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例脑颜面血管瘤-青光眼综合征患儿围手术期护理

杨莎莎;王洪伟

关键词:脑颜面血管瘤-青光眼综合症, 围手术期, 护理
摘要:Sturger-weber综合征又名脑颜面血管瘤-青光眼综合征,为一种先天性青光眼合并先天异常,以颜面部皮肤血管痣表现、青光眼症状、脑膜血管瘤引起癫痫症状等为主要临床表现[1].国内未见关于此疾病围手术期护理的报道.现将我院2011年收治的2例Sturger-weber综合征的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局解手术学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干预对围手术期宫颈癌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围手术期宫颈癌患者不良情绪、炎症因子水平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宫颈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广泛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采用妇科手术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知干预、情绪干预及针对性干预.观察两组的情绪状态和IL-2水平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SAS评分、SDS评分及IL-2水平均无显著差异,经过干预后,治疗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L-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干预可以减轻围手术期宫颈癌患者的不良情绪,调节患者的免疫状态,同时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作者:姜俊玲;刘晓妮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神经胶质瘤Ki-67、PTEN和survivin表达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神经胶质瘤组织中Ki-67基因、PTEN和survivin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神经胶质瘤组织和神经胶质瘤旁正常脑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检测Ki-67,PTEN和survivin的表达,并分析它们的表达与患者性别、临床分级、肿瘤部位和Kernohan分类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正常脑组织中,Ki-67和survivin表达均为阴性,PTEN表达均为阳性.在神经胶质瘤中,PTEN表达明显降低(P<0.05),Ki-67(P<0.01)和survivin (P<0.01)表达明显增高.神经胶质瘤中,Ki-67,PTEN和survivin阳性表达在性别、临床分级、肿瘤部位和Kernohan分类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Ki-67阳性表达与survivin (r= -0.398,P<0.05)和PTEN阳性表达(r= -0.388,P<0.05)呈负相关.结论 在神经胶质瘤组织中PTEN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降低,而Ki-67和survivin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提示测定Ki-67,PTEN和survivin表达情况对研究神经胶质瘤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贾云峰;韦玮;胡国良;董永军;马剑;李健;赵振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药物治疗150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药物治疗的方法 、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5月至2010年7月对150例LDVT患者药物治疗资料,发病时间1 d~1个月,均为单肢发病,周围型60例,髂股型85例,混合型5例,全部病例经下肢血管彩超及静脉造影检查证实.治疗期间均未置放下腔静脉滤器,予抗凝、溶栓等治疗,时间10~14 d.结果 130例患者治疗期间患者水肿完全消退,2周后复查Doppler超声基本全程通畅;20例患者患肢轻度肿胀,Doppler超声复查存在髂股静脉短段闭塞,给予华法林维持治疗及弹力袜保护治疗6个月至1年.所有病例均获随访12~18个月,患肢肿胀明显消退,均无肺栓塞并发症.结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药物治疗安全、效果肯定.

    作者:文雪刚;李华;黎亮;付武君;陈蓁臻;邓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腔镜下双侧甲状腺多发占位120例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在甲状腺多发占位性病变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11年10月采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甲状腺多发占位120例病例资料.结果 120例手术中有112例顺利完成腔镜甲状腺手术,8例因出血中转为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95~354 min,平均(255.3±48.9)min;术中出血50~80 mL,平均(68.9±9.2) mL,均未出现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损伤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对自己伤口表示满意.结论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在治疗甲状腺多发占位性疾病中安全可靠、美容效果好,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作者:刘高;刘会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单纯胸外心脏按压成功抢救心跳呼吸骤停1例

    心跳呼吸骤停是指心脏因一过性急性原因突然丧失有效的排血功能而致循环和呼吸停顿的临床死亡状态,是危重的急症之一,若抢救不及时死亡率极高[1].2010年5月收治1例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本例患者因院前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心脏按压,抢救成功且无任何后遗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月英;李秀增;郭瑞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家兔高钾血症心电生理机制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家兔高钾血症心电生理特征,研究家兔高钾血症对心脏的毒性作用机制.方法 对照组输注0.9%NaCl,记录家兔正常的心电图特征及血钾浓度,实验组分别输注l%、4%、10%KCl溶液(2 mL/kg)复制高钾血症模型,观察家兔心电生理的变化特征,记录输钾前后血钾浓度、吸光度、心率、心电图异常率及各指标之间的变化关系.结果 实验组输钾前后血钾浓度、吸光度、心率、心电图异常率、心电图各波形时限及振幅差异有显著变化(P<0.05),随着输钾浓度增高发生高血钾时间缩短,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家兔血钾浓度与心电图诊断高钾血症的一致性良好(P<0.01),在ROC曲线上心电图变异率诊断水平高(P<0.01),其次为血钾浓度(P<0.05),而心率诊断水平差(P>0.05),血钾浓度与心电图变异率高度相关(P<0.05),血钾浓度与心率相关性较差(P>0.05).结论 实验家兔高钾血症心电生理机制的研究对临床急性高钾血症的鉴别诊断、及时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姜恒;刘鸿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非手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112例分析

    目的 探讨Ⅰ-Ⅳ级外伤性脾破裂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近5年来112例I-IV级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12例Ⅰ-Ⅳ级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中一般保守治疗81例,介入栓塞止血11例,急诊开腹手术13例,中断保守治疗行开腹手术7例;入院时查CT腹腔未见游离液体或少量游离液体67例,保脾治疗成功67例;腹腔中量游离液体者45例,保脾治疗成功25例;按美国外伤外科学会AAST分级制订的脾脏损伤程度分级标准,Ⅰ级24例,Ⅱ级30例,Ⅲ级 42例,Ⅳ 16例.结论 有选择的保脾治疗脾破裂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其中入院时血压稳定,腹腔无或少量游离液体者能保持较高的保脾治疗成功率;介入栓塞止血能显著提高保脾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卢华东;檀胜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股骨逆行带锁髓内钉内固定行踝关节融合术11例临床分析

    踝关节融合固定是治疗踝关节紊乱、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持续性疼痛的主要方法[1].此术式虽然是一种导致关节骨性强硬的手术,却可以很好地减轻疼痛,终止病变,达到稳定关节的作用.股骨逆行带锁髓内钉一直是用来治疗股骨髁上、髁间骨折的内固定器械.我院于2006年7月至2010年4月用股骨逆行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踝关节融合术1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斌;刘彦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红外光谱自动分析仪对尿路结石成分的分析与预防对策的探讨

    尿路结石是泌尿科的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尿路结石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此了解结石的主要成分,对预防和治疗尿路结石具有重要意义[1-2].我科自2008年引进红外光谱结石成分自动分析仪,广泛开展了结石成分分析,现就778例尿路结石成分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樊玲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矫治术的体外循环管理体会

    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 of aorta, COA)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大血管畸形,多伴有其它心内畸形[1].COA合并心内畸形一期矫治手术操作复杂,体外循环采取深低温停循环可为手术创造条件,但对脑、脊髓和肾功能影响很大.本院2007年4月至2010年3月共在体外循环下一期矫治COA及合并的心内畸形34例,现将体外循环管理的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孙艳霞;刘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斜视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8例斜视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 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行直视下斜视矫正术;观察组45例,行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双眼视物功能、眼位、切口愈合、并发症及术后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视物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6周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术后第2周,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术较直视下手术的治疗效果更好,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赵反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MTA1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肿瘤生长转移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是众多基因产物的激活或抑制,导致肿瘤细胞获得侵袭能力、从原处脱落,进入血液或淋巴,在远处种植、形成血管并生长.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蛋白(metastasis associated 1,MTA1)与许多恶性肿瘤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本文就近年来对其在肿瘤生长转移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黄春蓓;胡国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股骨近端锁定型钢板(LPFP)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使用股骨近端锁定型钢板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5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65病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1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12周.无钢板及螺钉脱出、断裂、内固定物松动、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髋内翻畸形等情况发生.治疗后Harris评分:优46例,良14例,可5例,优良率为92.9%.结论 LPFP是一种的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具有内固定牢固、操作方法 简便等优点.

    作者:黄崧;田铸;郭国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三角形护皮巾在泌尿外科操作中的妙用

    泌尿外科作手术操作时会出现尿液、冲洗液、灌洗液外溢的现象,容易造成术后感染、体温降低等并发症.三角形护皮巾因其独特的三角形漏斗设计和粘性,可以紧贴皮肤,防止液体外溢,便于收集所需要的标本.本文介绍两种常规操作中的运用方法.

    作者:刘型;龚桂芝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2型糖尿病是老年人群中为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群老龄化的日趋严重,2型糖尿病患病人数还有上升趋势.长期高糖状态可以导致眼、肾脏、脑或神经、心血管等靶器官的长期损伤和功能缺陷,部分器官甚至衰竭,严重危害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因此,如何控制好血糖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李小云;何新;黄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矫正近视3458例护理体会

    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手术)开展于九十年代,是目前矫正近视的主流手术.该手术先以板层刀制作浅层角膜瓣,再用激光完成角膜基质切削,从而达到理想矫正.我科于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实施3 458人次LASIK手术,通过对LASIK手术患者的护理,促进了患者对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认识,达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恒;吴燕;兰芬;段烈英;蒋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一种改良留置胃管的方法

    传统的胶布固定法,不适用于长期放置胃管的病人,由于鼻腔两侧的汗和油性分泌物较多及病人活动、咳嗽、打喷嚏、呕吐等原因致使胶布的上缘不容易粘住胃管,使得胃管容易脱出.再次插管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而且容易损伤鼻腔粘膜,尤其是胃手术后插管有吻合口出血的危险.

    作者:李勤;刘莉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护理人员经皮暴露感染血源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护理人员经常处于经皮暴露危险(Percutaneous exposure incidents,PELs)中,这种暴露可能感染严重的、甚至致命的血源性疾病.PELs(包括针穿刺损伤,锐器刀片划伤,感染体液泼溅至有破口的皮肤及粘膜上)对护理工作者来说,是一种严重的职业危害[1].我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PELs在护理人员中的流行程度并评价她们对保护知识及防护方法掌握情况.

    作者:秦节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寰枢椎不稳与脱位的初步探讨

    目的 探讨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寰枢椎不稳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2010年9月,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的18例寰枢椎不稳与脱位患者的资料,分析其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植入36枚寰椎椎弓根钉,35枚位置良好,1枚穿入椎管但无脊髓损伤;36枚枢椎椎弓根螺钉位置均良好.所有病例均无脊髓、神经根、椎动脉损伤.随访7~24个月,寰枢椎间植骨在5~9个月时达骨性融合,无内固定物断裂或松动,脱位无复发或加重.结论 寰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适应证广泛,手术操作安全,临床疗效良好.术前仔细分析影像学资料,选择合适病例,术中严格操作,是成功施行本术式的关键.

    作者:钟小明;李磊;刘盾;范大礼;鲍晓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VDR基因多态性、环境因素与重庆地区肺结核病的联系及交互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环境因素与结核病发病的相关性,以及因素间的交互作用.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198例确诊肺结核病例为病例组,按年龄、性别成组匹配195例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高分辨率溶解曲线技术(HRM)检测VDR基因TaqⅠ、FokⅠ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同时收集研究对象环境因素暴露情况,以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VDR基因多态性、环境因素与结核病的联系及其交互作用.结果 结核病患者接触史、吸烟、人均居住面积小于10 m2、居室通风不良、工作强度大以及VDR基因FokⅠ-ff基因型与结核病易感性相关(P<0.05),VDR基因FokⅠ-ff基因型、吸烟及结核病患者接触史在结核病发生中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P<0.05).结论 VDR基因多态性、环境因素与结核病的发病有关,且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

    作者:苏倩;向颖;胡代玉;刘洁;沈静;吴龙;李至伟;林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局解手术学杂志

局解手术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重庆市解剖学会,第三军医大学