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东莞市塘厦镇流动人口上消化道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现状调查

李诗海;刘小琼;陈红梅;冯丽英;郑柳青;吴慧玲;叶秀芳;刘杰锋;翟冬旭

关键词:流动人口, 慢性胃病, 幽门螺杆菌, 感染, 流行病学
摘要:目的 调查东莞市塘厦镇流动人口中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况及其流行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学方法同步检测,并对结果采用x2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塘厦镇流动人口慢性胃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70.2%,不同性别、年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东莞市塘厦镇流动人口慢性胃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其感染率与性别、年龄无关,与吸烟、饮用不洁水源、经常食用腌制及熏制食物有关(P<0.05).
海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本文综述了老年抑郁症发生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并阐述了对老年抑郁症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志斌;叶庆红;唐锴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影响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 对我院妇产科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100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药物保守治疗,将所有患者根据药物治疗是否成功分为成功组与失败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停经时间、腹痛天数、血HCG水平、血孕酮水平、彩超结果,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异位妊娠药物治疗成功率的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停经时间、血HCG水平、血孕酮水平、彩超显示包块大小影响药物保守治疗的成功率,停经时间越短、血HCG水平与孕酮水平越低,包块直径越小成功率越高(P<0.05);腹痛时间、盆腔积液量对药物治疗成功率影响不明显(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血HCG水平、包块大小是影响药物保守治疗成功率的因素.结论 患者血HCG水平、停经天数、包块大小是影响药物保守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停经时间也是因素之一,治疗时应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选择治疗方案,提高成功率,以免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作者:李婵娟;凌斌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大出血五例

    目的 探讨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术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大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5例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大出血均接受输血补液夹管等保守治疗,仍不能维持正常生命体征者,行肾动脉造影,明确诊断后用明胶海绵颗粒或弹簧圈做动脉栓塞治疗.结果 5例患者血管造影提示均为活动性肾动脉出血,接受血管超选择栓塞术,术后出血渐停止.术后复查患肾的大部分功能保留,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术能及时明确诊断并有效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大出血,能大程度保护肾功能,创伤小,见效快,疗效确切.

    作者:杨君;邹伟;孔东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不同娱乐场所975名女性性工作者梅毒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三亚地区不同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梅毒感染情况,以便开展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提高干预效果.方法 使用中国性病控制中心编制的《防治性病对预防艾滋病的作用研究》实施方案,对975名不同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同时作抽血检测.结果 高档场所服务小姐梅毒ELISA检测阳性率为3.33%,TRUST检测阳性率为1.80%;中档场所服务小姐梅毒ELISA检测阳性率为7.36%,TRUST检测阳性率2.99%;低档场所服务小姐梅毒ELISA检测阳性率为36.00%,TRUST检测阳性率18.00%.不同娱乐场所服务小姐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档场所服务小姐平均年龄大、文化程度低、未接受健康服务比例高、安全套使用率低、梅毒等性病感染率高.结论 娱乐场所各档次女性性工作者梅毒感染率存在较大差异,梅毒感染与女性性工作者健康行为特征和安全套的使用率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作者:范和发;张择榕;郑纪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不同药物减少无痛胃镜检查中依托咪酯所致不良反应的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不同药物减少无痛胃镜检查中依托咪酯所致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 160例静脉全麻下行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依托咪酯复合咪达唑仑组(M组)、依托咪酯复合丙泊酚组(P组)、依托咪酯复合舒芬太尼组(S组)和单纯依托咪酯组(E组)各40例.记录四组患者麻醉前(T0)、入睡时(T1)、术后(T2)平均动脉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记录四组患者手术时间、呼唤睁眼和定向力恢复时间,肌阵挛、恶心呕吐、肌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M、P、S组恶心呕吐肌阵挛发生率均低于E组(P<0.05),S组肌阵挛率发生率低于M、P组(P<0.05).结论 咪达唑仑、丙泊酚、舒芬太尼均能有效减少依托咪酯所致的肌阵挛、恶心呕吐发生率,尤以舒芬太尼效果为佳.

    作者:王启明;蒋军;陈东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D-二聚体评价主动脉夹层不同类型及预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DD)浓度与不同类型主动脉夹层(AD)在诊断、预后等方面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经动脉三维血管成像(CTA)检查确诊为AD的患者35例;将其分为StanfordA型(A组,16例)和StanfordB型(B组,19例)两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浆DD水平并统计学分析.结果 (1)35例患者有27例DD> 0.5 μg/ml,诊断敏感性为77.14%.(2)血浆DD浓度值StanfordA型大于StanfordB型[(2.31±1.25)μg/ml vs (1.23±0.89) μg/ml,P<0.05].(3)24 h内死亡患者DD值高于生存患者[(3.19±0.74) μg/ml vs (1.36±0.98) μg/ml,P<0.05],A组死亡率高于B组死亡率(37.5% vs 10.5%,P<0.05),A组死亡患者DD水平高于B组死亡患者水平[(3.40±5.17)μg/ml vs(1.9±0.00) μg/ml,P<0.05)].结论 StanfordA型血浆D-二聚体浓度高于Stanford B型.血浆D-二聚体浓度升高提示主动脉夹层撕裂范围增大,预后不良.

    作者:陈倩;刘景峰;陈锋;胡卫民;刘盛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131I治疗巨大甲状腺肿性Graves病104例临床分析

    目的 评价131I治疗巨大甲状腺肿性Graves病的治疗效果和131I使用剂量的优化.方法 经过131I治疗104例巨大甲状腺肿性Graves病患者,依据SPECT甲状腺断层显像确定甲状腺质量为70~200 g,平均(93.2±27.5)g,根据患者个体因素确定个体化的每克甲状腺组织131I剂量,一般每克甲状腺131I剂量范围为3.7~7.77 MBq,给予的131I治疗剂量范围为518~1 369 MBq.结果 一次131I治疗后,60例(57.7%)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30例(28.9%)大部分缓解,8例(7.7%)部分缓解,4例(3.8%)甲减,仅2例(1.9%)无效,且无效的2例患者经第2次131I治疗后都明显缓解.结论 131I治疗巨大甲状腺肿性Graves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依据甲状腺断层显像确定甲状腺质量和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确定个体化的每克甲状腺组织131I剂量可以优化131I治疗效果.

    作者:赵小艳;陈再君;罗茂香;许先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睾丸良性病变的MRI诊断

    目的 探讨睾丸良性病变MRI的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睾丸良性病变患者的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的影像资料.结果 12例患者中,良性畸胎瘤2例,表皮样囊肿2例,leydig细胞瘤3例,肉芽肿性炎症3例,结核2例.MRI对睾丸病变定位准确,大多数病变具有一定特征性,良性畸胎瘤可含有脂肪组织或钙化灶,表皮样囊肿有包膜存在,炎症和结核鉴别主要依靠阴囊隔是否有侵犯,leydig细胞瘤无明显特征,容易误诊.结论 运用MRI仔细观察睾丸良性病变的形态特征、信号、强化程度及周围情况,有利于病变的定位,有助于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邱喜雄;雷益;杜立新;冯宇宁;陈华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心脏二次手术86例治疗体会

    目的 总结各类二次心脏手术开胸及体外循环方法,提高二次心脏手术成功率.方法 回顾分析86例二次心脏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6例患者均采用正中开胸,经升主动脉和上下腔建立体外循环70例,经股动静脉插管体外16例.2例死亡,其中1例为室间隔缺损术后21年,术后第3天因低心排死亡;另1例为法洛氏四联症术后11年,术后当天因出血死亡.结论 二次心脏手术的难点是心脏术后心包粘连所致的解剖关系不清、分离困难、创面大、出血多、手术时间长及锯开胸骨时对心脏和纵膈组织的损伤,全面而充分的术前评估及正确的体外循环方法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

    作者:钱海云;黄江平;崔丰和;潘承欣;曾伟;李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GSTM1基因多态性与海南中老年胃癌易感性的关联性研究

    目的 初步研究生物转化酶类谷胱甘肽转硫酶M1(GSMT1)基因缺失多态性与海南中老年人群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中老年胃癌患者血液DNA 130例作为实验组,体检科中老年健康体检者血液DNA138例作为对照组,利用PCR技术对所有的DNA样本进行GSTM1缺失多态性的检测.结果 GSTM1(-)/GSTM1(+)在实验组中的检出率为29.8%/70.2%,在对照组中的检出率为18.8%/81.2%,两组间的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538,P=0.033<0.05).结论 GSTM1基因缺失多态性与海南中老年人群胃癌易感性有关,GSTM1(-)可能是海南中老年胃癌患者的易感基因型.

    作者:王文文;杨文明;张云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胡蜂蛰伤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行杂合肾脏替代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胡蜂蛰伤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进行杂合肾脏替代治疗(HRRT)时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009年4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21例患者,除行常规治疗外,还采取杂合肾脏替代治疗,即血液灌流(HP)、血浆置换(PE)、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持续低效透析(SLED)联合的治疗方式.在行HRRT治疗过程中,除做好患者皮肤及心理护理外,还需重点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液净化治疗相关并发症,并做好导管的护理.结果 16例患者好转出院、2例患者自动出院、2例患者死亡、1例患者转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结论 杂合肾脏替代治疗模式多样,针对不同种类的毒素,需要以不同的治疗方式以达到清除效果.在行HRRT治疗时需要专科护士全程操作、观察、护理,精湛的护理技术是完成杂合肾脏替代治疗的基础.

    作者:刘念;吴健谊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一例毒蛇咬伤致感染性休克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护理

    毒蛇咬伤后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而严重,症状复杂,生命体征变化快,容易造成多个系统器官功能衰竭,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就治,死亡率为0%~35%[1].感染性休克是较常见的危重急症,是严重的全身性病态综合征,由于休克时血液灌注的急剧减少,导致各脏器功能衰竭.多年来,感染性休克的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50%)[2].临床需尽早诊断,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从而减少并发症、致残率及死亡率的发生.

    作者:雷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瘤七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瘤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7例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 头痛、发热、体重下降和乏力是常见的临床表现.1例患者脑脊液聚合酶链式反应呈阳性.所有患者影像学上均呈相类似的强化灶,绝大多数病灶都位于幕上,仅1例同时存在大脑和小脑的病灶.所有组织病理活检均提示肉芽肿性炎症伴中心干酪样坏死改变.初期每个患者都给予四联抗结核药物治疗3个月和糖皮质激素治疗1个月,维持期给予二联抗结核药物治疗18~24个月.6例治愈.结论 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病原学检查阳性率低,确诊主要依靠组织病理诊断.规范治疗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作者:翁国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大剂量盐酸氨溴索联合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大剂量盐酸氨溴索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对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142例入住ICU的重症肺炎患者按家属知情同意分为两组,治疗组72例和对照组7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应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1 005 mg/d),并联合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对照组为常规剂量盐酸氨溴索(30 mg,3次/d)联合振动排痰仪等排痰措施祛痰治疗,不采用支气管镜灌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呼吸机带机时间、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发生率及28 d病死率有无差异.结果 治疗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氧合指数及炎性指标PCT、CRP均较对照组明显好转(P<0.05);治疗组患者呼吸机带机时间、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和28 d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大剂量氨溴索联合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能够增加老年重症肺炎的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作者:李丽娟;彭夫松;陈炜;王锁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输卵管积水治疗前后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变化与整合素αvβ3关系研究进展

    输卵管积水是一种很常见的妇科疾病,是导致女性不孕常见的原因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在寻求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患者中,约有30%的患者患有输卵管积水.输卵管积水可以间接影响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其中整合素αvβ3在胚胎着床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可以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输卵管积水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容受性进行评价,本文重点介绍输卵管积水治疗前后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的变化与整合素αvβ3关系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作者:胡波;赵云;胡兵;付冰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42例老年帕金森抑郁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帕金森抑郁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42例老年帕金森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实施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经过2个月治疗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估.结果 2个月治疗后,干预组HAMD评分为(12.44±5.17)分,对照组为(18.54±5.45)分.干预组显效率达到90.5%,高于对照组的66.7%.两组在HAMD评分和显效率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和改善老年帕金森患者抑郁症状,对患者身心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文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循证护理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血管并发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血管并发症中的作用及其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行PCI治疗的12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6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66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干预.采用SF-36生存质量量表评估患者生存质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干预后生存质量的差别.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5%和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SF-36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显著减少冠心病行PCI术患者术后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黄金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急腹症致尼加拉瀑布样T波一例

    急腹症为临床常见的外科及妇产科急诊,常需急诊手术.心电图并非常规检查,且心电图异常率不高,往往被临床医生忽视.本例报道1例胃溃疡穿孔患者致尼加拉瀑布样T波改变,实属罕见,且容易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应予以足够重视.

    作者:熊望琼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其对EGFR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后患者血清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8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化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吉非替尼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为45.24%,控制率为83.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19%和59.52%;观察组患者血清中EGFR平均(11.33±4.12) n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28±4.68) ng/L,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效果良好,可有效下调血清中EGFR的表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小娟;张妙严;李玉菊;赵艾君;郑贸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软衬材料用于下颌双侧游离端缺失修复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软衬材料用于下颌双侧游离端缺失修复时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48例下颌游离端缺失后,牙槽嵴低平、旧义齿修复产生压痛反复调改无法缓解和旧义齿固位力差、咀嚼效率低下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用自凝软衬材料衬垫旧义齿,一组常规用自凝捌脂衬垫,并于衬垫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使用义齿衬垫前后满意度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对比发现,用义齿软衬材料后,患者反映咀嚼功能、固位功能和舒适性得到显著改善P<0.01).结论 对牙槽嵴条件差的下颌双侧游离端缺失的患者,使用软衬材料衬垫义齿修复能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并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李勇伟;谢莉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

主管: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海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