并发FDGE,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贺丽;雷英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慢性心力衰竭也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由各种原因的心脏病发展的终未阶段,随着对心力衰竭病理生理的深入研究,β受体阻滞剂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心作用已被认识.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70例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CHF患者,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姜青文;于守宏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部门,手术器械是手术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手术器械的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多,手术器械的准备愈显重要.
作者:寇慧玲;聂智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切口脂肪液化是外科手术后较少见的一种并发症,但随着高频电刀的广泛使用和肥胖人群的增加,近年来其发生率出现了增长趋势.我院自2000年3月至2006年12月共诊治切口脂肪液化患者6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光;胡东升;周俊强;蔺常瑞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腹水感染又称之为自发性腹膜炎,是肝硬化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病程凶险,可危及病人性命,故早期诊断和积极有效的治疗对病人预后十分重要.我科2000年至2007年5月共收治肝硬化腹水感染患者18例,现回顾性临床分析,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郝云鞍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